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74章 她不进宫门,却让凤座动了心

惊华传奇 第74章 她不进宫门,却让凤座动了心

作者:初杨续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1:46:37

第一声鸡鸣划破天际时,苏锦言的指尖还停在“苏锦言,庶女,毁容用剂:鹤顶红掺桃花粉”那行字上。

烛火在她眼底晃出细碎的光,照见她睫毛下那抹极淡的颤——前世被泼药的灼痛仿佛又顺着血管爬上来,从面额烧到指尖。

她突然抓起账本往案上一摔,木漆震得簌簌落。

“啪”的脆响惊得梁上栖鸟扑棱棱飞走,窗外渐亮的天光漏进来,照见她指节泛白的手,和账本边缘被指甲掐出的月牙痕。

“师姐。”小竹端着药盏的手在门框上撞了一下,温好的参汤溅在青石板上,“您...您一夜没合眼。”

苏锦言抬头,这才发现小竹眼眶红得像浸了血。

许是熬得久了,小徒弟发顶的丫鬟髻歪到一边,发绳散出几缕碎发,沾着誊抄时落的墨渍。

她这才想起,子时三刻自己把三本毒册拍在小竹面前,说“天亮前抄完”。

“手还稳吗?”她问,声音哑得像砂纸擦过陶瓮。

小竹立刻把抄好的副本捧过来,指尖抖得厉害,纸页边缘被压出褶皱:“第三本藏鼎底的用了密字,奴婢按您教的,用凤仙花汁兑了朱砂...”

苏锦言翻开第一本,墨迹未干的“可用\/可控\/可弃”六个字刺得她瞳孔微缩。

当看到“沈云昭,重点维系,牵制兵权”时,她突然把账本推给小竹:“去镇国公府,把这个给阿昭。就说...就说她喝的安神汤里,该加半钱远志。”

小竹接过账本的手顿了顿,终究没问。

她知道师姐从不说废话——沈姑娘的癔症能好,正是因为师姐在她的补药里加了远志。

“剩下两本。”苏锦言起身,素色裙裾扫过满地烛泪,“一本给萧无衍,让他今晚戌时来取。另一本...”她走到药鼎前,铜鼎上的云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塞进宫墙西角第三块砖的暗格里。”

小竹猛地抬头:“宫墙?那是...”

“那是他们的影子。”苏锦言指尖抚过鼎身,“这些毒方,这些标记,不是玉颜坊的生意,是朝廷的影子监。”她声音轻得像叹息,“监控贵女,牵制世家,连镇国公府的兵权都要捏在指缝里——他们养的不是绣娘,是提线木偶。”

小竹的嘴唇白了白,突然想起昨夜在废井里,那些账本最底下压着半块虎符残片。

她攥紧怀里的副本,福了福身:“奴婢这就去。”

三日后的晨雾里,灵枢堂的铜铃被风撞得叮当响。

沈云昭掀帘进来时,鬓角沾着露水,手里攥着块帕子:“阿言,宫里的人传了话,太后得了面风疾,半边脸动不了。”她顿了顿,“我按你说的,把‘九转驻颜膏’的事带过去了。”

苏锦言正在给药圃的紫丹参浇水,陶壶在她手里顿住。

紫丹参的红叶上滚下水珠,溅在她青布裙上,晕开个深青的圆:“他们该慌了。”

果然,当夜子时,大理寺的差役撞开了冷宫的门。

老薛婆的尸首吊在枯井边,舌头伸得老长,手里攥着半块残牌——黄铜铸的,被火烧过,却还能看出“谢”字的烙印。

萧无衍来灵枢堂时,玄色披风沾着夜露。

他把密信副本拍在案上,烛火映得他眉峰冷硬:“礼部侍郎私通北戎的证据,足够砍八回头。”他扫过苏锦言案头的铜镜阵——七面青铜镜围成半圆,中间摆着太后的画像,“你要的机会,我给你铺好了。”

