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83章 一场豪赌,天下为盘

赌桌没有四角,只有城墙的阴影。

筹码不在手里,在风里,在井下方寸间游走的暗线里,在每一家铺子柜台后的账册里,在每一个清晨起早挑水、夜里仍在数铜钱的手指缝里。

清晨的气温比昨夜更低一些。庙后枯井里带出潮气,像看不见的雾,沿着“暗影之阁”的墙皮悄悄爬。

第一圈符文砖已经闭合,沟槽里有微光,细得像落地的发丝。案上摊着昨夜新绘的“丝图”,朱墨交缠,如蛛网初张。

荀彧立在案侧,衣摆洁白,眼神却更黑。他看过纸上每一个“绕”,仍旧收不住问:“奉孝说‘豪赌’,赌的是什么?”

郭嘉用指背敲了敲案,“赌他们的‘以为’。”

“以为什么?”

“以为兖州穷。以为我们要钱。以为可以用钱买我们的路。”他把纸角压紧,抬眼,“既然他们都以为如此——那便请他们押上更多的‘以为’。”

他随手将一枚铜钱扔进盏里。

铜钱落水的声音很轻,像一尾鱼不耐烦地拨了下尾巴。盏里起了一道细细的纹,恰好与“丝图”上的某一圈重叠。他笑意淡,“我们给他们三张牌:粮、河、信。”

荀彧微微一怔,“先说粮。”

“粮是天下的心。”郭嘉道,“我不抬米价,也不压米价。设一处‘平准仓’,叫‘常平’,只做一件事:订‘秋约’。”

他指向图上三处圜圈,“凡愿以折扣换稳者,预支谷票,秋后按券兑米,多退少不补。官不赚‘差’,只赚‘信’。这叫第一张牌——‘不动穷人的饭碗’。”

荀彧点头。米、盐、棺,他在心里又划了三道线——这三条线碰不得,哪怕赌到输光面子,也不能碰。他看向郭嘉,“河呢?”

“河是天下的骨。”郭嘉将另一页图纸翻出,是一段河渠与闸口的草图,标注清楚,落针如刻,“我们不封航,也不开新税,只‘定时’。”

他笑意更深,“把盐船、漕船进出的时辰倒一倒,让他们以为‘谁’手里有钥匙。钥匙我不拿,我把‘影’给他们看。谁先跟上影,谁先过。谁与影对赌,谁等三日。河不动,心自乱。”

“信呢?”荀彧忍不住问。

“信是天下的皮。”郭嘉将第三张纸推来。

“立‘兖州信券’,并非真银真绢,只是一张可在官仓、盐行、驿舍三处互兑的‘便宜纸’。每兑一次,价少一分。手里有货、路上有船的人,便会觉得拿着它更轻,走得更快。我们不借钱给他们,我们借‘速度’给他们。”

“这三张牌,官家看似不赚分文。”荀彧叹,“实则赚了——心、骨、皮。”

“和‘以为’。”郭嘉补了一句,“豪赌的对面不是人,是‘以为’。”他把盏里的铜钱捞起,放到舌尖轻轻一触,眉心微蹙,酸涩淡到几乎没有,“味更薄了。”

荀彧侧目,“味觉?”

“夜夜闻苦香,日日咬铜。舌上酸淡,酒里无味。”郭嘉不自觉地勾了勾指尖,“代价总要来,早来未必是坏事。”

声音很平,像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眼底却有一丝捉摸不定的阴影,像风里摇晃的灯芯,一闪又灭。

荀彧盯了他半拍,低声道:“你若不‘记得’,我替你‘记得’。”他抬笔,在“丝图”右下用极小的字写下三字:“米盐棺”。

“劳烦文若。”郭嘉笑。笑意很短,却正好把那缕阴影压了下去。

庙外的石阶上,传来一串轻快却无声的脚步。

鸩来了。她穿绣娘的浅灰衣,一尾黑羽贴在耳后,像把影子别在了太阳穴。她将一个木匣、一包盐、一把最普通的针放在案上,随后俯身行礼。

姜婆在她指腹上留下的细茧才刚冒头,然而执针的手,已经稳得吓人。

“丝房学得如何?”郭嘉问。

“手还慢。”她平平道,“结已会两种。”

“先绕‘人结’。”荀彧插言,“蛇结太早,蛇会被勒到警醒。”

“是。”鸩答。她把一根天蚕丝轻轻绕在盐包之上,用针在盐面试刺。盐粒干爽,针身不潮。她唇角几不可见地一动——第三日,仍未潮。她记下了。

“午后去‘旧库’。”郭嘉把一只封好的短柬推向她。

“他们请‘井下之人’,我们久候此戏。你去,不谈‘钱’,只谈两件事:‘时间’和‘箱角’。听他们的钱怎么响,赌他们今夜会不会睡。你只丢一句话:‘三日后,南门驿换第二只枕’。丢完就走。”

“与谁谈?”鸩问。

“与影谈。”郭嘉笑,“影背后那位读书手,会比掌柜更懂何为‘输赢’。”

鸩点头。她回到自己的位置,抽出一根细丝,在左指与右指之间绕出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扣。扣在光下像一滴露,微微颤动。她低头,继续绕第二个。

——

午前,府衙西厢。

曹操按着图,目光从“河闸时序”的每一个小刻度上扫过。

纸上的小字有人情味:不是一刀刻死的规条,而是留有余地的“点”。他抬头:“奉孝要我赌什么?”

