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机器变 > 第41章 建黑山学校学有用的东西

机器变 第41章 建黑山学校学有用的东西

作者:玉彬先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0:53:31

五特走到荻花庭身边,两人并肩站在不远处,看着眼前亲人团聚、笑闹交织的画面,风里都带着暖意。五特的眼睛有些发热,林晚和三冬凑在大囤姐俩身边,嘴巴不停张合着,像是在追问分别后的琐事,可风声将那些细碎的话语揉成了模糊的背景音。他当然能开启灵智核扫描功能听清一切,但他没有——此刻的喧闹与温情,本就该带着这般朦胧的烟火气。

阿果娘俩正拉着赵婶王姨的手,阿果娘手里还攥着块刚蒸好的红薯,边递边说着什么,引得两位婶子笑出了满脸褶皱;车夫爷爷则蹲在四冬身边,枯瘦的手指在地上画着圈,像是在讲从前赶车时遇到的趣闻,四冬听得眼睛亮晶晶的。五特望着这一切,心里却清明得很:这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荻花庭,又抬手把不远处正帮着搬东西的石头哥叫来,语气瞬间褪去了方才的温和,多了几分少年人少有的坚定,连眉头都微微蹙起,带着沉甸甸的考量:“荻叔叔,石头哥,学堂的事还得接着往细里完善。现在每天都有周边村镇的人把孩子送来,有的是家里实在顾不上,有的是想让娃认几个字、学些本事,这学堂,以后就是咱们这片山坳里的希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不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影,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咱们谁也不知道黑山拉拉主山脉以外是什么模样——我翻遍了寨子里老人传下的话本,这几百年,就没听过有外人从山那边来,也没人能活着翻过去。咱们这里,就像被老天爷圈起来的地方,与世隔绝得厉害。”

“更别说,”五特的指尖无意识地攥紧,语气愈发郑重,“我听寨里最年长的老阿爷说过,咱们住的这地方,竟是个天然的‘囚笼’——背后是刀削似的悬崖,底下是深不见底的云雾,连飞鸟都不敢往下掠;剩下三面,全是高可入云的山峰,山壁光滑得连藤蔓都难攀,刮风时能听见山涧里传来的怪响,夜里还能看到山顶飘着的鬼火似的磷光。咱们……是真的被困在这里了。”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落回学堂的方向,那里的屋檐下,几个孩子正追着一只蝴蝶跑过:“所以必须尽快发展——学堂得添些实用的课,教孩子们认草药、辨方向,甚至学些基础的防身本事;还得把寨子里的铁匠、木匠都拢一拢,多打些农具和工具。只有先把咱们的根基扎稳了,把手里的本事练硬了,才能护好这些孩子,护好咱们脚下的这片土,护好……我们的家。”

五特建学堂说:“筹建黑山学堂,面向6-12岁孩童招生,免吃住费,各村镇共送来600名学生,另有30位教书先生,但学堂仅招12名教师,将择优录取。

2. 特殊学生安排:打破年龄限制录取14岁的大囤,将8位自己认识的孩子分在同一宿舍,方便照料,具体名单如下:

- 大囤(14岁,破例录取)

- 二囤(10岁,赵婶被卖的二女儿)

- 禾穗安(11岁,沙窝镇里正禾满仓之女)

- 三冬(11岁,五特亲妹妹)

- 阿果妹妹(9岁,阿果由五特在李家坳救下)

- 林丫(10岁,二冬从奴隶市买回,一同买回的还有其姐林晚和受伤的母亲)

骨玲(11岁,西镇亭长荻花庭托付五特照顾)

五特的队伍成员已经成型………

黑山学堂记:少年筑梦,稚子归巢

一、山门前的喧闹与重逢

晨曦刚漫过黑山拉拉山脉的隧道口,新修的黑山学堂山门前就挤满了人。牛车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声响、孩童的嬉闹声、大人的叮嘱声缠在一起,像一团暖融融的棉絮。五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袖口卷到小臂,露出几道浅浅的疤痕——那是上次打通隧道时被碎石划的。他站在学堂门口的古树下,目光扫过人群,先落在了几个熟悉的小身影上,随即又被一个熟悉的瘦小男孩吸引。

