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空斗士 > 第129章 修 建城池

星空斗士 第129章 修 建城池

作者:金钩钓金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4:02:44

浓稠的血腥味还在焦黑的石缝间弥漫,陈默拄着断裂的灵力长刀半跪在地,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肋骨处的灼痛——刚才黑石族长那记带着土黄色罡气的重击,几乎震碎了他的内腑。不远处的刘江比他伤得更重,左臂无力地垂着,肩胛骨明显凹陷下去,正靠在一截碳化的树干上喘息,眼神却死死盯着倒在十步外的黑石族长尸体。那具壮硕如小山的躯体还在无意识地抽搐,胸口处一个前后通透的血洞正汩汩流着黑血,正是陈默耗尽最后三成灵力打出的致命一击。“这家伙的肉身……简直是铁疙瘩。”刘江沙哑的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要是再打三个回合,咱们俩都得交代在这。”陈默没应声,他挣扎着站起身,踉跄着走到黑石族长尸体旁,目光落在对方腰间那个用兽皮包裹的硬物上。刚才激战中,黑石族长好几次下意识地护住这里,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东西。他用刀尖挑开兽皮,里面裹着的并非什么神兵利器,而是一本巴掌大小、封面泛黄的线装古籍,封面上没有任何图案,只在边角处残留着几道模糊的指痕,显然被摩挲了无数次。书页边缘已经卷起,透着岁月侵蚀的陈旧感,与这蛮荒之地的粗粝格格不入。

陈默心中一动,伸手将古籍拿起,入手微沉,纸张并非寻常兽皮或树皮,倒像是地球古早时期的宣纸,只是更为坚韧。他翻开第一页,瞳孔骤然收缩——上面并非什么蛮荒符文,而是一行工整的古夏国隶书:《玄黄炼体经》卷一。紧随其后的是几行注解,字迹清隽有力:“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炼体之道,以气淬骨,以血养筋,以身合道,方得神魔之力。”再往后翻,每一页都分为两部分,左侧是密密麻麻的古夏国文字注解,详细阐述着运气路线、呼吸法门与发力诀窍,右侧则是一幅幅简洁的人形图谱,标注着经脉节点与肌肉贲张的姿态。陈默越看越心惊,看到第三页时突然恍然大悟,拍了下大腿:“原来如此!这老东西根本不懂古夏文!”刘江忍着痛凑过来,看到那些熟悉的文字也愣了愣:“这是……地球的功法?怎么会出现在黑石族长手里?”陈默指着图谱解释道:“你看这些图谱,画的是炼体时的姿势,但没有文字注解,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运气配合。黑石族长肯定是照着图谱瞎练,只练出了一身蛮力,却不懂内息淬体的诀窍,否则他的肉身强度至少能再翻三倍,咱们刚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刘江回想起刚才的激战,黑石族长的拳头虽然刚猛,却总带着一丝滞涩,发力时也没有相应的内息波动,当时只以为是对方功法粗糙,现在想来竟是这个缘故。他看着陈默眼中抑制不住的狂喜,忍不住问道:“这功法……很厉害?”“岂止是厉害!”陈默的声音都有些发颤,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文字,“咱们之前修炼的都是纯粹的灵力法门,肉身只是承载灵力的容器,稍有不慎就会被灵力反噬。但这《玄黄炼体经》不一样,它是专门淬炼肉身的法门,讲究‘灵力为用,肉身为本’。你看这里写的,若能将炼体境界与灵力修为同步,战力能呈几何倍数增长,保守估计至少能提升十倍!要是我现在有相应的炼体境界,刚才捏死黑石族长跟捏死蚂蚁一样。”他这话绝非夸张,战神蚩尤的传承在他识海中隐隐共鸣,似乎与这《玄黄炼体经》有着某种契合之处,让他瞬间就洞悉了这功法的精妙。

当下两人不再耽搁,刘江从储物戒里取出两枚“凝神复元丹”,递给陈默一枚:“先把伤养好,这等机缘可不能浪费。”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和的灵力顺着喉咙滑入丹田,再缓缓流遍四肢百骸,修复着受损的经脉与骨骼。陈默盘膝而坐,运转蚩尤传承中的疗伤法门,将丹药之力发挥到极致,胸口的灼痛感渐渐消散,断裂的骨缝处传来酥麻的痒意。半个时辰后,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伤势已然恢复了七八成。刘江的恢复速度稍慢,此刻也能正常活动肢体,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

“开始吧。”陈默将古籍摊在两人中间,指着第一页的图谱,“第一重叫‘锻骨境’,先练呼吸法门,再配合图谱姿势,引天地灵气入体,淬炼骨骼。”他按照文字注解调整呼吸,鼻吸鼻呼,一吸一呼之间恰好对应心跳次数,渐渐地,周围稀薄的天地灵气开始向他聚拢,顺着口鼻涌入体内。与此同时,他摆出图谱中的第一个姿势——“弓步沉肩”,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双肩下沉,双手握拳于腰侧。按照功法所言,此时应引导灵气下沉至双腿,冲击胫骨与股骨。陈默运转蚩尤传承中的控气法门,竟轻易就将灵气引向腿部,骨骼中传来细微的“咔咔”声,像是有无数细针在穿刺,却又带着一种脱胎换骨的舒畅。

