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45章 矿烟绕岫畲歌入云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第45章 矿烟绕岫畲歌入云

作者:酒馆里的阿杰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6:48:08

藏兵洞的晨雾还没散尽,硝石矿的烟就顺着寒溪飘了过来。赵昺站在石崖上,望着矿洞方向升起的淡蓝烟柱——那是刘二带着弟兄们用火药炸土的烟。昨夜龙岩驿的血迹刚被雨水冲淡,矿上的锤凿声就又响了,像在给这乱世敲着节拍。

“阿木说矿上的火药得省着用。”张勇从身后走来,肩上的伤用蓝珠的草药敷过,布带缠得紧实。他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阿珠刚蒸的糙米糕,热气透过竹篾缝往外冒。“炸一次土要半罐火药,矿上的弟兄贪快,昨天多炸了两回,阿木的火药坊快供不上了。”

赵昺接过糙米糕,咬了一口,米香混着艾草的味。“让刘二按时辰炸。”他往矿洞方向指了指,“辰时、未时各炸一次,既能保证产量,又省火药。”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张纸,上面是昨夜画的“炸矿示意图”,“让阿木把这个带给刘二——在矿洞两侧挖‘缓冲沟’,炸出来的土能顺着沟滑到洞口,省得弟兄们再费劲搬。”

张勇把纸折好揣进怀里,刚要走,就见蓝石从畲寨方向跑来,手里举着个竹筒,筒口塞着布。“寨老让送的!”蓝石跑得急,额角的汗滴在竹筒上,“畲族的老药婆说,这是‘醒神汤’的方子,矿上的弟兄炸土时闻多了硝烟,喝这个能解乏。”

赵昺接过竹筒,倒出里面的纸卷。上面是畲族的象形字,蓝珠恰好从涧边采药回来,凑过来看了看:“这是用薄荷、紫苏熬的汤,我姐在药圃里种了不少,正好能采。”她往竹篮里指了指,里面的薄荷草还带着露水,“我这就去熬,让矿上的弟兄午时能喝上。”

藏兵洞的火药坊里,阿木正和王小铁称火药。陶盆里的黑药粉堆得像座小山,王小铁用木勺舀着,一勺正好三钱——这是赵昺定的“炸矿用量”。“爹说这火药得‘宁少勿多’。”王小铁把药粉倒进陶罐,盖紧盖子,“少了炸不开土,多了会震塌矿洞。”

阿木往陶罐上贴了片红布——这是“炸矿专用”的记号。“刘二的弟兄要是再乱用量,我就不给他们送火药了。”他嘴上说着,却还是多装了半罐,“矿洞深处渗水厉害,多些火药能炸得更透。”

正说着,蓝飞虎带着几个畲族后生扛着木材来了。木料是从走马岭砍的硬木,被削成了半尺宽的木板。“寨老说矿洞的顶该撑了。”蓝飞虎把木板靠在石墙上,木板上还留着斧凿的印子,“畲族的老木匠说,用‘十字撑’能顶住洞顶的土,免得塌了伤弟兄。”

阿木眼睛一亮,拽着蓝飞虎往矿洞方向走:“正好让老木匠教教刘二!矿上的弟兄只会用木杆直撑,上个月差点塌了洞。”

矿洞外的空地上,刘二正指挥弟兄们搬炸下来的土。土块混着硝石的白渣,被堆成了几座小丘。一个后生扛着土筐往牛车走,脚下一滑,筐里的土撒了半地。“慢点!”刘二喊了声,自己却也没站稳——昨夜在龙岩驿帮着抬伤员,腰还酸着。

“赵大哥让按时辰炸。”阿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的“炸矿示意图”在风里飘。刘二接过图,眯着眼看了看:“缓冲沟?这法子好!弟兄们昨天搬土搬得胳膊都肿了。”他往矿洞深处指了指,“里面的土更硬,正好试试这法子。”

畲族的老木匠这时也到了,手里提着把锛子,腰上挂着墨斗。他绕着矿洞转了一圈,用锛子敲了敲洞壁:“这土是‘活土’,得用‘双层撑’。”他蹲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个十字,“底层用粗木杆,上层用细木板,像给洞顶戴了顶帽子。”

刘二看得直点头,让弟兄们立刻砍木杆。老木匠在洞壁上弹墨线,墨汁是用锅底灰调的,在黄土壁上画出清晰的线。“按这线挖槽,木杆嵌进去才稳。”老木匠用锛子在槽里敲了敲,“畲族的梯田埂就是这么撑的,十年都不会塌。”

午时的太阳晒得人发懒,蓝珠带着畲族姊妹们挑着汤桶来了。薄荷汤的清香飘在矿洞外,弟兄们放下手里的活,围过来舀汤喝。刘二喝了两口,抹了抹嘴:“这汤比糙米水解渴!蓝珠妹子,替我谢你们寨老。”

蓝珠往矿洞里望了眼,木杆已经撑好了,像给洞顶搭了副骨架。“赵大哥说矿洞的顶撑好了,才能往深处挖。”她往汤桶里添了些薄荷,“畲寨的后生们下午来帮着编土筐,你们的筐子不是快破了吗?”