那男孩约莫七岁,穿着打补丁的蓝布衫,脸膛晒得黝黑,正跟着人群往前挤。五特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去年在铬铁矿山洞外,自己亲手从黑熊嘴里救下的李家坳孩童小石头!当时孩子被吓得晕死过去,听有个小姑娘喊救命才发现的,这孩子叫小石头。没等他上前,小石头已经猛地朝他这边跑来,身后传来个怯生生的呼唤:“小石头,你跑慢些……”

小石头扑到五特面前,眼睛亮得像星子:“二冬哥哥!谢谢你,是你从黑熊嘴里救了我,还修了大隧道、盖了学堂,我娘让我来这儿好好读书!”

五特心头一暖,伸手轻轻拍了拍男孩的肩膀,指尖触到孩子后脑勺因黑熊袭击留下的浅浅疤痕,去年山洞外惊心动魄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好好读,学堂里有先生教你很多知识。”他温声说道。

正说着,身后的呼唤声近了,穿灰布裙的小姑娘提着布包追过来,梳着双丫髻,发梢沾着点草屑——正是他亲自从邻村救回的二囤。当初赎回二囤母亲赵婶后,得知二囤被亲奶奶卖到邻村,五特用灵智核昏迷功能读取记忆灵丝弦看到赵婶记忆里就是这个二囤,也是小石头被黑熊吓晕喊救命的小姑娘!她是小石头的爸爸买回去做童养媳的!也是因为五特救了小石头,在李家坳村长的说服下,才同意把二囤交回来的,这孩子眼底的怯懦与警惕,他始终记挂在心。

“二囤。”五特率先开口,语气熟稔又带着疼惜。二囤看到五特,眼眶瞬间红了,像看到了唯一的依靠,却还是飞快地拉住还想往前凑的小石头,往后退了半步,低下头盯着布包带,声音细若蚊蚋:“二冬哥哥……”她对陌生的小石头带着本能的距离,那小心翼翼的模样,让五特心口一揪——这是被苦难磋磨出的自我保护。

“你娘和小囤妹妹都在黑山西村等着,等学堂安顿好,我亲自带你去见他们。”五特声音放轻,伸手摸了摸她的头,指尖触到孩子打结的发梢,又想起当初救她时,她手上有冻疮的模样。二囤的眼泪“啪嗒”掉在布包上,布包里露出半块干硬的饼——那是她从家里带来的唯一吃食。“别怕,学堂管吃管住,以后有我在,没人能再欺负你。”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沙窝镇里正禾满仓拽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过来,老远就喊:“二冬小先生!可算找着你了!”那是与五特因一块饼和狼肉干早已熟络的禾穗安。小姑娘长高一截,手里紧紧攥着个油纸包,见了五特,熟稔地把油纸包往他手里塞:“二冬哥哥,我给你带了我们做的琉璃杯!去年你教我们的做法,我我们村的让我拿来给你看看做的怎么样……还有一个包裹”五特一看手艺已经非常娴熟了!

五特打开包裹,里面是几块黑乎乎的肉干,带着点烟火气。他鼻子一闻,味道还是很不错的,禾穗安说这是我们村的窦阿姨用沙子烫烤出来的肉干!说“二冬哥哥你尝尝,五特接过来就吃了一口!嗯味道还不错,而且外焦里嫩,是五特从来没吃过的味道……五特说”我去,真的真的很好吃……”

二、破例的姑娘与特殊的宿舍

喧闹声中,一个身影格外显眼——穿粗布长褂的大囤,比周围的孩子高出大半个头,垂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五特快步走过去,他与大囤早因村长求情时打过多次照面,深知这十四岁姑娘想读书的执念,对她的情况熟得不能再熟。这可怜的姑娘被她亲奶奶卖了,还卖到青阳阁!差点毁了一生……

