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空斗士 > 第100章 观测者的窥视

星空斗士 第100章 观测者的窥视

作者:金钩钓金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04:02:44

联合舰队依靠空间能量技术,顺利完成了第一次短距离空间跳跃,抵达星空古路的第四个节点——一片被称为“碎星带”的星域。这里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岩石碎片,最大的陨石直径超过十公里,最小的如同尘埃,在引力作用下缓慢旋转,形成一道天然的星空屏障。陈默下令舰队在此休整,一方面让船员适应空间跳跃后的生理反应,另一方面让制造航母对跳跃过程中受损的舰体部件进行修复。

“燎原号”的主控室内,阿奇正操控系统对空间能量定位仪进行调试,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指挥官,第一次空间跳跃的误差控制在500公里内,比预期效果好。但部分战舰的外层装甲在穿越空间壁垒时出现了细微划痕,制造航母已启动修复程序,预计12小时内可完成所有战舰的检查与修复。”

陈默点头,目光落在舷窗外的碎星带:“让虫族分队派些噬能虫侦查碎星带内部情况,避免有未知生物或陷阱隐藏在陨石背后。另外,通知所有战舰关闭非必要的能量信号,保持低功率运行,减少被深空未知势力探测到的概率。”

虫煞立即响应,数万只体型小巧的噬能虫从虫族母巢中飞出,如同紫色的星尘,分散飞向碎星带的各个区域。这些噬能虫不仅能探测生命信号,还能感知能量波动,一旦发现异常,便会通过生物电波向舰队传回预警。

然而,陈默的谨慎仍未能完全规避风险——在碎星带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小行星背面,一艘外形如同黑色蝌蚪的小型探测舰正静静悬浮,舰体表面覆盖着能吸收雷达波的暗物质涂层,如同融入深空的幽灵。这便是“观测者”的探子舰,舰内只有一名观测者成员,它有着类似章鱼的躯体,十条触手分别操控着不同的探测仪器,头部的复眼能捕捉到数光年内的能量信号。

观测者是宇宙中一个神秘的组织,它们不主动参与其他文明的战争,也不与任何势力建立联系,只专注于在深空中游荡,收集各个文明的先进科技尤其是修真文明修炼功法,记录星域的变迁。但这份“观测”并非毫无目的——它们会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潜在的“威胁文明”进行标记,甚至在必要时暗中干预。

此时,观测者探子的复眼正紧紧锁定着联合舰队的方向,触手在控制台上来回滑动,屏幕上不断刷新着舰队的各项数据:“检测到多类型能量信号——等离子体引擎信号、未知空间能量信号、生物能量信号……战舰数量约350艘,含3艘超大型移动平台,初步判断为一支跨星域舰队。”

当探测仪捕捉到舰队成员的影像时,观测者探子的触手突然停顿——屏幕上,人类船员在战舰甲板上检修设备,水晶族工程师与机械族成员在制造航母内协作调试机械臂,虫族战士则守护在母巢周围,不同种族的形态、服饰、装备风格截然不同,甚至连使用的能量频率都存在明显差异。

“种族识别失败——碳基人类(匹配数据库37号文明特征)、硅基机械族(匹配数据库112号文明特征)、晶体生命(未匹配到已知文明)、节肢类生物族群(未匹配到已知文明)……”观测者探子的思维波中充满了困惑,它从未见过由如此多不同种族组成的舰队——通常情况下,跨种族舰队要么是某个强大文明征服其他种族后的仆从舰队,要么是多个文明临时结盟的联合部队,但前者会有明显的主文明标识,后者则会保留各自文明的战舰风格。

可眼前的联合舰队完全不同:所有战舰的核心部件都统一采用“噬能涂层”技术,制造航母的机械臂操作逻辑高度一致,甚至不同种族成员使用的通讯频道都经过了统一加密——这种“高度整合”的状态,既不符合仆从舰队的特征,也与临时结盟的联合部队不符。

观测者探子立即调整探测仪,试图捕捉舰队的“文明标识”——每个文明的舰队都会在舰体某处刻上独特的标识,或是在能量信号中加入专属的编码,这是宇宙中文明识别的基本规则。它仔细扫描每一艘战舰的表面,却只在“燎原号”的舰首发现一个简洁的“星盘”图案,既不属于数据库中的任何一个文明;它破解舰队的通讯加密信号,得到的只有一串无规律的坐标代码,没有任何文明名称或星域标识。

