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接触后的第三天下午,徐天坐在寰宇资本顶层那间可以俯瞰半个城市的办公室里,聆听着团队核心成员的汇报。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为室内昂贵的意大利家具镀上一层金边,却照不进徐天眼底深处那最后一丝审慎的阴影。
他派出的是一支精干的先遣队,包括一名资深技术评估专家、一名财务顾问以及他最信任的心腹助理。此刻,这三个人站在他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前,脸上都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徐总,”技术评估人员,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在人工智能领域颇有建树的海归博士,率先开口,他的语速比平时快了几分,“这次接触,收获远超预期。林薇的状态,确实如我们之前情报显示,非常不好,眼下的乌青很重,虽然强打精神,但言语间的疲惫和焦虑是掩饰不住的。她对我们提出的技术方向探询,表现出一种极其矛盾的态度。”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道:“她似乎想强调‘钉刺’技术的独特性和价值,以在可能的谈判中增加筹码,但说不了几句,又会流露出后悔的情绪,生怕泄露太多。这种欲言又止,恰恰印证了技术的敏感性。最关键的是,她无意中提到的几个技术路径和实现思路,尤其是关于分布式机器学习模型优化和边缘计算场景下的低延迟决策,与我们研究院第三实验室正在攻关的瓶颈高度契合!甚至可以说,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我们苦寻未果的钥匙。价值……极大!”他用了这样一个斩钉截词的结论。
财务顾问紧接着补充,他是一个精干的中年男人,数字是他的武器:“徐总,从我们能观察和侧面了解到的情况看,‘钉刺’的现金流已经岌岌可危。他们临时租用的办公场所非常简陋,员工士气似乎也有些问题。如果我们此时出手,凭借寰宇的实力和地位,完全可以将估值压到最低,甚至低于他们上一轮融资时的水平。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心腹助理最后总结,他的声音平稳,但眼神锐利:“综合来看,张扬最后传递出来的那条信息,真实性非常高。林薇现在面临的是多重压力:母亲重病需要巨额医疗费和她的精力投入,核心技术合伙人沈浩的离开导致团队动荡、技术前景不明,再加上资金链即将断裂。内忧外患,她一个人恐怕很难支撑下去了。现在,正是我们出手收割的最好时机。迟则生变,如果让她缓过气,或者找到其他有同样技术眼光的投资者,机会就可能溜走。”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徐天的手指,一下下,轻轻敲打着光滑的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他身体微微后仰,融入宽大办公椅的阴影里。多疑是他的本性,也是他能在一次次商海搏杀中屹立不倒的盔甲。巨大的诱惑面前,这层盔甲反而会自动绷紧。
“技术价值,”徐天终于开口,声音低沉,目光如炬地盯住技术评估人员,“你有多大把握?沈浩离开是事实,没有他的核心团队,林薇一个非技术出身的人,拿什么保证那些技术的完整性和可实现性?会不会是故意放出的烟雾弹?”
技术评估人员似乎早有准备,他上前一步,语气笃定:“徐总,我明白您的顾虑。我们回来之后,立刻调阅了沈浩过去几年在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的所有论文,以及‘钉刺’在过去项目中公开披露的技术白皮书和架构图。经过初步比对,逻辑上是完全自洽的。沈浩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连续性,‘钉刺’之前展示的技术成果,可以看作是他理论研究的工程化实现。林薇这次透露的,更像是下一步的演进方向,或者说,是沈浩留下的未完全公开的‘宝藏’。”
他顿了顿,强调道:“而且,您知道,顶尖的技术思路是装不出来的。林薇在提及那几个关键点时,那种下意识流露出的、对技术本身的理解和骄傲,以及随后立刻意识到失言的懊悔,微表情非常自然,不像是精心排练的表演。她身边现在缺乏足够分量的技术掌舵人,守着金山却无法变现,这种焦虑感是真实的。”
徐天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着楼下如织的车流和霓虹初上的城市。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权衡。贪婪和对尖端技术的渴望,像野火一样在他胸中燃烧。如果能将“钉刺”的核心技术,尤其是那些可能领先业界一到两年的关键算法和架构收入囊中,不仅能彻底弥补之前在“星驰”项目上遭到的挫败和损失,更能极大增强寰宇科技在整个行业生态中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能借此一举奠定在下一代智能平台技术中的绝对领先地位。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他选择性地忽略掉那一点点若有若无的不安。
他猛地转身,脸上最后一丝犹豫被决断所取代,眼神锐利如鹰。“启动收购流程!”他清晰地下达指令,“立刻组建正式的尽职调查团队,规模要足够大,覆盖财务、法务、市场,尤其是技术!技术尽调团队要由最顶尖的专家组成,我要看到最详细、最深入的评估报告,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关键算法,都必须给我剖析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