“大囤,”五特轻声唤她,语气自然又亲近,“想读书就别怕,我答应过你,会让你留下。”大囤猛地抬头,眼里的警惕褪去,只剩难以置信:“真的?我超龄了,村长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五特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是对熟悉孩子才有的安抚动作,“留下吧,好好读书。”大囤眼泪瞬间涌出来,“扑通”一声就要下跪,五特赶紧扶住她:“别跪,读书是为了你自己。”

安顿好孩子,五特拿着名单去找负责分班的教书先生。名单上,二囤、禾穗安、三冬、阿果妹妹、林丫、骨玲的名字都在列——大囤、二囤、禾穗安、三冬(亲妹妹)、阿果妹妹(救下的阿果妹妹,阿果娘病重时是他找亲自救的)、林丫(从奴隶市赎回,连带其娘和姐姐一同安置),个个都和他有着深厚渊源,他对每个孩子的脾性、家境都了如指掌。唯有骨玲,是西镇亭长荻花庭特意托付的,只说这孩子没了爹娘,性子孤僻,让他多照看,他对骨玲并不熟悉。

“先生,把这几个孩子分在一个宿舍吧。”五特指着名单上的名字,语气恳切,“大囤、二囤、禾穗安、三冬、阿果妹妹、林丫、骨玲,一共八个人,住最东边那间大宿舍。这些孩子里,除了骨玲我不算熟悉,其他几个都和我亲近得很,分在一块儿能互相照应,我也能常去看看,她们不会闹矛盾的。”

负责分班的教书先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摸了一把山羊胡,想起“学堂是他盖的”的传闻,便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

五特刚走出屋子,就见三冬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身后跟着阿果妹妹和林丫——三个与他格外亲近的孩子。三冬扑进五特怀里,撒娇道:“哥!我听说你把我和穗安姐姐她们分在一个宿舍啦?”“是啊,”五特刮了刮她的鼻子,动作亲昵,“这样你就能和小伙伴一起读书睡觉,不用怕孤单了。”阿果妹妹怯生生地拉着五特的衣角,递上野山果:“二冬哥哥,这个给你吃。”林丫也仰起头,语气熟稔:“哥哥,我会照顾好三冬姐姐的,谢谢二冬哥哥让我来读书识字。”五特说:“林丫这可不是读书识字那么简单,在这学堂读书,以后都是武艺手艺加身的!”

不远处,骨玲独自站在廊下,看着他们,眼神疏离。五特走上前,尽量放缓语气——对待不熟悉的孩子,他总是多了几分谨慎:“骨玲,以后你和她们住一个宿舍,有什么事可以找我。”骨玲抿了抿唇,轻轻点了点头,没说话。

四、宿舍里的暖意与约定

傍晚时分,东边的宿舍里格外热闹。大囤帮着二囤铺床,两人因五特早已熟悉,相处得格外自然,大囤把自己的半床被子分给二囤:“天冷,你盖薄了会着凉。”二囤眼眶一红,小声说:“好的大姐姐。”小石头路过宿舍门口,探头想喊二囤,二囤本就对这个男孩带着距离,二冬把她救回来时他俩关系还挺好,但是二冬把她和大囤带到黑山西村见了亲娘后,她亲娘就说你和你姐姐都是二冬少爷救回来的,所以你俩不许和任何男孩来往,知不知道,你们俩永远是二冬少爷的人,长大后也是二冬少爷的女人,就算一辈子不嫁也得照顾好二冬少爷,二囤想起她娘的话,此刻更是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床铺,避开了他的目光——那段和小石头的回忆她不敢去想。

禾穗安拿着狼肉干,熟络地分给三冬姐姐、阿果妹妹和林丫:“你们尝尝,这可是我们沙窝镇窦阿姨做的沙子烤肉,可好吃了。”四个因五特而熟悉的孩子凑在一起,笑着分享,格外亲昵。

角落里,骨玲独自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个小木梳,有些无措。三冬看出她的局促,这孩子向来亲近熟悉的人,对待陌生的骨玲也带着几分热情,蹦蹦跳跳地跑过去,把自己的花绳递过去:“骨玲,你帮我梳头发吧,我们以后就是室友啦!”骨玲愣了愣,看着三冬热情的样子,迟疑着接过木梳,动作有些生疏地帮三冬梳头发。