“能量核心分析——主战舰采用核聚变与未知空间能量双驱动,超大型移动平台具备资源开采、装备制造、维修功能,生物族群可释放吞噬能量的孢子……”观测者探子的复眼闪烁着红光,它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文明信息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匹配度低于15%”。

为了获取更多信息,观测者探子操控探测舰缓慢靠近碎星带,试图潜入舰队的警戒范围。然而,它刚移动到碎星带的中层区域,便被一只正在巡逻的噬能虫发现——噬能虫感知到探测舰表面微弱的暗物质能量波动,立即向虫煞传回预警信号。

“西北方向,距离舰队800公里,发现未知探测信号,能量波动微弱,疑似隐形探测舰。”虫煞的精神链接迅速传递到“燎原号”舰桥。

陈默立即起身,手指在战术屏幕上划出指令:“赵峰,带领10台机甲前往目标区域侦查,不要主动攻击,先确认对方的身份与意图;阿奇,启动反探测系统,干扰对方的信号收集,防止舰队数据泄露;制造航母关闭外层制造车间,降低能量辐射。”

赵峰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10台“噬能突击型”机甲出发。机甲启动隐形模式,依靠碎星带的陨石作为掩护,悄无声息地向探测舰的方向靠近。与此同时,阿奇操控舰队的反探测系统,释放出大量模拟能量信号,在舰队周围形成一道“信号迷雾”,让观测者探子无法准确捕捉战舰的真实位置与能量数据。

观测者探子察觉到周围的能量信号突然变得紊乱,它试图调整探测仪的频率,却发现模拟信号如同潮水般涌来,将真实信号完全掩盖。就在它慌乱之际,10台机甲已悄悄绕到探测舰的后方,机甲的雷达牢牢锁定了这艘黑色的“蝌蚪舰”。

“未知探测舰,立即表明身份与来意,否则我们将采取强制措施。”赵峰的声音通过机甲的公共频道传出,覆盖了探测舰的通讯频率。

观测者探子的复眼收缩,它没想到自己的隐形探测舰会被发现——按照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在800公里外察觉暗物质涂层探测舰的文明,要么是顶级的科技文明,要么是对能量波动极为敏感的生物文明,而眼前的舰队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它不敢贸然与舰队发生冲突,因为观测者的守则是“不暴露自身存在”,一旦被其他文明发现,便需要立即撤离,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观测者探子迅速删除探测舰内关于联合舰队的部分数据(只保留最基础的“未知多种族舰队”记录),然后操控探测舰启动“空间折叠”引擎——这是观测者独有的逃生技术,能在瞬间将探测舰折叠进亚空间,实现短距离瞬移。

当赵峰的机甲准备进一步靠近时,探测舰突然在原地消失,只留下一道微弱的空间涟漪。机甲的雷达扫描了周围100公里的区域,再也没有发现探测舰的踪迹。

“指挥官,目标已通过未知空间技术撤离,未留下任何痕迹。”赵峰向陈默汇报。

陈默站在舰桥,眉头微蹙:“能拥有空间折叠技术,说明这个未知势力的科技水平不低。它们潜伏在碎星带边缘,显然是为了收集我们的信息,但却没有主动攻击,大概率是‘观测型’文明。”

阿奇补充道:“反探测系统记录到对方的部分信号特征,已存入数据库。这种信号的加密方式与之前遇到的任何文明都不同,暂时无法追踪其来源星域。”

虫煞的精神链接中带着一丝警惕:“对方可能会将我们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势力,我们需要加快休整速度,尽快离开碎星带,避免遭遇更多未知威胁。”

陈默点头,立即下令:“所有单位加快进度,机甲部队返回舰队,制造航母优先修复主战舰的核心部件,1小时后启动空间跳跃,前往下一个古路节点。”

舰队的节奏瞬间加快,维修人员在战舰与航母间穿梭,虫族母巢的噬能虫重新集结,准备随舰队一同出发。而在碎星带外的深空,观测者探子的探测舰已脱离亚空间,它正将“发现未知多种族舰队”的信息通过超光速信号传递给观测者的主基地:“目标舰队由至少4个不同种族组成,具备核聚变、空间能量、生物能量多种驱动技术,整合度极高,未识别出所属星域与文明,建议标记为‘待观察优先级A’,派遣更多探子追踪其航线……”

