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宿命归途2 > 第76章 暮色里的邀约

宿命归途2 第76章 暮色里的邀约

作者:临川清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1:47:28

张博涛的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噼啪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可屏幕上的报表却像被钉住了似的,始终停在第三行。阳光挤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他手背上织出斑驳的光影,像块洗得发白的旧格子布,带着点说不出的滞涩。

这阵子他总像被抽走了精气神,开会时眼神会不由自主飘向窗外,签字时笔尖常错划行,连茶水间那位总笑眯眯的阿姨都看出了不对劲:“小张啊,最近是不是没睡好?脸色看着差得很。” 他只能扯出个僵硬的笑,含糊着应付过去,指尖却还残留着昨夜攥紧手机的酸胀。

夜里的孤单最熬人。一关灯,那股情绪就像涨潮的海水,从床底、从窗帘缝里漫上来,把整个房间都浸得发沉。卧室的空气里飘着股陈旧的灰尘味,窗帘没拉严,楼下车灯的光溜进来,在地板上拖出一道惨白的痕,像道没愈合的伤口。

他无数次摸过手机,通讯录里 “琼姐” 两个字被指尖摩挲得发亮,可拨号键始终没敢按下去,最后只能任由手机从掌心滑回桌面,发出一声轻响,在寂静里格外刺耳。

那天发出去的信息,至今没等来回音。“琼姐,你哪天方便,咱们见面好好谈谈好吗?” 发送成功的提示亮了又暗,他盯着屏幕坐到凌晨,直到手机自动锁屏,漆黑的屏幕里映出自己眼底的红血丝,还有掩不住的疲惫。

周三去集团开月度经营会,会议室离琼姐的办公室不过隔了两条走廊。张博涛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借口去洗手间绕了两圈,走廊里空荡荡的,只有保洁车轱辘碾过地面的轻响,一圈圈绕在心上。

散会后,他抱着文件在电梯口磨磨蹭蹭,正撞见琼姐的秘书郑艳妮。小姑娘穿条浅蓝色连衣裙,手里捧着杯冒着凉气的冰美式,看见他时眼睛亮了亮:“张总,好久没见您了。”

“郑秘书。” 张博涛赶紧把早揣在包里的小礼盒递过去,里面是前阵子去新加坡带的手工巧克力,“一点小意思。对了,林总最近忙吗?恒信这边有些业务,想找她当面汇报下。”

郑艳妮接过礼盒,指尖在印着花纹的包装纸上轻轻划了划,声音压得低了些,像在说什么秘密:“林总这阵白天不怎么在公司,业务都交给王副总了。” 她顿了顿,又补了句,“昨天还让我订了红舞星舞厅的门票,好像迷上跳交谊舞了,每天都准时去呢。”

“原来是这样。” 张博涛点点头,心里却像被细针扎了下,密密麻麻的疼,“多谢你了,郑秘书。”

电梯门 “叮” 地弹开,他跟着人流走进去,金属壁上的倒影里,自己的肩膀垮得厉害,连背影都透着股没精神的颓唐。

晚上开车回家,导航明明规划了最快的路线,他的方向盘却像有了自己的主意,鬼使神差地拐向了东山别墅。门卫认得他的车,没拦着,栏杆升起时发出吱呀的声响,在夜里格外突兀。李阿姨正在别墅门口浇花,胶皮水管里的水划出一道弧线,落在月季花瓣上,溅起细小的水珠。

“李阿姨。” 他摇下车窗,声音有点发涩。

老太太回头看见是他,脸上立刻堆起笑:“是小张啊,来找林总?”

“嗯,她在家吗?”

