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42章 兵部公文到那天,她没接旨

惊华传奇 第42章 兵部公文到那天,她没接旨

作者:初杨续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1:46:37

第七日清晨,城西济世庐外薄雾未散。

一辆黑漆官车碾过青石板路,车轮声沉稳如鼓点,惊醒了街角打盹的乞儿。

那车上印着兵部火漆印记,朱砂封泥尚未褪色,肃穆得令人心颤。

百姓纷纷驻足,窃语如潮水般涌起——“可是查案来了?”“莫不是济世庐惹了官司?”

可下一瞬,众人便看见兵部主事亲自下车,双手捧着红绸包裹的公文,步履庄重地走向医馆大门。

“奉兵部令!”一声高喝划破晨寂,围观人群霎时屏息。

主事展开黄绢诏书,字字铿锵:“济世庐即日起列为北境驻军指定供药单位,首批订单:止血粉三百斤、祛毒膏五百盒、急救散两千包,限十五日内交付!此令加盖兵部骑缝印,三日后抄送太医院备案。”

话音落地,满街死寂。

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哗然。

民间药铺获军供资格?

这在大夏百年史上从未有过先例!

那些世代与太医院联姻的世家医馆尚且只能承揽零散药材采买,而一个偏居城西、由庶女执掌的小医馆,竟一跃成为边军指定供应商?

有人倒吸冷气,有人眼神骤亮,更有几位药材商暗中交换眼色——这一单下来,光是止血粉一项就价值近五千两白银,若后续持续接单,济世庐将彻底脱离市井草莽之列,踏入权力与财富交织的漩涡中心!

就在这万众瞩目之际,所有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医馆内堂。

苏锦言正俯身于一名断腿农夫身旁,银针在她指尖翻飞如蝶,最后一针落定,她轻轻捻出,动作轻柔却精准无比。

汗水沿着她额角滑下,在阳光下泛出微光。

她始终没有抬头。

“杜仲。”她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去签字。”

药童少年浑身一震,脸色发白。

他不过十三岁,平生第一次面对官差与圣命,双腿几乎发软。

但他咬紧牙关走上前,接过印泥,在回执文书上按下鲜红指印。

那一抹红,像极了战场上的血痕。

直到这时,苏锦言才缓缓起身,取帕拭去额间细汗,目光淡淡扫过兵部主事,语气平静得仿佛只是收了一笔寻常药款:

“烦请转告兵部诸位大人——我们不是求他们买药。”

她顿了顿,唇角微扬,眼底寒芒一闪而逝。

“是我们挑谁,配用我们的药。”

四周围观者心头猛震,仿佛被一记无形重锤击中。

这话何其狂妄?

可偏偏出自一个刚刚接到兵部敕令的女子之口,竟无一人觉得荒谬。

只因她站在这里的姿态,早已不是昔日任人欺凌的将门庶女,而是手握生死、掌控命脉的医道之人。

消息如野火燎原,半个时辰内便烧到了苏府。

正厅之上,老太爷怒摔茶盏,瓷片四溅。

“荒唐!一个庶女,私设医馆也就罢了,如今竟妄图染指军需?她可知这等殊荣本该归于嫡系?归于我苏家名正言顺之人!”

他双目赤红,拍案而起:“召集全族长老,今日必须夺回账目控制权!庶女不得私蓄巨资,这是祖训!”

然而,当夜三更,三封密封木匣已悄然送出。

一份送往太医院黄老药师手中,附言:“若有不测,请公之于众。”

一份藏入钱掌柜米行地窖,钥匙仅掌于陆先生一人之手。

最后一份,则由心腹脚夫直送战王府偏门,交到萧无衍亲卫手中。

匣中无他,唯账册副本一卷,纸页整洁,条目分明,每一笔进出皆有据可查。

另有短笺一张,墨迹凌厉如刀:

“此非家产,乃民信所系。”

风起云涌,暗流奔腾。

济世庐门前灯笼依旧昏黄,苏锦言立于窗后,望着远处皇城一角隐现的飞檐斗拱,眸光幽深似海。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而在某条阴暗巷口,一道身影悄然转身离去,手中攥紧一张银票,嘴角勾起冷笑。

翌日清晨,街头巷尾忽有流言四起——

“听说了吗?济世庐的止血粉……有问题。”第43章 止血为证,黑衣列阵

晨光初透,济世庐门前青石板上还凝着夜露。

昨夜流言如毒蛇吐信,在街巷间悄然蔓延——“济世庐止血粉掺假”、“服用后会血脉逆流、七窍出血”。

说的人神神秘秘,听的人心惊胆战。

几家原本预订药材的商号已悄悄退单,更有药童在城门口被泼了一身脏水,骂作“卖命黑店”的走狗。

风未起,祸已燃。

苏锦言却一如往常,辰时三刻准时推开了医馆大门。

她一袭素色襦裙,发髻低挽,眉眼清淡,仿佛昨夜那三条暗送的木匣、那句“此非家产,乃民信所系”,不过是风吹落叶,不足挂怀。

可她指尖抚过门框时,轻轻一顿。

那一瞬,眸底寒光如针,刺破温顺表象。

她早知林氏不会善罢甘休。

那个表面慈和、实则阴鸷的继室主母,怎会容一个庶女执掌财源命脉?