信号如同无形的电波,消失在深邃的宇宙中。而联合舰队此时已完成休整,三艘制造航母释放出空间能量,蓝色的能量光罩笼罩着所有战舰。随着陈默一声令下,舰队再次启动空间跳跃,在碎星带中留下一道淡淡的能量轨迹,然后消失在星空深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每一步前行,都已被一双来自未知文明的眼睛盯上,一场隐藏在深空的“追踪与反追踪”,即将在星空古路上拉开序幕。

联合舰队完成空间跳跃后,抵达了一片被称为“雾隐星域”的区域。这里弥漫着淡灰色的星际尘埃,能见度不足百公里,尘埃中还夹杂着能干扰雷达信号的“暗磁粒子”,使得舰队的探测范围大幅缩小。陈默站在“燎原号”舰桥,看着屏幕上模糊的星域影像,眉头微蹙:“阿奇,启动‘多频扫描模式’,用不同波段的探测波穿透星际尘埃,务必掌握周围500公里内的环境;虫煞,让噬能虫组成‘**探测网’,每10公里部署一组,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反馈。”

阿奇的机械族团队迅速调整探测系统,三道不同颜色的探测波从舰队中心向外扩散,如同在灰色雾霭中划出三道光痕。屏幕上的影像逐渐清晰,显示出雾隐星域内分布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尘埃漩涡”——这些漩涡由暗磁粒子聚集形成,内部引力紊乱,任何靠近的物体都会被撕扯成碎片。“指挥官,已标记17个高危尘埃漩涡,建议舰队沿星域边缘的安全航道行驶,避开漩涡区域。”阿奇汇报道。

虫煞则指挥数万只噬能虫分散开来,它们在星际尘埃中灵活穿梭,紫色的生物荧光在灰色雾霭中形成点点微光,如同一张巨大的紫色网络。“噬能虫未探测到生命信号,但暗磁粒子的干扰强度比预期更高,部分噬能虫的通讯延迟已超过3秒。”虫煞的精神链接中带着一丝担忧,“如果观测者的探子再次出现,我们可能无法第一时间发现。”

陈默心中也有同样的顾虑。自从在碎星带被未知探测舰盯上后,他便意识到联合舰队已暴露在某个神秘势力的视野中。虽然对方暂时没有采取攻击性行动,但“观测”往往是“行动”的前奏,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他下令:“制造航母启动‘应急武器生产程序’,优先制造噬能导弹与能量屏障发生器;赵峰,机甲部队进入二级戒备状态,所有机甲挂载备用能源核心,确保在暗磁干扰下仍能保持战斗力。”

就在舰队按部就班推进时,雾隐星域外围的一处尘埃漩涡中,三艘外形与之前相同的黑色探测舰正悬浮在暗磁粒子最密集的区域。这是观测者主基地派遣的“追踪小队”,为首的探测舰内,观测者队长正通过思维波与另外两艘探测舰的成员交流:“目标舰队已进入雾隐星域,暗磁粒子干扰了它们的探测系统,这是收集详细数据的最佳时机。1号舰负责监测舰队的能量核心波动,2号舰追踪它们的航线轨迹,我将尝试潜入舰队外围,获取它们的技术参数。”

观测者队长操控探测舰启动“暗磁伪装模式”——舰体表面的暗物质涂层吸收周围的暗磁粒子,使得探测舰完全融入灰色雾霭中,就连噬能虫的生物探测都无法捕捉到异常。它缓缓向着联合舰队的方向移动,如同一条隐藏在尘埃中的毒蛇,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舰队行驶到雾隐星域中部时,阿奇突然发出警报:“指挥官,左侧300公里处探测到异常空间波动,与之前观测者探测舰的空间折叠信号特征一致!”屏幕上,一道微弱的空间涟漪在灰色尘埃中一闪而过,若不是多频扫描模式恰好捕捉到这一瞬间,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暗磁粒子的正常波动。

“是观测者的探子!”陈默立即下令,“赵峰,带领20台机甲前往异常波动区域进行拦截,注意保持阵型,避免陷入尘埃漩涡;虫煞,让左侧的噬能虫向中心收缩,形成包围圈,防止对方逃脱;阿奇,启动反空间干扰系统,干扰对方的空间折叠引擎,让它们无法轻易撤离!”