就在这时,五特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几个白面馒头和一碗炖肉:“你们,饿了吧?先吃点垫垫肚子。”他把馒头分给大家,对大囤、二囤、禾穗安、三冬妹妹、阿果妹妹、林丫熟稔地叮嘱着“多吃点”“不够再拿”,到了骨玲面前,语气放缓,带着对不熟悉孩子的温和:“骨玲,多吃点,长身体。”骨玲接过馒头,小声说了句“谢谢”。五特没走静静的看着她们说东西,尤其对骨玲格外注意,五特在边上悄悄的用灵智核昏迷功能偷偷的不知不觉把骨玲弄晕,又不可察觉的用灵智核功能读取记忆,灵丝弦细的丝线慢慢进入骨玲的体内连接脑神经上!哇哇的哭声在五特脑海里想起,是骨玲的声音!五特看到一个穿着补丁加补丁的女子口吐鲜血趴在血泊之中,叫着骨玲说:“娘要走了,给你这个做纪念吧!骨玲接过一个木梳……不能照顾你了,你爹也不在了,你该怎么办啊,不行你就自卖自身,给好人家做丫鬟吧!说完骨玲的娘就不舍的离开了人世!……”那时骨玲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她把木梳紧紧的握在手里无助的走着!五特又看到荻花庭叔叔!是他救了骨玲,之后骨玲的记忆里就是在荻花庭加做丫鬟!说是丫鬟看骨玲的记忆里荻花庭对她很好像亲姑娘一样!五特收回灵丝弦……让骨玲睡一会吧……她真的很难……

孩子们围坐在床边吃着馒头,二囤小声说想娘了,五特立刻答应周末带她去——他记得当初救回二囤时,孩子哭着喊娘的模样,对自己救下、记挂的孩子的心愿向来放在心上;禾穗安、阿果妹妹、林丫也纷纷说着心愿,五特都一一回应;三冬抱着五特的胳膊撒娇;只有骨玲安静地在昏睡……,不一会骨玲就醒了,她疑惑的看着他们……听着大家说话,偶尔抬头看一眼五特,眼神里多了几分温度。

“姐妹们,”五特站起身,目光扫过熟悉的小姑娘,最后落在骨玲身上,“只要你们好好读书,心愿都会实现。黑山学堂,是你们的家。”

孩子们齐声应着,宿舍里的暖意,在熟悉的亲近与陌生的试探中,慢慢流淌。

五特说我先走了,明天就开始选教书先生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第二天……

黑山西村选聘先生记

五特站在黑山西村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下方整齐站立的三十位教书先生,声音沉稳有力:“诸位远道而来,为黑山西村的教化之事奔波,五特在此先行谢过。但村落初建,资源有限,教书先生之位仅能选出十二人。不过,未被选中者也无需灰心,黑山西村尚有诸多事务空缺,尽可留下另寻生计。”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泛起一阵小小的骚动。李家坳来的五位先生相互对视,眼中满是紧张;西镇亭长荻花庭举荐的十人队伍里,有人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柳镇苏文带来的五位先生则面色平静,似乎胸有成竹;新河镇村长王河送来的五人低声交谈着,沙窝镇禾满仓举荐的五位先生也神色各异。

五特抬手压了压,现场瞬间安静下来:“选拔方式为考试,由我出题。第一项,以黑山西村为题,写一篇文言文与一首古诗词;第二项,考察数学知识;第三项,地理知识,尤其要说说黑山拉拉主山脉以外的地貌。”

“黑山拉拉主山脉以外的地貌?”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一位来自西镇的先生皱着眉问道:“五特大人,这黑山拉拉主山脉向来人迹罕至,我们从未涉足过,如何能知晓山脉以外的地貌啊?”

