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271章 她一针没扎,可满宫太监都在背药方

宫灯在廊下摇出一片暖黄,苏锦言跪在龙床前替皇帝诊脉时,指腹能触到那脉息里残存的虚浮。

她垂眸将最后一味安神的夜交藤倒入药罐,耳边传来皇帝沙哑的笑声:“朕这把老骨头,到底还是让你治活了。”

“陛下命数未尽。”她抽回手,药香裹着龙涎香漫上来,“只是往后需忌腥荤,每日辰时喝半盏参须茶。”

皇帝枯瘦的手突然攥住她的腕:“太医院的庸医,治不好朕的心病。”他浑浊的眼映着烛火,“你母亲当年给先皇后开的安胎方,是不是被他们改了?”

苏锦言的指尖微颤。

前世先皇后难产而亡,她后来才知是太医院院正收了主母的银子,在安胎药里加了半钱红花。

此刻皇帝掌心的温度透过素纱帕传来,像根细针扎进她心口——原来这老头什么都明白,只是装糊涂。

“臣女会查。”她轻声说,“但陛下得先帮臣女做件事。”

三日后,乾清宫的小太监们捧着《基础汤头歌诀》蹲在檐下背书的模样,成了宫里头道奇景。

为首的小全子背到“麻黄汤中用桂枝”时打了个磕巴,被皇帝拿茶盏一敲:“重背!

你背不熟,朕喝药时怎么知道有没有人动手脚?“

半月后的清晨,坤宁宫突然传来尖叫。

苏锦言刚踏进济世庐的门,就见秦九掀帘进来:“皇后娘娘腹痛,太医院的车驾堵在西直门——说是太子殿下的仪仗。”

她捏着药杵的手一顿。

西直门是太医院进宫的必经之路,太子这招堵得太明显。

“备轿。”她刚要起身,却见个灰衣老太监从廊下跑来,怀里抱着个粗陶药罐:“苏姑娘留步!

奴才刚按《汤头歌诀》里的香砂六君汤煎了药,您瞧瞧火候对不对?“

老太监掀开罐盖,陈皮与白术的香气混着滚水的咕嘟声涌出来。

苏锦言低头看那汤色——澄清中泛着浅金,分明是煎了三沸就离火的。

她抬眼时,老太监的手还在抖:“奴才从前在尚食局当差,娘娘爱吃甜酪......”

“送去坤宁宫。”苏锦言拍了拍他的手背,“你比太医院的人更懂娘娘的脾胃。”

那日午后,皇后倚在软枕上喝药时,皇帝晃着茶盏进来:“听说你喝了个老太监煎的药?”

“甜津津的,比苦药强。”皇后抹了把汗,“那老东西说,万岁爷的命靠这些字活着,奴才们不敢不懂。”她指了指案头摊开的《汤头歌诀》,“倒让我想起当年在冷宫,生二公主时血崩......”

皇帝的茶盏“当啷”落地。

五日后早朝,赵德昭捋着花白胡须出列:“臣请旨,在内廷设宫中医塾,教嫔妃宫女基础保育之术。”他话音未落,太子的伴读周明远就跳出来:“妇人习医,有干阴阳!

成何体统?“

苏锦言站在丹墀下,望着金銮殿上的龙纹。

她早让杜仲在济世庐挑了三个曾遭产难的宫婢——翠柳、银荷、春桃。

此刻那三人正跪在偏殿里,跟着杜仲学摸孕妇的肚腹:“硬如石是胞衣不下,软而坠是胎气不固......”

首课那日,苏锦言特意让翠柳去给被贬冷宫的陈美人接生。

她站在偏殿外,听着殿内传来婴儿的啼哭,鼻尖突然发酸——前世陈美人就是因为太医院拖延,一尸两命。

“苏姑娘。”杜仲掀帘出来,手里举着块蓝布护身符,“孩子胸前都戴着这个,说是陈美人临产前攥着它说‘苏神仙会救我’。”

消息像长了翅膀。

三日后,六宫的请帖堆满了济世庐的案头,最上面那张是贵妃写的:“本宫想跟苏姑娘学认药材,不知可使得?”

民间的动静来得更猛。

户部郎中之妻血崩那日,苏锦言带着药箱赶到时,正见个穿青布裙的丫鬟捏着银针,在病人的隐白、大敦、三阴交三穴上快速点刺。

血慢慢止住了,丫鬟抬头时眼眶通红:“我从前在街头听童谣,说‘止血要找三阴交,隐白大敦不可抛’......”

“好。”苏锦言蹲下来,替她擦了擦脸上的血,“从今日起,你是蓝花堂的见习医徒。”她转头对杜仲道,“把这条规矩写进训令:凡救一人者,授见习医徒衔,记录在档。”

三日后,蓝花堂的门槛被踩破了。

来的多是贫家女,攥着破布包的手都在抖:“姑娘,我不嫁人,我要救人!”

萧无衍是在这时来找她的。

玄甲军的帅旗已从皇城南门撤下,换成了绣银针的素白旗。

他站在济世庐的药圃里,望着那些跟着药童学认药材的姑娘们,眼底浮起笑意:“秦九说我疯了,放着京畿要道不管,改派千医巡防队。”

“王爷不疯。”苏锦言摘了片紫苏叶在手里揉,清苦的香气漫开,“您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医道的根扎在土里,不在刀枪上。”

萧无衍突然握住她的手,指腹蹭过她腕间的银镯——那是用母亲留下的药锄熔的。“从前我总怕你站不稳,想拿玄甲军给你当靠山。”他声音低得像风,“现在才明白,你要的山,是人心。”

暴雨夜的火警来得毫无预兆。

苏锦言被秦九从药庐里拽出来时,看见藏书阁方向腾起的火光里,几个内监抱着焦黑的书册往外跑。

最年长的老掌事哭丧着脸:“烧了好些孤本......就这残页,奴才拼了半宿。”

残页上的字迹被烧得蜷曲,却还能看清:“苏氏锦言,逆天改命,当诛......”后面是一串人名,苏锦言数了数——十九个,都是前世死在太医院误诊下的病人。

“修复它。”她对杜仲说,“附批注:此人害死十九条人命,却说我杀人。

诸君且看,谁才是真正的’妖‘?“

展览那日,乾清宫的小太监们举着灯笼守在展柜前。

苏锦言隔着玻璃看那残页,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哽咽:“这是我妹妹......她去年咳血,太医院说没救了......”

她转头,看见个穿禁军服的年轻人,脸上还沾着灰。

再往四周看,穿宫装的、穿民服的、甚至穿玄甲军甲胄的,都挤在展柜前抄批注。

当夜,皇帝召她去乾清宫。

龙案上摆着那本修复好的《妖女录》,他举着烛火,看着书页在火盆里蜷成黑蝴蝶:“朕以前以为医者治病,如今才知......”他望着灰烬,喉结动了动,“有人能治这个王朝的病。”

春社日的前三天,杜仲抱着一摞文书冲进济世庐:“苏姑娘,六十三州的文书都到了!”他翻出最上面那封,“云州说要在社坛前搭医棚,幽州要让医徒们举着药旗巡街......”

苏锦言接过文书,指尖触到云州知州的朱批:“千医盟誓典,全州百姓候着。”窗外的玉兰正抽新芽,她望着远处玄甲军新立的银针旗,忽然想起前世母亲临终前的话:“医道不是悬壶,是火种。”

此刻,那火种正在六十三州的土地上,噼啪作响地烧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