刘江在一旁依样画葫芦,却明显有些吃力。他调整了好几次呼吸才找到节奏,灵气入体后更是难以控制,好不容易引到腿部,刚一冲击骨骼就疼得龇牙咧嘴,灵气也瞬间溃散。“别急,按注解来,呼吸要稳,灵气要缓。”陈默睁开眼指点道,“这功法讲究‘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你先别急于冲击骨骼,先让灵气在经脉中适应。”刘江点点头,重新沉下心来,这一次放慢了节奏,果然顺畅了许多,虽然依旧无法冲击骨骼,却能让灵气在腿部经脉中循环,滋养着受损的肌肉。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残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陈默已经完成了第一重的初步锻骨,起身时活动了一下手腕,骨骼发出清脆的响声,伸手握拳,能清晰感觉到拳头上蕴含的力量,比之前纯粹依靠灵力时扎实了太多。他看向刘江,对方额头布满汗珠,气息也有些紊乱,但眼神却很明亮:“总算摸到门道了,刚才灵气成功冲击到脚踝的骨骼了,虽然只是一下,却感觉骨头都变硬了些。”陈默赞许地点点头,他能有如此进度,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蚩尤传承的底子,那传承中本就蕴含着上古炼体的奥义,与《玄黄炼体经》相辅相成,自然进步神速,而刘江能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入门,已经算是天赋不错了。

此时,跟随两人前来的族人也收拾好了战场,将黑石族残余的物资集中起来,又在附近找到了一处背风的山谷,正忙着搭建临时营地。看到陈默和刘江起身,一个年长的族人连忙走过来:“首领,我们清理出了一些兽皮和干粮,还找到几坛黑石族酿的果酒,另外发现这山谷里有处山泉,水质很干净。”陈默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山谷入口狭窄,内部却颇为开阔,中央有一汪清澈的山泉,周围长满了低矮的灌木,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这里不错,可以作为咱们的临时据点。”陈默说道,“让大家分工合作,先搭建防御工事,先将黑石族的尸体火化避免野兽闻着血腥找到这里,再找些木材做些尖木桩,把山谷入口堵上大半,再搭建几间简易的兽皮屋,今晚先安顿下来。”

族人领命而去,很快山谷里就响起了砍伐木材的声音和敲击声。陈默和刘江也加入其中,陈默凭借刚有所精进的肉身,单手就能扛起碗口粗的树干,看得族人们纷纷惊叹。刘江则指导着族人处理兽皮,将其浸泡在山泉中软化,再涂抹上特制的油脂,用来搭建屋顶防雨。夜色渐深时,山谷入口已经竖起了一排一人多高的尖木桩,木桩之间用藤蔓缠绕加固,形成了一道简易的防御墙。几间兽皮屋也已搭建完成,里面铺着干燥的茅草,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篝火旁,族人们分食着干粮和烤肉,谈论着白天的胜利,气氛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陈默和刘江坐在篝火边,看着眼前的景象,都生出了几分安稳感。“光有临时据点还不够,咱们得建立一个真正的基地。”刘江咬了口烤肉说道,“黑石族虽然灭了,但这片荒原上还有其他部落,没有稳固的根基不行。”陈默点点头,他早就有这个想法:“等阿奇和金圣来了再说,他们驾驶着燎原号,船上肯定有不少建筑设备和材料。咱们现在先把地基打好,明天可以试着用液态固化土技术处理一下地面,把山谷里的碎石和废土利用起来,这样地基能更稳固。”他之前在地球时曾见过这种技术,将废土混合固化剂制成固化土,强度堪比岩石,正好适合在这资源匮乏的地方使用。

两人商议片刻,都觉得应该尽快联系上阿奇和金圣。陈默从储物戒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银色装置,上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和按钮,正是远距通讯器。这东西是离开曙光星时带出来的,能跨越星际传递信号,只是距离过远时无法进行语音通讯,只能发送坐标和简单的文字信息。陈默按下开机键,通讯器屏幕亮起幽蓝的光芒,上面显示着信号强度——只有一格,显然这里距离废弃星太过遥远。他熟练地操作着,输入了当前的坐标,又附上一句简短的文字:“已建立临时据点,速来汇合。”确认无误后,按下了发送键,屏幕上跳出“信号发送中”的字样,进度条缓慢地爬升着。

“能发送成功吗?”刘江有些担心地问道。“应该可以,这通讯器用的是量子信号,只要不是完全隔绝,总能传过去。”陈默收起通讯器,“最多三天,阿奇他们应该就能收到信号。咱们趁这几天抓紧修炼,顺便把据点再加固一下。”接下来的两天,陈默和刘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修炼上。陈默的进度快得惊人,已经成功突破到了锻骨境中期,全身骨骼变得坚如精钢,之前被黑石族长震伤的肋骨彻底痊愈,甚至比以前更加强韧。他尝试着将灵力注入拳头,再配合《玄黄炼体经》的发力法门,一拳打在旁边的岩石上,只听“咔嚓”一声,碗口大的岩石瞬间碎裂,而他的拳头却毫发无损。