五特眼神平静地看向他:“不知便是不知,如实作答即可,无需隐瞒。此次考试,不仅考学识,更考态度。”

随后,先生们各自找地方开始创作。阳光洒在黑山西村的土地上,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那是石头哥正带领着村民们大量炼制赤铁矿,一块块赤铁矿在高温下逐渐变成铁水,再被铸造成各种农具和工具。五特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灵智核始终开启,扫描着附近三里地内的情况,生怕有危险突然降临,一边时不时看向正在答题的先生们。

约莫一个时辰后,先生们陆续完成答题。五特让人将答卷收上来,随后说道:“接下来,诸位依次上前,高声朗读自己的文章与古诗词。”

第一位上前的是李家坳的周先生,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黑山西村赋》:黑山西村,处黑山之麓,地虽偏,然民风淳朴。山峦叠翠,溪水潺潺,田亩错落,屋舍俨然……”文章写得中规中矩,诗词也只是平淡描述了黑山西村的景象。

紧接着,西镇的吴先生上前,他的文言文辞藻华丽,将黑山西村的山水描绘得颇为生动,诗词也颇具韵味。但当五特问及黑山拉拉主山脉以外的地貌时,他却面露难色:“在下未曾去过那般偏远之地,实在不知。”

柳镇的苏先生才华横溢,文言文见解独到,诗词更是意境深远,可面对地理问题,同样摇头表示不知。新河镇和沙窝镇的先生们也大多如此,唯有一位来自沙窝镇的马先生,犹豫着说道:“我曾听一位行商说过,黑山拉拉主山脉以西似乎多是戈壁,黄沙漫天,少有人烟,但不知真假。”

五特点了点头:“虽只是听闻,但也算有几分信息,态度尚可。”

待所有先生都朗读完毕,五特开始仔细审阅答卷,结合他们的表现筛选人选。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安排传信事宜:“诸位,无论是否被选为教书先生,还请各自村镇派一人常驻黑山西村,负责传信工作,以便日后沟通联络。”

荻花庭举荐的一位先生立刻应声:“五特大人放心,西镇定会安排妥当,确保传信顺畅。”其他村镇的先生们也纷纷表示会照办。

经过一番筛选,五特最终确定了十二位教书先生的人选,其中包括柳镇的苏先生、沙窝镇的马先生等。当念到入选者名字时,他们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未入选的先生们虽有失落,但听闻能在黑山西村另寻工作,也渐渐平复了心情。

此时,灵智核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信号,五特心中一紧,随即安抚众人:“诸位稍安勿躁,只是些小动静,我已派人查看。”随后,他叫来身边的侍卫,低声吩咐了几句,侍卫立刻领命而去。

处理完这些,五特看向众人:“入选的教书先生,明日便开始筹备教学事宜;未入选的先生,可随我身旁的管事去了解村内空缺的事务;负责传信的各位,也请尽快熟悉传信路线。黑山西村的未来,离不开诸位的努力。”

众人齐声应和,原本有些紧张的氛围,此刻变得充满了干劲。远处的打铁声依旧铿锵,阳光照耀下的黑山西村,正一步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的日子里,入选的教书先生们忙着搭建学堂、筹备教材,他们时常聚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法,如何让村里的孩子更好地接受知识。苏先生提议先从基础的识字教起,再逐步教授诗词和算术,马先生则主动提出负责地理课程,虽然对黑山拉拉主山脉以外的地貌了解不多,但他表示会努力搜集相关信息,为孩子们呈现更广阔的世界。

未入选的先生们也找到了各自的去处,有的协助村民们记录农事,有的帮忙整理村落的文书,还有的跟着石头哥学习炼铁的相关知识,虽然辛苦,但每个人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负责传信的先生们则很快熟悉了路线,他们骑着快马,穿梭在黑山西村与各个村镇之间,及时传递着各种信息,确保了各村镇与黑山西村的紧密联系。

一天傍晚,五特正在查看灵智核反馈的扫描结果,确认附近没有危险后,走到学堂外。此时,苏先生正带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背书,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村落中,与远处的打铁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五特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黑山西村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几天后,负责传信的西镇先生匆匆赶回,神色慌张地找到五特:“五特大人,不好了,西镇附近出现了一群不明身份的人,行踪诡异,似乎在窥探咱们各个村镇的情况。”