赵峰率领20台机甲迅速出发,机甲的引擎喷出淡紫色的能量流,在星际尘埃中留下清晰的轨迹。他们抵达异常波动区域后,立即展开扇形搜索阵型,机甲的探测雷达开到最大功率,仔细扫描每一片尘埃云。“这里的暗磁干扰太强,无法锁定目标位置。”赵峰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请求支援!”

虫煞立即响应,左侧的数万只噬能虫迅速向中心聚集,它们释放出特殊的生物电波,这种电波能穿透暗磁粒子的干扰,形成一张“生物探测网”。很快,噬能虫传来反馈——在一处小型尘埃漩涡的边缘,探测到微弱的暗物质能量波动。“目标在那里!”虫煞的精神链接瞬间传递到机甲小队。

赵峰立即率领机甲向尘埃漩涡靠近,当他们抵达漩涡边缘时,终于发现了那艘黑色的探测舰——它正隐藏在漩涡的引力盲区中,触手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似乎在窃取舰队的能量数据。“观测者探子,立即停止数据收集,否则我们将采取攻击!”赵峰通过机甲的公共频道发出警告。

观测者队长没想到自己会被发现,它迅速操控探测舰启动空间折叠引擎,试图再次撤离。然而,阿奇的反空间干扰系统已开始运作——舰队中心释放出一道蓝色的能量波,这道能量波专门针对空间折叠引擎的运作频率,能打乱空间结构,使其无法形成稳定的折叠通道。探测舰的空间折叠引擎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舰体开始剧烈抖动,却始终无法进入亚空间。

“不能让它跑了!”赵峰下令机甲开火,10台机甲同时发射噬能光束,淡紫色的光束如同利剑般射向探测舰。观测者队长见状,立即操控探测舰释放出一道暗物质屏障,噬能光束击中屏障,发出剧烈的爆炸声,灰色的尘埃被冲击波掀起,形成一片巨大的尘埃云。

趁此机会,观测者队长操控探测舰向尘埃漩涡内部冲去——它知道,尘埃漩涡的紊乱引力能干扰机甲的追踪,只要进入漩涡中心,就能借助引力摆脱追击。赵峰识破了对方的意图,他操控“燎原一号”机甲加速冲上前,机甲的机械臂展开,释放出一张巨大的“噬能网”,试图将探测舰困住。

噬能网准确地罩住了探测舰,淡紫色的能量网开始吞噬探测舰的暗物质屏障。观测者队长惊慌失措,它操控探测舰启动所有备用引擎,试图挣脱噬能网的束缚。探测舰的引擎喷出强劲的能量流,与噬能网的拉力形成对抗,舰体在两种力量的拉扯下,表面的暗物质涂层开始脱落。

就在探测舰即将被噬能网彻底困住时,雾隐星域外围突然传来两道空间波动——另外两艘观测者探测舰赶来了!它们同时向机甲小队发射暗物质导弹,这些导弹能在飞行过程中吸收周围的暗磁粒子,威力远超普通导弹。赵峰不得不下令机甲小队分散躲避,放弃对探测舰的包围。

趁此机会,观测者队长操控探测舰挣脱噬能网的束缚,与另外两艘探测舰汇合。三艘探测舰组成三角阵型,向雾隐星域深处撤退。赵峰想要率领机甲继续追击,却被陈默阻止:“不要追了,雾隐星域深处的尘埃漩涡更多,贸然追击会陷入危险。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观测者探测舰的部分技术参数,这就足够了。”

机甲小队返回舰队后,阿奇立即对刚才收集到的观测者探测舰数据进行分析。“指挥官,观测者的暗物质涂层采用了‘分子级吸收技术’,能吸收90%以上的探测波;它们的空间折叠引擎依赖‘暗能量晶体’作为能源,这种晶体的能量密度是我们核聚变核心的5倍。”阿奇汇报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探测舰的信号中发现了一组加密坐标,经过破解,这组坐标指向雾隐星域深处的一处‘暗星基地’——很可能是观测者在这片星域的临时据点。”

陈默看着屏幕上的暗星基地坐标,陷入沉思:“观测者连续两次对我们进行探测,显然对联合舰队极为关注。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消除这个隐患,后续的航行中,它们会持续骚扰我们,甚至可能将我们的信息传递给其他敌对势力。”

虫煞表示赞同:“虫族可以派出精锐的噬能虫部队,潜入暗星基地,破坏它们的通讯系统,让它们无法传递信息。”

