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48章 血海深仇,唯一的答案

夜雨未至,寒意先来。

濮阳内城的井庙前,一盏油灯顶着风,火苗细得像一根针。白麻还在,庙檐下的铃子轻轻摇,发出一点药香似的苦声。

曹操立在香案前,缟素未解,指节按着案沿。

案上有两样东西最重:一方古朴的木牌,背后用刀尖刻着“太公”二字;一枚沉沉的帅印,朱绶绕腕,像一条冰冷的蛇。他看了很久,像要在这两样沉重里分一个轻。指尖微微发白,才松开。

“父仇。”夏侯惇站在阶下,抬头,眼里一片火光,“只欠一刀。”

“这一刀,”曹操低声,“落在什么肉上,才是刀?”

风穿过廊下,卷起一角白麻。荀彧从廊影里来,素袍整齐,拱手而立:“主公。‘白榜’已挂,迁民之令三日一更;‘军中六令、三禁九不’已传,‘杀伐簿’与‘迁民簿’归我署押,战后并入档。”他停了停,“有人骂,我记;有人谢,我也记。”

曹操点头。灯光在他眼底缓缓一合又开,像两柄刀轻碰再分。他忽然问:“文若,你记这些字,是给谁看的?”

“先给我们自己看。”荀彧道,“再给百姓看。最后,给敌人看。‘王道’要先照亮自己,‘霸道’才不会走错。”

台阶外,足音停住。郭嘉来,素衣无冠,眼色很清。他先向庙里一揖,方才直面曹操:“主公。”

“奉孝。”曹操回身,掌心轻轻按住帅印,“你阻孤两次落印。说说看,父仇为何不在今朝。”

“因为血,会流错地方。”

郭嘉抬眼,“仇是要报的,但不是用自己人的血去报。今日伐徐,仇未雪,反添新仇;今日引虎,虎破我‘煞’,‘煞’破,则我刀长。主公要的不是一夕之快,是此后每一战,都比别人长一寸的刀。”他顿了一瞬,“唯一的答案,不在徐州城门,而在兖州的地气里。”

夏侯惇哼了一声,想说,又忍住了。他昨夜在军议中已经吼够了,今天只盯着郭嘉,像盯着一匹看不透的狼。他握着刀,刀脊在掌中冷得发直。

“父仇……”曹操的嗓音更低,“孤若今夜就立军令,攻徐,以万口血祭先人,错么?”

“错在‘祭’字。”郭嘉不躲不让,“祭要名正。徐州之民与主公之父,皆为‘人’。以万人之血去洗一个‘错地的仇’,叫‘屠’;以‘敌之血’在‘对的地方’落下,才叫‘祭’。主公若要‘祭’,请用吕布之血,用陈宫之智,用他们撞破兖州龙煞之力,祭。”

曹操沉默。

荀彧看向郭嘉,微微颔首。他知道此刻的刀锋很细,稍重即断。郭嘉说的是“势”,夏侯惇要的是“快”,曹操抓着的是“名”。三者若不拧成一股,今夜的灯就会灭。

“文若的‘白’,嘉的‘黑’。”曹操忽然笑了笑,笑意却一点不暖,“孤左右都有了。只差‘印’。”

他说完,抬手把朱绶解下一圈,放到案角。那一圈红在灯下悄悄沉下去,像雪后露出的旧血痕。

“主公。”郭嘉收回目光,向庙门外一指,“请看。”

庙外街口,一块新立的白板被人群围着。板上三行大字,墨未干:“今日义仓出粟三千石”“迁民钱发三千贯(余者备药)”“军购盐二百石,照市价”。白板下,一个抱孩子的妇人守着两袋小米,孩子哭,她哄。孩子抢着去看板上字,一指一指数“二”“三”“石”。旁有屠户扛着刀,朝城里方向点头:“这回真不拖。”有人问:“真三日一更?”守榜的小吏笑:“拖一天,你来骂我,骂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额头。

这笑声,像一窝麻雀被晒暖了,叽叽喳喳,却把风声压住了半寸。

“这就是‘名’。”郭嘉道,“‘名’不是别人叫,是你自己立的。立了,就有人看着你活,亦有人看着你杀。主公若要报仇,先把自己的‘名’立在兖州。然后,才是刀。”

曹操看着白板,忽然道:“奉孝,孤要立的不止白板。”

他转身,举目对着庙前的空地:“来人,取一方白石。孤要立碑。”

荀彧眼神一动。他想起昨夜井庙前的那句“孝”,想起军中少年斥候躺在医舍里端起一碗粥,对着墙上的白说“碑要立了”的那一幕。他知道,这块碑,不是给敌人看的,是给自己看的,是给天下日后看“曹氏之信”的地方()。