刘二拍了拍身上的土筐,筐底果然磨出了个洞。“那可太好了!”他往矿洞深处喊,“弟兄们!下午畲族的弟兄来帮咱们编筐子,都精神点!”

洞深处传来一阵欢呼,夹杂着锤凿声,像在给这合作的日子敲着鼓点。

午后,藏兵洞的石屋里来了位客人。是汀州城里的药铺老板陈老倌,背着个药箱,花白的胡子上沾着尘土。“李三郎让我来的。”陈老倌把药箱放在石桌上,里面是些治外伤的草药,“元兵在城里查得紧,这些药不好带,我绕了三回才出城门。”

赵昺往药箱里瞥了眼,里面还有两包“麻沸散”——这是给矿上弟兄炸土时万一受伤用的。“辛苦陈老倌了。”他从石柜里取出个布包,里面是二十两银子,“这是药钱,还有些糙米,您带回去给铺子里的伙计。”

陈老倌把银子推回去,眼里有些湿:“赵先生别跟我客气。”他往漳州方向望了望,“元兵在汀州城里抓了不少‘通匪’的百姓,我这药铺能开着,全靠李三郎照拂。这点药,算我为弟兄们尽份力。”

赵昺不再推辞,让张勇把药送到矿上。陈老倌刚要走,又回头:“对了,李三郎说漳州总兵请了个‘火炮匠’,正在龙岩驿造炮,说是要炸平走马岭。”

赵昺心里一紧,往关隘图上的龙岩驿指了指:“火炮匠?是蒙古人还是汉人?”

“听说是个汉人,姓王,以前在临安造过炮。”陈老倌叹了口气,“元兵许了他百两银子,他就从了。”

送走陈老倌,赵昺立刻召集张勇、蓝飞虎议事。石桌上的关隘图被推到中间,龙岩驿的位置被圈了个红圈。“火炮的射程比床弩远。”赵昺用手指在图上划了划,“要是元兵在龙岩驿架起炮,走马岭的石墙挡不住。”

蓝飞虎往畲寨方向指了指:“畲族的老寨匠会造‘石雷’。”他用手比划着,“用青石凿空,装上火药和碎石,从崖上推下去,能炸碎马队。”

“不够。”张勇摇了摇头,“火炮能打三百步,石雷得等元兵到崖下才能用。”他往火药坊的方向望了望,“阿木的火药能不能造‘飞雷’?像弓箭一样能射出去的。”

赵昺眼睛一亮,往石桌上的陶罐指了指:“用竹筒做‘炮筒’!”他拿起根竹筒,比划着,“把火药和碎石装进竹筒,用引线点燃,能射出去百步远。阿木的火药坊有现成的竹筒,正好试试。”

阿木被叫来时,手里还沾着火药粉。听赵昺说完,他立刻往火药坊跑:“我这就做!用粗竹筒,装半筒火药,再塞些碎石,引线用麻线缠紧,肯定能射远!”

黄昏时,走马岭的枫树下响起了“轰隆”声。阿木的“竹筒炮”试射成功了,碎石和火星射出去百步远,在石滩上炸出个小坑。蓝飞虎拍着阿木的肩:“这东西比石雷管用!元兵的火炮还没架起来,咱们就能炸他们!”

赵昺站在枫树下,望着远处的龙岩驿。暮色里,驿道上隐约有元兵的身影在忙碌——他们定是在架火炮。但他心里却不慌了,就像这走马岭的枫树,根扎得深,再大的风雨也摇不垮。矿上的锤凿声还在响,畲族的歌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火药的硝石味,像在唱着首关于希望的歌。

夜渐深时,藏兵洞的灯火还亮着。阿木在火药坊里赶制竹筒炮,王小铁帮着削引线;蓝珠和畲族姊妹们在熬醒神汤,药香飘满了整个洞;张勇带着弟兄们检查走马岭的石墙,把铁蒺藜往石缝里再埋深些。赵昺坐在石桌旁,借着灯光画新的布防图,图上的“竹筒炮阵地”被圈了个红圈,旁边注着“射程百步,可破火炮”。

洞外的风里,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张勇握紧了腰间的刀,蓝飞虎也摸出了弯刀。但很快,他们就听见了周大锤的喊声:“是我!矿上的弟兄送硝石来了!”

赵昺走到洞口,看见寒溪里的木筏上堆着新炸的硝石,白花花的,像堆小雪山。刘二站在筏头,脸上沾着硝土,却笑得亮堂:“赵大哥,矿上的弟兄们说,有了这竹筒炮,元兵的火炮来多少,咱们炸多少!”

赵昺笑了,往筏子上扔了袋糙米糕:“先吃点东西,夜里凉。”他往龙岩驿的方向望了眼,夜色里,那里的灯火比往常亮——元兵定是在连夜架火炮。但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走马岭的枫树下,会有更多的竹筒炮等着他们。这乱世里,只要人还在,希望就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