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 > 第59章 下乡看望爷爷奶奶

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 第59章 下乡看望爷爷奶奶

作者:我的牛马人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6:34:40

清晨,冬日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陈诚的眼皮上跳跃。他睁开眼,听着厨房里传来母亲贺兰英准备早餐的细微声响——那是瓷碗轻碰、自来水哗啦、以及油条在滚油中膨胀的熟悉交响曲。一股名为“家”的安心感,将他牢牢包裹。父亲陈向生果然不在家,几十年军旅生涯刻入骨子里的习惯,让他雷打不动地在清晨下楼跑步、打拳,据说那是一套颇为刚猛的“黑龙十八手”,陈诚小时候见过,只觉得虎虎生风,具体门道却是不懂。

等母亲将热腾腾的稀饭、油条、小菜摆上桌,父亲也恰好带着一身寒气与微汗回来了。一家人围坐吃早餐,气氛温馨。陈诚扒拉着碗里的粥,状似随意地问:“妈,你那个超市,现在搞得怎么样了?上次听你说想开分店。”

贺兰英脸上立刻焕发出女商人特有的光彩,笑着答道:“就听了你的建议,跟你爸商量后,胆子也大了点。第二家店上个月在城东开起来了,效益还不错!两个店面积都不小,快两千平米了,客流也稳定。”

陈诚沉吟片刻,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母亲:“妈,你有没有想过,换个思路?不做这种大而全的普通超市,咱们做精品店。”

“精品店?”贺兰英微微一愣。

“对,专做精品。”陈诚思路清晰,开始勾勒蓝图,“就像国外有些会员制仓储超市,比如山姆店那种模式。咱们不追求数量,一个城市,哪怕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只在东南西北四个角,加上中心区域,顶多开四到五家。咱们卖的东西,不求多,但求精、优、特。所有商品,尤其是食品,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最严格的质检部门,从源头把控,绝对不能让任何有安全隐患、农残超标、含致癌物的东西上架!检测这块,要舍得投入,聘请专家,用最好的设备,标准要比国标还高!”

他描绘的图景让贺兰英陷入了沉思。一直沉默听着他们母子交谈的陈向生,此刻也不由得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惊讶与赞许看向大儿子。他这半年来变化太大,不仅是在娱乐圈取得了惊人成就,连商业上的见解都如此超前和具有魄力,这哪里还像半年前那个有些内向的少年?简直像是出去被世外高人点化过一般。

贺兰英毕竟是做了多年生意的人,脑子转得快,她立刻抓住了儿子话里的深层意图,直接问道:“你小子,撺掇我干这个,是不是你自己后面有什么大计划?”

陈诚笑了,知子莫若母。他也不再隐瞒,坦诚道:“妈,不瞒您说。过完年,我肯定要注册自己的影视公司。国内,我投了一部电视剧《情满四合院》,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国外,我跟一个叫特朗普的地产商人合伙开了公司,投资拍了一部电影,估计过完年就能上映,不过题材原因,国内可能上不了,我还得过去盯着。未来,我赚到的钱,很大一部分会用来买地,建商业广场。”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母亲:“在我的商业广场规划里,会预留出最好的位置。到时候,咱们自家的精品店就直接开进去!前期可能会亏本,但没关系,我们现在要的不是短期利润,而是抢占高端市场的心智,打造品牌信誉,更重要的是——为您,也是为我,培养一支懂管理、懂运营、尤其懂严苛质量控制的成熟团队! 这比现在开十家普通超市都值钱!”

