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195章 交趾夜郎携珍求种,排涝肥土再拓粮田

兴州盐滩的稻田迎来了头茬丰收,金黄的稻浪在秋风里翻涌,党项牧民和汉人农户正弯腰收割,谷穗撞在镰刀上,簌簌落满竹筐。就在这时,土堡外传来了不同的脚步声——交趾部落的使者阮阿福,穿着靛蓝短褐,裤脚扎着藤条,肩上扛着一篓饱满的龙眼;夜郎部落的使者木呷,裹着粗布对襟衫,手里拎着一袋晒干的天麻,身后跟着两个挎着土样袋的族人,踩着稻穗的碎影走进了土堡。

“殿下!俺是交趾红河部的阮阿福,”阮阿福把龙眼篓放在石桌上,果香混着水汽散开,“俺们部落住在红河岸边,年年雨季都发水,刚播的稻种(本地土种)一泡就烂根,去年只收了半仓粮;旱季又缺水,玉米叶都晒卷了。听说兴州的稻种能抗盐,于阗、大理都种活了,俺们也想来求‘兴州耐盐种’,让红河岸边的洼地也能长出好稻子!”

木呷也赶紧打开土样袋,倒出褐黄色的山地土,土粒里掺着细小的石子:“俺们夜郎部落住在乌蒙山脚下,土瘦得很,种麦只长秆不长穗,去年冬天靠挖天麻换粮才没饿肚子。俺们想试试稻种,可这山地土保不住肥,也存不住水——要是能种成,部落的娃娃就不用再跟着大人满山挖药了!”

王铁蛋放下手里的稻穗,先抓了把交趾的洼地土,攥紧了再松开,土团立刻散成湿泥:“交趾的土太涝,得修‘排水垄’——顺着红河岸边挖浅沟,沟边垒上竹编的垄台,稻种播在垄台上,水多了从沟里排走,旱了再从红河引水,正好用你们的竹器编垄;”他又捏了把夜郎的山地土,撒在手心搓了搓,“夜郎的土缺肥,得先种一茬紫云英当绿肥,再掺上贺兰山的沙砾和羊粪,土肥了,稻根才能扎稳。”

阮阿福听得眼睛发亮,可随即又叹了口气:“俺们部落里有老人说,红河是‘龙王爷的地盘’,挖沟垒垄会‘惹龙怒’,发更大的水;还有盐沙队的余党在边境晃,说殿下给的稻种是‘汉人的陷阱’,种了会让红河的鱼变少——现在部落里一半人犹豫,一半人急着要种!”

“这话俺们听够了!”没等阮阿福说完,段青(大理使者,因留教梯级池修法暂未归)就扛着竹篾走了过来,“俺们大理之前也怕‘水神发怒’,结果修了梯级池,山洪挡了,稻子也收了!你们看这竹篾,就是编池壁剩下的,红河的竹比大理还多,编排水垄再合适不过——龙王爷要是真护着你们,咋会让稻种烂在水里?”

扎西(吐蕃使者,帮着调试青稞稻混种)也凑过来,晃了晃手里的青稞稻穗:“俺们吐蕃的山地比夜郎还冷,泡了羊粪水的稻种照样长!盐沙队的人去年给俺们送‘耐寒种’,结果全是野草,他们就是想让各族饿肚子,好抢你们的龙眼、天麻!”

正说着,林啸快步跑进来:“殿下!土堡外有几个穿交趾服饰的人在喊,说阮阿福是‘赵昺的细作’,要骗部落挖沟毁了红河,还说要烧了他带来的龙眼!俺看他们的藤条裤是新编的,不像是常干活的,八成是盐沙队余党冒充的!”

“反了他们!”阮阿福立刻扯下腰间的柴刀,藤条裤脚晃得直响,“俺们交趾人靠红河吃饭,哪会毁河?这些骗子,俺们跟他们理论去!”木呷也攥紧了天麻袋:“夜郎的汉子不怕事!走,让他们看看俺们求种的真心!”

赵昺领着众人走出土堡,只见三个穿交趾短褐的人正围着收割的农户嚷嚷,手里举着块画着“枯稻”的木牌。阮阿福一眼就看出破绽:“你们的藤条裤编反了!俺们交趾人编藤条,都是从下往上编,你们是从上往下,还漏了三道绳结——肯定是冒充的!”

那三人见露了馅,转身就想往戈壁跑,嵬名阿骨的牧民立刻骑马追上去,马鞭子甩得啪啪响;段青的族人抛出竹绳,缠住一人的脚踝;木呷的随从冲上去,夺下他们手里的木牌,扔进了稻田间的水沟里。“说!是不是盐沙队让你们来的?”阮阿福按住一个人的肩膀,那人哆哆嗦嗦地承认:“是……是盐沙队的头让俺们来造谣,说只要搅黄了交趾求种,就给俺们两袋粮……”

解决了冒充者,阮阿福和木呷才算彻底放下心。阮阿福从藤筐里掏出一坛酸笋:“这是俺们交趾的酸笋,配米饭吃最香,送给殿下和兴州的百姓!”木呷也把天麻袋递过去:“这天麻是俺们山里的宝贝,能治头疼,你们收着,以后要是有人去夜郎,俺们还能挖新鲜的!”

接下来的三天,王铁蛋忙着给两族的稻种做处理——给交趾的稻种泡在掺了石灰的温水里(防烂根),再裹上红河的淤泥(适应湿地);给夜郎的稻种拌上紫云英粉(增肥),还教木呷的族人怎么堆肥。蓝珠则采了藿香和薄荷,教交趾族人煮水喝:“红河湿热,容易闹肚子,藿香水能防中暑,薄荷能祛湿气。”

嵬名阿骨派了四个懂挖渠的牧民,跟着阮阿福去交趾:“俺们党项人修过贺兰山的水渠,排水垄的活俺们熟,帮你们搭好垄台再回来!”陈老根也让两个老把式随木呷去夜郎:“俺们教你们种紫云英,再调土施肥,保准稻根能扎稳!”

出发那天,阮阿福和木呷捧着装稻种的布包,手里还攥着王铁蛋画的图纸——阮阿福的图纸上画着排水垄的结构,木呷的图纸上标着绿肥的播种时间。“殿下放心!俺们一定种活稻子,等明年秋收,就给兴州送新米和龙眼!”阮阿福挥着藤条裤脚喊。木呷也点头:“俺们还要在乌蒙山脚下种满紫云英,让瘦土变肥土!”

两人的身影消失在稻田尽头时,林啸又递来一封书信,笑着说:“殿下,岭南的俚人部落和黔中的苗寨,也派人捎信来,说听说交趾、夜郎求到了稻种,想来学种稻的法子,还说要带自家的织锦和蜡染当谢礼!”

赵昺站在晒谷场上,看着农户们把新米倒进粮囤,米粒在阳光下泛着金辉。他知道,兴州的稻种早已跨越了山川——从贺兰山的盐滩,到红河的洼地、乌蒙山的山坡,再到更远的岭南、黔中,它不仅是一粒能饱腹的种子,更是各族百姓手手相传的信任,是天下同心的火种。

而这复国的大卷,正随着稻种的脚步,在越来越多的土地上,写下“各族共耕、岁岁丰登”的新章。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