赵峰也主动请战:“机甲部队可以作为先锋,配合噬能虫部队行动,一旦遇到抵抗,就能立即展开攻击。”

陈默点了点头,做出决定:“好,我们制定一个‘突袭计划’——首先,由制造航母制造一批‘暗磁伪装模块’,装备在机甲和噬能虫部队上,让它们能在雾隐星域中隐藏行踪;然后,虫煞率领10万只精锐噬能虫,潜入暗星基地,破坏其通讯塔和能源核心;赵峰率领50台机甲,在基地外围待命,一旦噬能虫部队得手,就立即冲入基地,夺取观测者的数据库;阿奇则负责监控整个星域的空间波动,防止观测者的支援部队到来。”

接下来的12小时,联合舰队在雾隐星域边缘进行准备。制造航母的机械臂高速运转,一个个暗磁伪装模块被生产出来,装备到机甲和噬能虫身上;虫煞对10万只精锐噬能虫进行特训,让它们熟悉暗星基地的环境特征;赵峰则带领机甲小队进行模拟突袭演练,确保每一个步骤都万无一失。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突袭行动正式开始。虫煞率领10万只噬能虫,在暗磁伪装模块的掩护下,如同一片紫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暗星基地靠近。暗星基地隐藏在一颗废弃行星的内部,基地的入口伪装成行星表面的陨石坑,周围布满了暗物质探测器。但噬能虫凭借着精准的生物探测和暗磁伪装,成功避开了所有探测器,潜入了基地内部。

基地内部布满了银色的金属通道,通道两侧的屏幕上显示着各种数据,观测者成员的触手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虫煞发出信号,10万只噬能虫分成两组:一组向基地的通讯塔移动,另一组则朝着能源核心进发。

负责破坏通讯塔的噬能虫部队,在抵达通讯塔所在的房间后,立即释放出大量的噬能孢子。这些孢子落在通讯设备上,迅速吞噬设备的能量,通讯塔的屏幕开始闪烁,信号强度逐渐减弱。观测者成员察觉到异常,想要启动备用通讯系统,却被早已埋伏在一旁的噬能虫攻击——噬能虫爬上观测者的躯体,开始吞噬它们的生命能量,观测者成员在痛苦中失去了行动能力。

与此同时,负责破坏能源核心的噬能虫部队也抵达了目标地点。能源核心是一个巨大的暗能量晶体,周围环绕着数道能量回路。噬能虫们爬上能量回路,用锋利的口器咬断回路的金属导线,能量回路发出一阵火花,暗能量晶体的光芒开始暗淡。基地内部的灯光忽明忽暗,警报声此起彼伏。

“噬能虫部队已成功破坏通讯塔和能源核心!”虫煞的精神链接传递到舰队。

陈默立即下令:“赵峰,机甲部队出发,突袭暗星基地!”

赵峰率领50台机甲,如同离弦之箭般向暗星基地冲去。机甲们突破基地的入口,冲入金属通道。此时,基地内的观测者成员已陷入混乱,它们试图组织抵抗,但失去了能源核心的支持,防御武器无法启动。机甲们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控制了基地的各个关键区域。

赵峰率领“燎原一号”机甲冲入基地的数据库房间,这里存放着观测者收集的所有文明信息。他操控机甲的机械臂,将一块特制的“数据提取器”接入数据库的主控台。数据提取器开始快速复制数据库中的信息,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这些代码中包含着宇宙中数百个文明的详细资料,以及观测者的内部机密。

就在数据复制即将完成时,阿奇突然传来警报:“指挥官,雾隐星域外围出现大量空间波动,至少有10艘观测者战舰正在向暗星基地靠近,预计10分钟后抵达!”

陈默脸色一变,立即下令:“赵峰,立即停止数据复制,带着提取器撤离;虫煞,让噬能虫部队销毁基地的核心设备,然后迅速撤离;所有单位在基地外围集合,准备启动空间跳跃!”

