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 第121章 五更天,午门外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第121章 五更天,午门外

作者:岁余听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6:35:31

“棋艺高超”的名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几圈涟漪后,并未能改变李文渊在翰林院的尴尬处境。那份“请入文书”依旧石沉大海,仿佛从未存在过。倒是吏部那边,预支的半俸按时发放了,钱主事每次见到前去领钱的贾仁义,都客客气气,只是绝口不提报到之事。

就在李文渊以为这种僵持状态会无限期持续下去时,一道突如其来的指令,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这日傍晚,一名身着宫中内侍服饰的小太监,在一名翰林院典簿的陪同下,来到了城南小院。那典簿依旧是上次那位孙典簿,只是态度恭敬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李大人,”孙典簿躬身道,“奉掌院学士口谕,明日大朝,着翰林院侍读李文渊,随班觐见。”

大朝?随班觐见?

李文渊心中一动。大朝并非每日都有,通常只在朔望(初一、十五)或是有重大事宜时举行,在京官员凡有品阶者皆需参加。他作为新任翰林院侍读,按制确有资格参加大朝,但在他尚未正式报到、履职的情况下,突然被点名要求参加,这就显得非同寻常了。

“下官领谕。”李文渊神色平静地应下,随即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不知孙大人可知,明日大朝,所议何事?”

孙典簿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道:“听闻……主要还是北境军务。另外,似乎……也有官员提及了新科进士及新任官员的安置问题。”他说完,便不再多言,与那小太监一同告辞离去。

等人走后,小院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赵虎摩拳擦掌:“大人,终于要见皇帝老子了!俺给您当护卫!”

百晓生则眉头紧锁:“大人,此事颇为蹊跷。您尚未报到,却突然被要求参加大朝,恐怕……来者不善。北境军务是当前头等大事,为何会让您这等新晋官员随班?只怕是有人想借机发难。”

贾仁义也担忧道:“是啊大人,朝堂之上,规矩多,陷阱也多,您可得小心应对。”

赛鲁班默默地将一个看起来像是护心镜、但结构更复杂的小玩意儿递给李文渊:“大人,这是学生做的‘内衬’,可防……寻常撞击。”

李文渊接过那冰凉的小玩意,笑了笑,安抚众人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点了名,去便是了。正好,我也想去看看,这大启的朝堂,究竟是何光景。”

他吩咐赵虎明日一早随他同去,在宫门外等候。又让百晓生和贾仁义继续留意各方动向。自己则回到书房,闭目养神,将脑海中关于朝仪、规矩以及可能被问及的问题,快速过了一遍。

翌日,丑时刚过(凌晨三点左右),京城还笼罩在沉沉的夜色与寒意中,李文渊便已起身。换上那身崭新的从六品官服,头戴进贤冠,整理好衣冠。赵虎早已备好了马车,主仆二人顶着凛冽的寒风,向着皇城方向驶去。

抵达皇城外的指定区域时,天色依旧漆黑如墨,只有零星几点灯火。但此处却已是车马簇簇,人影幢幢。无数身着各色品阶官服的官员,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按照品阶和衙门,默默地排成数列,等待着宫门开启。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气氛。官员们大多沉默不语,或是低声与相熟的同僚交谈几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早起的疲惫和一种即将面对未知的凝重。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而不散。

李文渊按照指引,找到了翰林院官员所在的队列。他这位新任侍读的出现,立刻引来了不少目光。好奇、审视、漠然、甚至还有几道毫不掩饰的敌意。他看到了那位孙典簿,站在队列较后的位置,对他微微点了点头,便迅速移开目光。也看到了几位身着深色官袍、气度沉稳的官员,应该是翰林院的学士、侍讲学士,他们只是淡淡地扫了李文渊一眼,便不再关注,仿佛他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存在。

李文渊面色平静,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无形的排斥和孤立。在这群大多科举正途出身、讲究资历与师承的翰林清流中,他这个“幸进”的“外来者”,显得格格不入。

时间在寒冷的等待中一点点流逝。天色渐渐由墨黑转为深蓝,又透出些许鱼肚白。

终于,在卯时初刻(凌晨五点左右),沉重的宫门在悠长的唱喏和钟鼓声中,缓缓开启。

“百官入朝——”

队伍开始缓缓移动,如同一条沉默的长龙,依次通过高大的宫门,踏入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核心的禁地。

穿过宽阔的广场,迈上高大的汉白玉台阶,最终,文武百官按照品阶,进入了巍峨庄严的金銮殿。

大殿之内,空间广阔,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巨大的盘龙金柱支撑着穹顶,御座高高在上,俯瞰着下方群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到令人窒息的气息。

李文渊品阶不高,位置靠后,站在大殿末尾的角落附近。他微微抬眼,能清晰地看到前方那些紫袍玉带的重臣,也能隐约看到御座之上,那道模糊却威仪天成的身影——大启王朝的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在大殿中回荡。

“众卿平身。”

一个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响起,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

朝会正式开始。

首先由内阁首辅出班,奏报北境最新军情。局势果然不容乐观,蛮族攻势凶猛,边军损失惨重,急需增援和粮草。皇帝详细询问了几句,声音依旧平稳,但殿内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压抑的怒火与忧虑。

接着是兵部、户部尚书依次出班,奏报调兵、筹粮事宜,其间夹杂着各种争论、推诿和辩解。整个大殿的气氛凝重而压抑。

李文渊站在后方,默默地听着。这些军国大事,暂时还轮不到他一个小小的侍读置喙。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尚未到来。

果然,在关于北境军务的讨论暂告一段落后,吏部尚书出班,奏报了一批官员的考核与任免情况。当念到“翰林院”时,李文渊感觉到不少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了他所在的方向。

“……新任翰林院侍读李文渊,业已抵京多日……”吏部尚书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

来了!

李文渊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