五特心中一凛,立刻开启灵智核,扩大扫描范围。果然,在西镇附近三里地外,发现了十几道可疑的身影。他当机立断,叫来石头哥和几位得力的村民:“石头哥,你立刻带领一部分正在炼铁的村民,带上炼制好的铁器,随我去西镇查看情况;其他人继续留守村落,加强戒备。”

石头哥放下手中的活计,大声应道:“好嘞,五特大人,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五特带领着队伍火速赶往西镇。路上,他叮嘱众人:“此次前往,务必谨慎行事,先弄清楚对方的身份和目的,不要轻易动手。”

抵达西镇附近后,五特让众人隐蔽起来,自己则通过灵智核仔细观察着那群可疑之人。只见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手中拿着简陋的武器,正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这时,一位西镇的村民悄悄来到五特身边,低声说道:“五特大人,这群人好像是附近山林里的土匪,之前就听说过他们时常骚扰周边的村落。”

五特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对策。他示意石头哥带领一部分人从侧面迂回,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正面迎敌。当土匪们发现他们时,顿时露出了凶狠的神色,为首的土匪头子大声喊道:“识相的就赶紧滚开,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五特冷笑一声:“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此窥探,今日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话音刚落,他便率先冲了上去。石头哥等人也立刻行动起来,村民们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手中的铁器锋利无比,再加上他们常年劳作,力气过人,与土匪们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土匪们没想到遇到的抵抗如此顽强,渐渐落入了下风。经过一番激战,大部分土匪被制服,只有少数几人侥幸逃脱。五特没有下令追赶,而是让人将被俘的土匪押回黑山西村,再做处置。

回到村落,五特立刻召集了各村镇负责传信的先生,让他们尽快将此事告知各自的村镇,提醒大家加强戒备。同时,他也对参与此次行动的村民们进行了嘉奖,鼓励大家继续保持警惕,共同守护黑山西村和周边村镇的安全。

经历了这次事件后,黑山西村与各个村镇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可能出现的危险。教书先生们也更加用心地教导孩子们,希望他们能早日成才,为村落的发展贡献力量。石头哥则带领着村民们加快了炼铁的速度,打造出更多的武器和农具,为村落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日子一天天过去,黑山西村的学堂里传出的读书声越来越响亮,炼铁炉里的火焰越烧越旺,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五特站在村口,望着眼前充满生机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一切只是开始,黑山西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黑山西村定能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堂里的孩子们渐渐掌握了不少知识,他们开始帮助村民们记录农事、书写家书,成为了村落里的小帮手。苏先生和马先生等人也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他们从过往的行商口中搜集了更多关于黑山拉拉主山脉以外的信息,整理成教材,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

未入选的教书先生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负责记录农事的先生们帮助村民们总结经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整理文书的先生们则为村落建立了完善的档案,方便了日后的管理;跟着石头哥学习炼铁的先生们,凭借着自己的学识,提出了不少改进炼铁工艺的建议,使得炼铁效率大大提高。

负责传信的先生们依旧穿梭在各个村镇之间,他们不仅传递着信息,还充当起了“文化使者”的角色,将黑山西村的教学成果和发展变化分享给其他村镇,不少村镇都纷纷前来取经,希望能借鉴黑山西村的经验,发展自己村落的教化和生产。

一天,新河镇的村长王河亲自来到黑山西村,他握着五特的手,激动地说道:“五特大人,真是太感谢你了!自从咱们各个村镇建立了传信机制,又借鉴了黑山西村的发展经验,我们新河镇的变化可大了,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五特笑着说道:“王村长客气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各个村镇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相信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会越来越好。”

随后,王河还参观了黑山西村的学堂和炼铁炉,当看到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模样和熊熊燃烧的炼铁炉时,他不禁感叹道:“黑山西村能有今日的景象,离不开五特大人的英明领导啊!”

