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74章 心魔初现,龙煞之毒

晨雾未散,城便先醒了。

井栏沿着石阶挂了串串露,窑场的火收成一线,像有人用手指按住了跳动的心。鼓楼影还没落地,白榜前已有人驻足。

里正照例大声念昨夜更新:泔水外排、暗渠吃油粉、脏井覆布、巡更加哨——念到“未杀”二字,人群里冒出几声怪腔的笑,又很快被压回喉咙。

郭嘉站在内署窗后,看城的气息起落,像在听一张鼓皮从松到紧的每一寸变化。

他收回目光,指腹在桌面轻轻一敲,敲出三下极轻的拍:一为人,一为城,一为己。他转身,提起一盏药茶,茶面微泛褐色,姜丝在杯壁浮浮沉沉。

他没有立刻喝,先把气息沉到丹田——那里藏着一条黑色的东西,鳞片贴着血肉,时不时会轻轻收束一下,像提醒主人的存在。

龙煞。

他知道它的名字,也知道它的性子。

昨夜“弦日”收尾时,黑龙曾沿着星图的一道缝偷偷探出尾尖,舔了一口他的心。他以为忍过去了,可今晨它反而安静得过分。静,有时比躁更危险。

荀彧走进来,袖口收得一丝不乱,把薄薄的簿册放到案上:“白榜更完。井水变甜的传言,愈多;投油之徒押在衙后,未审。你若要见,我去叫。”

“不用了。”郭嘉把药茶一仰而尽,声音很轻,“今日去寺前看一眼。”

“那位‘无影’的僧?”荀彧拢指,“系左,还是系右?”

“看他手。”郭嘉笑了一下,又咳了一声,把笑压回去,“也看我的心。”

黄月英姗姗至,袖口沾灰,竹匣里盛着新铸的两枚夔钉与一管细长的铁针。“

暗渠吃油粉的配方改了,吃得更快。脏井再加一层粗麻网,今晚就挂。”她看了郭嘉一眼,嗅到药茶的辛辣,眉心一皱,“你身上的‘寒’更重。”

“换来的。”郭嘉答,“换来一张更稳的图。”

“别把自己换没了。”黄月英没多说,闭匣而去。

午前,阳光从屋檐压下来,像一道白刃。

鸩依令至寺前。她今日的衣是一身洗到发白的青布,发挽得松,耳后别着一支并不明显的木簪。

寺前香火正盛,进香的妇人抱着孩子跨门槛,孩童的哭声像针,冷不丁扎一下。长廊两侧,石狮低头,廊下风从它们牙缝里穿过去,带出一丝清凉。

郭嘉立在对面茶铺的阴影里,手边放着一碗温到不烫的茶,眼神却像刚从石上磨过,平,且利。鸩不看他。

她从石阶上走过,像一个来寺里替人还愿的小娘子,脚步快慢不均,一如昨日的课。她在廊下停顿,目光落在一双鞋上——黑布鞋,鞋口边缘被香灰熏出一点点灰白,鞋带的结左缠右压,压痕新鲜。她的眼皮没抬,指尖却在袖里轻轻动了一下:左。

一名瘦高的僧从雨檐下走出,手执木鱼,嘴角挂着极淡的笑。他的右手捻珠,左手垂在袖中,走至中途忽而停下,微微躬身,替一名老妇把鞋带系紧——仍是左缠右压。

鸩看了一瞬,移开;她在廊角绕出一小弧,像避一只猫,恰在风起时抬头,眼尾瞥见那僧衣袖下露出一线麻绳头,粗糙,带油;再看,绳头已被袖口吞没。

“左手落线。”茶铺里,郭嘉轻声。

他指腹在木桌上拂了一拂,星图在意识里轻开半寸:寺、库、廊、井、香缸、水缸,每一点都以细白的光连成线。

他不把线拉得太直,任它们顺着人流的节律自然而然地挪移——这是他学会的“慢”。一旦“慢”,心里的黑龙突然在鳞下轻轻挠了一下,像是不耐。

“先生,那僧把什么放进了香缸。”鸩从廊影回声,话极短。

“不是火,是灰。灰里掺油,等风。”郭嘉落下一句,“先看脚。”

僧人绕过第二进廊。廊角有一个被刻意打湿的鞋印,鞋底有细细的横纹,像极普通的市井工鞋,不像僧鞋。

鞋印旁落着一粒小石,石面抹过一层薄薄的草汁色。鸩略一分辨:这是“找路”的记号,给不认识寺内“路骨”的外人看的。她顺着鞋印前进的方向站了半息,抬手,像是在拂耳边的风,实则把那粒小石挪动半指,让路改了半寸。

她退回人群,买了一炷最便宜的香。香火一点,她故意重重一吹,火头缩了一下,香灰抖入缸里。

那位僧人正好经过,瞥见这不合礼法的一吹,目光像蚊子一样停了半息,没落在她脸上,落在她的手上——她手背上一道浅浅的薄茧是昨夜擦井砖磨出来的,既像女人做针线,也像军中擦绳。他看了一眼,滑过,走向后院。

