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66章 她不教医术,教的是怎么活过来

惊华传奇 第66章 她不教医术,教的是怎么活过来

作者:初杨续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1:46:37

晨雾未散时,灵枢堂的朱漆门扉“吱呀”一声推开。

小竹攥着半块烧麦站在台阶上,发顶的木簪被风掀得摇晃——那是苏锦言昨日用边角木料给她削的,刻着片极小的银杏叶。

“进来。”苏锦言提着铜盆跨进门,盆里浮着三枚新制的银针,“今日收三个弟子。”

小竹眼睛倏地亮了,手指在腰间的布囊上快速比划:是像我这样的?

苏锦言蹲下来,用湿布擦净她沾了泥的鞋面:“一个是温郎中去年收的记名弟子,耳力奇佳却总被骂毛躁;一个是周捕头从乱葬岗背来的逃犯,浑身是伤,可我搭脉时他竟能避开我三根银针。”她指尖点了点小竹的手背,“都是被说成‘学不会医’的。”

辰时三刻,灵枢堂正厅。

穿青布短打的少年局促地搓着衣角,他是温郎中的弟子阿树,左耳垂比右耳大出一圈——那是幼时被师父揪着骂“听不清药杵声”时扯的。

角落的竹榻上,裹着灰被单的逃犯还在昏迷,脖颈处的刺青从衣领里探出来,像条扭曲的蛇。

“闭眼。”苏锦言的声音像浸了晨露的琴弦,“坐直,舌尖抵上颚。”

阿树偷眼瞧她,见她素色裙裾扫过青砖,在他脚边停住:“我要你听自己的心跳。”

“听……心跳?”阿树喉结动了动,“可我学的是认药材、熬药汤……”

“你可知前世我在太医院当杂役时,有个老医正?”苏锦言指尖拂过他腕间的太渊穴,“他治好了九十九个咳血的病人,最后一个却死在他药罐下。”她忽然用力按住他寸口,“因为他总说‘药材分毫不差’,却没听见那孩子的心跳——每跳七下便漏一拍,是寒毒攻心。”

阿树后背沁出冷汗。

竹榻上的逃犯突然发出闷哼,左手无意识地抓向胸口。

小竹立刻从布囊里摸出炭笔,在石板上快速画:他心跳乱了,像敲破的铜锣。

苏锦言转头,眼底浮起笑意:“小竹说对了。”她走向竹榻,指尖悬在逃犯膻中穴上方三寸,“你们看,他的心跳不是快,是急——像要撞破胸膛往外跑。”她取过银针,“这是恐惧留在身体里的痕迹,比刀伤更难医。”

阿树张了张嘴,忽然想起温郎中总骂他“只记药方不记人”,耳尖慢慢红了。

接下来三日,灵枢堂的青砖地上多了几样怪东西:粗麻毯、光石板、铺着松针的木盘。

小竹赤着脚在上面来回走,苏锦言执铜磬站在廊下,“叮——”一声清响,她便停住,用炭笔在纸上画波浪线。

“这是震感导引。”鼎娘蹲在檐下剥药材,看小竹用手贴着阿树后背比划,“脚底传上来的震动,能透进骨头里。当年夫人教盲眼的阿九辨药材,也是让他摸药罐的震颤……”她声音突然哽住,指甲掐进佛手柑里,“后来阿九跟着夫人去了北疆,再没回来。”

苏锦言正在给逃犯换敷药,闻言手顿了顿。

她望着小竹兴奋的眼神,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医道不是悬壶,是悬心——悬着病人的命,也悬着自己的魂。”

第五日清晨,周捕头撞开灵枢堂的门,靴底沾着星夜的露水:“苏姑娘!那小子醒了!”

逃犯靠在竹榻上,胸口的断腰牌被他攥得发烫。

“我是宫中饮水监的陈三。”他喉咙像刮过砂纸,“上个月祭天用的井水,我尝出甜味不对……他们说我疯了,把我扔去乱葬岗。”他突然抓住苏锦言的手腕,“姑娘,那些水还在往各府送!说是‘御赐春露’……”

苏锦言的银针“唰”地刺入他曲池穴,气劲顺着针尾游走:“毒素沿手阳明大肠经沉积,和禁卫军巡井路线分毫不差。”她转头对阿树道:“去取我前日配的‘解毒引淤方’,加三钱竹茹。小竹,你记脉象,每半个时辰画一次曲线。”

话音未落,门房又来报:“战王府的暗卫求见,说有急件。”

玄色木匣里躺着一卷染血的军报,边角还沾着马粪的腥气。

萧无衍的字迹力透纸背:“三千边军染怪疾,肌萎、善忘,军中医官束手。”附言写得极淡:“若你能治,速拟方;若不能,我不怪你。”

苏锦言把木匣往桌上一磕,眼尾吊起:“不怪我?倒像是怕我治不好折了他面子。”她哗啦展开地图,将军报上的症状逐条抄在墙上,“阿树,你说肌萎多因脾弱,但边军每日吃两斤熟肉;小竹,你闻过硫汞矿的味道吗?”

小竹猛地抬头,手指在空气中画了个甜腻的圈——她去年跟着苏锦言去南山采药,曾在矿洞外吐了半日。

“硫汞!”阿树拍案,“硫汞蒸汽入肺,久了伤神经!”他翻出《千金方》,“书里说‘矿毒者,面赤而忘,肌如虫蚀’,和军报上的症状一模一样!”

苏锦言抄起笔,墨汁在纸上洇开:“镇魂归元散,主药朱砂、磁石,用松枝熏蒸。”她撕下一页纸拍给暗卫,“告诉战王,药到两日必见效。若他再写这种假模假式的信——”她突然笑了,“让他亲自来取骂。”

七日后,灵枢堂的银杏树下堆着两封捷报。

边关来的信上沾着铁锈味:“用药次日,士兵能认军旗;第三日,已能举刀。”陈三的供状按满血指印,直指礼部侍郎张显,“春祭净水”的运水路线图上,每个井边都标着张府暗卫的标记。

深夜,苏锦言坐在案前,将两叠病例整整齐齐码进檀木箱。

封皮上“民瘼录·卷一”五个字,是她用母亲的旧笔写的,墨迹里混着朱砂——那是陈三醒后硬塞给她的,说“这是还您的救命血”。

“姑娘,太医院的马车在门外。”鼎娘抱着件夹袄进来,“说是来‘交流医书’。”

苏锦言将木箱推给她:“连这箱一起送过去。”她望着窗外的雨幕,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是阿树带着新收的小弟子们,背着药箱往乡下去了,衣襟上的金针徽记被雨洗得发亮。

“我不是要当天下第一医者。”她对着月亮轻声说,“我是要让每一个想活的人,都有机会活过来。”

太医院的马车碾过青石板的声音渐远时,街角的茶楼里,两个穿玄色锦袍的人放下茶盏。

“灵枢堂的《民瘼录》送来了。”

“张侍郎的人还在盯着太医院。”

“三日后……”

雨声突然大了,最后几个字被打在瓦上的雨珠撞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