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汪氏集团的董事长,我始终坚信,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困境,反而能在绝境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而李薇,这位曾担任集团副总裁、被我委以重任开拓欧洲市场的得力干将,用她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每当回想起她在欧洲市场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我心中便满是敬佩与感慨,那不仅是汪氏集团海外拓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凭借智慧与魄力书写传奇的过程。
当初决定让李薇负责欧洲市场时,集团内部并非没有争议。有人认为欧洲市场壁垒重重,且李薇此前虽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但缺乏海外市场开拓经验,担心她难以胜任。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在与李薇共事的多年里,我早已见识过她出色的业务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面对困境时永不言弃的韧劲。
在一次国内市场遭遇竞品恶意挤压的危机中,正是李薇临危受命,通过精准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最终带领团队扭转局势,让我对她的能力深信不疑。所以,当集团决定进军欧洲市场这一关键战略布局时,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李薇,我相信她能扛起这份重担,为汪氏集团在欧洲市场打开一片新天地。
然而,欧洲市场的复杂与艰难,还是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料。李薇刚到欧洲负责市场开拓工作,就遭遇了一系列棘手的难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内部团队的不配合。
欧洲市场原本的几个负责人,在当地市场深耕多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和小圈子,对于李薇这个 “空降” 的领导,他们充满了排斥与抵触。他们不仅不主动配合李薇的工作安排,甚至还在背后故意设置障碍。
那天,李薇拿着刚修订完的市场推广方案,敲开了欧洲区域销售负责人马克的办公室门。方案里每一项策略都紧扣欧洲消费者偏好与市场竞争格局,从产品包装调整到线下活动选址,无一不是她熬了三个通宵,结合二十多份行业报告才敲定的。可方案要落地,必须有当地团队近半年的终端销售数据、消费者调研问卷结果做支撑,否则所有规划都只是空中楼阁。
“马克,这是我新做的推广方案,需要你们团队配合提供近半年的市场数据,尤其是西欧地区的客群画像和竞品促销频次,这样才能确保方案精准落地。” 李薇将方案放在马克面前,语气诚恳。
马克却连方案都没翻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眼神里满是不以为然:“李总,不是我不配合,这些数据都是我们团队多年积累的核心资料,涉及商业机密,随便外传不符合规定。”
“我理解数据的重要性,” 李薇耐着性子解释,“但这些数据仅用于内部方案优化,我会签署保密协议,保证不泄露给任何第三方。而且方案落地后,能提升至少 30% 的销售额,这对整个欧洲团队的业绩都有好处。”
“好处?” 马克突然提高了音量,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双手抱在胸前,“李总,您刚到欧洲不到三个月,根本不了解这里的市场规则。我们之前的推广模式虽然保守,但至少稳定,您这套激进的方案,万一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旁边的渠道负责人皮埃尔也附和道:“就是,总部派您来,到底是看重您的能力,还是因为您和总部高层的关系,我们心里都有数。这些数据要是给了您,万一被用来邀功,我们这些在一线打拼的人算什么?”
李薇攥紧了手心,却依旧保持着冷静:“我来欧洲是为了开拓市场,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如果你们对方案有疑问,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修改,但数据是方案执行的基础,没有数据,一切都是空谈。”
可无论李薇怎么沟通,马克和皮埃尔始终态度强硬,甚至在团队例会上公开拒绝:“我们不会把辛苦收集的数据交给一个连欧洲市场都没摸透的人,大家也别浪费时间配合她的‘空想方案’。”
更让人心寒的是,谣言很快在团队里蔓延开来。有员工私下议论:“听说李总是靠和汪董的私人关系才拿到这个职位的,她在国内的业绩都是造假的。” 还有人说:“她根本不懂欧洲人的消费习惯,上次居然建议把产品包装改成红色,不知道红色在我们这里是不吉利的颜色吗?”
原本就有些松散的团队,士气一落千丈。负责客户维护的艾米丽找到李薇,眼眶泛红:“李总,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干活,客户那边催着要新的合作方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看着艾米丽焦虑的样子,李薇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她没有选择向总部告状,而是决定用行动打破质疑。当天下午,她就组织了一场全员会议,将自己做的方案和收集到的行业报告全部投影在屏幕上,还特意标注出方案中针对欧洲市场的调整细节。
“大家说我不了解欧洲市场,那我们就来聊聊。” 李薇指着屏幕上的数据,“上个月西欧地区的家电产品销量同比下降 5%,但智能家电的销量却增长了 12%,这说明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在上升,所以我在方案里增加了智能产品的推广比重。还有,我调研了 20 家当地经销商,他们都反映我们的产品定价略高于竞品,所以我建议推出中端价位的子系列,吸引更多消费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