“赌‘天下以为’。”郭嘉从容站定,

“赌他们以为我兖州缺钱、缺粮、缺路。我要让他们看见:我们不缺。他们押上所有‘以为’来换路,我让他们押得越多越好。到第三十日,我们把‘以为’换成真银真粮,银回北,粮走南,路在我。”

曹操沉默片刻,大笑,笑声震住廊下一只栖雀。“好赌!敢赌者,才配坐主位。”他收笑,目光一凛,“若败呢?”

郭嘉垂目,“若三十日,盐价动、米价乱、棺价涨,奉孝去‘暗影之阁’自缚——以一人之‘影’,偿一城之民心。”

荀彧心下一惊,开口欲阻。郭嘉不看他,仍对曹操拱手,“主公,天下筹码大,赌桌更大。奉孝愿以‘影’作押。”

曹操盯他半晌,忽然抬手扣住他的肩,却很快松开。他像突然记起这个瘦弱的身躯曾经每夜咳至半更,又像记起昨夜那双看破一切的眼。

目光柔一瞬,复又硬回来。“我押你。筹码再加一城——我曹操‘名声’。成,则天下人说我‘有为’;败,则天下人说我‘逐利’。奉孝,你敢接?”

郭嘉抬起眼,轻轻一笑:“请主公放心,这口锅奉孝背得动。”

“典韦。”曹操忽然唤。门外巨影即至,恶来拱手而立。

“把濮水三处闸作‘修缮’,照奉孝的图,时序倒一倒。谁敢拦,问他要不要手。”曹操淡淡一句。

典韦咧嘴,拱手退下。廊柱后光影一晃,像一柄沉着的刀远远站住。

荀彧把不该出口的那句恐惧压了下去。他只轻咳一声,“常平与信券,由我来监。天子未至,民心在此。”

曹操颔首,“文若为枢,奉孝为刃。今日落子。”

——

午后,常和行旧库。

石梯陡。最后一级台阶前,灯火尚未完全点亮。

鸩停了一瞬,先用耳听。箱木轻微的膨胀声在潮气里伸懒腰,新旧钱在匣底摩挲,发闷的声线与轻快的颤音交错。她辨了一圈,缓步入内。

影在对面墙后。那个慢声慢气的人依旧不露脸,只让一缕灯光把自己的轮廓切成了蜡。读书手不远不近地站在一只箱旁,指腹贴着木纹,像抚琴。

“夜来风重,井下的香真烈。”影说,“今日来,谈个‘稳’字。”

“稳字,先看人。”鸩淡淡,“你们昨夜睡得不好。箱子移过两次,靠墙那只换了角。”她轻点箱角,“掌柜的心跳快,读书手的汗不多。一个怕失,一个怕露。”

影后的呼吸沉了一寸。读书手指腹微不可察地收回。他自认稳,却在这一瞬间败了半筹。

“我们来做一个对赌。”影用和气的嗓音道,“三十日,若你们能让南来货钱回兖三成,我们认你们的‘影’为路。若不能,我们要见‘影’的脸。”

“影无脸。”鸩说,“但可以给你们‘时间’。”她缓缓伸手,在箱角贴上一圈丝。天蚕丝像自己活着,吸附住木,悄然隐形。

“三日后,南门驿第二只枕换上。第五日,平准仓开‘秋约’。第十日,驿路收‘便纸’。你们只需记得三句:‘盐不潮三日,则进’;‘米价有声,不动’;‘棺价动一分,立退’。若三十日回不来三成——我把‘影纹’割下。”

影后的空气微微发冷。读书手第一次抬眼看她。那是一双干净而倔的眼睛,像一条河里第一片破冰的亮。

“你叫什么?”影问。

“线。”她答。

她转身上梯。影没拦,只在最后一盏灯下笑了一声,笑里有点兴趣,也有点、无奈。

——

日将暮,青蚕绣坊后院。

姜婆的手不像手,像草,枯而有筋。

她看着鸩用丝绕“人结”,点点头,“不坏。‘人结’救命,‘蛇结’要命。救命用慢,勒命用快。”

“几快?”鸩问。

“快到他还来不及喊。”姜婆冷冷说,“但你不急学。先学‘留口’。”她抓过一条布,从中间撕开一线,“勒到这里,停一息,留他一口气。你要他看见自己为什么死。”

鸩应了一声,把“勒”与“停”都记在手上,而不是嘴里。

院外的风带来潮味与极淡极淡的辛香。

她鼻尖一动,想起市口那包胡椒,想起驿舍枕里那粒铁砂。丝在她手中走,一颗颗扣,像把某张看不见的网一点点钉在兖州的人间。

——

夜,暗影之阁。

符文砖上的暗线亮到第二圈。井下的回音像极远的雷,将有雨未有雨。

案上,“丝图”又多了三道绕。荀彧在旁,把“常平”的契纸一份份叠好,指背压得整齐。他忽然看见郭嘉拿起一盏凉茶,喝了一口,眉目不动。便问:“这茶如何?”

