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3章 人形大药,满园的猛兽

小说名称:《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清晨未破,东边只有一线灰白,像刀在天幕上划出的缝。

营地却已醒,锅灶冒着微弱的白气,牛车低鸣,人的脚步在泥上织网。

风先醒了,沿着夜里留下的那条细线,一寸一寸转向西北,像看不见的手,正把尘土往一个方向推。

郭嘉掀帘而起,先看天,再看地,最后看人。

【观星策】在心海里悄悄敞开,冷光如线,不喧哗,只指路——

【风二转:今日巳时前后】

【沉陷点:粮道右前三丈】

【虚枕:稻草三束、灶石两块、浅槽一条】

【人:押运队副(可交付“省脸之言”)】

【戒:三句不破;术藏于法;门只取其缝】

他抹了把脸上薄汗,把昨夜文士递来的“路引”塞进衣襟。那是一块不起眼的小牌,粗糙、轻,像一片木叶。木叶却能让他名正言顺走在外营粮道上,不再是无名病卒的影。

老军吏端着一小桶稀粥,嘴里照例骂两句,手却把较多的一勺悄悄倾在他碗里。郭嘉接了,没谢。他把粥分三口,一口暖胃,一口暖手,最后一口留下来,等风更凉时再喝。

“今天,少说话。”老军吏瞧他,把目光压低,“昨天那巡按,鹰眼得很。”

“我记得。”郭嘉笑,“省你的棍。”他把碗搁在木桩上,提起两束稻草,把灶边两块不碍事的石头搬起,又向泥坎走去。

粮道已有人在夯土。锹影起落,节奏参差,有的在用力,有的只在敲地。

郭嘉未去打断,只在路右走了一圈,用足尖在泥里轻轻点了三下。点下去的位置,泥色稍暗,像被灌了一点水。他俯身,闻一闻,潮味重,且腥,显是昨夜谁在这里倒过沟水,或者有意把那一片踩散。有人动过手脚。

他指尖屈了屈,压住这念头不让它往外冒。不是每一条蛇都该当场打死。蛇有用,尤其是在猛兽园。

押运队副骑一匹矮马来巡,看见郭嘉抱着石头,皱眉:“你又是那病猫?修路的活不少你一个,别添乱。”

“添的不是乱,是枕。”郭嘉把石头搁在泥边,很平静,“一会儿风起,路右会松。多一条浅槽,多一口虚枕,车就不翻。”

队副哼了一声,没听进去。他身上带着细细的一缕尾焰,亮而尖,像一支插在肉里的小钉子。这种钉子人,最怕脸。郭嘉便只把“脸”递给他:“你若今日不翻,本官的脸就稳了。”

“我是押运副,不是本官。”队副嘴上这么说,语气却缓了,眼角的紧意散了一丝,“你自去弄,但别让巡按抓到把柄。”

“法在先,术藏后。”郭嘉淡淡道,“我只按规矩做。”

