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99章 闽海怒涛驱倭寇,漠北寒烟探敌踪

泉州港的晨雾还没散尽,张勇就踩着湿滑的码头石,登上了那艘破旧的“福船”。船板朽得能看见缝隙,桅杆上的帆布打了三个补丁,几个军户抱着长枪靠在船舷上打盹,见他过来,才慢悠悠地起身,连行礼都透着敷衍。

“这就是福建水师的主力船?”张勇指着船底渗进来的海水,声音里压着怒火。身边的泉州卫指挥佥事周瑞忙躬身:“张将军,不是弟兄们懈怠,实在是……粮饷欠了半年,战船三年没修,倭寇来抢的时候,咱们连追都追不上。”他顿了顿,眼神瞟向不远处的一座朱红大院,“再说,吴三少的船,比咱们的新多了,他还不让咱们查……”

张勇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院子门口挂着“吴记商船”的牌子,却隐约能看见院内堆着的倭寇常用的“鬼头刀”。他心里冷笑——赵昺在信里早说过,福建豪强多与倭寇勾结,借“通商”之名倒卖赃物,看来这吴三少,就是头一个要拔的钉子。

“传我命令,”张勇转身跳上岸,语气不容置疑,“所有军户明日卯时集合,操练队列;周指挥,你去库房清点火器,把能用的震天雷、床弩都运到码头;再派人去霞浦渔村,找一个叫阿珠的寡妇,说我请她来议事。”

周瑞愣了愣:“请一个寡妇?将军,这不合规矩吧……”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张勇从怀里掏出赵昺的手信,展开给周瑞看,“殿下说了,福建海防,靠的不是朽船,是渔民。阿珠在渔村威望高,能帮咱们探倭寇的动静。”

第二日卯时,泉州卫的校场上,三百军户稀稀拉拉地站着,有的还提着早饭篮子。张勇提着一根长枪,走到队伍前,把枪往地上一戳:“从今日起,每日卯时操练,午时练火器,酉时巡海,谁要是敢偷懒,军法处置!”

人群里顿时起了骚动,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军户李老栓站出来:“将军,咱们练了一辈子‘单打独斗’,队列有啥用?倭寇来了,还不是靠拼命?”

张勇没说话,只让人把二十个军户分成两队,一队按老办法“各自为战”,一队按他教的“三人一组,前后掩护”,用木枪模拟对抗。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各自为战”的队就被打散了,而“三人组”的队还整整齐齐。李老栓看着这场景,摸了摸胡子,不说话了。

下午,阿珠带着两个渔村汉子来了。她还是穿着粗布裙,手里提着一个鱼篓,里面装着刚捕的鱼:“张将军,您找我,是为了倭寇的事吧?前几日,有渔民在乌丘屿看见三艘倭寇船,还挂着‘吴’字旗。”

张勇眼睛一亮,忙请她坐下:“阿珠姑娘,我想请你帮个忙——让渔村的弟兄们出海时多留意,一旦看见倭寇船,就往海里放‘红布包’(里面裹着石灰,遇水散红),我们在岸上设烽火台,见着红水就出兵。”他顿了顿,又拿出五十两银子,“这些钱,先给渔民们买些粮食,要是真能探到倭寇动静,还有重赏。”

阿珠把银子推回去,摇头道:“将军,我们帮您,不是为了钱。去年倭寇杀了我男人,抢了我们的渔网,要是能把倭寇赶跑,我们渔民能安稳出海,比啥都强。”

接下来的十日,泉州港变了样。军户们在张勇的训练下,渐渐有了章法,震天雷按“引信长短”分好类,床弩架在了码头的箭楼上;渔村的渔民们出海时,都带着红布包,有的还主动帮水师修补战船。周瑞看着这一切,忍不住对张勇说:“将军,殿下说得对,民心齐了,啥都好办。”

变故发生在第十一日的夜里。三更天,海岸的烽火台突然亮起红光——有渔民在湄洲湾放了红布包,说来了五艘倭寇船,正往泉州港来。张勇立刻下令:“战船列队,藏在洛阳桥下游;李老栓带五十人,在岸上设床弩;阿珠姑娘,麻烦你带渔民的小船,把倭寇引到桥下来。”

寅时,倭寇船果然来了。为首的船上插着“吴”字旗,船头站着一个满脸横肉的倭寇头目,手里挥着鬼头刀,大喊着“抢粮抢钱”。阿珠带着十几艘小渔船,假装“逃跑”,把倭寇船引到了洛阳桥下。

“放!”张勇一声令下,桥两侧的床弩同时发射,铁箭像暴雨一样射向倭寇船,几艘船的桅杆瞬间被打断。紧接着,水师的福船从下游冲出来,士兵们把震天雷扔向倭寇船,“轰隆”一声,一艘倭寇船的船尾被炸出大洞,海水哗哗往里灌。

倭寇头目慌了,想掉头逃跑,却被李老栓一箭射穿肩膀。渔民们的小船上,也扔出了火把,点燃了倭寇船的帆布。不到一个时辰,五艘倭寇船,沉了三艘,俘了两艘,只有几个倭寇跳海跑了。

打扫战场时,士兵们从被俘的倭寇嘴里审出,他们果然是吴三少勾结来的,吴三少还答应给他们“泉州城的布防图”。张勇立刻带人去吴三少的大院,却发现里面已经空了——吴三少带着细软跑了。

“追!”张勇刚要下令,阿珠却拦住他:“将军,不用追。我已经让渔民们在海上布了‘渔网阵’,他跑不远。”果然,不到半日,渔民们就把吴三少的船拦在了泉州湾外,捆着他送了回来。

看着被押跪在地上的吴三少,张勇心里松了口气。他立刻写了战报,派人快马送往大都:“泉州倭寇已退,擒获通敌豪强吴三少,海防初定,请求调派工匠,改良战船。”

战报送到大都时,赵昺正在看钱明从漠北发来的密信。信上写着:“海都已联合钦察、察合台两部首领,约定明年开春,从漠北南下,目标是河套平原;元廷铁穆耳已派大将玉昔帖木儿率军驻守漠南,似有防备。”

赵昺把两封书信放在一起,手指轻轻敲着案几。福建海防稳住了,但漠北的威胁又来了。他转身对身边的侍卫道:“传我命令,让刘伯温在江南加快编练乡勇,务必明年开春前练出一万人;让王老铁的铁坊,多造震天雷和床弩,运往北线;再给钱明回信,让他继续盯着海都,务必探清他们的行军路线。”

侍卫领命而去,赵昺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月光。月光洒在农桑园的葡萄架上,巴图种下的葡萄苗已经长到了半人高。他想起张勇战报里写的“渔民欢呼”,想起钱明信里说的“漠北寒苦”,心里忽然明白——复汉不是一场仗能打赢的,是守好每一片海,每一寸土,让每一个百姓能安稳过日子。

他拿起笔,在张勇的战报上批道:“赏泉州水师银五百两,渔民每户粮一石;吴三少罪大恶极,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另,调十名造船工匠往泉州,改良福船,增设火器位。”

写完,他又看向漠北的密信,轻轻叹了口气。明年开春,漠北的风会很冷,但只要江南的粮能运到前线,只要将士们齐心,只要百姓们还盼着安稳,这仗,就能打下去。

夜色渐深,亲民殿的灯还亮着。赵昺看着案上的地图,手指从福建泉州,划过江南,一直到漠北的河套平原。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但只要每一步都走得稳,汉家的希望,就会像泉州港的晨光一样,越来越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