刘江虽然进步不如陈默迅猛,但也稳步踏入了锻骨境初期,肉身强度比之前提升了不少,左臂的伤势也彻底恢复,再挥拳时已然有了几分力量。雷虎和他族人们则在两人的指导下,继续加固据点,他们按照陈默的吩咐,收集山谷里的碎石和废土,混合从黑石族物资中找到的一种天然矿物粉末——这东西居然能起到类似固化剂的作用,制成的固化土干结后确实坚硬异常。他们用这些固化土平整了山谷地面,又在防御墙内侧加砌了一层,使得防御工事更加坚固。此外,族人们还在山谷深处开垦出了一小块土地,播下了从储物戒里带来的种子,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发芽,但总能多一份希望。

第三天清晨,陈默正在山谷空地上修炼《玄黄炼体经》的第二重“炼筋境”,全身肌肉虬结,经脉贲张,灵气在体内按照特定路线飞速运转,每一次发力都带动着空气发出轻微的爆鸣声。突然,放在一旁的通讯器“嘀”地响了一声,屏幕亮起,显示“信号已接收,回执收到”。陈默心中一喜,连忙停下修炼,拿起通讯器查看,上面只有一行简短的回复:“收到坐标,燎原号已启航,预计二个月后抵达。”

与此同时,遥远的废弃星轨道上,燎原号战舰的主控室内,阿奇正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坐标,手指在操作面板上飞快地敲击着。他穿着一身银灰色的制服,脸上带着一副智能眼镜,镜片上不断闪过各种数据。“坐标确认完毕,目标区域位于荒原星北纬37度,东经112度,地形以山地峡谷为主。”阿奇对着身旁的金圣说道,“按照燎原号的最大航速,大概需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到达。”金圣站在一旁,他身材高大,穿着黑色作战服,腰间别着一把离子刀,闻言点点头:“检查一下武器系统和动力核心,别在半路上出问题。”

阿奇应了一声,手指在面板上滑动,调出战舰的各项参数:“动力核心运转正常,曲率引擎状态良好,武器系统中激光炮和离子鱼雷都处于待发状态,防御护盾能量满格。另外,储物舱里还有足够的建筑材料和补给,足够支撑据点建设初期的需求。”金圣走到舷窗前,看着窗外深邃的宇宙,无数星辰如同碎钻般散落,废弃星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陈默和刘江那边应该已经站稳脚跟了,就是不知道遇到了多少麻烦。”他低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阿奇:“能站稳脚跟,说明他们现在没有什么危险,说不定咱们见面时,他的实力又提升了一大截。”

两人简单交谈了几句,金圣便去了船员休息室,召集所有船员安排航行期间的值守任务,阿奇则留在主控室,开始设定航行路线。他将坐标输入导航系统,系统自动生成了一条最优航线,避开了小行星带和星际乱流。确认无误后,阿奇按下了启航按钮,主控室内响起了冰冷的电子提示音:“燎原号准备启航,动力核心功率提升至80%,曲率引擎预热中,倒计时十秒,十、九、八……”随着倒计时结束,燎原号战舰底部喷出淡蓝色的火焰,缓缓驶离废弃星轨道,随后引擎功率全开,化作一道流光冲入深邃的宇宙,朝着荒原星的方向疾驰而去。

战舰内部,各项系统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动力舱内,巨大的反应堆发出低沉的嗡鸣,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武器舱里,机械臂正在对激光炮进行最后的校准;生活舱内,船员们按照轮班制度休息,餐桌上已经摆放好了营养剂和压缩食品。金圣沿着走廊巡查,每到一处都停下脚步,询问船员的状况,确认各项设备运行正常。走到医疗舱时,他看到医生正在检查备用的医疗设备,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修复舱、基因药剂和手术器械,足以应对各种外伤和灵力反噬造成的损伤。“这些设备都调试好了吗?”金圣问道。医生点点头:“都调试好了,修复舱可以快速处理骨折和肌肉损伤,基因药剂也能辅助修炼者突破瓶颈,就是数量不多,得省着点用。金圣“嗯”了一声,叮嘱道:“陈默他们可能经历过大战,说不定有人受伤,这些设备必须随时保持待命状态。”

