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镇的琉璃工坊刚解锁,就透着奇幻的光。各色琉璃料块堆在石台上,在晨光里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像把星星碾碎了撒在里面。苏念安趴在工坊的琉璃窗前,看着里面正在冷却的琉璃盏,小声惊叹:“妈妈,这些玻璃杯子比蛋糕山的糖霜还亮!”
云娇娇正帮着擦拭刚出炉的琉璃盘(系统生成的样品),盘沿的花纹在阳光下流转着光,像活的一般:“这叫琉璃,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能工巧匠做的,比玻璃还好看。今天我们要召唤的,就是位做琉璃的大师——欧冶子先生,他不光会做琉璃,还会铸剑呢。”
“铸剑?像关羽爷爷的青龙偃月刀那样吗?”苏念安立刻转过身,眼睛亮得像琉璃盏里的光,“那他能做琉璃糖吗?就是透明的,像宝石一样的糖!”
滚滚扑棱着翅膀从琉璃料块上飞起来,嘴里叼着块碎琉璃(安全材质):“主人,资料调好了!召唤欧冶子需要消耗‘精工’能量——就是鲁班做糖艺桥的榫卯结构、吴道子画糖画的细腻手法攒的能量,刚好够数!”
手环亮起时,琉璃工坊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欧冶子穿着件粗布工装,袖口和裤脚都沾着釉料的痕迹,手里还拿着把小凿子,面容黝黑,手掌宽厚,指节上布满老茧,眼神却像淬了火的精钢,锐利而专注。
“便是你这小娃娃要见老夫?”他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目光扫过工坊里的琉璃成品,最后落在苏念安手里的糖块上,“这糖倒是透亮,有点像水晶料。”
“欧爷爷!”苏念安举着糖块跑过去,“我想请你做琉璃糖!李爷爷说,用麦芽糖熬到拉丝,就能做出透明的糖,像你做的琉璃一样!”
欧冶子接过糖块,放在手里掂了掂,又闻了闻,嘴角露出丝笑意:“有意思。老夫铸了一辈子剑,做了一辈子琉璃,倒还没试过做糖。便随你去看看。”
穿过光门时,美食小镇的甜香混着琉璃的冷光,竟有种奇妙的和谐。李老板早已在烘焙坊支起了熬糖的锅,麦芽糖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熬成了透亮的琥珀色,用筷子一挑,能拉出长长的丝,像琉璃的熔液。
“欧先生,您看这糖能做造型吗?”李老板举着长筷子,有点紧张,“我试过做小动物,总做不像。”
欧冶子走到锅边,看着沸腾的糖稀,又拿起根长筷,蘸了点糖稀,在凉石板上快速勾勒。他的动作不快,却精准得惊人,手腕一转,糖丝落地成形——竟是只展翅的凤凰,羽翼层层叠叠,尾羽拖得长长的,在阳光下泛着琉璃般的光泽,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走。
“哇!是凤凰!”苏念安拍着手跳,“比幼儿园的橡皮泥捏的还好看!”
欧冶子放下筷子,看着自己的作品,眼里闪过一丝满意:“糖性柔,琉璃性刚,手法倒有几分相通,都要拿捏火候,心手合一。”他拿起块凤凰糖,递到苏念安手里,“尝尝?”
苏念安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糖丝在嘴里化开,甜得清润,带着麦芽糖特有的香,比普通的糖多了份剔透的口感:“好吃!像在吃琉璃做的蜜!”
午后,欧冶子在糖果小径教大家做琉璃糖。他教孩子们用糖稀捏珠子,再用细线串起来,做成项链和手链,阳光照在糖珠上,折射出五彩的光,像挂了满脖子的宝石。苏念安做了串糖葫芦形状的糖珠,虽然歪歪扭扭,欧冶子却点头道:“有灵气,比规规矩矩的珠子更像活物。”
光门闪烁时,欧冶子的工具袋里装着李老板给的麦芽糖配方,还有苏念安做的歪扭糖珠。“明日老夫带些琉璃料来,”他挥了挥手里的小凿子,“给你们做些琉璃模具,让糖块能印出花纹,像真正的琉璃器。”
“我们给您熬最透亮的糖稀!”李老板在烘焙坊门口喊道。
欧冶子笑着走进光门,工装的衣角扫过光晕,留下一缕麦芽糖的甜,和琉璃的冷光,像把坚硬的匠心,融进了柔软的甜意里。
苏念安看着进度条跳到60%,新增的“时光灯”是七彩的,像琉璃折射的光,在飞檐上流转不定。“妈妈,欧爷爷说,做糖和铸剑一样,都要用心。”
云娇娇望着琉璃工坊的方向,那里的琉璃盏还在阳光下闪着光。她知道,从今天起,那些“欧冶铸剑”的传说里,会多一抹麦芽糖的甜,一缕琉璃的亮,和一个孩子手里,用真心捏成的歪扭糖珠。
美食小镇的风里,混着釉料的清、糖稀的甜,还有欧冶子临走时留下的那句话:“再硬的东西,也能藏着温柔;再软的东西,也能透着筋骨。”这话像块琉璃糖,脆生生的,却甜到了心里。
历史小镇的梅林开得正盛,红梅映着青瓦,像把胭脂撒在了墨色的宣纸上。苏念安裹着厚厚的小棉袄,手里捧着罐梅花蜜,蹲在梅树下看落梅,花瓣落在她的发间,像别了朵会香的小发卡。
“妈妈,王安石爷爷是不是就喜欢这样的梅花?”她捡起片带露的花瓣,放进蜜罐里,“他写‘凌寒独自开’,是不是觉得梅花很勇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