“刚走没多久。” 李阿姨直起身,围裙上沾着些湿润的泥土,语气里带着点惋惜,“这阵儿天天回来得晚,嘴上说忙,谁知道到底在忙啥呢。”

张博涛望着那扇紧闭的铁艺大门,门柱上的壁灯亮着,暖黄的光把门前的石阶照得清清楚楚,连缝里的青苔都能看见。他想下车等,脚都已经踩到刹车上,却又猛地收了回来 —— 琼姐上次说 “别总联系我” 时的眼神,像结了冰的湖面,冷得让他发怵,他怕自己这一等,又会让她动气。

车子缓缓倒出去,后视镜里的别墅越来越小,最后缩成个模糊的光点,消失在夜色里。他没回家,在三环上绕了两圈,霓虹灯透过车窗打在脸上,忽明忽暗的,像一场没人看懂的无声电影。

周六上午,张博涛在阳台收拾旧书。那本《国际贸易实务》的封皮已经泛了黄,页边还卷着角,里面夹着张皱巴巴的话剧票根,是去年和琼姐一起看《红玫瑰与白玫瑰》时留下的。他捏着票根发愣,指腹一遍遍蹭过上面模糊的日期,手机突然 “叮” 地响了声,吓了他一跳。

心脏猛地一跳,他几乎是扑过去抓起手机,指尖都在抖,可屏幕上跳出来的名字,却不是他盼了许久的 “琼姐”—— 是沈景婷。

“张先生,了解您是做国际贸易的。我这边有个项目想跟您交流下,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聊聊?”

张博涛盯着信息看了半分钟,指尖在输入框里敲下 “没空”,又一个字一个字删掉。反正呆在家里也是对着空房子发呆,不如出去透透气。他深吸一口气,回了句:“好的。”

对方秒回:“您住哪?我挑个离咱们都近的地方。”

“滨江绿洲。”

“好巧,我住附近的观澜国际!那就定在巴洛罗餐厅吧,六点见?”

“没问题。”

挂了手机,张博涛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又打开衣柜翻了翻,找出件浅灰色的休闲装 —— 是上个月新买的,标签都没拆,一直没机会穿。熨烫时,蒸汽熨斗喷出的白雾裹着布料的清香,让他忽然想起琼姐以前总说,他穿灰色好看,显精神。

傍晚五点半,他开车到了丽思卡尔顿酒店。旋转门转出一阵凉风,带着大堂里雪松味的香氛,拂过脸颊时,总算驱散了些心里的闷。问过服务生,才知道巴洛罗餐厅在三楼。电梯上升时,他对着镜面又整了整衣领,看见自己眼底的红血丝淡了些,气色比前几天好了点。

餐厅的门是厚重的橡木做的,推开时带着股木头的沉香,慢悠悠地漫进鼻腔。里面的布局很有味道,穹顶是拱形的,挂着盏缠绕着铁艺花纹的吊灯,墙壁上嵌着复古的壁灯,光线昏黄得像老照片,连空气里都飘着点怀旧的气息。桌椅是深棕色的实木,桌布是暗红的条纹,每个角落都透着浓浓的意式风情。

他给沈景婷发了条信息:“我到了。”

没过两分钟,就看见她从里面走出来。今天她没穿上次酒会上的旗袍,换了条黑色丝绒连衣裙,领口缀着几颗细碎的水钻,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纤细的脖颈,比之前多了几分温婉,少了些职场上的锐利。

“张先生,这边请。” 她笑着招手,声音比电话里更清亮,带着点活泼的调子,“我也是刚到,提前订了靠窗的位置,能看见外面的夜景。”

张博涛跟着她往里走,才注意到她穿了双细跟的红皮鞋,鞋跟敲在木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 “嗒嗒” 声,和着背景里的大提琴声,倒像首轻快的小曲子。邻桌的客人在低声交谈,刀叉碰撞的轻响混着音乐,把餐厅的氛围衬得格外惬意。

坐下时,沈景婷把菜单推过来,指尖轻轻点了点封面:“看看喜欢吃什么?他们家的意大利菜很正宗,我来过几次。”

张博涛扫了眼菜单,上面的菜名大多带着拗口的意大利语,他也看不懂,只能笑着说:“就来份经典款的意大利面吧,其他的你看着点就行,我对这个不太懂。”

沈景婷笑了,眼角弯成一道月牙,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那我就不客气啦。” 她叫来服务生,语速轻快地点单,“慢炖牛舌配青酱,要七分熟;土豆球配培根,多放些罗勒;再来份章鱼沙拉,dressing 要油醋汁的。” 转头问他,“喝点酒吗?他们家的意大利红酒不错,酸度很适中。”

“可以。” 张博涛点头。

“那就来瓶基安蒂吧,配牛舌正好。” 她合上菜单,服务生欠身退下,动作轻得没发出一点声响。

水晶杯里的冰水泛着细密的气泡,张博涛搅动着吸管,率先开口打破了短暂的安静:“沈总说有项目想沟通?”

