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184章 大同冻土育新苗,旧吏归心助农桑

大同的风裹着雪粒子,砸在脸上生疼。赵昺站在城外的荒田上,脚下的冻土硬得像铁块,王铁蛋用锄头刨了半天,只留下一道浅痕,呼出的白气瞬间散在风里。

“殿下,这大同的土比涿郡还寒,地表下三尺就是冻层,稻种的根扎不下去啊!”王铁蛋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里带着急意,“俺带的‘寒芽种’虽说耐霜,可这冻土不化,芽苗刚冒头就得冻烂。”

城门口,几个百姓缩着脖子张望,领头的老农叫马老栓,手里攥着个冻硬的窝头,声音发哑:“殿下,俺们大同人祖祖辈辈种粟,连麦子都种不活,这稻子……真能在冻土上长?”他身后的百姓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怀疑——去年元军在这儿征粮,把仅有的存粮都抢了,他们实在怕再空欢喜一场。

赵昺没说话,弯腰捡起一块冻土,捏了捏:“冻土能化。铁蛋,把随军带的羊粪和秸秆都运过来,铺在田里,再挖火道——用火气焐化冻层,羊粪能肥田,秸秆能保墒,咱们先试种一亩,让百姓看着。”

蓝珠这时从城里走出来,药箱上沾了雪,她跺了跺脚上的泥:“殿下,大同城里不少人冻坏了手脚,我让医馆的人煮了艾叶水,可百姓说‘冻伤是天罚’,不肯泡。还有,之前元军的粮官周茂藏在城里,听说咱们来送稻种,到处说‘义军要征粮,种稻也是白种’,百姓更慌了。”

“周茂?”赵昺眉梢一挑,“林啸,你去把他找来——不是抓他,是让他来田里看看,看看咱们是不是来征粮的。”

没一会儿,林啸把周茂带来了。周茂穿着件旧官袍,缩着肩膀,眼神躲闪,见了赵昺忙低头:“草民……见过殿下。”

赵昺指着正在铺秸秆的士兵:“周大人,你之前帮元军征粮,该知道百姓有多难。现在我让他们种稻,种出来的稻子全归百姓,朝廷一粒不征,你信吗?”

周茂愣了愣,抬头看了看——士兵们正把羊粪撒在秸秆上,王铁蛋在田里挖着火道,百姓们虽没上前,却都站在城门口盯着,眼里少了些警惕,多了些好奇。他咽了咽口水:“殿下……草民不信。元军征粮,义军打仗,哪有不抢粮的?”

“那你就留在田里,看着这亩稻种怎么长。”赵昺转身对马老栓说,“老丈,你选几个年轻力壮的,跟着铁蛋学铺秸秆、挖火道,每天管三顿粥,粥里有米。”

马老栓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喊了三个农户过来。周茂被留在田里,看着士兵们点燃火道里的干草,热气从土里冒出来,冻土慢慢变软,他心里也犯了嘀咕——义军不仅没抢粮,还给百姓喝粥,倒真和元军不一样。

接下来几天,大同的天气更冷了,可田里的火道一直烧着,秸秆下的土渐渐化了。王铁蛋把“寒芽种”泡在温水里,再移栽到田里,盖上一层薄土,又铺了层碎秸秆。马老栓每天都来田里看,见稻种真的冒了芽,嫩绿色的芽尖顶着土,他激动得直搓手:“真活了!稻种真活了!”

百姓们也围了过来,有的帮着添干草,有的帮着浇水,连之前说“天罚”的农户,也主动去医馆泡艾叶水。蓝珠趁机教他们用晒干的艾叶做鞋垫,预防冻伤:“这不是天罚,是天冷冻的,泡了艾叶水,再垫上艾叶垫,手脚就不冻了。”

可没过两天,田里的芽苗突然蔫了几片。马老栓急得直跺脚:“咋回事?是不是冻着了?”王铁蛋蹲在田里,摸了摸土,脸色变了:“是水多了!大同的土渗水性差,火道焐化的冻土变成了泥,芽苗烂根了!”

周茂站在旁边,突然开口:“草民知道怎么弄!大同的土虽渗水性差,但城西有老渠,之前元军用来浇粟田,只要把渠挖通,引渠水灌溉,再在田里挖排水沟,就能把多余的水排出去!”

赵昺看着他:“周大人,你愿帮百姓挖渠?”

周茂红了脸,弯腰捡起一把锄头:“殿下,之前是草民糊涂,帮元军害百姓。现在看着稻苗要活,草民也想做点好事——这渠俺熟,俺带百姓去挖!”

当天下午,周茂就带着百姓去挖老渠。他光着膀子,抡着锄头,比谁都卖力,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歇。百姓们见他真心帮忙,也放下了戒备,跟着一起挖渠。林啸站在田埂上,笑着对赵昺说:“殿下,这周茂倒真转性了。”

“不是转性,是他看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心里也想安稳。”赵昺望着挖渠的人群,“天下人,不管是官是民,谁不想吃饱穿暖?只要给他们机会,没人愿意跟着乱党走。”

几天后,老渠挖通了,渠水顺着排水沟流进田里,蔫了的芽苗又挺了起来,绿油油的一片。马老栓捧着一把土,激动得哭了:“俺们大同,终于能种稻了!明年俺们就能吃白米饭了!”

百姓们欢呼起来,有的跑去修缮学堂,有的帮着蓝珠种药草。周茂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跪在赵昺面前:“殿下,草民愿一辈子帮百姓种稻,再也不做伤天害理的事!”

赵昺扶起他:“起来吧,以后你就帮铁蛋管着大同的稻田,教百姓种稻。只要你真心为百姓,百姓就会认你。”

当晚,大同城里张灯结彩。百姓们端来新煮的粟粥,还有刚烤好的红薯,围着赵昺和士兵们,有说有笑。马老栓端着一碗粥,递到赵昺面前:“殿下,这粥里掺了点去年的陈米,明年稻子收了,俺给您煮满碗的白米饭!”

赵昺接过粥,喝了一口,心里暖暖的。他望着窗外的月光,月光洒在田里,稻苗在夜色里透着微光。林啸走过来,递上一封书信:“殿下,蓟州的百姓派代表来了,说听说大同种活了稻子,也想要‘寒芽种’,还说愿意修水渠。”

赵昺笑了,从怀里掏出一袋刚收好的稻种——这是大同田里刚选的“大同寒芽种”,比之前的更耐冻。他递给林啸:“让代表来大同学学,看看怎么在冻土上种稻。告诉他们,不管是涿郡、大同,还是蓟州,只要百姓想种稻,想过安稳日子,朝廷就会帮到底。”

风还在吹,可大同的夜里,却满是暖意。赵昺知道,这暖意不是来自火道,是来自百姓的希望,来自稻苗的生机,来自这天下渐渐聚起来的民心。而这,就是复国新章里,最坚实的根基。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