他让两名兵丁把稻草踩碎,铺成一块薄垫,再把两块石头压在右侧边缘。

石不必大,重在“锁口”,像往一张要裂开的嘴里塞两颗牙。浅槽挖在危险点前一丈,浅,不需深;泄,不求挡。做完这些,他退开半步,像把一枚钉子轻轻按进板缝,再不去敲。

【证·虚枕已布】

【体能:22\/100】

【倒计时:74:48:10】

【天道排斥:微降中】

【注意:人为扰动存在→不可言破】

他没有去找那个倒水的人。他只是记住了那人脚印上的泥花:右脚外八,左膝有伤,步伐稍拐。记住便够。刀不急着落,蛇先留着。

巳时将近,风声像一面待鼓,忽地收紧,然后扑面拍来。

灰墙升起,尘在半空里弯成一道弧,像弓被拉满。押运车列的头车已上路,牛喘,车辕震,一声“吱呀”从木骨里挤出来,听得人后背发紧。

“稳!”队副低喝,勒缰压角。第二辆车紧跟着,第三辆车轮已压到沉陷前沿,泥面像贴了油的锅壁,发滑。就在这时候,车轮踏进郭嘉挖的浅槽,力道一泄,前盘微沉,后盘便稳。

第一辆过去了,第二辆过去了,第三辆猛地一颤——右侧那块石头被人从背后踢了一脚,偏开半寸。

踢石的人藏在尘里,动作极轻,像一条在浅水里横游的小鱼。若换作旁人,只会觉得石头自己滑了;但郭嘉昨夜就在心里预演过这一脚。他让虚枕下留了第二道暗缝——稻草底子里埋了一把细碎的折枝,像一只温柔的“第二脚”。

石头偏开,枝条被压,短短一瞬撑住了轮缘。牛车“躬”了一下,车身又稳住。那一脚踢石的人大约也没料到,抽了一口冷气,匿入尘中。

“看住右边!”队副眼尖,喝令几名兵丁把石头再压紧。三辆车过去,队列如波,后面的人照做,队伍在风里稳了下来。

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鹰眼”的巡按到了。

他骑在马上,脸上没什么表情,眼角有光,像一把小刀在袖里。他撩缰慢慢靠近,不问,也不夸,先在路右拖了一圈,俯身看石头,又俯身看那条浅槽。他看得很仔细,像用指腹在摸一件新磨出来的兵器的刃口到底有多薄。

“翻了吗?”他淡声。

“未翻。”押运队副抱拳,“因风二转,路右险。此人先布虚枕,泄力于前,锁边于后,车得过。”

他的“此人”里有一点不情不愿,却真。鹰眼的目光从石头移到郭嘉脸上停了一瞬。那一瞬像针,扎在皮下,却不见血。

“‘方士’二字,”鹰眼慢慢道,“我先吞一半。”

话音未落,队列里忽地乱了一点,后列第三车的袋口有麻绳松开,袋面起了角。

有人伸手去按,手法不熟,越按越乱。队副脸色一变,正要骂,郭嘉已走过去,抓住那人的手腕,轻轻一扭,指节发出一声“咔”。他把那手按在袋口上,再把麻绳从指背绕过,以手背作枕,一压,一抽,结就稳了。

“你——”队副想骂的人怔住,痛得吸气,却见袋口纹丝不动。他咬着牙不叫出声,心里那一点羞惭被痛打散。

“封志。”郭嘉退半步,把手背朝外举了一下,袋口烙过的浅浅风纹在斜光里一闪。

队副会意,召亲兵把烙印一一补齐。鹰眼巡按看在眼里,目光不再那么锋利,像刀刃被布轻轻擦了一遍。

“规矩在前,术便无害。”文士不知何时已经到了,青衫在尘里仍清,袖口收得整齐。他没看郭嘉,只看袋口的风纹,微微点头,“灶石可归,稻草不可少。今日此法,着为‘粮道三法’。记在押运令里,明日传下。”

“谨遵。”都尉抱拳。

鹰眼侧脸望向文士,像两把不同形状的刀在光里略略交碰了一下,又各归刀鞘。这里头的“人形大药”,各自药性,互克互调。

郭嘉把这短短一幕记在心里,像把几味药秤过分量,摆在案上。

人形大药。他在心里一味一味点:

——老军吏,粗粝如姜,发汗,醒脾,治“拖沓”;

——押运队副,性烈如附子,小剂可回阳,剂大则伤人,宜以“省脸”为引子调和;

——都尉,干净如半夏,能化滞,去“痰”,用之可通气机;

——文士,从事官,平和如甘草,能调诸药,亦能以“法”束术;

——鹰眼,巡按,寒凉如石膏,清热而伤中,宜少用,宜在火头旺时压一压;

——那位踢石的暗手,细毒如蟾酥,须留,以毒攻毒,待猛兽口渴时,滴一滴入水。

而在更远处,旗林背后隐着的几道巨影,不是药,是兽骨。那是“龙气”的粗脊,怒而不形,吞人不吐骨。那不是今日该碰的东西。

风渐缓,尘落下去,午后阳光翻过营帐的顶,在地上铺了一层浅金的皮。押运无恙,巡按哼了一声,收刀,甩马去别处。

文士看向郭嘉,笑意更淡:“你今日又多了一口命。”