工匠很快抬来一块打磨过的白石。曹操袖子一挽,亲自执刀。他手腕稳,刀锋入石,一笔一画,刻出八个字:“太公在上,血债须还。”又刻四小字:“非今夜也。”

石屑落地,像一场小小的雪。夏侯惇看着那四个字,胸口起伏几下,终究没言语。他懂了:不是不报,是不在此刻报;不是不杀,是要杀在该杀的时候、该杀的地方。

“碑立在此,白榜挂此旁。”曹操吩咐,“凡我军犯‘三禁九不’,名刻碑阴;凡护民有功者,名刻碑阳。战后更名,不许偷改。”

荀彧应诺,神色肃然。

庙外的风渐大了一层。郭嘉轻咳一声,袖口掩住,指背沾了点红,他像什么都没发生过,随手抹去。他不看自己的血。他看天。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别急。你要的不是血,是‘名’。名来路正,壳才肯开。”他在井庙前说过同样的话,如今又在心里复了一遍()。

“军师。”许褚在庙门外抱拳,“三城撤防之事,兄弟们心里还有疙瘩。我看得出,他们怕被人骂‘弃民’。”

“午后。”郭嘉道,“我去。”

午后,西营校场。兵士密密站着,盔甲灰白,眼神发红。郭嘉走上台,声音不大:“你们心里有三个怕。怕失地,怕失信,怕失人。我来把这三个怕改成三个‘护’。护地,不是守住每一砖,而是把兖州的‘气’翻过来;护信,不在城墙上,在你们胸口;护人,不是把人堵在城里,是把人领出战路。”

他看向最前的一排:“你们里谁家有老人?”

好几只手举起来。

郭嘉道:“等会儿去庙里敲三下钟,亲口说一句——‘不是逃,是请菩萨看家’。然后护着他们走。谁若一路抢盐抢粮,名字刻碑阴。谁若送水送饭,名字刻碑阳。”

最前的老兵挪了挪脚,忽地笑了:“军师懂咱的心思。”

笑声散开,像风把旗面推直了。许褚在旁低低地“哼”了一声,原本憋着的一口气,顺着嗓子眼顺了下去。

迁民开始。东门外的队伍不乱,老弱先行,壮丁断后。里正们照“白榜”逐户发钱,有人哭,有人骂,也有人谢,里正都不回嘴,只叫孩子伸手接糖粒。糖小得很,却能在哭声里把气口接住。巷子里,一个老婆婆背着自家门神画,执拗不肯丢。巡夜的兵士把门神接过来,绑在自己的背上,说:“我替您背。”老婆婆骂了一句“混账”,骂到半句,眼圈红了。

暮色将近,程昱自清水桥来,衣襟带着潮气:“小闸换了我们的人。今夜只放南流,北回封。陈宫的人已经打探过,‘盐价二成’的风我们也放了回去。”

“好。”郭嘉点头,“假‘信’从盐走,真‘信’在白榜。让他以为算准,越算越准。”

“还有。”程昱从袖里摸出一片薄薄的竹签,上面刻一个“桅”字,“东莱桅折,他们放的烟。我们也撒了回去,说‘军中缺盐’,再在‘空营’多点三处火。让他更快。”

郭嘉把竹签夹在掌心,指尖摩挲一下,像一柄短刀贴在皮肤上。他知道陈宫最喜欢什么——“天机外泄”的错觉。让他喜欢,让他上瘾。喜欢得越久,摔得越狠。

夜深,井庙前。白碑已立,白榜在侧,灯火一盏盏照出温暖的黄。曹操坐在石阶上,没有盔甲,只有一袭浅色的绢。他把帅印放在身边,朱绶垂落。他伸手摩挲印面,声音很轻:

“奉孝。孤多年读书,知‘礼’与‘法’。今日才晓得,礼要有人看,法要有人守。孤若今夜落印,刀拿在手上,却落在镜上。孤忍一夜,不是忍,是磨刀。”

“主公懂了。”郭嘉笑,笑意晦暗,却真心,“忍的是‘心’,磨的是‘名’。名磨好了,刀自然锋。”

“你说唯一的答案,”曹操转首看他,“可不可以说得更明白?”