“他要去库房。”鸩低道。

“你不去。”郭嘉端起茶,抿了一口,“他应该会折回井口。取水。线落左手,交件在井。”

“这井缸?”鸩看了一眼廊侧一口青釉大缸。

“不。”郭嘉目光偏了一指,“外井。”

他没有看错。僧人绕出后门,沿着寺外墙走向偏西一处修路的空地。那儿有口临时井,井沿新砌,青砖的砂还未全干,边上立着“工坊暂用”四个字。

僧人走到井旁,弯腰汲水,身后无人,他左袖里滚出一枚不起眼的小纸包——像是随堂的茶叶,颜色不起眼。他动了动,似要投入井中。

鸩起身。

就在这时,郭嘉胸口猛地一紧。

黑龙像是被某种细微的挑逗突然炸开,豹尾甩动,冷意沿着肋骨一寸一寸爬。耳边的市声忽然远了,茶铺的木桌开始像水一样轻微起伏。

他握住杯沿,指背瞬间变白。星图在他眼中倏地拉近,线被骤然拉直,直成刀。

杀了。

一个声音从极深处浮上来,冷而甜:杀了,今日就净。杀了,就不用再等。杀了——

他笑了一下,不是笑,像是在对自己露出一角牙。指尖在桌面一叩,“缓。”那声音被他生生压进心的最深处,黑龙咬了他一口,血腥味沿舌尖炸开。他把血咽了下去,像吞一枚极烫的石。

“鸩,不动。”他压住气,“他要把线落给谁。”

鸩退到一侧,手心在衣内轻轻一贴,把那只不响的小铃压住。僧人把纸包捏成一团,指尖一撒,纸像废屑跌到井沿下的一只布袋里;布袋垫在井沿暗影里,没人注意。

一个挑柴的少年两步之后走过来,装作掬水,手一瞒,布袋被他塞进自己的衣襟。他没进寺,直直往西市方向挤进人群。

线出井,落左手。

郭嘉吐出一口紧到发疼的气:“夏侯,盯西市;程昱,去井;文若,记‘未杀’。”声音虽低,语气却像在布一个绝不许出错的短阵。

“遵。”荀彧没问缘由,起身去了白榜。他在最后一行写下:今日扰阵,且押;留尾,不杀;三日并裁。

夏侯惇骑马绕路截向西市,压着马速。

程昱赶至井边,用铁钩把井沿下面的细缝一拨,果然拨出两枚小瓷珠,珠内掺着油粉与香灰,他不惊不喜,只抛给随行的差役:“装匣,封。”

僧人此时折回寺廊,仍捻珠,仍淡笑。他走过鸩身边,眼角掠过她的木簪,又掠过她袖口的一线灰——那灰是窑场的,不是寺里的——他仍然像没看见,一步不停,走向前廊——去与一个“问价”的更夫说话。

这时,黑龙在郭嘉胸口猛地一拧,像要把某根看不见的筋扯断。

他明白缘由:星图在拉线,他又在削线,城在用“慢”接人,他的心在用“快”隔人——这两股力在他体内正面撞上了。

“先生。”鸩出声,声音极细,“要我‘收’吗?”

“不。”郭嘉眼里一瞬间有了光,光里裹着极深的夜,“今日——不杀。你只要把‘看见’交给我。”

他闭上眼,星图猛然一敛,所有线的张力从他胸口撤了一寸,黑龙也随之从撕咬变成了蹭擦,像一头不甘的兽把头埋回暗里缓缓喘气。

他趁势在心里立下一条规矩,像在石上刻:星图之用,不越三指;每用必记;每记必对人。

他吐气,睁眼,手心冷汗已干。

寺前的钟忽然“当——”地一声,像有人用铁锤敲在他的心口。僧人欠身,站在钟下,像在听这声响里有无旁人听不见的讯。他缓缓提手,左手,轻抚钟沿,右手仍捻珠。鸩站在斜对角,贴在人流的空里,眼睛没有离开他的手。

钟声第二下落下,钟沿微颤。僧人转身,要从人群中撤出。

鸩向后错半步,背影贴住廊柱,手指在袖里轻轻一搭。有人撞了她一下,木簪从耳后落下,她却不理,抬手扶住撞她的人,顺手把对方腰间的一枚铜钱拨了半案,铜钱落地,滚到僧人脚边。

僧人下意识一顿,低头——鞋带松了一线。他脚尖一勾,提起鞋尖,左手作势要整理,右手仍不动。

就在这极短的一瞬,鸩记下了一个东西:鞋带底层的收尾,系法不同于外层,是市井绳匠的暗结。她垂眸,袖内的铃不响,心却“叮”了一下——不是铃,是线的光在她心里亮了一点。

“够了。”郭嘉在茶铺中微笑,笑意浅,“他不是刀,他是线。线不斩人,线只递人。”

