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75章 她烧的不是书,是百年的枷锁

惊华传奇 第75章 她烧的不是书,是百年的枷锁

作者:初杨续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1:46:37

药鼎的金光在灵枢堂里晃了三日。

苏锦言守在鼎前,第三日清晨时,鼎身云纹突然泛起细密的汗珠。

她伸手触碰,指尖被烫得一缩——不是灼痛,是滚烫的生机,像有活物在鼎壁下翻涌。

“小姐。”鼎娘端着漆盒进来,盒盖边缘的红漆已经剥落,露出底下的檀木原色,“夫人走前说过,这盒子要等第三卷显形才开。”

铜锁“咔嗒”落地。

盒中躺着半卷泛黄的绢帛,字迹被虫蛀得东一块西一块,唯中间一行朱砂字完好:“非独己血,当集众志成河。”

苏锦言的呼吸顿住。

前世她总以为医道是一人之术,母亲临终塞给她玉镯时说“医道是醒人的药”,她那时只当是安慰。

此刻盯着“众志成河”四个字,忽然想起昨日清晨,有个农妇攥着半块药引跪在堂前,说走了三十里山路,就为给病重的儿子求一副退热方——原来“众”不是弟子,是被医道唤醒的、不甘为蝼蚁的人。

她猛地掀开窗,晨雾里飘来隔壁绣坊的争执声。

崔小姐的声音尖细却带着破茧的力道:“我要退婚!容貌是我的,不是他的体面!”

“去把沈云昭找来。”她转头对鼎娘说,指腹蹭过绢帛上的字,“再备七张素帖。”

沈云昭是跑着来的,发梢还沾着露水。

她接过苏锦言递来的帖子,见上面只写着八个字:“你愿为人,还是为奴?”

“这是……”

“送去林夫人、崔小姐、红袖那里。”苏锦言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角,“替我问她们,可愿用一滴血,换一颗醒着的心。”

沈云昭攥紧帖子,指节发白。

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街头,有个老妇捧着药渣朝她跪谢——那是苏锦言教她配的安胎药。

“我这就去。”她说着转身,裙角扫过门槛时带起一阵风,把案上的药笺吹得哗啦响。

第一日来的是林夫人。

她卸了珠钗,素面跪在药鼎前,腕上还留着前日被丈夫摔茶盏溅出的烫伤。

“我从前总想着如何让夫君看我顺眼些。”她拿银簪刺破指尖,血珠落在陶碟里,“昨日看到帖子,突然想起及笄那年,我也爱翻父亲的《本草图经》。”血滴坠入鼎中时,鼎身轻鸣,像在应和她的话。

第二日是崔小姐。

她蒙着面纱,揭开时露出左脸狰狞的疤痕——那是她退婚时,未婚夫甩来的热粥烫的。

“他们说我毁了容,该跪着求他娶。”她笑着,眼泪却砸在疤痕上,“可苏姑娘,我现在能闻出百种药草的香气,能替邻居阿婆治冻疮——这张脸,早不是我的全部了。”

第三日到第七日,绣娘红袖、茶摊阿娘、书吏家的寡嫂……六人陆续而来。

她们的手有的生着老茧,有的沾着墨渍,有的还带着厨房的油腥气。

刺破指尖时,有人疼得倒抽冷气,有人咬着唇不出声,但每一滴血落入药鼎时,金光都会更亮一分。

第七日夜里,灵枢堂的门环被叩响三声。

苏锦言正对着药鼎整理第六滴血液的方位,听见声响时,后颈的汗毛突然竖起——这叩门声太轻,像怕惊碎了什么。

开门的是个老宫女,鬓角全白,眼角的皱纹里嵌着宫粉的残迹。

她从怀中摸出一方金丝帕,帕角绣着半朵残梅,“姑娘,这是太后娘娘的血。”

苏锦言接过帕子,触感柔软得惊人,帕中裹着的血珠却凝得像颗红玛瑙。

老宫女的手在抖,抖得帕子上的金线都在跳:“娘娘说,她年轻时也是药童的女儿。后来入了宫,学的是如何调配安神香,如何让贵人喝不出药里的苦。可她没忘,当年在药田拔草时,露水沾湿裤脚的滋味。”

月光爬上屋檐时,七滴血液在鼎中排成北斗状。

苏锦言将母亲的玉镯悬在鼎口,镯子突然自行旋转,带起的风卷得烛火摇晃。

“轰——”

整面石壁的经络图骤然亮起,这次不是金光,是漫山遍野的白,像冬夜的星河落进了堂里。

苏锦言望着那些流动的白线,忽然看清了每根线条的走向——不是人体经络,是人心的脉络。

“阿言。”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是母亲的,带着她临终前的气若游丝,“医者之道,不在争胜,而在唤醒。你看,这些血滴里藏着多少被碾碎的光?你要做的,是把它们重新点亮。”

她闭眼,指尖触到石壁上某根白线。

刹那间,林夫人的委屈、崔小姐的释然、老宫女的怀念……像潮水般涌进脑海。

原来“心脉共感术”不是读心,是让医者与患者的痛痒同频——痛得更真,解得更切。

次日清晨的阳光是被圣旨的明黄染亮的。

传旨太监的声音尖细,说“苏姑娘医道通神,特召入宫教授宫妃养生之法”。

苏锦言垂眸,看见太监靴底沾着未擦净的泥——那是御花园的青苔,说明他刚从太后宫中过来。

“谢陛下隆恩。”她福身时,瞥见街角那抹玄色身影。

萧无衍立在酒旗底下,玄色大氅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的玄铁剑。

他的目光扫过她,又迅速移开,像无关紧要的看客——可苏锦言知道,他的亲卫早混在围观百姓里,轿辇里的太监也被掉了包。

“小竹。”她把一本蓝皮册子塞给徒弟,封皮上“民瘼录·卷二”五个字还带着墨香,“若三日后我没差人送平安帖,你就带着这个去书院。里面记着京郊二十里内的疫病根源,还有……”她顿了顿,“还有太医院克扣药材的账。”

小竹攥紧册子,眼眶通红:“师父……”

“傻丫头。”苏锦言替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袖中微型药鼎模型硌着她的手腕。

那是她昨夜用红铜雕的,底部刻着新誓约:“我不承恩,只承命。”

上轿辇时,她回头望了眼灵枢堂。

十七枚金针徽记在屋檐下摇晃,小竹带着弟子们站成一列,每人手里捧着一碗清水。

晨光落进碗里,十七个太阳在水面上跳动,亮得人睁不开眼。

宫门口的铜狮张着嘴,像要吞了这顶小轿。

苏锦言扶着轿帘的手忽然一震。

袖中的微型药鼎在发烫,隔着布料都能感觉到——那是与堂中主鼎的共鸣。

轿辇碾过门槛的刹那,她听见鼎鸣,清越悠长,像在说:

“该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