“可以。”郭嘉抬手,指向城西,“答案只有两个字——赢。”

他顿了一顿,补了一句:“赢在该赢的地方。”

“赢了,”他又说,“徐州,自然在刀下;赢了,‘白榜’会有人替我们读;赢了,碑不用我们自刻;赢了,主公的父仇,才是真报。”

夏侯惇站在远处,盯着那块白碑看了很久。他忽然走到碑前,粗手粗脚地抹去一点沾上去的泥。抹得很小心,像在擦刀。

子时初,更鼓三下。城头的暗哨匆匆来报:“南面鲍家店,半夜里有人打听盐价;又有几个商贾,在街角学人比手势。我们的人故意比错,他们还当是对的。”程昱扬眉:“上钩了。”

郭嘉低低一笑,笑意里都是冷:“让他笑。第三日午后,开闸。”

荀彧把一只小铜铃放到白碑下,铃声不脆,像药味:“铃响处,救治就地;铃不至处,刀不落。”他把这句话写进了“白榜”,又让人抄了一份贴到医舍门口,“王道不是空话,要有序。”

“我这‘霸道’,”郭嘉望着那铃,“有铃压着,心稳。”

“你的‘霸道’不该失控。”荀彧淡淡一笑,“王道在前一步,霸道就不会踩到人。”

白碑后头,碑阴刻下第一行小字:某人夜抢盐,一军法;某人护送老人,名刻碑阳。刻字的工匠抬袖擦汗,偷偷看了曹操一眼,那一眼里有怕,也有信。怕的是军法,信的是白榜。

三更天,风转了半寸,朝东南。

郭嘉负手立在城楼,指腹按着冷砖,眼闭了一瞬。心海“势图”里,龙煞如石,仍在西北;小闸之水,如蛇,正蜿蜒;远处有一缕意气,有人压住咳嗽,有马鼻轻喷,有铁器轻碰。他知道,那不是军,是影;影后面站着陈宫的算筹、吕布的锋芒。

“来吧。”他轻声。

像是有人在很远的夜里,回了他一口气。

他下楼的时候,看见庙里一个老兵在碑前放了一碗清粥。老兵对着白碑弯腰,嘴里嘟囔:“太公,看着。等我们赢了,就用‘他的’血给您上酒。”

郭嘉停了一瞬,笑意更淡。他回到内府,摊开“黑书七条”,在卷尾又添一行——“凡出战,不得追击过市;凡退兵,必须掩旗息火。”他把卷轴轻轻按住,像按住一条想游走的蛇。

黎明之前,庙外的乌鸦先醒了,扑扇两下,又伏回去。曹操把帅印收回袖里,站起,拍了拍白碑。朱绶在腕上绕了一圈,像把刀的柄缠得更紧。

“奉孝。”

“在。”

“此战若成,孤以此印,为你再添十年命;若不成,孤以此印,收你首级。”曹操重复了军议上的话,却没有一丝戏谑()。

郭嘉拱手:“受之。”

他不看印。他看东南的云。

云像刀的背,薄薄地贴在天上,正往城里推。推得很慢,且稳。他知道,等待是一种更慢的杀。慢到每一寸都要有人把它守住,不让它烂。

清晨的第一声市声响起,磨坊的石轮咕噜噜地转。白榜下又围了一圈人。有人数字,有人骂,有人笑。骂声不尖,笑声不响,像柴火在灰里烧着,火心不猛,却真。

中军大帐,程昱摊开濮阳与三城的图,荀彧在旁边逐条核对“迁民簿”。

许褚、典韦在门口沉默,刀都在背后,像两扇门。夏

侯惇把大刀横在膝上,油磨得好,映出一点白碑的影子。他忽然道:“奉孝,我懂了。仇要报,先得让它值钱。”

郭嘉笑:“元让将军,懂了,就是刀。”

“那就让它值大钱。”夏侯惇咧了咧嘴,“让吕布替我磨刀。”

午时前,斥候疾奔入城,跨下马沫飞溅:“报——!陈宫前锋三百,于夜间试探清水桥‘空营’。我等按例示弱,他们笑,笑声大。”

“很好。”郭嘉道,“再笑一天。”

“还有,”斥候压低嗓子,“徐州有人传檄,骂主公负义,言辞污蔑。”

空气冷了一寸。夏侯惇一把抓住刀柄,险些立起。曹操抬手,按住了他:

“把檄文贴在白榜旁。让他们看。也让他们看我们做了什么。”

郭嘉接过檄文看完,笑意像刀背上的一线寒光:“骂得好。让‘骂’与‘白’并列。敌人的口水,是给‘白’打墨。我们的刀,再往后一点。”

他抬头,看向白碑。碑上八个字在晨光里更冷,也更清。

“主公。”他转回身,语气很轻,“血海深仇,唯一的答案,只有两个字:赢。赢在该赢的地方,赢在该赢的时间,赢在该赢的名下。”

曹操点头,握住了朱绶。

鼓楼上,三通鼓声缓缓起。城门未启,风穿过庙前白碑,把石屑轻轻带起,落回地面。

远处的天边,第一缕狼烟像一根线,举起,拉直,接上了城头的风。

刀,被按住两日,如今要离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