“递给谁?”鸩心问。

“金。”郭嘉答,“盐贩不过是骨,寺库不过是皮,钱才是血。”

他起身,没有再看僧人,只看寺门外那条看似普通的街。街尽头有一间半开不关的小典铺,门牙掉了两块漆,招牌上“当”字下挂着两枚铜铃——左边那只新,右边那只能看出被人摸得多,铃口微凹。他在心里轻轻点下:夜里见。

回署的路上,黑龙又试探着动了一动,像在问他:忍到何时?他在心里回它:忍到你也看不见我。黑龙不服,轻轻咬了他一口。他疼,却没有怒。

荀彧在白榜前等他,说:“西市那边,子廉已盯住。牙行的人换了鞋,穿的是寺里分发的布底。”

“换鞋,换线。”郭嘉笑,“正合我意。”

黄月英到井边取了样,拿回窑场,以盐水试之,瓷珠浮起,断作两半,其中一半内藏细薄的铜片,细密如鱼鳞,上面刻着一行小字:三鼓,北风直。

她把铜片放在灯下,火光一照,字更浅,几欲看不见。她拎起铜片,不自觉地吸了一口气,心里却为之一紧——这字不是寺里的手,是军中的手。

暮色压城,窑场火声近,鼓楼影拉长。郭嘉把铜片夹进“地下星图”的卷里,指尖轻轻一推,星图上的“北闸”位置亮了一点。他看向夏侯惇:“北闸,三鼓前后多置两班。”

“有人要借‘风’。”夏侯惇冷笑,“那就让他吃风。”

“别急。”郭嘉摇头,“今日仍是‘未杀’。”

“未杀到几时?”夏侯惇愠。

“杀到值当时。”郭嘉看他,“值不值,你最懂。”

夏侯惇哼一声,不再言。

夜初黑,内署无灯。

郭嘉独自坐在石案前,合眼,星图在脑海里一寸寸清晰。

他看见西市的典铺在黑里亮起极弱的一点,他看见那位僧人走进后门,把一只布袋放到柜上,又在账房门口停留了半息;他看见账房里的人右手翻账,左手把一只旧佛珠摆正,那佛珠上一粒微凹,凹里有一枚细细的刀痕;他看见“北风直”的字在铜片上慢慢褪去;他看见城的线从紧到松,再从松到紧。

黑龙在这时突然从他心里腾起,像要夺路而出。

他没有与之对撞,他把它引到了星图的“脏井”位——那里今天挂了第三层粗麻,吃油粉也换了新配方。

他用意一点,黑龙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按住,被迫沿着最窄的一道缝往外泄了极小的一口寒。他浑身一冷,牙关打了两下,随即缓回。黑龙喘息,认输了一瞬。郭嘉在心里记下一笔:今日,心魔初现;以井泄之一线;未杀,存线。

他睁眼,窗外风过白榜,纸角“哗”地一响。他记起那条规矩,再默念一遍:“星图之用,不越三指;每用必记;每记必对人。”

更鼓三通,城北风直。

夏侯惇站在闸上,看着水面被风抹出一条极浅的银。他把手握在铁链上,像握在一柄可以随时拔出的刀上。

荀彧站在鼓楼的影下,簿册按在掌心,眼神平静。

黄月英熄了窑火,披衣出门,走一圈井口,把每一处新贴的麻网再压一指。程昱在脏井边换布,闻了一鼻子盐腥,骂道:“又偷排。”挥手,让人去把那条“私沟”再堵上一遍。

鸩站在那家半开不关的典铺暗影里,像被夜色雕成的一根木柱。

她没有靠近,她在“看”。她看见账房里灯火下翻动的手,她看见柜上的布袋反光,她看见门槛上那一点被人不经意踩出的灰,她看见夜风吹动门牙上两只铜铃——左边新,右边旧。

她想着寺前的钟,想着井边的左手,想着那枚从僧袖里滑出的纸屑。她忽然把手伸进怀里,摸了摸那只不响的小铃——铃仍不响。

“先生。”她在黑里极轻地吐出两个字,“线,稳了。”

风吹过她的发,像在答应。

郭嘉在石案前也轻轻应了一声。他把未命名的短匕从袖里抽出一寸,又推回去。刀在鞘里学会“忍”,人也在刀里学会“忍”。

他抬头,望向黑天里看不见的帝星,低声道:“明日,再拨。”

他没有说“杀”。他知道夜后必有“打”,也知道“打”之前必须先把每一条线都理顺——线一旦齐,杀,才值当。

地牢里,张辽并未睡。

他坐在墙边,指尖在铁链上轻轻摩挲。铁链在他指下发出极轻的声,像远处的钟。

那声里没有恨,只有一种慢慢变直的心。他抬头,看向窗外的一线黑,轻轻说:“我会把刀收直。”

黑暗里,没有人答,只听见风。风里有水的味道,也有一种微不可闻的甜。

——心魔初现,龙煞之毒。

——未杀,存线。

——夜过,弦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