五特摆了摆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真正的功劳在于每一位村民,在于每一位为黑山西村的发展付出努力的人。”

就在黑山西村和周边村镇蓬勃发展之际,之前逃脱的那伙土匪又回来了,而且这次他们还带来了更多的人手,准备对黑山西村发起攻击,抢夺村落里的粮食和铁器。

灵智核提前探测到了土匪的行踪,五特立刻召集众人,做好了战斗准备。石头哥带领着炼铁的村民们手持锋利的铁器,严阵以待;教书先生们则组织村民们将老弱妇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准备好石块、弓箭等防御武器。

当土匪们气势汹汹地来到黑山西村外时,看到的是严阵以待的村民们。土匪头子嚣张地喊道:“识相的就赶紧把粮食和铁器交出来,否则我们踏平你们这个小村落!”

五特站在队伍最前面,目光坚定地说道:“想要抢夺我们的东西,先问问我们手中的铁器答应不答应!”

随着五特一声令下,村民们立刻发起了攻击。石头哥一马当先,手中的铁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很快就放倒了几个土匪。教书先生们也不甘示弱,他们虽然没有村民们力气大,但凭借着灵活的身手和智慧,用石块和弓箭不断攻击土匪。

土匪们没想到黑山西村的村民们如此勇猛,一个个被打得落花流水。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土匪们再次惨败,这次没有一人逃脱,全部被村民们制服。

之后,五特将这些土匪交给了各个村镇共同处置,经过商议,决定让他们参与村落的劳作,用劳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这些土匪在劳作过程中,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淳朴和善良,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渐渐开始改过自新,成为了村落里的劳动力。

经历了这次土匪事件后,黑山西村的威望越来越高,周边的村镇都纷纷向黑山西村靠拢,希望能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五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联合各个村镇,成立一个联盟,共同发展、共同抵御危险。

在五特的牵头下,各个村镇的村长和代表齐聚黑山西村,举行了联盟成立仪式。仪式上,五特说道:“从今往后,我们各个村镇便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要携手共进,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安全!”

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响彻云霄。从此,黑山西村带领着周边的村镇,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学堂里的读书声越来越响亮,炼铁炉里的火焰越烧越旺,田野里的庄稼茁壮成长,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五特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他们招手。

黑山西村联盟剿匪记

五特站在黑山西村学堂前的空地上,身旁立着刚铸好的铁制联盟令牌,阳光将令牌上“互护”二字照得格外醒目。下方,李家坳、西镇、柳镇、邵家坳、新河镇的村长与代表,以及黑山部落的首领黑岩,正神色肃穆地望着他。

“前番土匪两次来犯,虽都被我们打退,但周边山林里的凶兽仍在祸害庄稼,流窜的匪患更是像毒瘤——今日请诸位来,便是要组建‘互护镇联盟’,联手绞杀这些祸害!”五特的声音掷地有声,灵智核悄然运转,将三里内的风吹草动尽收眼底,“联盟之内,不分村镇部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好!早该如此!”西镇亭长荻花庭率先拍案,他袖口沾着草屑,显然是刚从被凶兽糟蹋的田地里赶来,“我西镇愿出二十个精壮汉子,再带上五把石头哥新炼的铁刀!”

李家坳的李村长摸了摸腰间的短斧,眉头紧锁:“我们坳里人少,但也能凑出十个人,都是常年上山打猎的好手,对付凶兽有经验!”

柳镇的苏文扶了扶衣襟,语气沉稳:“柳镇除了派十五人参与剿杀,还能让教书先生们提前绘制山林地图,标注凶兽常出没的地界。”

邵家坳的邵村长是个黝黑的汉子,嗓门洪亮:“我们邵家坳虽偏,但山里的陷阱手艺可不是盖的!出十个人,再带上二十副捕兽夹,保准能困住凶兽!”

新河镇的王河搓了搓手,眼神坚定:“新河有船,若是匪患或凶兽往河边跑,我们派十五人撑船堵截,绝不让它们漏网!”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黑山部落的黑岩,他身材高大,肩上扛着石斧,沉声道:“黑山部落的人,从小在山里跑,追踪、搏杀,我们最在行!出二十五人,部落的猎手全上!”