“如水。”郭嘉笑,“以后用盐调味吧。”

“你自己提的‘代价’。”荀彧把那三字又看了一眼。舌上无味,心上有味。味从何来?从赌而来。

郭嘉把盏放回,抬手示意来使进来。那是南门驿舍的司吏,递上一小截从枕缝里取出的丝。丝在灯下竟透出一丝淡蓝。

郭嘉捻了捻,轻嗅一下,“海风更近。船比昨夜多。”

荀彧不语,只在心里默默拨算盘:河闸倒时,南来船队自然把时辰与他们的“影”对准;平准秋约一开,城中有余钱的家家都要在纸上押一指——钱会自己走,心也会。

赌桌就在地面上,人抬眼看不见,但脚底却能感觉到。

“明日日中,我出一纸‘不令’。”荀彧道,“明令三条:平准不得碰米价,驿券不得上街卖,盐价若动一分,官告罪。”

“有此三不,网不伤人。”郭嘉笑,“文若替我系枷锁,是好事。”

两人对视,心底都松了一线。

这时,门外有轻敲。典韦的身影挤进门,像一堵肉墙。

他把一张肮脏却笔划极准的闸口草图放下,“闸修了,‘时’也照着奉孝说的倒了。”他挠挠头,“那帮跑船的嘴多,我把闸门‘哐’一关,他们就懂规矩了。”

郭嘉抬手,敲了敲那张图的上缘,“别‘哐’太多。闸门响,会惊‘鱼’。鱼惊了,不吃饵。”

典韦嘿嘿一笑,连说“是”,退了出去。

井口的风忽然一顿。那一顿像赌桌上赌客一起屏住了气。片刻后,有细碎的脚步声匆匆而来。

鸩折身入内,把一枚铜钱放在案上。钱面光亮,边口刻法与兖州不同。她说:“他们押了。‘绵远’要三成,给‘路’三成。读书手不说话,但手指收了一下。”

“好。”郭嘉伸手把钱推回她,“押就押在这张桌上。”

他把钱按在“丝图”的中央。铜与纸相遇的一瞬,灯火在钱沿蹭出一圈非常碎的光。像春草发芽时进土的那一声细响,轻得听不见,却真实存在。

“奉孝。”荀彧收起最后一叠契纸,忽然问,“你拿什么担保?”

郭嘉沉默片刻,把食指按在自己心口。“命。”

“我拿我的命担保这张网不伤人,也担保三十日后,你能在城门口看见人们提着米、买着盐、抬着棺时不再皱眉。”他说。声音不高,像两人夜里说话怕惊了院中的鸟。

荀彧目光一颤,很快又稳回去。他点头,不再多言。

井下第二圈暗线忽地齐亮,一瞬即灭。

风从井里拂出,带着潮和铜的味。郭嘉闭上眼,脑海里“观星策”的残光仿佛被人轻轻拧了一下。兖州这块星图在眼皮背后亮起,又慢慢暗去,洛阳方向那一颗更冷更亮的紫光,在远处眨了一下。

他睁开眼,笑得很浅,“落子。”

——

夜在城里铺开。最先忙起来的是市口卖盐的摊。有人手捻盐粒,笑骂这两日不潮;有人趁夜冲账,把平准的“秋约”往袖里塞。

最晚免不了是驿舍里那几张床。枕中铁砂饮潮,天蚕丝记住了每一口呼吸。

常和行旧库里,箱盖开开合合,闹闹静静。影后之人把灯吹灭,又点亮。

读书手在黑暗中用手指斜拂过箱角,不经意摸到一缕不属于木、不属于布、不属于他的“东西”。那“东西”软而不缠,轻而不弱。他忽然想笑,笑意却在喉咙里碎成极细的粉。三十日。若输,输的不是钱,是“以为”。

天将四更,风里忽然夹了一丝极淡极淡的胡椒香。南来的船在河弯处扎堆,水锈撞木,远远传过来连成一条叫人心痒的线。

“来吧。”郭嘉在井下,像对着一个看不见的赌桌说话,“一场豪赌,天下为盘。”

——

拂晓前的最后一刻,庙檐下那片黑羽被风掀起又按下。

鸩在石阶上坐了一息,翻腕看那枚淡下去的影纹。她把盐包打开,用针轻轻刺了刺。盐仍旧不潮。

她用力把包口扎紧,起身,整衣,往人群里走去。她要去‘青蚕’,也要去‘旧库’;她要给人缝衣,也要给“以为”勒一圈紧致的扣。

她走进人群。背影不见,影仍在。

井下,一盏灯火稳稳燃着。案上的铜钱不响。纸上的丝不动。

赌局已开。棋,比人先落了一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