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勾人妖精绑定了生子系统 > 第51章 失忆的绝色美人51(完)

北地旱灾平定后,相府的日子归于宁静,只余下时光静静流淌。

十年春秋更迭,庭前的海棠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戚染染的日子也沉入这般平静里,只是这平静中,总伴着新生命的啼哭。

孩子出生时,系统的机械音都会在戚染染脑海中响起:【获得10年寿命奖励……】

十年间生了八个孩子,共添40年寿命,扣除此前兑换技艺消耗的1年与日常流逝的4年,她的寿命值还剩:118年。

· 为沈砚之生下沈茵、沈婉二女,(沈宸,沈曦)

· 为容临诞下容骁、容轩二子,(容瑾,容瑶)

· 为叶清玄生下叶淮安、叶辞安二子,(叶珩,叶鸾)

· 为萧景渊添了萧明蕊、萧明惠二女,(萧承天,萧灵溪)

孩子们渐渐长大,庭院里的嬉闹声也愈发热闹。

萧承天自小显露出过人的聪慧,十二岁时穿着明黄色小锦袍站在御书房,条理清晰地分析江南漕运的利弊,老臣们皆惊叹“有帝王之相”。

每次出宫看望母亲,戚染染总会拉着他坐在软榻上,握着他的手谆谆教导:

“治国先治民,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才是真的国泰民安。”

对待女儿们,她另有教导——常在暖阁里围坐在身边,

讲那些前世看过的“恋爱脑女配”的故事,末了总会摸了摸她们的头:

“爱人先爱己,你们先是自己,才是谁的妻、谁的母。”

这年春日,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盛。

萧承天十三岁时,萧景渊在朝堂上突然宣布退位,传位于萧承天,改元“永熙”。

百官哗然,纷纷跪地劝谏,萧景渊却只是笑着,目光扫过殿外,仿佛那里戚染染正站在晨光中,对他微微一笑。

“朕操劳半生,如今只想陪着爱人游山玩水,”

他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江山,该交给年轻人了。”

新帝萧承天身着明黄龙袍,虽稚气未脱,眼神却格外坚定。

他接过传国玉玺,对着百官深深叩首:

“父皇放心,儿臣定当守护好这天下,不负万民所托。”

此后几年,他果然不负众望——用戚染染当年献的莲弩、火药,将频频来犯的匈奴打得节节败退,签下了屈辱的和约。

国内更是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商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永熙盛世”。

二十三岁时,他终于吞并周边小国,实现大一统,改国号为“天朝”。

与此同时,戚染染与四位夫君开始了游历天下的生活。

春日江南,桃花灼灼,沈砚之总是细心为她拂去肩头落花;

夏日塞北,草原辽阔,容临手把手教她策马奔驰;

秋日泰山,云海壮阔,叶清玄总会提前备好暖茶;

冬日西湖,断桥残雪,萧景渊为她撑伞挡雪,两人并肩赏景。

四人待她始终温柔体贴,彼此之间默契非常,很少在她面前发生争执。

岁月流转,当年的孩童们都已成家立业,戚染染与四位夫君也渐渐白了头。

他们搬回修葺一新的相府,院中松柏亭亭如盖,海棠年年盛开,秋日银杏落满庭院,一片金黄。

沈砚之虽鬓发全白,仍每日清晨为她细细描眉;

容临行动虽缓,却仍坚持在廊下为她雕刻木雕;

叶清玄目力不如从前,却依旧每日为她熬制药膳;

萧景渊添了许多皱纹,却总爱握着她的手,在夕阳下重温当年寺庙初见的场景。

戚染染早年在系统中兑换了四枚健体丸,悄悄混入他们的茶水中,能相伴至九十高龄,已是难得的长寿。

容临最先离去。

那是个秋日,银杏叶落满庭院,他握着戚染染的手,语气平静而满足:

“染染,能陪你一生,我无憾。”

说完便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随后是叶清玄。

他躺在戚染染怀中,气息微弱却温柔:

“下辈子,我还想做你的玄哥哥。”

最后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便没了呼吸。

接着是沈砚之。

他为她理好鬓边白发,指尖带着熟悉的温度:

“染染,下辈子还与你做夫妻。”

说完便靠在她肩头永远睡去。

最后是萧景渊。

他紧紧抱着她,眼中满是不舍却带着笑意:

“染染,下辈子该轮到我了吧?做我的妻。”

他的气息渐渐微弱,手却始终紧握着她的手。

送走最后一位夫君时,戚染染已是满头银发。

这日,她坐在庭院的藤椅上,仿佛那年看着孩子们在院中嬉闹。

几个男孩已成了朝中重臣,女孩嫁了温润的世家公子。

她花了1600天寿命值买了1600颗健体丹,十六瓶丹药分别给十六个儿女。

儿女们渐渐察觉母亲的用意,便愈发频繁地回相府陪伴她。

这日,她坐在庭院的藤椅上,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温暖得让她眯起眼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