“是这样的。” 沈景婷端起水杯抿了口,指尖轻轻贴着杯壁,“我们公司最近在看跨境贸易领域的投资机会,老板对大宗贸易特别感兴趣。那天在酒会上听高总说您是做这个的,就想找您请教些问题。” 她眨了眨眼,带着点坦诚的笑意,“其实也是我自己想多了解些,毕竟隔行如隔山,总怕看走了眼。”

张博涛心里的那点拘谨忽然散了。说起熟悉的领域,他的话也多了起来,指尖在桌布上轻轻划着:“现在全球贸易的巨头还是国外公司居多。比如瑞士的嘉能可,从大宗商品贸易起家,现在产业链上下游都布局了;荷兰的维多,在能源贸易领域几乎没对手;还有新加坡的托克、日本的丸红,都是百年老店,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特别强。”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餐巾纸,找服务生借了支笔,在背面画起产业链图谱:“国内公司这几年发展也快,但体量还是差了点。主要是在全球资源整合和风险对冲上,经验没他们丰富,很容易踩坑。”

沈景婷听得很认真,手肘支在桌上,指尖轻轻抵着下巴,连眼神都没挪开。灯光落在她脸上,睫毛的影子在眼下投出一片浅淡的阴翳,显得格外专注。“哇,您懂的真多。” 她眼里闪着真诚的光,语气里满是佩服,“我今天真是找对人了。我们上周看了家做铁矿石贸易的公司,总觉得他们的风险控制有问题,听您这么一说,好像一下子有头绪了。”

“他们具体是什么模式?” 张博涛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

“就是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卖给国内的钢厂。但他们没做汇率对冲,这两年人民币波动这么大,风险其实特别高。”

“确实是这样。” 张博涛点头,语气肯定,“大宗商品贸易,汇率和价格波动是两大风险点,必须做对冲。要么用期货,要么用期权,总得留个安全阀,不然很容易亏得血本无归。”

正说着,服务生端着菜上来了。慢炖牛舌盛在白色的骨瓷盘里,上面淋着翠绿的青酱,旁边点缀着几颗鲜红的小番茄,看着就有食欲;土豆球炸得金黄,培根的焦香混着罗勒的清冽,一上桌就飘满了整个角落;章鱼沙拉里的章鱼足切得厚厚的,裹着透亮的油醋汁,泛着新鲜的光泽。

红酒被倒进醒酒器,深红色的液体在玻璃容器里轻轻晃荡,散发出黑樱桃和香草的混合香气,醇厚又不刺鼻。沈景婷给两人各倒了半杯,推到他面前:“尝尝这个,基安蒂的红酒酸度适中,不会盖过肉的香味,配牛舌正好。”

张博涛抿了一口,酒液滑过喉咙,带着点微涩的回甘,余味里还藏着淡淡的果香。他夹起一块牛舌,入口即化,青酱的草本香刚好中和了肉的厚重,口感特别清爽。他平时不常吃西餐,此刻却觉得味道格外好。

“对了,还没好好跟您介绍下我自己。” 沈景婷切着牛舌,忽然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点笑意,“我是湖南人,本科在京都大学读的经济学,后来去了耶鲁,读的西方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在华尔街待了两年,做跨境并购,四年前被公司派回中国,现在负责亚洲区的投资业务。”

“很厉害。” 张博涛真心实意地说。他知道耶鲁的金融硕士有多难考,更别说在华尔街站稳脚跟,眼前这个女人,比他想象中更优秀。

“您呢?” 沈景婷笑着反问,叉起一块土豆球放进嘴里,“听高总说您以前做投资,后来怎么转去贸易公司了?”