更遑论这军供资格一旦坐实,苏锦言便不再是任人踩踏的草芥,而是能撬动朝局的支点。

果然,未到午时,闹剧上演。

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突然扑倒在济世庐门前,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状若癫狂。

两名太医院杂役模样的人紧随其后,高声喝道:“快看!此人刚服了济世庐的止血粉,如今毒性发作,命不久矣!”

百姓哗然,围拢上来。

有人惊呼:“果真有问题?”

也有人冷笑:“我就说嘛,一个女人开的医馆,能有什么真本事?”

就在这群情激愤之际,苏锦言缓步而出。

她没有怒斥,没有辩解,甚至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

只是静静走到那抽搐的乞丐身边,蹲下身,从袖中取出银针,在他腕间轻刺三下。

那人抽搐骤停,呼吸平稳,竟像是睡着了。

“孙太医派来的人?”她抬眼,看向那两名杂役,声音轻得像在问今日天气。

二人脸色微变,后退半步。

苏锦言不等他们回答,已起身走向药柜,当众取出一包尚未拆封的止血粉。

红纸黄绳,封条完好,正是兵部验讫后加盖火漆印的同批次药材。

她撕开封口,舀出半勺,毫不犹豫地吞入喉中。

四周霎时死寂。

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几乎以为自己听错看错。

那是止血粉,药性极烈,内服需按剂量调配,贸然吞服,轻则呕血,重则伤及心脉!

可她面色如常,只淡淡道:“此药以雪莲髓、龙鳞草、赤金藤为主,辅以三十七味活血化瘀之材,研磨九遍,煅烧七回,方可成粉。我亲手配制,每一味我都尝过。”

说罢,她抽出腰间小刃,轻轻划破左手食指。

鲜血瞬间涌出,顺着指尖滴落。

众人屏息凝视。

不过片刻,血流渐缓,伤口边缘竟泛起一层薄薄银膜,继而凝结成痂。

她抬起手,展示给所有人看,目光最终落在那两名太医院来人身上,唇角微扬,冷若冰霜:

“若你们不信,不如让这位‘病人’也吃一点?”

顿了顿,她笑意更深,却森寒刺骨:

“或者……你们怕他真好了?”

围观百姓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哄然大笑。

“哈哈哈!怕不是怕咱们苏大夫救人太灵,以后没饭吃了?”

“我看是太医院自己配不出好药,眼红了吧!”

那两名杂役面如死灰,拖起还在装昏的乞丐仓皇逃离,连头都不敢回。

谣言,不攻自破。

而苏锦言转身走入医馆,背影挺直如松。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

三日后,济世庐门前景象焕然一新。

二十名黑衣劲装汉子列队而立,肩披玄铁短甲,腰佩统一黑木腰牌,上刻“济世·护药”四字,字体刚劲。

为首者正是石铁头,昔日脚夫头领,如今已是这支“药行护卫队”统领。

“药材分三批,走三条路。”苏锦言站在门槛前,手中摊开一张手绘地图,指向北、西、东三条出城官道,“每队仅知各自路线与交接点,全程不得互通消息。若中途失联,其余两队照常出发。”

陆先生在一旁记录调度,钱掌柜则点头叹服:“这哪是运药?分明是行军布阵!”

消息传至北境大营时,萧无衍正于帐中审阅边防图。

亲卫低声禀报:“苏姑娘所创‘三段式运药法’,已试运行三日,无一差错。”

他抬眸,眼中掠过一丝赞许,薄唇微启:“此非商队,乃兵法调度。”

稍顿,又道:“查一查,谁在背后对她动手。”

十五日期满那夜,第一批军需如期送达。

北境风雪漫天,可止血粉在零下三十度仍可速凝创口,急救散入口即化,祛毒膏敷上一刻钟便止溃生肌。

将士们奔走相告:“济世出品,救命神药!”

萧无衍当众下令:“今后凡战损急救,只用‘济世’出品。”

当晚,密报送抵济世庐。

苏锦言独坐灯下,展开信纸,指尖微颤。

兵部拟追加订单十万两,并提议设立“民间御用药坊”特许执照——这意味着,她的医馆将正式获得官方认证,地位堪比太医院附属药局!

她缓缓站起,走到窗前,推开木棂。

北方星空浩瀚,银河如练。

她望着那片曾埋葬母亲遗志、也曾吞噬她性命的苍穹,低声呢喃:

“娘,你看,我终于不用再躲在别人影子里活着了。”

而在北苑深处,一座废弃多年的水闸铁门,在夜色中悄然开启。

铁链滑动,锈迹剥落,一股暗流自地下奔涌而出,无声无息,却势不可挡,直指皇宫地脉。

一切资源、势力、人心,正在悄然重组。

直到第三日午后,城中商会会长谢元昌,在醉仙楼设宴款待诸位药商巨贾。

酒过三巡,他忽然冷笑一声,手中玉杯重重摔落在地,碎瓷四溅。

“一个破医馆,也配与我等平起平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