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171章 东门佯攻牵敌势,西门倒戈破坚城

建宁东门的厮杀声在晨光里炸开时,甘麻剌正站在城楼箭楼上,手里攥着那卷假布防图,指腹反复摩挲着“鹰嘴崖守军五十人”的字样。城下,张勇带着西营士兵架着云梯往上冲,有的士兵刚爬到一半,就被元军的滚木砸下来,摔在护城河里溅起水花,可下一秒,又有新的士兵扛着云梯补上,战鼓声擂得震天响。

“将军,义军攻得太凶了!东门的守军快顶不住了!”亲卫跑上来,盔甲上还沾着血。甘麻剌却冷笑一声,一脚踹开亲卫:“慌什么?这是赵昺的诱敌计!等他们攻到午时,精锐都耗在东门,咱们的人就从鹰嘴崖过河,断了他们的浮桥——到时候前后夹击,看他们往哪跑!”他说着,对身边的巴图下令:“你带三千精锐,现在就去鹰嘴崖,记住,只等东门传来‘义军登城’的信号,就立刻过河!”

巴图抱拳领命,转身刚要下城楼,却见城西方向突然冒出浓烟,紧接着,一阵急促的铜锣声传来——那是元军“西门遇袭”的警报!甘麻剌脸色骤变,猛地趴在箭楼垛口往城西看,只见西门的城楼上,一面绣着“赵”字的义军旗帜正缓缓升起,旗帜下,蓝珠的身影格外显眼,她手里举着短铳,正对着城下的元军喊话:“降者不杀!甘麻剌克扣军粮,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

“怎么可能?!”甘麻剌一把抓过亲卫的望远镜,镜头里,西门的守军正扔下兵器,有的甚至打开城门,往义军那边跑——那些都是扩廓帖木儿的旧部!他突然想起陆仲远的布防图上根本没提西门的防备,心里咯噔一下:“不好!布防图是假的!”

话音刚落,城下的张勇突然下令:“撤!”原本猛攻的义军士兵像潮水般退去,只留下几架断了的云梯在护城河边。甘麻剌这才反应过来,东门的进攻根本是佯攻!他一把撕碎手里的假布防图,嘶吼着对巴图喊:“别去鹰嘴崖了!快带精锐去救西门!晚了就完了!”

可巴图刚跑下城楼,就听见城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鹰嘴崖方向!他心里一沉,转头往那边看,只见浅滩上满是元军的尸体,蓝飞虎带着畲族勇士举着竹筒刀,正追着溃散的元军砍,滚石还在往浅滩上砸,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将军!鹰嘴崖的兄弟……全完了!”去报信的小兵连滚带爬地跑来,声音发颤,“义军早就在那设了埋伏,咱们的人刚过河就被砸了个正着!”

甘麻剌眼前一黑,差点从箭楼上摔下去。他扶着垛口,看着西门城楼上飘扬的义军旗帜,又看着鹰嘴崖方向的浓烟,突然觉得浑身发冷——他以为自己布了个天罗地网,没想到,从头到尾,他都在赵昺的陷阱里。

此时的西门城内,扩廓帖木儿正站在关帝庙前,对着一群元军士兵喊话:“甘麻剌只顾自己逃命,连你们的军饷都克扣,跟着他有什么好?赵昺殿下说了,只要投降,不仅不追究过往,还会给你们分粮种,让你们回家种地!”

一个满脸沧桑的元军士兵犹豫着放下弯刀:“将军,我们信你!可我们家里还有老小,要是降了,甘麻剌不会放过我们的……”

“有我在,没人能伤你们!”扩廓帖木儿拍着胸脯,身后的蓝珠立刻递过一袋稻种,“这是占城稻种,种下去三个月就能收,比你们以前种的稻子高产!只要你们归顺,每人都能领一袋!”

士兵们看着那袋雪白的稻种,想起家里饿得哭的孩子,纷纷扔下兵器,有的甚至跪下来:“我们降!我们要回家种地!”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建宁城。士族们看到义军射进来的劝降信,又听到西门的动静,纷纷打开家门,有的还带着家丁去帮义军维持秩序。一个姓王的士族老爷,亲自带着义军去了元军的粮库:“甘麻剌把粮草藏在这,我带你们去烧了它!”

甘麻剌带着残兵往北门跑,想从那突围,可刚到北门,就看见赵昺骑着马站在城门口,身后跟着张勇和林啸,士兵们举着长枪,把北门堵得严严实实。“甘麻剌,别跑了。”赵昺的声音透过硝烟传过来,“你输的不是兵力,是民心——建宁的百姓不想打仗,你的士兵也不想打仗,你还想往哪跑?”

甘麻剌拔出弯刀,红着眼要冲上去,却被身边的亲卫死死按住:“将军,别冲动!咱们打不过了!”亲卫们看着周围围上来的义军和百姓,纷纷扔下兵器,跪在地上投降。甘麻剌看着空荡荡的身边,又看着城门口那些百姓——有的手里还抱着刚领的稻种,眼神里满是对安稳日子的向往,他突然觉得手里的弯刀有千斤重,“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正午的太阳照在建宁城里,硝烟渐渐散去。百姓们举着彩旗,跟在义军身后欢呼,有的还把家里的鸡蛋和咸菜塞给士兵。老丈带着几个乡邻,正在西门外搭浮桥,新砍的楠木搭在河面上,孩子们在旁边帮忙递钉子,嘴里唱着刚编的歌谣:“义军来,稻芽长,建宁城,喜洋洋……”

中军帐里,扩廓帖木儿看着案上的北伐路线图,对赵昺说:“殿下,拿下建宁,江浙的元军就慌了——我从前在江浙待过,那里的守军大多和甘麻剌一样,克扣军粮,百姓怨声载道,只要咱们北上,定能一鼓作气拿下江浙!”

赵昺点头,手指在“杭州”二字上点了点:“杭州是南宋旧都,拿下杭州,就能号召更多宋人加入义军。不过,咱们得先把建宁的事安顿好——给百姓分稻种,修水渠,让乡学重新开课,只有让百姓先过上安稳日子,咱们北伐才有后援。”

蓝珠走进帐内,手里拿着一份名册:“殿下,钱穆的家人找到了,确实被甘麻剌的人软禁在苏州,林啸已经带人去救了。陆仲远愿意戴罪立功,主动提出去江浙联络士族,劝他们归顺。”

“让陆仲远去吧。”赵昺沉吟片刻,“给他一次机会,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悔改。”他说着,抬头望向帐外,阳光透过帐帘照进来,落在案上的稻种袋上,袋子上绣着的“丰年”二字,在光线下格外清晰。

傍晚时分,建宁城的空地上摆起了长桌,百姓们端来新煮的米粥和腌鱼,义军士兵和投降的元军坐在一起,吃得热热闹闹。蓝飞虎正给几个畲族兄弟讲鹰嘴崖的战斗,王铁蛋则拿着改装的短铳,给工匠们演示怎么装弹:“下次北伐,咱们就用这玩意儿,让元军尝尝厉害!”

赵昺站在城楼上,望着江浙的方向——那里是北伐的下一站,也是复宋的关键一步。风里带着稻芽的清香,混着百姓的谈笑声,他知道,这场仗打赢了,不仅是拿下了一座城,更是赢了民心。而只要民心不散,北伐的路再远,也终会走到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