“皇帝会信?”苏锦言的指尖在铜镜上划过,镜面映出她微挑的眼尾,“他信的从来不是证据,是权衡。”

萧无衍突然笑了,指节叩了叩铜镜:“今早他提太后的病,我推荐了你。”他看着苏锦言猛地抬头,眼底的光像星火,“放心,是隔帘问诊。”

苏锦言没接话。

她转身把铜镜角度调了半寸,画像上太后的脸在镜中碎成七片,又慢慢拼合。

小竹捧着针枕过来时,她正用银针对着镜中影像比量:“这里,凤座右肩下三寸,每日辰时压按九息。”

“师姐,这针枕...”小竹摸着枕套上绣的云纹,“是用您种的桑蚕丝?”

“嗯。”苏锦言把针枕塞进小竹怀里,“里面的导气针是用磁石淬过的,能引着淤堵的气血往下走。”她又指了指旁边的檀木匣,“那是红袖调的熏香,掺了半钱龙脑,半钱甘松——要让太后觉得,这香像极了她未出阁时在后院种的栀子。”

小竹抱着针枕退下时,听见萧无衍低笑:“你倒是会借香传情。”

“太后不是要治病。”苏锦言把最后一面铜镜摆好,七面镜子同时映出东方既白的天光,“她要的是,能证明这宫里还有人,没被影子监的毒香熏瞎眼。”

七日后的晌午,灵枢堂的门槛被人踩得咚咚响。

沈云昭冲进来时,发簪都歪了:“太后能抬手了!她摔了茶盏,说宁见赤脚医女,不见锦绣豺狼!”

苏锦言正在给个聋哑幼童施针。

她的银针在幼童耳后“翳风穴”上轻轻一转,孩子突然“哇”地哭出声。

旁边的妇人“扑通”跪下,眼泪砸在青石板上:“谢...谢女医!”

苏锦言收针入囊,抬头时眼里还带着医者的温软。

可当她听见“太后要见我”时,那温软便像春雪化进了冰潭:“她不是想见我。”她望向宫墙方向,晨雾里只看得见飞檐上的脊兽,“她是在这潭死水底下憋久了,想抓住一根能喘气的绳子。”

她转身走向后堂,木屐敲出清脆的响。

药鼎还立在原处,鼎身的云纹在日头下泛着暖光。

她取下腕间的玉镯——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翡翠水头极足,里面飘着抹淡紫,像要化在腕间。

“鼎娘。”她轻声唤。

铜鼎突然发出“嗡”的轻鸣。

跟着她长大的老仆妇从里间挪出来,手里攥着块破布:“夫人说过,这鼎认血脉。要开第三卷...得用血。”

苏锦言把玉镯贴在鼎盖上。

银簪刺破指尖的瞬间,血珠滚下来,在翡翠上晕开个红痕。

她按在鼎盖上,温热的血渗进云纹缝隙里——鼎身突然泛起金光,那些原本模糊的纹路慢慢清晰,竟显出一行古篆:“凤栖于梧,青囊重光。”

鼎娘的手剧烈发抖,破布掉在地上:“这...这是《青囊残篇》第三卷的开篇!夫人说过...唯有凤鸣相应,血脉方可通天...”

苏锦言望着鼎身上的金光,耳边仿佛又响起母亲的话:“阿言,医道不是救人的手段,是醒人的药。”她的血还在往鼎里渗,金光越来越盛,连窗纸都被映得发亮。

当天夜里,灵枢堂的药鼎异象持续未散。

附近的百姓路过时都驻足,见那铜鼎周身浮着层淡金的雾,像裹了层薄纱。

有人说像凤凰在飞,有人说像星子落进了鼎里。

而苏锦言站在鼎前,看着那金光里若隐若现的古篆,指尖轻轻抚过“凤鸣相应”四个字。

她知道,这鼎的异象才刚开始——第三卷的残篇,就要现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