“借火。”郭嘉答。他不说自己“取”,他说“借”。借是一会儿,取是久。借火的人要懂得灭火,不然屋子会烧。

【观星策】在心底轻响:

【救急完成】

【窗口:稳定(尾焰 1)】

【寿命: 3日】

【当前:77:51:29】

【天道排斥:继续下降(微)】

【提示:人为扰动未清→源头可做“药”】

队列收尾,队副勒马过来,低声道:“刚才踢石那一下,我看见了影子,却没抓住。”他停了一下,把一点不甘咽下去,“你眼利。”

“不是眼利,是知道他必踢。”郭嘉淡淡,“石头放在那儿,脚就痒。痒的是谁的脚,等他再痒一次,便知道。”

队副愣了愣,没懂,却被“痒”逗笑。他压下笑,把腰间的小牌递过来:“从事说,你暂归我管。路引在你身上,走动可过。只是……别四处张望。猛兽园里,眼睛看多了,会被看回来。”

“我记得。”郭嘉接过,牌在手心里发冷。他把它握了一瞬,尾焰像极细的一缕火舌在掌纹上嗅了嗅,未咬。观星策在心海里落下极浅的一点绿,细得几乎看不见,却是真。

午后偏西,营里换更。远处大旗有一面抖得高了一寸,像一条长蛇探出半寸舌头,又缩回去。风里忽然带了一丝不同的味——马汗与冷铁,混着酒。

不是外营有的粗酒,是内营里惯常的温热的、贵重的酒。此味一出,营路两侧的人不由自主腰杆直了一些,像野地里的草被风压了一下。

“牙门——”有人压着嗓子道。

不是主帅,不是中军,却是内营来人。

几名青甲骑从护着一辆小车从粮道缓缓而来,为首一人骑姿稳当,盔不上飘物,目光并不在路上,而在人的脸上,一眼一眼扫过去,像在点数。这人身上卷着的“尾焰”比都尉深一层,紧致,像刀上贴着的一层细锋。

车在偏帐前停下。青甲人下马,未等通报,便掀帘而入。片刻后,他侧身出来,对着郭嘉所在方向抬了抬下巴:“修路的,那位无名。”

队副下意识看向郭嘉,眼神里有一点警惕,一点不放心。

郭嘉拱手,先对队副低声道:“借火,不摸主脊。”队副没听懂“主脊”,只听懂了“借火”,心里那点不放心松开半指。

帐中坐着文士,从事官旁另有一位瘦高的武弁,面色冷净,眉骨挺,眼神像立在水边的鹭,静,且锐。他腰间的牌不是黑木,是灰骨色,边上嵌了细银。观星策在心海里敲了一下:【尾焰再上寸(牙门)】。

“你就是‘虚枕’之法的那人?”武弁开口,声音不高,直,“你叫什么?”

“无名,修路。”郭嘉仍旧这四字。他把名字牢牢压在舌下,像把一枚太亮的珠子藏在袖里,等该亮的时候再亮。

“有些人喜欢把手伸得很长。”武弁淡淡道,“我不喜欢。能写在令里的法,才是法。你把你的‘三法’写清楚,按今日之例,明日照办。若再出小聪明,扰人心,则以军法议。”

“谨遵。”郭嘉给了这枚药一个最合适的剂量。他把“术”一字吞下,用“法”把它熬成一碗能端上案的清汤。

文士在旁微笑,像拿着一根看不见的丝,轻轻把这两个人之间的缝系了一下。缝系得不紧,也不松,恰好能让空气进出。

“另外,”武弁似乎想起什么,挥手,亲兵提来一只小箱,箱里是一面巴掌大的烙印,黑铁铸,纹样如雷,“此物内营新制,烙袋口更稳,不劳你们整日寻灶石。你来试。”