赵峰果断中断数据复制,将数据提取器插入机甲的储物舱,然后率领机甲部队向基地外撤退。虫煞则指挥噬能虫释放出最后的噬能孢子,这些孢子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摧毁金属设备,基地的主控台、能源核心、通讯塔相继爆炸,整个基地陷入一片火海。

当联合舰队的所有单位都撤离到安全区域时,观测者的战舰也抵达了暗星基地。它们看着燃烧的基地,以及远处正在启动空间跳跃的联合舰队,愤怒却又无力——联合舰队的空间跳跃引擎已开始运作,蓝色的能量光罩笼罩着所有战舰,在雾隐星域中留下一道淡淡的能量轨迹,然后消失在灰色的尘埃中。

观测者的战舰在原地盘旋,它们收集着基地的残骸碎片,试图从中获取联合舰队的更多信息。而联合舰队此时已成功抵达星空古路的下一个节点,陈默站在“燎原号”舰桥,看着屏幕上从暗星基地提取的数据,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观测者的威胁还没有消除,它们一定会继续追踪我们。但现在,我们掌握了它们的机密,这将是我们在后续星途中最大的筹码。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解析这些数据,为应对观测者的下一次攻击做好准备。”

舰队的引擎再次启动,向着深空的更远处驶去。星空古路上的挑战还在继续,而联合舰队与观测者之间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在深邃的宇宙中,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追猎与反追猎,正以星辰为棋盘,以战舰为棋子,缓缓展开。

联合舰队完成空间跳跃,抵达星空古路第五个节点——“静澜星域”。这里没有星际尘埃的干扰,也没有紊乱的引力漩涡,只有一片澄澈的深蓝色星云缓缓流转,星空中点缀着数十颗稳定运行的恒星,是难得的安全休整区域。陈默站在“燎原号”旗舰的舰桥舷窗前,望着窗外静谧的星海,指尖在战术终端上轻轻敲击——经过雾隐星域与观测者的交锋,舰队虽未受损,但潜藏的威胁已愈发清晰,必须尽快整合信息、制定后续战略。

“通讯官,通知潘红、刘江、林杰、刘能、齐小烈、金圣、虫煞七位高层,以及所有舰长,1小时后到‘燎原号’的中央会议室召开战略会议。”陈默的声音沉稳有力,透过通讯系统传递到舰队各个角落。

“收到,司令!”通讯官立即应答,开始逐一发送会议通知。

1小时后,“燎原号”中央会议室灯火通明。这间圆形会议室直径约50米,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全息沙盘,可实时投影星域地图与舰队数据;四周环绕着360度环形屏幕,墙壁采用特殊的吸音材料,确保会议内容不泄露。此时,参会人员已陆续到场——

潘红身着银灰色作战服,肩章上的“闪电”标识彰显着她“舰队战术总顾问”的身份,她刚从负责防御系统的“壁垒号”战舰赶来,脸上还带着一丝奔波的疲惫,却依旧眼神锐利;刘江是“资源调度官”,总是穿着沾满机油的工装服,手里攥着一个便携式数据终端,上面记录着舰队所有资源的消耗与储备情况,他刚从制造航母上核对完物资清单,一进门就找了个靠近全息沙盘的位置坐下;

林杰是“科研团队负责人”,戴着厚厚的金丝眼镜,怀里抱着一叠数据报告,这些都是从暗星基地提取的观测者机密解析成果,他小心翼翼地将报告放在桌上,生怕损坏任何一页;刘能担任“情报官”,穿着黑色西装,袖口别着一枚微型通讯器,他总是保持着警惕,进门时还不忘扫一眼会议室的安保装置,确认无异常后才落座;

齐小烈是“机甲部队总指挥官”,身材高大,作战服上还留着雾隐星域战斗时的划痕,他刚结束机甲的检修工作,手臂上的机械护腕还没来得及卸下,坐下时习惯性地将手按在腰间的武器上;金圣是“人类船员总领队”,穿着深蓝色制服,气质温和,他负责协调所有人类船员的调度与心理疏导,手里拿着一本船员状态记录表,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人的工作时长与健康状况;

虫煞的形态最为特殊——它没有实体座椅,而是通过生物能量投影,在会议桌旁形成一道半透明的紫色光影,光影中隐约可见无数细小的噬能虫在流转,这是它为了适应人类会议场景特意调整的形态;而三十余名舰长则按照战舰编号依次落座,他们身着统一的舰长制服,肩章上的星徽数量代表着各自的军衔,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等待着会议开始。

陈默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都起身立正,齐声喊道:“司令好!”

