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焰殿底层的封印石室内,尘埃混合着能量湮灭后的焦糊气息,缓缓沉降。地火封印池已然干涸龟裂,只余中心一点灼热的暗红,证明着此前狂暴的能量宣泄。石室四壁,秦红玉强行稳固空间留下的火焰壁垒痕迹如同烧灼的疤痕,触目惊心。
林月如盘膝坐于石室中央,双目紧闭。她周身的血迹已然干涸,在青衫上留下暗褐色的斑驳,脸色依旧苍白,但那种油尽灯枯的虚浮感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敛的、如同深海般的沉寂。
她的意识,正完全沉入体内那方初生的“天地”。
丹田之处,原本模拟星云旋转的道基核心,已然模样大变。一颗仅有米粒大小、却散发着难以言喻沉重与古老气息的 **“星核雏形”** ,正静静地悬浮在中央。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仿佛能吸纳一切光线的暗蓝色,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无数更加微小的、如同自然形成的玄奥纹路,缓缓脉动着,每一次脉动,都引动周身星辉灵力如同潮汐般涨落,比之前更加凝练、更富韧性。
这便是强行“吞噬”那濒临毁灭的故乡碎片,于绝境中锻造出的新核心。它并非完美的星辰,更像是一颗刚刚经历过创世爆炸、正在缓慢冷却凝聚的原始星胚,蕴含着无限潜力,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在这暗蓝色星核雏形的外围,一道极其稀薄、却凝而不散的暗紫色气流,如同一条充满恶意的星环,缓缓缠绕、流动。这便是从那碎片中被强行剥离、却无法彻底净化,最终只能被束缚镇压的“法则魔气”。它安静地盘踞着,散发着冰冷、死寂、扭曲的波动,与星核本身散发的星辉生机形成尖锐的对立,却又被星核产生的强大引力场死死锁住,无法脱离,也无法向内侵蚀。
林月如能清晰地“看”到这道魔气星环。它如同寄生在自身道基上的毒瘤,又像是一把悬于头顶的利剑。**神识稍稍靠近**,**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疯狂低语与毁灭****,**引动心绪微微烦躁**。**她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平衡**。**一旦她心神失守**,**或是道基受损**,**这道魔气便会立刻反噬**,**后果不堪设想**。**这是一种危险的共生**,**一种以自身为牢笼的禁锢**。
然而,福兮祸所伏。在这极致的风险中,她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馈赠”。
首先,是力量的本质提升。星核雏形的凝聚,使得她的星辉灵力发生了质变。若说之前的灵力是流淌的星河,如今便是浓缩的星髓,每一缕都重若千钧,蕴含着更强大的威能与对星辰法则的亲和力。她感觉,若是此刻再面对“终末壁垒”那样的战斗,即便不动用“星晖神弓”,她也能凭借自身力量周旋更久。
其次,是来自碎片本体的信息残留。在碎片最终崩解、其核心仙灵之气被星核吸纳的瞬间,一些残缺的、非文字非图像的信息流,如同烙印般刻入了她的神魂深处。
那是一些……关于空间坐标的碎片!
并非具体的星图位置,而是一种更加本质的、基于某种宇宙基准坐标系的“相对矢量”。它们指向三个不同的方向,或者说,三个不同的“可能性”。
其中一个矢量,指向的方位带着一种熟悉的、让她灵魂温暖的气息,虽然极其遥远、路径错综复杂,但那种“家”的呼唤感却无比清晰——那极有可能是通往仙剑世界的、一条未曾被记载的古老路径!但这条路径的坐标信息残缺最甚,中间有大段的空白与紊乱,仿佛被强行抹去或是在漫长时光中自然损毁了。
第二个矢量,指向的方位则充满了混乱、扭曲与不断变化的空间褶皱感,其终端散发出与那魔气同源的、令人心悸的消亡气息——这很可能指向“归墟之影”,或者与那魔气根源相关的某个恐怖之地。
第三个矢量,最为奇特。它并非指向某个固定的“点”,而是指向一片广阔的、不断移动的“区域”,那片区域散发出的波动,与“方舟之心”以及古盟约的力量隐隐共鸣,却又带着某种……活着的、意志般的质感。老乞丐模糊提及过的“破碎之痕”的其他部分?还是某个漂流在星海中的古盟约遗迹群?
这三个坐标矢量,如同三道岔路,横亘在她的归途之前。希望、危险与未知交织。
就在她默默消化这些信息时,石室外传来轻微而谨慎的脚步声。秦红玉去而复返,她已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袍,梳理了仪容,但眉宇间的疲惫与眼底深处那一丝如释重负后的虚弱却无法完全掩盖。她手中托着一个玉盘,上面放着清水与几枚散发着清凉气息、有助于稳定心神的灵果。
“仙子,”秦红玉的声音带着敬意与感激,将玉盘放在林月如身旁,“地脉暴动已初步平息,寨中受损虽重,但核心区域无恙,弟子们正在抢修。您……感觉如何?”她的目光落在林月如那双已然恢复正常瞳色、却似乎比以往更加深邃的眼眸上,带着探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