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技术论坛开幕当日,日内瓦会展中心的穹顶下,西方某发达国家能源部代表约翰逊正用激光笔圈划着投影上的参数表:"15K 临界温度标准经过七家顶级实验室验证,是当前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的最优解。"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刻意在华国代表团席位停留 —— 那里,汪氏集团的青铜印章正被全息投影放大,"强国" 二字在追光灯下泛着冷光。
"约翰逊先生的数据似乎漏掉了一组关键变量。" 我从容起身时,腕表终端同步将 "女娲" 材料的 3D 分子模型投射至主屏幕,"当超导材料临界温度提升至 35K,配合华国研发的 ' 昆仑 ' 量子储能模块,单位储能成本可降低 40%,这是贵方 15K 体系无法企及的效率维度。" 我用指尖轻点,青藏高原光伏基地的实时发电数据瀑布般倾泻而下,"我们的实测数据显示,这套体系已在 - 40℃的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 180 天。"
会场后排突然响起冷笑。某跨国能源企业技术总监汉斯举起平板电脑:"华国的 ' 共享池 ' 技术涉嫌数据安全漏洞,上周我们检测到其区块链确权系统存在 5% 的溯源误差。" 话音未落,系统的机械音已在每位代表的翻译器中响起:"检测到恶意篡改数据信号,已启动量子加密防护 —— 汉斯先生提及的 ' 误差 ',实为贵司试图非法访问共享池时触发的干扰协议。"
我目光冷冷看向汉斯,朝着他微微颔首:"看来贵司对我们的技术防护很感兴趣。" 她转向论坛主席,"基于星火联盟的开放原则,我们已将 ' 女娲 ' 材料的全周期安全测试报告上传至论坛公共数据库,包括 128 项国际认证参数。至于技术共享的安全性,或许该问问欧盟新能源联盟 —— 他们刚用我们的标准优化了地中海储能网络。"
我话音刚落,汉斯的脸色瞬间涨红,指节在平板电脑边缘碾出白印:"地中海储能网络的优化不过是个别案例,华国的技术体系在极端工况下的衰减率..." 他的话头突然被系统打断 —— 腕表终端投射出的全息屏上,突然切入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评估报告。
"汉斯先生提到的衰减率问题,IEA 刚刚发布的《2025 全球超导材料白皮书》有明确结论。" 我用激光笔划过报告中加粗的段落,"女娲材料在 - 40℃至 80℃的循环测试中,十年衰减率仅 0.3%,而贵司力推的 15K 体系在相同条件下衰减达 1.7%。" 会场后排传来轻微的翻文件声,我注意到欧盟代表皮埃尔的指尖在座椅扶手上轻点,那是系统预设的 "数据验证通过" 手势。
约翰逊突然起身插话,西装袖口的定制袖扣在灯光下闪过冷光:"汪董事长如此推崇开放共享,为何星火联盟的核心专利仍掌握在华国企业手中?你这的行为,难道不是双重标准?"
"约翰逊先生混淆了 ' 共享 ' 与' 馈赠 ' 的边界。" 我走到全息投影中央,让青铜印章的光影笼罩全身,"就像贵国在半导体领域保留 EUV 光刻机的核心技术,我们开放的是产业链协同层的基础数据,而非创新金字塔的顶端设计。" 指尖轻点桌面,三维图谱展开 ——"女娲材料的晶体生长工艺、昆仑模块的量子隧穿调控技术,这些底层专利如同印章的纹路,是华国科研人员用二十年时间刻下的技术年轮,自然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时,论坛主席突然敲响木槌:"请允许我插入一个问题 —— 华国提出的 35K 标准是否考虑过与现有国际电网的兼容性?"
"这个问题恰恰体现了标准迭代的价值。" 我调出全球电网拓扑图,红色光带在亚洲区域脉动,"现有电网基于 15K 标准设计,但女娲材料的超导电缆能将输电损耗降低至 0.1%,这意味着只需改造 3% 的枢纽变电站,就能让整个欧洲电网的能效提升 27%。" 系统同步弹出柏林电网的改造模拟视频,"我们已与西门子能源签署联合研发协议,用女娲材料的接口参数重构变电站的超导线圈 —— 这才是标准竞争的本质:不是颠覆,而是用更优解推动产业进化。"
汉斯突然举起一份文件:"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关于超导材料认证的最新修订案,新增的 12 项指标明显针对华国技术..."
"感谢汉斯先生提醒。" 我打断他的话,腕表终端已将 IEC 官网的实时更新投影出来,"就在半小时前,IEC 技术委员会刚通过了我们提交的修订建议 —— 将临界温度测试的环境湿度标准从 60% RH 调整为 85% RH,这正是考虑到热带雨林地区的应用需求。" 屏幕上,IEC 主席的签字邮件赫然在目,"至于新增的 12 项指标,其中 7 项直接采用了星火联盟共享池的公开数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