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宫墙内的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沈安之已能独立掌管内务府的小库账目。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刘嬷嬷身后的小太监,青色的太监服穿在身上,虽仍显瘦削,却自有一番沉稳气度。腰间的木牌换了新的红绳,随着他走动轻轻撞击着算盘,发出规律的轻响。
这日午后,他按例去各宫核对夏季份例,走到翊坤宫时,却见几个宫女跪在廊下,瑟瑟发抖。掌事嬷嬷拿着藤条,满脸怒容:“不过是让你们给贵妃娘娘的鹦鹉换些新鲜果子,竟能让鸟笼摔了!这可是西域进贡的绿鹦鹉,你们赔得起吗?”
沈安之上前一步,目光落在地上的鸟笼——竹篾断了两根,鹦鹉扑棱着翅膀站在一旁的石榴树上,显然没受伤。他又看了看那几个宫女,其中一个脸上带着泪痕,正是前几日帮苏姐姐绣荷包的小宫女。
“嬷嬷息怒。”沈安之声音平静,“鹦鹉无碍,鸟笼修补一下还能用。据我所知,今日翊坤宫的份例水果还未送到,许是宫女们没找到新鲜果子,情急之下才出了岔子。”
掌事嬷嬷见是他,脸色稍缓,却仍嘴硬:“就算如此,也该受罚!”
“按宫规,失手损坏器物,若未造成重大损失,罚月钱即可。”沈安之从袖中取出账册,翻开其中一页,“您看,这是去年御花园丢失锦鲤的处置记录,与今日情形相似,当时也是罚了当事人三个月月钱。”
他说话时条理清晰,账册上的记录更是白纸黑字,掌事嬷嬷纵有不满,也不好再发作,悻悻道:“便依你说的办。”
宫女们连忙道谢,小宫女红着眼圈道:“多谢沈公公……”
【触发任务“以理服人,维护宫规公正”,完成奖励:《唐律疏议》节选一本,月钱加五百文。系统评语:以规矩护弱小,此乃掌权之始。】
沈安之看着系统面板,心里微微一动。他从前总觉得“权力”是总管太监手里的藤条,是王大人朝堂上的话语权,如今才明白,原来懂得宫规、守住道理,也能成为保护旁人的力气。
回内务府的路上,他遇见云娇娇正指挥着御膳房的杂役往冰窖搬新做的绿豆糕。冰窖门口堆着不少食盒,上面贴着“浣衣局”“西偏殿”“净军处”的标签——入夏后暑气重,云娇娇便让御膳房每日做些解暑的吃食,分发给那些最辛苦的地方。
“姐姐。”沈安之上前帮忙搬了一盒,“今日怎么分这么多?”
“听说南边遭了水灾,宫里怕是要缩减用度了。”云娇娇擦了擦额角的汗,“多存些,万一往后不够呢?”
沈安之心里一紧。他昨日在王大人的公文里见过水灾的奏报,却没想到会影响到宫里。他想起自己给家里捎去的信,爹娘说村里的河堤也有些不稳,不知……他攥紧了手里的账册,指尖微微发白。
【检测到宿主担忧家人,触发隐藏任务“查阅水利账册,为家乡河堤修缮提供参考”。任务提示:内务府存有前朝各地河堤图纸,可前往典籍库借阅。奖励:工部编撰的《河防要略》一本。】
系统的提示让沈安之愣了愣,随即眼里燃起光。他从前只能给家里寄钱,如今竟能为河堤的事出份力?他抬头看向云娇娇,眼神里满是感激——若不是她提醒,若不是系统如今发布的任务都这般实在,他怕是还不知道自己能做这么多。
“我去典籍库看看!”他放下绿豆糕,转身就往典籍库跑,脚步比从前任何时候都要快。
云娇娇望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冰窖里堆积如山的储备,轻轻舒了口气。她知道水灾只是开始,往后还会有更多变数,但沈安之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角落里画画的孩子了。他有了名字,有了本事,更有了一颗想护住什么的心,这就够了。
典籍库里,沈安之借着油灯的光,一页页翻阅着泛黄的图纸。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标注着河堤的高度、泥土的配比、加固的方法。他虽看得吃力,却一点也不觉得累,只觉得手里的笔重了许多——这一笔一划抄下来的,不仅是图纸,更是家里爹娘和乡亲们的平安。
【系统日志:宿主今夜抄录河堤图纸三卷,虽未完成任务,却显露出强烈的责任意识。……权臣二字,“权”在才干,“臣”在担当,沈安之正在路上。】
窗外的石榴花不知何时落了一朵,恰好落在沈安之摊开的图纸上。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瓣捡起来,夹进《河防要略》里,像是在收藏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礼物。
而远处的御膳房,灯火依旧明亮,云娇娇正看着杂役们把最后一批解暑汤装进食盒,准备分发给巡逻的侍卫。深宫的夜,因这些细碎的忙碌,变得格外安稳。
入秋时,南边的水灾果然影响到了京城。宫里开始缩减用度,各宫的份例减了三成,连御膳房的肉菜都少了许多。浣衣局的婆婆们私下念叨,说再这么下去,怕是过冬的炭火都要不够。
沈安之却早有准备。他借着核对库房的机会,找出了一批前朝留下的旧炭——虽不如新炭耐烧,却足够应付过冬。他又根据《河防要略》里的记载,给家乡写了封长信,附上抄录的河堤修缮法子,托人快马送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