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富大贵 > 第35章 巨幅剪纸

大富大贵 第35章 巨幅剪纸

作者:如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4:19:33

四季更迭,一年光景,转瞬即逝。次年年底,引林渠竣工通水。滔滔的大林河水顺着新开挖的向水渠奔腾直泻,形成一条“人工天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人声鼎沸。

富文兴担任主编的战地报纸发表了最后一期,冰城市各大电台、报纸纷纷报道:三万民工,三度寒暑,在没有机械力量辅助的情况下,硬是靠着血肉之躯,肩扛人抬,完成土方1026.32万立方米,石方8.46万立方米,混凝土2.23万立方米。修起了一条全长300华里,途径冰城14个乡镇99个村屯的引林渠,修筑了生命渠、幸福渠、友谊渠!

引林渠的竣工,推动了冰城农业的发展。这三年,富文兴更瘦了,更黑了,但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竣工庆典这天,张巧珍和汪秀云高1.5米,长3.6米的巨幅剪纸作品《引林颂》送到工程指挥部。

张为民和富文兴几人,沿着剪纸从头到尾仔细观摩,发现每一幅画面都栩栩如生,神韵十足。

“文兴,你看,这还有咱们围着锅吃饭的画面呢!这让我想到了那次秀云来工地给咱们做杀猪菜,那顿饭是我吃的最香的一顿饭。”回忆起往事,张为民眼含泪光。

“书记好眼力,我和师父剪的就是当时的场景。”汪秀云笑道。

“这个场景好,让我又想起了杀猪菜的味道,好像都能闻到香味儿了。”张为民略显夸张道。

“书记,你要是想吃杀猪菜,改天到我家,让秀云给你做!”富文兴道。

张为民摆了摆手,“可不能再麻烦秀云了,去我家,你们也尝尝你嫂子的手艺!”

富文兴看了一眼妻子,道:“好,有机会我带秀云去吃饭,也见见嫂子。”

他们正说着话,马南山和郑有才从门外进来。

“听说秀云和师父给咱们送剪纸来了,我们赶紧回来看看!”马南山笑着看向张巧珍和汪秀云。

郑有才快步上前,指着剪纸中夜间扛石块的场景,激动地说:“这一篮子石块,差不多得有六、七十斤重,咱这一天,也能扛个几十次了吧!”

马南山接话道:“是呀,咱这渠是血汗修的,更是情义筑的!全凭咱冰城人的硬骨头!”

张巧珍听着众人感慨,轻声道:“剪到你们抬石头,我手都在抖,我能想象到你们肩上压出的血印子。”

张为民点头:“老人家,能看得出,你们的剪纸不光是手艺,更是心气儿。每一刀下去,都带着对咱这条渠的感情呀!”

富文兴默默望着剪纸作品中熟悉的画面,忽然觉得,那渠水潺潺流淌,也流进了千家万户的心田。它不仅滋养着庄稼,也润泽着人们心底的希望。

此刻,阳光斜照进屋,映在剪纸人物粗粝的面容上,仿佛为每一道皱纹镀上了金边。

引林渠,让干涸的土地重新泛起油亮的绿意,也会让农民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起来。孩子们在渠边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树荫下讲述着修渠的故事。这渠,早已不只是灌溉工程,更是冰城人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精神图腾。

富文兴将目光投向剪纸的最后——那是他们冒雪破冰的画面,火把照亮了寒夜,也点燃了希望。

张为民凝视良久,感慨道:“这剪纸剪的是过去,照的却是未来是冰城人心之所向!”

窗外,渠水依旧汩汩向前,映着朝阳,也映着未来。那流水声里,有祖辈的呐喊,也有时代的回响。

剪纸在墙上微颤,光影斑驳,仿佛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片热土的变迁。

剪刀游走,纸屑如雪,每一片都落成记忆的印记。为了剪出满意的作品,汪秀云已记不清画了多少张草图,剪了多少幅样稿,经历了多少次不眠之夜。只为那每一处线条都能诉说修渠人的坚韧与信念。她指尖磨出的薄茧,是岁月留下的勋章,也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富文兴凝望作品中那蜿蜒如龙的引林渠,仿佛看见无数身影在风雪中并肩前行。这剪纸,不只是纸上风景,更是刻进血脉的记忆。每一幅画面都在低语:唯有坚守,才能破荒;唯有团结,方可克难。它将修渠人的脊梁化作线条,把冰城人的信念凝成图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汪秀云和师父创作的剪纸作品得到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作品被刊登在各大报纸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富俊杰上学的学校主动邀请张巧珍和汪秀云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剪纸课。这不仅让富俊杰实现了愿望,也让他倍感荣耀。

兰乡塑料厂,富锦华和工友们也在当天的报纸上看到了张巧珍和汪秀云的剪纸作品。

“小华,听说这剪纸是你妈妈和师父一起剪的。姨也太厉害了,她这双手太巧了,能洗衣、做饭、养家、做鞋,还能剪出引林渠的风雪夜战图,剪出你们冰城人不服输的劲儿来!能剪这么大一幅剪纸,这得费多少功夫呀,想想都难!小华,你也好好和姨学,这手艺传下去,比啥都强。”李娟啧啧称赞。

“是呀,小华,我看过你剪的花儿呀,蝴蝶什么的,剪的都挺好!你这手也巧,是剪纸的料!不过,你和姨比起来还有距离,你得多向她学习学习!手艺这东西,不怕慢,就怕断。”车间主任刘英推了推眼镜,语重心长,“引林渠修了多少年?整整三年!风雪压不垮,严寒冻不裂,靠的就是大家伙儿咬牙接着干。你们年轻人接下这剪子,就像修渠人接过铁锹一样,要把那股劲儿剪进心里去。”

车间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气氛热烈而真挚。富锦华红着脸低头不语,手指不自觉摩挲着工作服口袋里那把随身携带的小剪刀。

富锦华默默看着报纸上的剪纸,眼眶微热。她想起母亲深夜就着昏暗的灯剪纸的侧影,想起父亲修渠归来冻得发紫的手背,心中蓦然涌起一股热流。

这把剪刀,曾剪过窗花、鞋样,也该剪出属于她们这一代人的故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