郭嘉没有伸手。他退半步,规矩:“此物该由押运官试。”

武弁目光微动,像对这份“知分寸”略有好感。他把烙印递给都尉,都尉接了,试烫一袋,风纹浅浅绽开。武弁满意点头,转目看郭嘉:“你手上有‘火’,别贪。菜一味香,吃多了腻。”

这是警告,也是施惠后的缰绳。观星策在心底亮出四个字:**“药后忌口。”**他拱手,再退半步,不让自己的影子伸到武弁的脚背上。

“明日,你仍在粮道。”文士收尾,“内营会有人来验。你只管做事,不用多言。”

“谨遵。”郭嘉退出帐,背后的帘子落下,像把一场散不尽的刀光轻轻遮住。

阳光斜了些,风也不再那么硬。

郭嘉沿着粮道往回走。刚过一处沟坎,就听到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从侧后逼近。不是兵,不是吏,是那种想要做成一件小事,又不愿被任何一双眼看到的人。他停,不回头,等那脚步自己来。

“你很得意?”一个压得很低的声音在背后问。正是那条踢石的蛇。

“今日不翻,明日也不翻。”郭嘉淡声,“你踢第二脚,我便再埋第三只枕。”

那人沉了一息,笑了,笑声很细,像刀尖刮器口:“你是在坏某人的买卖。”

“买卖谁的,不在我手。脸在我手。”郭嘉的答语像一道替身的墙,把刀刃轻轻引走,“你要踢石,就得先学会不被‘封志’烫伤。”

那人不再笑,脚步退远。

郭嘉没有追,连看也没看。他只低头,在泥上用鞋尖点了一点,把这条蛇的“气味”按在心里。蛇不急,蛇要活。活着的蛇才叫药,死蛇只是干硬的皮。

他回到病帐,老军吏递来一根干硬的馍,嘴上骂着“瘦得像竹竿”,手上却又塞了一撮盐。盐一入口,汗里的苦味便化了,馍也不那么噎。郭嘉靠帘坐下,闭目,呼吸带着草席的刺和盐的涩,慢慢平顺。

【面板】在心海里浮起:

【寿命:77:23:50】

【体能:21\/100】

【天道排斥:下降(微)】

【尾焰亲和: 2】

【窗口:外营稳固→牙门可见(谨慎)】

【隐患:暗手未除;明日风三换→尘角生于左】

他睁眼,看着帘缝里斜斜切入的一道光。光里有尘在飞,像看不见的鱼在水里游。猛兽园安静了一小会儿,像一群饱食的兽在树荫下舔牙。

“人形大药。”他在心里吐字,像在药案上点数。“姜、附子、半夏、甘草、石膏、蟾酥……缺一味镇魂之重药。”

那味药,不在外营。那味药在很远的地方,或者在很近的阴影里。它会以某种形式走到他面前,也许是一枝枪的影,也许是一面旗下透出的寒意,也许是一个眉心有疤的男人的短短一句话。

来得太早,会伤胃;来得太迟,会错过生机。要在“风三换”的那一刻,给自己“挑脉”。

傍晚后刻,营地忽然起了半晌骚动。不是喧哗,是一种压低的热度,像热铁被放进冷水里发出的一口长气。

有人在低声念一个名字,有人在咽口水,有人在腰上摸刀。远处的旗像被一个巨大的手从下托起,边缘锋利了一线。

一骑从中军方向掠过外营边缘,速度极快,马鞍上的人披着赤色的轻甲,甲片在光里闪了一下,像火在闪。他不过是一束影,过去就没了。

可在那一瞬间,郭嘉在心里看见了一个更大的影——不在地上,在天上。不是龙,是龙的牙。牙不露,风却围着它转。

【观星策】极少会主动抬头,此刻却在心海里亮出一行细字:

