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 第365章 兴教化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第365章 兴教化

作者:白色孤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8:30

辽西要发展壮大,那就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

可豪门大族垄断了学识,他们的族人子弟也不可能为他曹风所用。

曹风有意另起炉灶,自己培养人才。

“即日起,辽西六县各设立县学堂一座,招募七岁至十五岁的孩童。”

“县学堂将负责教授这些孩童读书识字,让他们粗通文墨。”

“这些孩童进入县学堂后,吃穿住行,笔墨纸砚等所有花费,均由我曹风一力承担。”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众人皆疑,自家小侯爷莫非是疯了不成?

这设立县学堂,为他们辽西培养人才,他们是支持的。

可是所有的花销均由幕府承担,这就让他们不解了。

自家小侯爷图什么?

要知道。

这么多学堂,那么多孩童的花费。

这可以养两营兵马了!

“小侯爷,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知府孟学文以前自己开过私塾,知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特别是笔墨纸砚,那可贵着呢。

这一年下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自家小侯爷是辽西经略使不假,可这也没有达到富可敌国的地步。

这败家也不是这么败的。

面对孟学文的劝说,曹风笑着摆了摆手。

“此事无须再考虑!”

曹风对众人道:“我辽西之地之所以穷困,动荡不安。”

“此等困境,根源在于教化未兴,致使百姓心智未开,蒙昧无知。”

“彼等动辄以暴力相向,拳脚相加,而非以理服人。”

“在外人看来,我辽西之地的百姓那就是一些暴戾蛮横的刁民。”

“彼等因偏见所累,不愿与我辽西交往,更不愿至此经商,致使百业萧条,民生凋敝。”

“长此以往,我辽西就变得越来越穷困。”

曹风提高了音量说:“我们辽西要想变得富庶,必须兴教化!”

“这不仅仅能让我辽西百姓懂得识文断字。”

“更是能够让他们懂得朝廷法度,懂得一些圣贤道理。”

“知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无知蛮横的刁民,变成知道礼义廉耻之人.......”

现在辽西的许多百姓,完全就是文盲一个。

看不懂文字书籍,缺少教育,礼义廉耻这些东西更是匮乏。

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完全没有思考能力。

一些人甚至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们极其容易被那些掌握话语权的宗族家主所蛊惑煽动。

曹风想要兴教化,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

通过加强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可以提升百姓的明辨是非能力。

那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至少自己能做出判断。

当然。

曹风兴教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同化掉那些生活在辽西的胡民。

相较于辽西大乾百姓,这些胡人部落显得更为愚昧无知,缺乏开化。

他们和大乾百姓互相仇视,因为土地和草场等利益问题,矛盾极深。

他在六县设立学堂,不仅仅要招募大乾百姓的子弟入学。

更要将胡人部落的孩童也一并纳入其中。

只要坚持下去。

那些胡人部落的孩童以后也会说大乾官话,移风易俗。

通过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让他们逐渐融入大乾,成为大乾的一部分。

而不是像如今这般。

他们居住在大乾的土地上,名义上是大乾的子民。

可实际上他们却说的是胡话,吃的是胡食,与大乾格格不入。

他新建的学堂将会成为大乾百姓和胡人部落的一个融合剂。

让他们彼此了解交融,最终融为一体。

“除了在各县设立县学堂外,辽西府城还将设立一座府学堂!”

曹风继续道:“这府学堂将招募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少年!”

“县学堂完成学业的孩童,也可进入府学继续深造。”

曹风方才一口气要建立六座县学堂,已经让众人震惊了。

没有想到他还没完。

竟然还要新建一个府学堂。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他们辽西就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用得着那么多读书人吗?

“府学堂与县学堂不同。”

曹风对众人道:“县学堂主要是教授孩童们识文断字,让他们懂得一些粗浅的圣贤道理。”

“这府学堂最主要的则是培养我辽西各行各业的人才。”

“府学堂将设立农学、兵学、匠学、医学等二十多不同的学科。”

有了县学打基础,府学就是升级版。

到时候他们就能分门别类地学习各行各业的知识,那就容易得多。

曹风的目标不仅限于培养治理地方的官员,他更期望辽西各行各业都能迎来蓬勃发展。

只要辽西府学的学生完成了学业。

他们进入到辽西各行业去。

那辽西肯定能焕然一新。

诸如这医学。

现在的那些郎中也带徒弟。

可他们带徒弟是有条件的。

得先从最底层做起,比如收购药材。

而后才能当切药材的学徒。

实际上这些郎中将自己的这些徒弟当免费的仆人在使用。

而且他们为了确保自己的稀缺性,也不愿意倾囊相授。

或许有的徒弟跟了他们十年二十年,才能勉强出师。

不仅培养周期长,而且培养效果也参差不齐。

导致的结果是各地郎中极其稀缺,看病就能让普通农家倾家荡产。

他的府学将第一期招募一百名青少年。

让他们系统地学习看病疗伤相关的课程。

他们这一百人完成学业后,一部分将进入军中,为军队效力。

届时,将士们在战场上即便受伤,也能因得到及时救治而避免丧命。

现在大多数将士的死亡并不是战场上死的。

而是受伤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和护理而死。

常见原因包括伤口感染、失血过多等。

总而言之。

府学到时候能批量培养医务兵,到时候能极大地降低将士的死亡率。

另外一部分府学的医学科学生完成学业后则会进入民间。

到时候他们无论是当赤脚医生,还是自己开药铺,也能极大改善当地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总而言之。

曹风设立的这个府学,将会对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

知府孟学文以前当过私塾先生,主要是教一些圣贤道理和吟诗作画等。

可现在自家小侯爷竟然要开设农科、兵学、匠学、医学等科目。

这颠覆了他的认知。

在他的认知中。

这些东西不都是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吗?

还能集中到一起学??

可这些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和读圣贤书的学生放在一起,合适吗?

可是自家小侯爷提出的这个法子,也的确是好法子。

以前孩童想学一门手艺,那就得拜师,需要拿出重礼不说,还要熬时间,熬资历。

可若是设立府学,那就没有那么麻烦,就能很快培养大批有手艺的人。

众多手艺人的涌现,将极大改善辽西当前百业不振的现状。

议事厅内议论纷纷,对于曹风提出的这个新颖的东西。

很多人还没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有人兴奋不已,觉得大有可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