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星”号的紧急修复程序在死寂的星空中无声地运行着。如同一位重伤的巨兽,它依靠着残存的本能,优先修复维系最基本生存的系统。主控室内,大部分仪器依旧黯淡,只有少数几个屏幕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显示着维生系统的参数和缓慢回升的能量读数。
林月如盘膝坐在舰长椅上,如同一尊历经风霜的石像。她的气息微弱,但异常平稳,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引动周遭稀薄的宇宙元气缓缓汇入己身。体内,那黯淡的星核与暗金星环,正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贪婪地汲取着丹药之力与外界元气,进行着缓慢而坚定的自我修复。
这一次的重创,几乎将她推到了形神俱灭的边缘。经脉如同干涸龟裂的河床,星核表面布满了细微的裂痕,连那新炼成的暗金星环都显得摇摇欲坠。然而,**极致的毁灭往往也孕育着新生的契机**。**在抵抗归墟意志、强行融合对立法则的过程中**,**她的道基仿佛被置于宇宙熔炉中进行了最残酷的淬炼**。**此刻**,**尽管虚弱**,**但她对星辉灵力**、**对暗金星环的湮灭之力**,**乃至对那片混沌气流的感悟**,**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一种破而后立的** **明悟**,**在她心间流淌**。
时间在修复中悄然流逝。半个月后,“逐星”号的基础功能恢复了七成,至少能够进行低速航行和基本的探测。林月如的伤势也稳定下来,虽然距离巅峰状态还相差甚远,但已无性命之忧。
她第一时间调出了那份以巨大代价换来的、完整的星路传承。目光聚焦在那个新发现的空间跳跃锚点上。
“分析‘寂灭星渊’规避路径可行性,及目标跳跃锚点‘晨曦之眼’状态。”她的声音还带着一丝伤后的沙哑。
“分析完成。”辅助灵识的声音恢复了平稳,“路径可行性:高。‘晨曦之眼’锚点为古盟约鼎盛时期建造的大型定向跳跃点,根据接收到的传承信息判断,其核心结构保存相对完整,能量反应处于休眠状态。激活并完成一次定向跳跃,预计需要消耗‘逐星’号当前能源储备的92%,并对舰体结构造成15%-20%的额外负荷。”
代价巨大,但相比穿越那片记载中连光线都无法逃脱的“寂灭星渊”,这无疑是唯一的选择。
“规划前往‘晨曦之眼’的最优航线。启动舰体结构强化预案,优先储备跳跃所需能源。”
“指令确认。”
“逐星”号再次启程,拖着略显残破的身躯,朝着那个能极大缩短归途的希望之地驶去。航速不快,正好给予林月如更多时间恢复与沉淀。
她不再仅仅专注于修复伤势,而是开始系统地梳理与消化此番“归墟之影”边缘之行的收获。那瞬间爆发的混沌气流,是星辉灵力与暗金星环力量在生死关头被迫的融合,虽然粗粝,却指明了未来力量运用的一个可能方向——并非简单的对立或压制,而是寻找那微妙的平衡点,化毁灭为守护,纳归墟之力为己用。
她尝试着在体内小心翼翼地模拟、引导这两种力量。过程依旧凶险,稍有不慎便会引动旧伤,但每一次成功的微调,都让她对自身力量的掌控精进一分。那暗金星环在她的引导下,不再仅仅是被动防御,偶尔能被她抽离出一丝极其微弱的湮灭之力,萦绕在指尖,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波动。
“星晖神弓”似乎也因她道行的精进而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总是隐匿于识海,而是时常悬浮在她身侧,弓身之上的淡金符文流转不息,与林月如体内的星核、暗金星环隐隐构成一个更加和谐的整体。它仿佛一个沉默的导师,在她尝试融合力量时,会散发出温和的波动,进行着微妙的引导与校准。
数月航行,转瞬即过。
当“逐星”号抵达“晨曦之眼”所在星域时,林月如的伤势已恢复了八成,对力量的掌控也更上一层楼。
前方的景象令人震撼。那并非一颗星辰,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由无数复杂几何晶体结构构成的**人工造物**!它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之中,整体呈现出一种黯淡的银白色,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及一些撞击留下的疤痕,但其核心区域,隐约能看到有规律的蓝色能量脉络在缓缓流淌,如同沉睡巨人的血管。
这就是“晨曦之眼”,古盟约时代的伟大遗产。
“启动锚点唤醒协议,注入识别码(源自星路枢纽传承)。”林月如命令道,心情不免有些激荡。
“协议启动……识别码验证通过……开始能量注入……”
“逐星”号储备的庞大能源,化作一道粗壮的蓝色光柱,射向“晨曦之眼”的核心。那沉寂了不知多少万年的巨大造物,开始轻微震动起来!表面的尘埃簌簌落下,核心的能量脉络越来越亮,最终,整个“晨曦之眼”仿佛活了过来,爆发出璀璨夺目的蓝色光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