“各位请坐。”陈默走到主位坐下,抬手示意众人落座,“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总结之前的行程,分析当前的威胁,并制定接下来的战略计划。首先,由林杰博士汇报观测者机密的解析成果,这是我们制定计划的核心依据。”

林杰推了推眼镜,起身走到全息沙盘旁,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沙盘上立即投影出观测者的文明资料——

“根据从暗星基地提取的数据,‘观测者’并非单一文明,而是由三个高度协作的种族组成:‘影族’负责探测与追踪,也就是我们之前遇到的黑色探测舰操控者,它们擅长隐形与空间折叠技术;‘晶族’负责信息分析与存储,暗星基地的数据库就是由它们管理,它们对能量信号的敏感度远超我们的探测系统;‘械族’负责武器制造与舰队维护,观测者的战舰与防御武器均由它们建造,其科技水平在部分领域(如暗物质涂层、暗能量晶体)领先我们约50年。”

沙盘上的影像切换为观测者的势力范围图,一片覆盖数十个星域的区域用红色标注出来:“观测者的主基地位于‘暗星枢纽’,距离我们当前位置约10个空间跳跃节点,而在我们接下来的星路中,会经过3个观测者的‘前哨星域’,这三个星域都部署了观测者的常规舰队,每个舰队约有50艘战舰,具备空间拦截与区域封锁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观测者有一个‘文明评估体系’。”林杰的语气变得凝重,“它们会根据舰队的科技水平、种族构成、扩张意图,将目标文明分为‘无害’‘观察’‘威胁’三个等级。目前,我们联合舰队被标记为‘威胁等级b’,观测者已启动‘围猎计划’——它们会在三个前哨星域依次设置障碍,逐步消耗我们的战力,最终在‘暗星枢纽’外围将我们彻底拦截。”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舰长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陈默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林杰博士的汇报很关键,让我们看清了观测者的真实实力与意图。接下来,刘能情报官,汇报舰队当前的情报收集情况,是否有观测者追踪的迹象?”

刘能起身,调出环形屏幕上的情报数据:“根据反探测系统的监测,我们在离开雾隐星域后,身后有两道微弱的空间波动,与观测者探测舰的信号特征一致,推测是观测者的‘追踪探子’,它们保持在我们后方5个空间跳跃节点的距离,既不靠近,也不远离,显然是在持续向主基地传递我们的航线信息。此外,我们截获了一段观测者的加密通讯,经过破解,确认它们已向三个前哨星域发送了‘准备拦截’的指令,具体拦截方案尚未解析出来。”

“资源方面呢?”陈默看向刘江,“经过雾隐星域的战斗与暗星基地的突袭,舰队的物资消耗如何?制造航母能否支撑后续的作战需求?”

刘江打开便携式数据终端,屏幕上显示着详细的资源清单:“目前,舰队的核聚变燃料储备剩余65%,空间能量晶体剩余40%(主要消耗在两次空间跳跃与反空间干扰系统);武器方面,噬能导弹剩余70%,能量屏障发生器剩余85%;物资方面,食物与淡水可支撑3个月,维修零件储备充足。制造航母的生产线已调整为‘战时模式’,每天可生产10枚噬能导弹、5台能量屏障发生器,若启动备用生产线,产能可提升50%,但会消耗更多的金属资源。”

陈默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潘红:“潘顾问,结合观测者的威胁与我们的资源情况,你对后续的战术部署有什么建议?”

潘红站起身,走到全息沙盘前,调整星域地图的比例,将三个前哨星域标记出来:“我的建议是‘避强击弱,分阶段突破’。第一个前哨星域‘碎石带’,观测者部署的是影族舰队,擅长隐形突袭,我们可以让虫煞的噬能虫组成‘**探测网’,提前识破隐形,再让机甲部队作为先锋,配合主战舰的火力进行正面压制;第二个前哨星域‘暗磁星云’,观测者部署的是晶族舰队,擅长信息干扰,我们可以让阿奇的机械族团队升级反探测系统,同时让科研团队研发‘暗磁干扰抵消器’,削弱对方的干扰能力;第三个前哨星域‘星环要塞’,观测者部署的是械族舰队,防御能力极强,我们需要集中所有火力,由制造航母生产‘超大型噬能炸弹’,直接摧毁对方的要塞核心。”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针对观测者的‘围猎计划’,我们必须保留一支‘机动预备队’——建议由10艘主战舰、20台机甲、10万只噬能虫组成,由齐小烈总指挥官带领,在舰队主力突破前哨星域时,负责拦截观测者的追兵,防止被前后夹击。”

