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星”号如同挣脱蛛网的飞鸟,终于冲出了“迷识之域”那令人心智沉沦的边界。主控室内,那股无处不在的精神压抑感骤然消失,窗外的星辰恢复了清晰锐利的轮廓,冰冷而真实地悬挂在墨色天鹅绒般的宇宙背景中,仿佛之前经历的一切扭曲与低语都只是一场噩梦。
林月如依旧坐在舰长椅上,脸色苍白,气息略显虚浮。强行催动“星辰之火”煅烧魔气,又经历“虚空低语者”的精神冲击,即便有“星晖神弓”关键时刻的力挽狂澜,她的消耗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她甚至来不及仔细探究神弓爆发出的那“原初之光”的奥秘,便立刻服下数枚固本培元的丹药,全力运转星辉道基,修复着受损的经脉与神识。
体内,那被“原初之光”净化后、颜色近乎淡灰透明的魔气星环,此刻**安静得如同不存在**,**紧紧依附在星核最外围**,**连一丝波动都吝于散发**。**但林月如能感觉到**,**它并未消失**,**更像是一种受创后的“蛰伏”**,**其本质中那股冰冷的**、**与归墟相关的法则意味**,**反而因为被剥离了狂暴表象而更加纯粹**。**这让她不敢有丝毫放松**。
数个时辰的深度调息后,林月如才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疲惫未褪,但那份历经磨难后的坚韧却愈发沉淀。她看向主控室中央的星图。
代表“逐星”号的光标已经脱离了代表“迷识之域”的灰色区域,正沿着那条淡蓝色的归乡星路,驶向下一段航程。然而,星图清晰地显示,前方并非坦途,而是一片被标记为深红色、结构极其复杂的区域——**“碎星回廊”与“空间褶皱区”**。
根据“逐星”号数据库的记载,这里曾是远古时期一场涉及多个高等文明、惨烈无比的星海战争的最终战场。无数星辰被击碎,空间结构被打得千疮百孔,形成了这片由密集星辰残骸、不稳定引力陷阱、以及如同揉皱的纸张般扭曲折叠的空间褶皱构成的死亡迷宫。
其危险,更甚于“迷识之域”!那里是精神层面的考验,而这里,是物理与空间法则层面的绝杀之局!
“报告当前状态及前方区域详细扫描结果。”林月如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下令道。
“舰长。星舟结构完整度85.1%,核心能源活跃度41.3%,推进系统稳定。维生系统、探测阵列运行正常。武器系统修复进度12%,暂无实战能力。”
“前方‘碎星回廊’扫描进行中……警告:探测到超强引力乱流,大量高密度星骸以不规则轨迹运行,空间褶皱现象极其活跃,平均每0.1光年检测到三处以上空间断层或微型虫洞(稳定性未知)。建议航速降至0.1倍光速以下,启动最高级别空间规避协议。”
星图上,那片区域被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和扭曲的波纹线填满,看得人头皮发麻。
林月如深吸一口气。0.1倍光速,意味着穿越这片区域将耗费十倍于正常航行的时间,期间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船毁人亡。
“执行指令。航速降至0.08倍光速,启动空间规避协议,探测阵列功率最大化,优先扫描安全航道。”
“指令确认。”
“逐星”号庞大的身躯微微震颤,尾部的离子流光芒收敛,速度陡然下降,如同一位小心翼翼的探路者,缓缓驶入了那片由星辰尸骸构成的巨大迷宫。
一进入“碎星回廊”的外围,景象便与外界截然不同。视野所及,不再是空旷的星海,而是无数巨大、狰狞、形态各异的星辰碎片。有的如同被撕裂的山脉,断面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有的则如同融化的琉璃,内部凝固着狂暴的能量;更有一些巨大的生物骨骸(或许是某种星空巨兽)混杂其中,白骨嶙峋,散发着苍凉死寂的气息。这些星骸并非静止,它们在混乱的引力场作用下,如同被无形巨手抛掷的弹珠,以各种刁钻的角度和速度相互碰撞、飞掠,发出沉闷如雷的巨响,激起一圈圈扭曲空间的涟漪。
星舟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在辅助灵识的精密计算和林月如的神识辅助下,艰难地在一片片死亡旋涡的缝隙中穿梭。每一次规避都险象环生,巨大的星骸几乎是擦着护盾掠过,带起的引力扰动让星舟剧烈摇晃。
这还仅仅是外围!
随着深入,空间褶皱的现象开始显现。前方的星骸景象会突然如同水面倒影般扭曲、破碎,下一刻,星舟可能已经出现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位,甚至偶尔能透过短暂稳定的空间窗口,看到回廊深处那更加光怪陆离、违背常理的景象——比如倒悬的星河、无限循环的星骸走廊、甚至是……另一个维度渗过来的、不可名状的诡异光影。
在这种环境下航行,对林月如的心神是极大的考验。**她需要时刻将神识与星舟探测系统融合**,**预判星骸轨迹**,**感应空间褶皱的细微波动**。**这种高强度的感知负荷**,**让她刚刚恢复一些的神识再次迅速消耗**。**更让她心惊的是**,**在这片空间结构极度不稳定的区域**,**她体内那蛰伏的魔气**,**似乎与某些空间褶皱中泄露出的**、**带着归墟气息的“虚空能量”产生了微弱的** **共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