张博涛顿了顿,指尖在杯沿轻轻划了圈,简单说了说自己的经历:“之前在投资公司做了三年,后来想换个赛道,觉得贸易离产业更近,能摸到实体的脉搏,比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更踏实。” 他没提琼姐,也没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糟心事,有些话,终究不适合对刚认识的人说。

“挺好的。” 沈景婷点头,眼神里带着认同,“我其实也挺佩服做实业的,一步一个脚印,来得扎实,不像投资,总带着点虚浮的不确定性。”

话题渐渐从工作转到生活,气氛也越来越轻松。张博涛才知道,沈景婷虽然看着干练,私下里却喜欢摆弄花草,家里的阳台种满了各种鲜花,连出差都要拜托邻居帮忙浇水,生怕自己一走,花就蔫了。

“您有什么业余爱好吗?” 她好奇地问,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以前喜欢踢足球。” 张博涛笑了笑,想起大学时的日子,语气里多了些怀念,“大学时是校队的,现在偶尔和同学去朝阳公园踢场野球,不过体力大不如前了,跑两步就喘。”

“我喜欢跳舞。” 沈景婷眼里立刻亮了起来,语气都轻快了些,“但跳得不好,正在舞社学呢,还在入门阶段。”

“什么舞社?” 张博涛随口问了句,心里却忽然想起郑艳妮说的话 —— 琼姐也在学交谊舞。

“嘉禾舞社。” 她立刻答道,眼里满是推荐的热情,“老师教得特别好,有爵士,有拉丁,也有交谊舞。怎么,您也想学?”

张博涛心里一动,指尖轻轻攥了攥餐巾纸:“大学时学过一点交谊舞,后来忙起来就忘了,最近倒想捡起来,活动活动身体。”

“那太巧了!” 沈景婷眼睛亮得像星星,放下手里的刀叉,拿起手机就开始翻通讯录,“咱们可以一起去啊!我把舞蹈老师的电话给您,她叫孙俪,教交谊舞特别有经验,耐心也足。” 说着就把号码发了过来,屏幕上的字还带着她指尖的温度似的。

聊得投机,时间过得格外快。窗外的天色完全暗了下来,酒店的霓虹灯透过玻璃窗照进来,在桌上投下彩色的光斑,忽明忽暗的,像在跟着音乐跳舞。

张博涛借口去洗手间,走到服务台结了账。服务生报出的数字让他愣了下,比预想中贵不少,但还是爽快地刷了卡 —— 难得聊得这么开心,这点钱不算什么。

回到座位时,沈景婷正看着窗外,侧脸的轮廓在灯光下显得很柔和,连头发丝都泛着暖光。“差不多该走了吧?” 她转过头,眼里还带着点没聊够的意犹未尽。

“嗯。”

两人起身往外走,沈景婷先去服务台结账,听服务生说已经结过了,惊讶地转头看他,嘴角微微张着:“哎呀,张先生,本来该我请您的,怎么让您结了?”

“没事。” 张博涛笑了笑,语气很轻松,“下次你请回来就行,正好再聊聊项目的事。”

“那说定了!” 沈景婷也不矫情,爽快地应下,脚步顿了顿,又补充道,“下周舞社有交谊舞课,咱们一起去?正好让孙老师帮咱们顺顺动作。”

“好啊。” 张博涛点头,心里忽然觉得敞亮了些。

走出酒店时,晚风带着点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沈景婷拢了拢头发,指了指不远处的停车场:“我开车来的,就在那边。”

“我也开车了。”

“那下次见!” 她挥挥手,红色的高跟鞋踩在石板路上,嗒嗒的声音渐渐远了,最后消失在夜色里。

张博涛坐进车里,没立刻发动。后视镜里,沈景婷的车打着双闪,缓缓汇入车流,红色的尾灯像两颗跳动的星星。他想起刚才吃饭时的情景 —— 她认真听他说话的样子,谈起舞蹈时眼里的光,还有那句爽快的 “下次你请回来”,心里那块紧绷了许久的地方,好像忽然松了些,连呼吸都顺畅了。

车载音响里放着首老歌,李宗盛的《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熟悉的旋律漫出来,混着车厢里淡淡的红酒香,格外熨帖。张博涛发动车子,方向盘一转,朝着家的方向驶去。路过东山别墅时,他没再犹豫,也没再减速,径直开了过去 —— 有些事,或许该慢慢放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