而在荒原星的山谷据点里,陈默已经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所有人,雷虎和族人们都振奋不已。“燎原号要来的消息传开后,大家干活都更有劲了。”刘江笑着对陈默说道,指了指正在加固防御墙的族人,“刚才有人提议,要在山谷入口再建一座了望塔,这样就能提前发现来犯的敌人。”陈默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几个族人正踩着木梯,往防御墙顶端搬运木材,旁边堆着不少打磨好的木桩。“这个主意好,了望塔一定要建得高些,最好能看到三公里外的动静。”陈默说道,“另外,让大家再收集些干柴和引火物,晚上轮流值守,虽然黑石族灭了,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的炼体境界稳步提升,已经快要突破到锻骨境后期,肉身的强度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他曾试着用苗刀砍向自己的手臂,刀刃落下只留下一道白印,连油皮都没划破。刘江也突破到了锻骨境中期,两人切磋时,刘江的拳头落在陈默身上,陈默竟毫无感觉,反倒是刘江的拳头被震得发麻。据点的建设也进展神速,了望塔已经建到了三层高,用粗壮的树干作为支柱,顶部铺着兽皮,站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荒原。防御墙又加固了两层,外侧还加装了锋利的骨刺,看起来更加坚固。几间新的兽皮屋也已完工,里面添置了用木材打造的桌椅,比之前的简陋居所舒适了不少。经过这段时间修炼没有发现炼体功法有遗漏和缺失,心念一动来便来到苗王小世界和潘红及父母见面后,向她们就详细说这段时间的经历,先将功法传给潘红,并助她修炼到了入门,然后让她再传给陈默的父母及其他人后离开小世界回到基地。

这天傍晚,陈默正在山泉边修炼《玄黄炼体经》,突然感觉到识海中的蚩尤传承微微震动,似乎在预警。他猛地睁开眼,看向了望塔的方向,只见值守的族人正用力挥舞着手臂,大声呼喊:“有情况!西北方向有动静!”陈默和刘江对视一眼,立刻朝着了望塔跑去。爬上塔顶,顺着族人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荒原上扬起一阵尘土,隐约能看到十几个身影正朝着山谷的方向移动,速度极快。“是其他部落的人吗?”刘江皱眉问道。陈默凝神细看,发现那些人影的穿着与黑石族相似,手里还拿着武器,显然来者不善。“应该是黑石族的盟友,或者其他觊觎这里资源的部落。”陈默沉声道,“通知大家做好战斗准备,把防御工事守好,尽量不要主动出击。”

族人们很快就各就各位,有的守在防御墙后,举着能量枪瞄准来人,站在第二道防线,还有人将装满热油的陶罐搬到了了望塔上,准备应对敌人的攀爬。陈默和刘江则站在防御墙的中央位置,前者运转《玄黄炼体经》,全身肌肉紧绷,骨骼发出轻微的响声,灵力在体内缓缓流转,随时准备出手;后者则凝聚灵力于箭矢之上,瞄准了越来越近的敌人。很快,那些人影就来到了山谷入口前,大约有十五六人,个个身材壮硕,脸上涂着油彩,看到防御墙上的族人,立刻发出凶狠的咆哮,举起手里的石锤和骨矛就冲了上来。

“放箭!”刘江大喝一声,率先松开弓弦,蕴含灵力的箭矢如流星般射出,直奔冲在最前面的敌人。那敌人反应不慢,举起石锤格挡,“当”的一声,石锤被射得粉碎,箭矢余势未减,擦着他的肩膀飞过,带出一道血痕。紧接着,其他族人的箭矢也纷纷射出,冲在前面的几个敌人瞬间中箭中枪倒地。但剩下的敌人依旧悍不畏死,顶着箭雨冲到了防御墙下,用石锤疯狂砸击着尖木桩,发出“砰砰”的巨响。木桩摇晃了几下,却依旧坚固——多亏了之前用固化土加固过地基。

“倒油!”陈默喊道。了望塔上的族人立刻将陶罐推了下去,滚烫的异兽热油如熔岩浆一般泼在敌人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和凄厉的惨叫。几个敌人被热油烫伤,瞬间失去了战斗力,剩下的敌人也不敢再贸然靠近,只能在远处疯狂叫嚣。陈默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身形一闪,直接从防御墙上跃下,落在敌人面前。那些敌人见状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狰狞的笑容,举着武器就围了上来。陈默深吸一口气,运转《玄黄炼体经》,身形猛地一沉,躲过左侧袭来的骨矛,同时右拳紧握,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对方的胸口。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那敌人的胸骨直接被打断,口喷鲜血倒飞出去,撞在后面的同伴身上,两人一起倒在地上没了动静。

剩下的敌人见状都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个看似瘦弱的人类竟然有如此强悍的力量。陈默却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身形如同鬼魅般穿梭在人群中,拳头、手肘、膝盖轮番出击,每一次碰撞都伴随着骨骼断裂的声响。他的肉身经过《玄黄炼体经》的淬炼,已经堪比神兵利器,敌人的武器砍在他身上,要么被震飞,要么直接断裂,根本伤不到他分毫。短短几分钟,十五六个敌人就倒下了一大半,剩下的几个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逃跑。“想走?”陈默冷哼一声,身形一闪追上最前面的敌人,伸手抓住对方的后颈,轻轻一拧,对方的脖子就软了下去。

刘江在防御墙上看得目瞪口呆,他知道陈默进步快,却没想到已经强到了这种地步,简直是碾压级别的实力。解决完敌人后,陈默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转身走回山谷,族人们纷纷发出欢呼,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敬畏。“看来这炼体功法确实没白练。”刘江笑着迎上来,“现在就算再来一批敌人,咱们也能轻松应对。”陈默点点头,心中对《玄黄炼体经》的重视又多了几分:“等燎原号到了,有了设备和材料,咱们把据点再好好建设一下,到时候就算面对大部落的围攻也不用怕。”

