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178章 运河截粮断敌脉,徐州田埂播新希望

徐州城外的运河水面,晨雾像薄纱裹着船帆。蓝珠伏在竹筒船里,指尖触到微凉的河水——这是她带着畲族勇士潜伏的第三天,元军的漕运粮船每天辰时会从上游驶来,船上载着徐州守将也速迭儿的军粮,据说能供城内守军吃一个月。

“姑娘,来了!”船头的勇士压低声音,手指指向远处——三艘粮船顺着水流漂来,船头的元军士兵抱着弯刀打盹,船尾的桨手有气无力地划着,显然没料到运河支流里藏着伏兵。蓝珠做了个手势,二十艘竹筒船突然散开,像离弦的箭般射向粮船。

“动手!”蓝珠一声令下,勇士们从船里跃出,标枪精准扎断粮船的缆绳,船身瞬间失控。元军士兵惊醒时,短铳的枪口已顶在他们腰间:“降者不杀!反抗者扔河里喂鱼!”一个士兵刚要拔刀,就被身边的同伴按住:“别傻了!军粮被截,咱们早晚要饿死,不如降了义军,还能回家种稻!”

短短半个时辰,三船军粮全被截下。蓝珠让人把粮船划到芦苇荡深处,对着赶来接应的徐州士族信使笑道:“告诉城里的百姓,军粮我们扣下了,也速迭儿撑不了几天了,让他们再等等,义军很快就进城送稻种!”

此时的徐州东门,张勇正带着先锋营与元军骑兵对峙。也速迭儿得知粮船被截,气得亲自带兵出城,想夺回粮道。他骑着高头大马,举着弯刀吼:“反贼!敢截我的军粮,今日定要把你们斩尽杀绝!”

“就凭你?”张勇冷笑一声,挥手示意——士兵们迅速展开竹制盾牌,形成一道坚墙,后面的工匠立刻架起改良火炮。“轰!”一炮轰在元军骑兵阵前,烟尘里,几匹战马受惊狂奔,冲乱了元军的阵形。也速迭儿刚要重整队伍,就见城内方向升起烟火——那是士族约定的“内应信号”!

“不好!”也速迭儿心里一沉,刚要撤军回城,却被张勇拦住。两人刀光剑影打了十几个回合,张勇一刀挑飞他的弯刀,厉声喝道:“也速迭儿,你粮道已断,城内百姓倒戈,还不投降!”元军士兵看着城头上渐渐换成的义军旗帜,纷纷扔下兵器,有的甚至跪地求饶:“我们降!我们要回家种稻!”

也速迭儿看着空荡荡的身边,又望向城内——百姓们举着火把,围着义军欢呼,手里还攥着稻种,那是士族提前藏好的占城稻种样本。他长叹一声,瘫坐在马背上,被义军士兵押了下去。

赵昺进城时,徐州的百姓早已在街头等候。一个老农捧着一碗糙米饭,颤巍巍地走到他面前:“殿下,这是咱们徐州最好的米,可比起您带来的占城稻,差远了!去年大旱,咱们的稻子减产一半,要是早有占城稻,也不会饿肚子了!”

赵昺接过糙米饭,又从怀里掏出一袋占城稻种,递给老农:“老丈,这稻种耐旱,三个月就能收。咱们先把城外的旱田改种占城稻,工匠们会帮你们修水渠,引运河的水灌溉,以后就算再遇大旱,也能有收成!”

百姓们围上来,争相要稻种。有的当场就跑到城外的田埂上,用手刨开干硬的泥土,把稻种撒进去;有的帮着工匠丈量土地,规划水渠路线;连投降的元军士兵也扛着锄头过来,他们大多是徐州周边的农户,家里的田还在,早就盼着能放下武器,好好侍弄庄稼。

中军帐里,陆仲远递来一份名册:“殿下,徐州的士族捐了二十船粮,还说要组织农户跟着咱们北伐,把占城稻种带到开封、洛阳去。另外,林啸的暗线传回消息,元顺帝派了丞相脱脱带兵南下,想在黄河边阻拦咱们。”

赵昺展开地图,手指在黄河流域划过:“脱脱是元军的硬茬,不过他手下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常年吃不上饱饭,只要咱们把占城稻种带到黄河边,让他们看到丰收的希望,不愁他们不倒戈。”扩廓帖木儿点头附和:“我在北方待过,黄河边的土地肥沃,只是缺水缺好稻种,只要咱们修好了水渠,种上占城稻,百姓们定会支持咱们!”

接下来的几天,徐州的田埂上热闹非凡。蓝珠带着畲族勇士帮百姓挖水渠,运河的水顺着新挖的沟渠流进旱田,干硬的泥土渐渐变得湿润;王铁蛋改良了灌溉用的水车,用竹筒代替木板,更轻便也更节水;张勇则带着士兵帮百姓翻地,有的士兵还教农户怎么分辨占城稻种,怎么控制播种密度——这些都是在建宁、杭州学的经验,如今全用在了徐州的田地里。

临走前,赵昺去了城外的旱田。老农正蹲在地里,看着刚冒芽的占城稻苗,眼里满是欢喜:“殿下,您看这芽多壮!等秋收了,俺就把新种子送到黄河边,让那边的百姓也尝尝!”赵昺笑着点头,又掏出一袋新的稻种:“这是南京的新收稻种,比建宁的更耐旱,你们留着试种,要是长得好,就推广到整个北方!”

北伐军出发时,徐州的百姓举着稻苗送行。田埂上的新苗在风里晃,运河的水流淌着,带着稻种的清香。赵昺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怀里揣着徐州的新稻种——这袋稻种,不仅装着徐州百姓的希望,更装着北方百姓的期待。他望向黄河的方向,心里清楚,接下来的仗会更难打,但只要带着民心,带着稻种,就没有跨不过的黄河,没有攻不破的大都。

队伍走远时,身后传来百姓的呼喊:“殿下!等你们从大都回来,俺们用新稻给你们做馒头!”赵昺回头,只见田埂上的百姓还在挥手,稻苗在阳光下泛着嫩绿的光——那是北方春天的第一抹绿,也是复宋大业最坚实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