齐小烈立即起身,敬礼道:“保证完成任务!机甲部队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陈默看向虫煞,紫色光影微微波动,虫煞的声音通过生物电波传递到每个人的耳中:“噬能虫部队可随时配合战术部署,在‘碎石带’的**探测网需要24小时持续运作,需消耗10%的生物能量储备,制造航母需为噬能虫提供额外的营养补给;此外,针对晶族的信息干扰,噬能虫可释放‘反干扰孢子’,与机械族的反探测系统形成双重防护。”

“船员方面呢?”陈默转向金圣,“连续的战斗与空间跳跃,船员的心理状态与体能是否能支撑后续的行程?”

金圣翻开船员状态记录表,语气温和却坚定:“目前,约有15%的船员出现轻微疲劳症状,我们已调整轮班制度,将工作时长从8小时缩短至6小时,同时在各战舰设立‘心理疏导室’,由专业的心理顾问提供支持;此外,我们还组织了‘跨种族交流活动’,促进人类、机械族、虫族船员之间的协作,提升舰队的凝聚力。后续若进入战时状态,可启动‘应急轮班制’,确保船员在保持战斗力的同时,不会过度消耗体能。”

陈默逐一听取完众人的汇报,手指在全息沙盘上轻轻划过,从当前的静澜星域,到三个前哨星域,再到遥远的暗星枢纽,每一个节点都标记着潜在的危险与机遇。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坚定:“综合大家的建议,我宣布接下来的战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休整备战(为期3天)。刘江负责协调制造航母,启动备用生产线,优先生产超大型噬能炸弹、暗磁干扰抵消器与噬能虫的营养补给;林杰带领科研团队,加快解析观测者的加密通讯,务必在3天内破解对方的拦截方案;金圣负责船员的休整与训练,提升船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虫煞与齐小烈配合,进行噬能虫探测网与机甲部队的协同演练,确保在‘碎石带’能识破影族的隐形突袭。”

“第二阶段:突破前哨(预计10天)。舰队将依次突破‘碎石带’‘暗磁星云’‘星环要塞’三个前哨星域,每个星域的战术部署按潘红顾问的建议执行,刘能负责实时监控观测者的动向,及时调整战术;所有舰长需严格遵守指挥,保持舰队阵型,不得擅自行动;机动预备队由齐小烈带领,在舰队主力突破后,负责殿后,拦截观测者的追兵,确保舰队全员通过前哨星域。”

“第三阶段:战略转移(时间待定)。突破三个前哨星域后,舰队将暂时脱离星空古路,前往‘荒芜星域’——根据星盘的记载,那里隐藏着古文明的另一处遗迹,可能存在能对抗观测者的关键技术;在转移过程中,阿奇负责升级空间跳跃引擎,缩短跳跃时间,摆脱观测者的追踪;虫煞则带领噬能虫部队,清理舰队身后的能量痕迹,防止被观测者锁定航线。”

陈默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观测者的围猎计划很周密,但我们联合舰队有不同种族的协作,有古文明的技术支持,更有守护文明存续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突破观测者的封锁,走完星空古路,找到属于我们的未来。”

“保证完成任务!”所有人同时起身立正,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斗志。

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立即返回各自的岗位,开始执行战略计划——制造航母的生产线轰鸣作响,机械臂快速组装着武器与设备;科研团队的实验室里,林杰带领着研究员们熬夜破解观测者的加密通讯;机甲部队的训练场上,齐小烈指挥着机甲进行协同演练,淡紫色的能量流在星空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轨迹;虫煞则在虫族母巢中,培育着新一代的噬能虫,这些噬能虫将具备更强的探测与反干扰能力。

陈默站在“燎原号”的舰桥,望着忙碌的舰队,指尖轻轻抚摸着战术终端上的星盘图案。静澜星域的深蓝色星云缓缓流转,仿佛在为联合舰队加油助威。他知道,接下来的行程会更加艰难,但只要舰队上下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幕降临,联合舰队的所有战舰同时亮起了导航灯,这些灯光在星空中连成一片,如同一条璀璨的星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3天后,当第一缕星光透过舷窗照进舰桥时,陈默按下了战术终端上的“启航”按钮——联合舰队缓缓驶离静澜星域,向着第一个前哨星域“碎石带”进发,一场与观测者的正面交锋,即将在星空深处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