接下来的两天,再没有敌人前来骚扰,据点的建设依旧在稳步推进。族人们在山谷里开辟出了更大的种植区,又挖了几个地窖用来储存物资。陈默则在突破到锻骨境后期后,开始尝试修炼《玄黄炼体经》的第二重“炼筋境”,这一重讲究的是淬炼筋脉,让筋脉变得更加坚韧,能够承受更强的灵力冲击。虽然进展不如第一重迅猛,但也在稳步提升,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动作越来越敏捷,发力也更加流畅。刘江则一边修炼,一边指导族人修炼基础的灵力法门,不少族人都成功引气入体,有了自保的能力。

而在宇宙中,燎原号已经航行了五天,距离荒原星越来越近。主控室内,阿奇正盯着屏幕上的航行数据,突然皱起了眉头:“前方出现小规模陨石带,需要调整航线。”金圣凑过来看了一眼,屏幕上显示着一片密集的陨石群,直径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正以极快的速度移动。“能绕过去吗?”金圣问道。阿奇手指在面板上飞快地操作着,计算着新的航线:“可以,不过需要偏离原航线三十万公里,会多花两个小时。”“那就调整航线,安全第一。”金圣说道,“别因为这点小事耽误了行程。”阿奇点点头,按下了航线调整按钮,燎原号微微改变方向,朝着陨石带的边缘驶去。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绕行,燎原号成功避开了陨石带,重新回到了主航线。此时,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提示:“距离荒原星还有一天航程,已检测到目标区域信号。”阿奇立刻将消息通知了金圣,两人都松了口气。“准备降落程序,提前扫描目标区域的地形,找一个合适的降落点。”金圣说道。阿奇应了一声,启动了地形扫描系统,屏幕上很快出现了荒原星的三维地形图,目标山谷的位置清晰可见,周围是连绵的山地,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进入。“降落点选在山谷外的平原吧,那里地势平坦,适合战舰停靠。”阿奇指着屏幕说道。金圣点点头:“可以,到时候咱们派登陆舱进去汇合。”

第七天清晨,荒原星的山谷据点里,陈默正在指导族人修炼,突然听到了望塔上的族人发出惊呼:“天上!天上有东西!”所有人都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光点,正快速变大,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陈默眼睛一亮,认出那是燎原号的轮廓,激动地喊道:“是燎原号!他们到了!”人们也都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喜悦。随着轰鸣声越来越响,燎原号的身影越来越清晰,银灰色的舰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一只翱翔在天空的巨鸟。它缓缓降低高度,最终平稳地降落在山谷外的平原上,激起一阵尘土。

陈默和刘江立刻带着几个人走出山谷,朝着燎原号跑去。远远就看到如山般巨型战舰的舱门打开,阿奇和金圣带着几个船员走了下来。“司令!刘副司令!”金圣挥手喊道,快步迎了上来。几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脸上都露出了重逢的笑容。“路上还顺利吗?”陈默问道。阿奇推了推眼镜:“还算顺利,就是遇到了个小陨石带,耽误了点时间。”金圣则打量着陈默和刘江,惊讶地说道:“你们的气息……好像变强了不少,尤其是司令,你的肉身强度怎么提升得这么快?”

陈默笑着拿出《玄黄炼体经》:“多亏了这个,这是一本地球流出的炼体功法,黑石族长不懂古夏文瞎练,被我们捡了个大便宜。”他把功法的来历和修炼后的效果简单说了一遍,听得阿奇和金圣都啧啧称奇。“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机缘,这下咱们的实力又能提升一大截了。”金圣兴奋地说道。阿奇则拿出一个平板电脑,递给陈默:“这是咱们带来的物资清单,有建筑用的钢材、混凝土和固化剂,还有武器装备和医疗设备,足够把这里建成一个坚固的据点了。”

陈默接过平板电脑,看着上面长长的清单,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有了燎原号带来的物资和技术,他们的据点很快就能建成,而《玄黄炼体经》的出现,也让他们在这片蛮荒之地有了更强的立足之本。阳光下,燎原号的舰体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山谷里的族人正忙着搬运物资,远处的荒原虽然依旧充满未知,但陈默的心中却充满了信心——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凭借着地球的传承和科技,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晨雾还没来得及漫过断骨崖的嶙峋怪石,李老汉就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掰成碎末,混着浑浊的溪水搅成糊状,往孙女丫丫干裂的嘴唇里送。三岁的孩子早没了哭闹的力气,只剩眼窝里两颗黯淡的眼珠还能转动,盯着崖壁上一只缓慢爬过的甲虫。“再等等,丫丫,”李老汉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每一个字都带着疼,“城里有热粥,有软馒头,还有能挡住风的屋子,咱快到了。”