贺兰英彻底明白了儿子的野心。他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她也被这宏大的蓝图激起了斗志,母子二人就着早餐桌,热烈地讨论起精品店的选品策略、会员制度、供应链管理以及最重要的质检体系构建细节。陈向生虽然插不上什么话,但看着妻儿认真谋划未来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早餐后,贺兰英带着新的思路和干劲去超市了。陈诚则和弟弟陈赟准备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这个年代交通管理还不像后世那么严格,两人从亲戚那借了辆摩托车,陈诚载着弟弟,又在母亲的超市里拿了些爷爷奶奶爱吃的、乡下不太容易买到的精细食品和营养品,风驰电掣般驶出了城区。

他们的爷爷陈百顺,是位1931年出生的老革命,1947年就入了党,早年是给老领导当警卫员的,经历过真正的枪林弹雨。奶奶冯冬梅更是根正苗红的革命遗孤,在部队里长大,当过护士,论起出身和资历,甚至比爷爷还要“硬”。爷爷退休后,老两口不愿一直待在城里,便回到了乡下,将祖上传下来的一栋老宅修葺了一番,过起了田园生活。

爷爷在村里是大家族,亲兄弟六个,还有三个姐姐,可谓枝繁叶茂。当年六兄弟里有三个去当了兵,万幸都活着回来了,除了爷爷,还有一位在上海安家,一位在福建落户,但每年清明都会回来团聚,亲情从未断绝。

摩托车沿着乡间小路行驶,冬日的田野显得有些萧瑟,但空气却格外清新。快到村口时,远远就能看到那栋颇具规模的祖宅。这老宅是清末建的,用的都是实打实的好料:从山上采来的大青石做基,用糯米浆、石灰和传统工艺垒砌,墙体是厚重的青砖,梁柱是结实的上好木料,整体格局有点像北方的三进四合院,但又融入了赣派建筑的特色,显得古朴而大气。

宅子有一个极大的院子,院墙高耸。推开沉重的木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枝干遒劲的枇杷树,虽在冬季,依旧绿叶婆娑。院子一角有一口老井,井水清冽;另一边搭着葡萄架,架下是爷爷奶奶乘凉喝茶的地方;空地上还规整地种着些时令蔬菜,充满生活气息。

此刻,爷爷陈百顺正穿着一身旧军装改的棉袄,靠在葡萄架下的竹制躺椅上,眯着眼晒太阳。奶奶冯冬梅则坐在一旁的小凳上,戴着老花镜织毛衣。阳光透过光秃的葡萄藤洒下斑驳的光点,岁月一片静好。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啦!”陈赟性子急,人还没进院子,声音就先到了。

老两口闻声抬起头,看到两个孙子,脸上立刻笑开了花。“诚诚,小赟,快过来,快过来!”奶奶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爷爷也坐直了身子。

陈诚把带来的东西放下,和弟弟一起凑到爷爷奶奶身边。奶奶拉着他们的手,摸摸这个的脸,拍拍那个的肩,嘴里不住念叨:“好好,都回来了就好,长高了,也壮实了。”

爷爷话不多,但眼神里的慈爱藏不住,指着旁边的凳子:“坐,路上冷吧?喝口热茶。”茶是乡下自己炒的粗茶,却别有一番暖意。

看着爷爷奶奶在这精心打理的老宅里安享晚年,陈诚心里倍感踏实。老一辈革命家,枪林弹雨里拼杀出来,对物质生活早已看淡,他们最在乎的,是国家的安定,是儿孙的品行。他们打下了江山,也绝不容许后辈去玷污它。陈诚深知,在这个家里,如果哪个小辈真敢作奸犯科,触犯法律,第一个拿起“家法”、甚至可能真会动怒掏枪清理门户的,恐怕就是这位看似慈祥的爷爷。他们对自家人的要求,往往比对外人更加严苛。这种融入血脉的责任感与正气,是陈家最宝贵的家风。

四代人(虽然后一代尚未出现),在这座充满历史痕迹的老宅院里,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陈诚看着爷爷饱经风霜却依旧坚毅的面庞,听着奶奶关切的唠叨,感受着弟弟在身边活泼的躁动,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的根在这里,无论未来他在外面的世界闯荡得如何风生水起,这里永远是他汲取温暖和初心的港湾。他奋斗的意义,一部分也在于让这些他挚爱的亲人,能永远享有这般安宁、幸福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