【警示:皇境边缘波动】

【注:非今日可触】

【策:观,不触;记,不言】

他把眼睛垂下,不去追那一束赤色的余光。他不是不敢,是不会。不在此时,不在此地。猛兽园里,每一头兽都有它最锋利的一颗牙。你若在它喷气的时候去摸,就会被咬掉半只手。

夜色渐下,营火一盏接一盏亮起,像在泥海上点着的星。押运的“封志”在火下更不显形,需得把袋口倾斜到一个精准的角度,风纹才会在眼角边划过。

文士把人招到营路边讲“令”,言简而要。都尉在旁补一两句,押运队副跟着嗓门压得很低地复述。老军吏往返奔走,骂骂咧咧,谁鞋带松了就踢谁一脚。

鹰眼巡按没再出现。他那半个“方士”已吞下去一半,剩下一半像鱼骨卡在喉咙,想吐,吐不掉;想咽,一时也咽不下。人形大药里,这一味“鱼骨”,暂时不用动。

郭嘉安静地站在最后,听,记,偶尔低声补一句“省脸”。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把术磨成法,把法写成令,把令变成脸。脸稳了,门就稳;门稳了,路就长。路越长,他离“天道的刀”就越远一寸。

夜更将至时,队副把他叫到一处暗角,小声道:“明日,内营会派一名‘录事’来验‘三法’。你只做,不言。”

“我记得。”郭嘉笑,“今日我已经用完三句。”

“哪三句?”

“第一句,‘风起,布枕’;第二句,‘你不想丢脸’;第三句,‘法在先,术无害’。”他一条一条说,清清楚楚,像在心里点灯。队副愣住,半晌才笑骂:“你这张嘴,真省棍。”

他们说笑的光景,远处忽有一声若有若无的“铮”,像细薄的铁片被指甲轻轻扣了一下。

很小,很轻,却一下刺进骨头。郭嘉的背皮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不是巡按,不是文士,不是牙门,也不是那位踢石的蛇。那是另一种“药”,苦,且烈。

【观星策】在心底涌出一线极细的冷光:

【异动:内营某系“权舆”试牙】

【推演:将有小挑衅,目的不在翻车,在试你】

【策:不入局,不回击,以“法”转交→转守为攻】

他把手按在衣襟下的路引上,像把火收进盒里。

火一收,人的影子便淡。他向队副点了点头,转身回病帐。老军吏递来一截木炭,说是可以写。他笑着接过,把今日见闻照文士吩咐,用最省墨的线条做了三幅小图:风的弓弦、泥的齿、车的蛇路。图旁只写四个字:“脸”“法”“枕”“泄”。

他并不急。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却是唯一能把命从刀下往旁边挪半寸的事。半寸,便是天地。

他把炭头吹灭,把图叠好塞进衣襟。躺回草席,侧着身,让刺不扎到骨头。帐外鼓声远远地绕,像有人在黑夜里用手指轻叩一张很大的皮鼓。每叩一次,寿命便被削一缕。

【倒计时:77:01:02】

【备注:风三换,左角尘;录事验令;蛇将再痒】

【注:猛兽园未眠——人形大药已配伍,以甘草调附子,以石膏压姜烈】

他闭眼,心海里的观星策缓缓合拢,像一本被火烤热过的书,又被温水慢慢捂凉。

睡前,他在心底轻声道:

——我不求天赐,只求“剂量”。猛兽园里,药重则毒,毒重则命。明日,再添一味。再添一寸路。

帐外有风从地皮掠过,带起一点尘。尘落下时,远处某个大帐的旗轻轻一抖,像一头兽在梦里磨牙。旗影之间,有一瞬极淡的赤光,又灭。

郭嘉没有睁眼。他把这抹赤记在心里,像在药案角落里悄悄放了一粒红色的籽,等它在恰当的风里破壳。

——满园猛兽,都是药;人形大药,须得一味一味调。调对了,命就续;调错了,命就断。这是唯一的法。

他睡去,呼吸浅,像在听天道的刀从自己发丝上掠过的声音。

刀很忙,今夜要掠过很多人的发丝。只要不落,就还有明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