他说的“城”,是三个月前从南方逃难来的商人嘴里传出来的奇迹。据说在黑风山脉深处的向阳谷,凭空立起了一座用黑铁和青石砌成的巨城,城墙上有会发光的纹路,城门里有能辨善恶的“神阵”,城里不仅有干净的水,还能分到能饱腹的粮食。起初没人信——自从十年前“蚀影”从地底爬出来,把大半个人类聚居地变成废墟后,活下去就已经是奢望,哪还有什么“城里的好日子”?可随着越来越多走投无路的人朝着黑风山脉的方向走,又有零星几个衣衫整洁的人从山脉里出来,给路边快饿死的人递上掺了杂粮的饼子,说“城主叫我们来接人,跟着路标走,就能到磐石城”,人们才终于动了心。

李老汉就是跟着第三批路标走的。他原本是青溪镇的猎户,蚀影毁了镇子那天,他背着刚断奶的丫丫逃进了山林,这一逃就是两年。他见过同伴被蚀影的触须缠上,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化成一滩黑泥;也见过为了半块发霉的饼子,昔日的邻居拔刀相向。现在他背上的行囊里,除了丫丫的几件破衣裳,就只剩一把磨得快没刃的柴刀,和商人塞给他的、画着红色箭头的木牌——那是磐石城派出来的人留下的路标,每隔十里就有一块,箭头始终指着黑风山脉的方向。

“爷爷,我冷。”丫丫的声音细若蚊蚋,小手紧紧抓着李老汉的衣领。深秋的风裹着寒意,刮在脸上像小刀子。李老汉把仅有的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外套脱下来,裹在丫丫身上,自己只穿了件单衣,脊梁骨冻得发僵。他抬头望了望天色,云层压得很低,像是要下雪。“快了,丫丫你看,前面那片林子后头,是不是有光?”他指着远处隐约泛着淡蓝色微光的方向,声音里掺了点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其实那不是光,是磐石城外围的警戒阵。阿奇带着机械一族的“工蜂”们,用了整整一个月才把阵法布好——那些埋在地下的、泛着蓝光的晶体,是从蚀影巢穴里挖出来的“蚀能晶”,被阿奇改造成了能感知生命波动的探测器。一旦有蚀影或者带着强烈恶意的人类靠近,晶体就会发出警报,城墙上的防御阵也会自动激活。陈默说这叫“防患于未然”,阿奇却觉得,这是“对脆弱人类的过度保护”——毕竟在机械族的逻辑里,只有实力足够强,才能在废墟里活下去。可当它看到陈默蹲在山谷里,把自己的披风脱下来裹住一只受伤的小鹿,又指挥着工蜂们给迁徙来的人类搭临时帐篷时,它沉默地调整了警戒阵的敏感度,把“善意波动”的阈值调低了些。

李老汉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跟着路标走了半个月后,路越来越好走了——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被铺了一层平整的青石板;遇到湍急的溪流,还多了一座用圆木搭成的桥;甚至在几处容易迷路的岔路口,还能看到用石头垒起来的火堆,火堆旁放着陶罐,罐子里是温着的、掺了野菜的米汤,旁边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喝完继续走,城门在谷口”,字迹工整,是用炭笔写的。

第一次喝到热米汤时,李老汉抱着陶罐哭了。他以为自己早就忘了眼泪是什么味道,可那股带着暖意的米汤滑进喉咙时,眼泪还是顺着皱纹往下淌,滴在陶罐里,溅起小小的涟漪。丫丫也醒了精神,捧着陶碗小口小口地喝,嘴角沾了米粒,还不忘对李老汉笑:“爷爷,甜。”

这样的“补给点”,他们一路上遇到了五个。每个补给点都有火堆,有温着的米汤,有时还能看到几个穿着银色短甲、动作利落的人——后来李老汉才知道,那是磐石城的“巡守”,是陈默从迁徙来的人里挑选出身体好的,教他们用武器,再配上阿奇造的、能发出微弱电流的短棍,让他们沿着路标巡逻,既能帮路上的人,也能提防零星的蚀影。

有天傍晚,他们走到一处叫“落石坡”的地方,突然听到前面传来女人的尖叫。李老汉把丫丫藏在一块巨石后面,握紧柴刀摸了过去,就看见一只半人高的蚀影正朝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扑去——那蚀影浑身裹着黏液,六条细腿在地上快速爬行,头顶的复眼闪着绿色的光。妇人抱着孩子缩在角落里,吓得浑身发抖,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李老汉的心跳得飞快,他知道自己这点本事根本打不过蚀影,可他还是咬了咬牙,举起柴刀就要冲上去。就在这时,一道淡蓝色的光箭突然从斜后方射来,正中蚀影的复眼。蚀影发出一阵刺耳的嘶鸣,身体瞬间僵住,紧接着就化作一滩黑泥,被光箭余波蒸发成了一缕黑烟。

“这位大伯,快带着人走,这附近还有蚀影的痕迹。”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李老汉回头,看见一个穿着银色短甲的姑娘,手里握着一把泛着蓝光的短弓,背后还背着一个装满箭矢的箭囊。姑娘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脸上沾着些尘土,可眼神却很亮,像淬了光。