五特见众人响应热烈,拿起桌上的联盟令牌,高高举起:“既如此,联盟今日便正式成立!我提议分三路行动——”

他指着苏文递来的简易地图,继续说道:“第一路,由西镇、李家坳的人组成,负责清剿北边鹰嘴崖的土匪窝,那里是前番逃匪的藏身地;第二路,邵家坳与黑山部落的人,去南边黑风口,那里凶兽最多,尤其是那只伤了三个村民的黑熊;第三路,新河镇与柳镇的人,沿东边河湾巡逻,防止匪兽逃窜,同时接应另外两路。”

“我跟第一路走!”荻花庭主动请缨,“那伙土匪害我西镇丢了两担粮食,我得亲手讨回来!”

黑岩瓮声瓮气地说:“黑风口的黑熊交给我们部落,保证打断它的熊腿!”

五特点头,将令牌交给身旁的石头哥:“石头哥,你留在村里,继续炼制铁器,若是联盟需要支援,灵智核会第一时间传信,你带着炼铁的壮丁接应。”石头哥重重点头,攥紧了手中的铁砧。

出发前,各村镇的人聚在村口,邵家坳的人正给西镇的汉子们分发捕兽夹,黑山部落的猎手则教李家坳的人辨认凶兽踪迹。苏文站在一旁,将标注好的地图一一递给各路人马,叮嘱道:“遇到岔路别慌,按地图上的红圈走,若是迷了路,就往有烟的方向跑,我们会在沿途点上烽火。”

王河拍了拍撑船汉子的肩膀:“河湾的芦苇丛里藏着不少野鸭,别光顾着抓,盯紧水面,匪兽要是敢下水,直接用鱼叉扎!”

五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暖意涌动,他走上前,高声道:“诸位记住,我们是联盟,要相互帮衬,别逞能!剿匪除兽不是为了争功,是为了让各家的老人能安心晒粮,孩子能放心在村口玩耍!”

“出发!”随着黑岩一声吆喝,三路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山林进发。五特站在村口,灵智核的扫描范围不断扩大,时刻关注着三路的动向。

不到半个时辰,灵智核传来信号——第一路在鹰嘴崖附近与土匪交上了手。荻花庭带着西镇的人冲在最前面,铁刀劈在土匪的木盾上,发出“哐当”巨响。李家坳的猎手们则绕到崖后,用弓箭射向土匪的后路。“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荻花庭大喊,手中铁刀一挥,将一个土匪的木棍劈成两段。土匪们本就心虚,见联盟的人又多又猛,很快就缴械投降。

与此同时,第二路在黑风口遇到了那只黑熊。黑岩带着部落的人举着石斧冲上去,黑熊咆哮着扑来,邵家坳的人迅速抛出捕兽夹,“咔嗒”一声夹住了黑熊的后腿。“上!”黑岩大喝,石斧狠狠砸在黑熊的背上,黑熊吃痛,轰然倒地。邵家坳的人立刻上前,用绳索将黑熊捆得结结实实。

第三路的王河正带着人在河湾巡逻,突然发现水面上有几个黑影——竟是三个土匪想划船逃跑。“追!”王河一声令下,新河镇的人撑着船飞快地追上去,柳镇的人则在岸边射箭,吓得土匪们纷纷跳船,很快就被活捉。

夕阳西下时,三路队伍陆续返回黑山西村。村口挤满了迎接的村民,孩子们围着满载而归的队伍欢呼,大人们则忙着清点俘虏和猎物。荻花庭押着十几个土匪,脸上满是得意:“鹰嘴崖的土匪窝端了,还搜出了不少粮食,都是之前抢我们的!”黑岩则让人把捆好的黑熊抬到空地上,引得村民们纷纷围观。

五特看着眼前的景象,拿起联盟令牌,对众人说道:“今日一战,证明我们联盟一条心,没有办不成的事!往后,互护镇联盟要一直走下去,不光剿匪除兽,还要一起开垦荒地、修建水渠——咱们的日子,定会越来越红火!”

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黑山西村的上空回荡,与远处的打铁声、学堂里残留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人的乐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