“你是……磐石城的巡守?”李老汉声音发颤。姑娘点了点头,蹲下身摸了摸妇人怀里孩子的头,从腰间的布袋里掏出一块麦饼,递给妇人:“快吃点东西,跟着我走,前面就是最后一个补给点,明天一早就能到磐石城了。”

妇人接过饼子,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哽咽着说:“多谢姑娘,多谢城主……我们还以为,这辈子都到不了了。”姑娘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城主说了,只要还想着活下去,就都能到磐石城。”

李老汉抱着丫丫跟在姑娘身后,看着她走在队伍最前面,手里的短弓始终紧绷着,时不时停下来,用手指在地上的石头上敲几下——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在检查警戒阵的波动。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面终于出现了一片亮着暖黄灯光的帐篷,帐篷外有几个穿着同样短甲的巡守在来回走动,看到他们过来,立刻迎了上来,递上热水和干毛巾。

“今晚就在这儿歇,明天天一亮,咱们就进磐石城。”领头的姑娘指着不远处一座比其他帐篷都大些的帐篷,“那是给带孩子的人准备的,里面有炭火,你们去那儿歇着吧。”

李老汉抱着丫丫走进帐篷时,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帐篷里铺着干草,干草上垫着粗布垫子,角落里的炭盆里燃着炭火,暖融融的。帐篷里已经坐了几户人家,都是带着孩子的,女人们正围着炭盆,用陶罐煮着什么,空气中飘着麦香。一个穿着灰布衣裳、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看到他们进来,立刻笑着招手:“来,坐这儿,我煮了点麦粥,给孩子盛一碗。”

丫丫从来没见过这么暖和的地方,也没见过这么多和气的人,她怯生生地看着老妇人递过来的陶碗,里面的麦粥冒着热气,还撒了点碎芝麻。“快吃吧,孩子,”老妇人摸了摸丫丫的头,“到了这儿,就安全了。”

那天晚上,李老汉睡得很沉。他很久没敢这样放松过,不用竖着耳朵听蚀影的动静,不用操心下一顿有没有吃的。他躺在垫子上,听着帐篷外巡守们低声交谈的声音,听着丫丫均匀的呼吸声,心里突然踏实下来——或许,这次真的能活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巡守就来叫大家集合。李老汉背着丫丫,跟着队伍朝着山谷深处走。越往里走,空气越暖和,路边的草居然还带着点绿色,甚至能看到几只麻雀在枝头蹦跳。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面的人群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李老汉赶紧抬头,心脏猛地一跳——

那是一座他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巨城。

城墙是用青黑色的巨石砌成的,足足有十丈高,墙面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纹路,纹路里泛着淡金色的光,像给城墙镶上了一层金边。城门是用厚重的黑铁打造的,上面铸着一头张开翅膀的石鹰,鹰眼里嵌着红色的晶体,正亮着柔和的光。城门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上已经站了不少人,都和他们一样,穿着破衣烂衫,却睁大眼睛,盯着那座城,眼神里满是震撼和不敢置信。

“排队,都排队,一个一个进,别挤!”城门口站着几个穿着深蓝色长袍的人,手里拿着木牌,正在引导人群。李老汉跟着队伍慢慢往前走,才看清城门里面的景象——城门后不是想象中的街道,而是一个用青石铺成的圆形空地,空地中央有一个半人高的石台,石台上刻着复杂的图案,图案里流转着淡紫色的光。

“往前走,站到石台前面,别害怕,这是甄别阵,没坏心眼的人,都能过。”一个穿蓝袍的年轻人笑着说。李老汉心里有点发慌,他看前面的人走到石台边,紫色的光就会笼罩住那个人,要是光变成淡绿色,穿蓝袍的人就会递上一块木牌,让他进城;要是光没变颜色,就会被带到旁边的帐篷里,过一会儿也能拿到木牌。

轮到李老汉时,他深吸了一口气,抱着丫丫走到石台前。紫色的光立刻裹了上来,暖融融的,一点都不冷。他能感觉到光在身上绕了一圈,然后就听到“叮”的一声轻响,光变成了淡绿色。

“大爷,您跟孩子,拿着这个牌子,进城后往左走,有专门给老人和孩子安排的住处,还能领三天的粮食。”穿蓝袍的人递过来一块刻着“民”字的木牌,笑容很温和。

李老汉接过木牌,手指忍不住摸了摸上面的纹路,眼泪又涌了上来。他抱着丫丫走进城门,才发现城里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宽阔的街道铺着平整的青石板,街道两旁是用砖石砌成的房子,房子的窗户上糊着白纸,能看到里面透出的灯光。街道上有穿着短衫的人在走动,有的扛着木料,有的推着小车,车上装着粮食和蔬菜,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点笑意,不像在野外时那样,眼里只有恐惧和麻木。

“爷爷,你看!有鸟!”丫丫指着天空,兴奋地叫了起来。李老汉抬头,看见几只鸽子在天上飞,翅膀划过湛蓝的天空,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他突然想起年轻时,青溪镇还没被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天空,这样的鸽子,这样的烟火气。

一个穿着灰色短衫、背着药箱的年轻人走了过来,看到丫丫脸色不好,立刻停下脚步:“大爷,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前面有医馆,我带您过去看看吧,城主说了,进城的人都能免费看病。”

李老汉愣了愣,连忙点头:“多谢,多谢你了小伙子。”

年轻人笑着摆摆手,领着他们往医馆走。路上,李老汉忍不住问:“小伙子,你们城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年轻人想了想,说:“城主叫陈默,话不多,但心善。他给我们分房子,分粮食,还教我们种地、打铁,阿奇先生——就是那些造城的‘机械人’的领头,还帮我们造了能抽水的机器,城里的水都是从山涧引过来的,干净得很。”

“那……甄别阵,真的能辨善恶?”李老汉又问。

“当然能!”年轻人眼睛亮了亮,“上个月有个想偷粮仓的人,刚走到阵里,光就变成了黑色,巡守一下子就发现了。城主说,那阵能感觉到人心里的恶意,只要没想着害别人,就能安安稳稳进城。”

说话间,他们就到了医馆。医馆是一间宽敞的屋子,里面摆着几张木床,墙上挂着草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老人正在给一个孩子把脉。看到他们进来,老人抬头笑了笑:“来,把孩子放床上,我看看。”

李老汉把丫丫放在床上,看着老人给丫丫摸脉、看舌苔,心里有点紧张。“没事,就是营养不良,有点着凉,”老人从药箱里拿出一小包草药,又递过一小袋小米,“草药熬成水,一天喝两次,小米煮成粥,给孩子补补,过几天就好了。”

“这……这要多少钱啊?”李老汉连忙摸口袋,却想起自己早就没钱了。

“不要钱,”老人笑着说,“城主说了,城里的医馆、学堂、粮仓,都是给大家共用的,只要你愿意在城里干活,不管是种地还是修路,都能分到粮食,还能攒‘城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李老汉抱着丫丫走出医馆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阳光洒在街道上,暖融融的,街道两旁的房子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有妇人在门口晒着衣裳,还有人推着装满新鲜蔬菜的小车走过,嘴里喊着“刚摘的青菜,便宜卖咯”。他突然觉得,这不是在做梦——那些逃难路上听到的、不敢相信的“好日子”,真的就在眼前了。

他背着丫丫,按照穿蓝袍的人指的方向,往老人和孩子的住处走。路上,他看到一群穿着银色铠甲的人在城墙上巡逻,铠甲上的纹路在阳光下闪着光;还看到几个长得像人一样的“机械人”,正帮着人们搬运石料,动作麻利得很。一个穿着深蓝色长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笑着问:“大爷,您是刚进城的吧?这是城里的规矩和地图,您看看,有不懂的就问路边穿蓝袍的人,我们都是‘执事’,专门帮大家解决问题的。”

李老汉接过纸,纸上画着城里的地图,标着住处、粮仓、医馆、学堂的位置,还有几条简单的规矩:“不偷不抢,不害他人,勤劳务实,互助友爱”。他看着纸上的字,又看了看怀里睡得安稳的丫丫,突然觉得,自己这两年吃的苦,都值了。

“爷爷,我们以后就住在这里吗?”丫丫醒了过来,揉着眼睛问。

李老汉蹲下身,把丫丫放在地上,牵着她的小手,指着远处飘着炊烟的房子,笑着说:“对,丫丫,我们以后就住在这里了。这里有热粥,有软馒头,还有很多好朋友,再也不用逃了。”

丫丫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吹糖人的小摊,眼睛亮了起来:“爷爷,你看!那个糖人好像小兔子!”

李老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短衫的老人,正用小勺子舀着融化的糖稀,在石板上画出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旁边围了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笑着。他摸了摸怀里的木牌,又看了看丫丫期待的眼神,笑着说:“走,爷爷带你去买一个,咱们也尝尝甜的。”

阳光洒在父女俩的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不远处的城主府里,陈默正站在窗前,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扬。阿奇站在他身边,机械眼闪烁着蓝光:“根据统计,今日新增入城人口127人,目前总人数已达1983人,距离2000人目标还差17人。甄别阵运行正常,未检测到恶意波动,城外补给点物资充足,巡守队未发现蚀影踪迹。”

陈默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一份报表——那是城里田地的收成预估,还有铁匠铺新打造的农具数量。“通知下去,明天开始,第二批农田的开垦可以启动了,让执事们统计一下有耕种经验的人,优先安排。另外,学堂的课本,阿奇你再帮忙核对一下,确保孩子们能学到实用的知识。”

“收到,”阿奇的手臂动了动,“不过陈默,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力在‘保护’上?机械族的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弱小的个体本就该被淘汰。”

陈默转过头,看着阿奇的眼晴,轻声说:“阿奇,人类和机械族不一样。我们不是靠‘淘汰’活下去的,是靠‘守望相助’。你看下面那些人,他们有的老,有的小,有的手无缚鸡之力,可只要他们能在一起,能有个安稳的地方住,能吃饱饭,就能生出活下去的力气,就能创造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