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274章 她不动刀兵,可敌人的刀自己断了

晨光漫过窗棂时,苏锦言的睫毛轻颤两下。

她原本伏在《医典》上的手无意识蜷起,压得纸页发出细碎的响——那封岭南来信被压在腕底,“苏氏义医祠”几个字的红圈晕开淡淡痕迹,像极了她前世在乱葬岗挖到的蓝花根汁。

“苏姑娘!”

雕花木门被撞开的力道惊得烛台摇晃,杜仲的玄色衣摆带起一阵风,将她鬓边碎发吹得乱翘。

这个向来沉稳的“千医令”首使此刻额角挂着薄汗,腰间的药囊随着急促的脚步撞在门框上,“户部差役带着封条,把咱们合作的‘济安堂’‘松鹤斋’‘百草轩’全封了!说是……说是偷税漏银!”

苏锦言直起腰,指节在案上轻轻叩了两下。

她望着杜仲发颤的喉结,想起半月前太子妃在佛堂说的那句“医药商税最是肥差”——果不其然,他们到底还是对钱袋子下手了。

“茶凉了。”她忽然开口,声音清清淡淡。

杜仲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转身从铜壶里倒了盏热茶递过去。

苏锦言捧住茶盏,看热气模糊了眼前人的焦急,指尖却在茶盏沿上敲出有规律的节奏。

前世她被嫡姐设计时,也是这样的查封手段,那时她只知哭求,最后药铺被拆,母亲的《青囊残卷》被抢。

“去库房。”她放下茶盏,茶渍在案上洇出小团水渍,“取第三层檀木匣里的账册。”

杜仲愣了愣,突然想起三个月前苏锦言命人整理各药商十年旧档时说的话:“有些账,现在算太早,将来算太老。”他猛地转身往外跑,衣摆扫得案上信笺哗啦作响——那封岭南的信被带起半角,“义医祠”三个字在风里晃了晃,又重重落回原处。

半个时辰后,济世庐后堂堆满了泛黄的账本。

苏锦言翻开“济安堂”的第一本,墨迹未干的批注便撞入眼帘:“元熙三年春,捐防风、紫苏各百斤,于应州治寒疫,救百姓三百一十二人。”她指尖划过页脚的血指印,那是当时被救的老妇人按的,“元熙五年冬,捐冻疮膏五百盒,送北境戍边军士,附士兵陈铁牛谢帖。”

“杜首使。”她抬头时眼里有冷光,“这三家药商十年间捐药救的人,可曾统计过?”

杜仲正抱着另一摞账本,闻言翻出夹在其中的羊皮纸:“属下今早粗略算过,累计两千三百四十七人。其中八百六十二人是朝廷医署挂牌‘无治’的重症。”他喉结动了动,“当年应州寒疫,太医院说‘疫毒入髓,救不活’,是济安堂的老东家带着药箱翻了三座山……”

“誊抄百份。”苏锦言抽出腰间银针,在账本边角挑开一层薄纸——里面竟贴着当年患者的血书,“每份名单后附上这些血书,明日天亮前,京畿十三县的市集中央必须贴满。”

三日后的正午,户部侍郎李延正坐在后堂数着刚收的“查抄赏银”,忽听外面传来震天响的砸门声。

他掀帘一看,只见门前围了足有百人,为首的老妇举着张带血指印的纸,嘶哑着嗓子喊:“你们查的是药铺,断的是救命路!我家老头子当年快咽气了,是济安堂的药救的!”

“松鹤斋前年给我娃治痘疮,分文没要!”

“百草轩的冻疮膏,我儿子在北境没冻掉耳朵!”

砖头瓦片如雨点般砸来,李延正的官帽被砸落在地。

他望着人群里晃动的“千医盟”银针徽章,突然想起昨日在市集看到的告示——那些血书里的名字,竟有三成是他老家村里的。

同一时刻,金銮殿上。

赵德昭的朝笏重重叩在青石板上,震得龙书案上的茶盏轻晃:“陛下,臣查得与千医盟合作的药商,十年来累计救民逾两千,其中多为太医院弃治之症。若因赋税查封,寒的是天下医者的心!”

皇帝捻着胡须未语,目光扫过下首站着的萧无衍。

玄甲未卸的战王忽然上前一步,袖中滑落一卷羊皮纸:“北境玄甲军上月用《百草图谱》自制药膏治冻疮,省了两万两军费。”他声音清冷如霜,“省钱的不是政策,是人心。”

龙案后的明黄身影顿了顿,终是抬手:“准了。凡千医令认证药坊,三年赋税减半。”

消息传到济世庐时,苏锦言正在教小药童辨认苍术。

她捏着药草的手微顿,望向院外飘起的银针旗——那旗子比昨日又多了三面。

“苏姑娘。”秦九从角门闪进来,腰间的佩刀擦过青砖墙,“医讼司来报,有个叫王二牛的男子状告您的弟子,说治死了他爹。”

苏锦言将苍术递给药童,指尖在石桌上轻轻敲了两下。

她想起三日前在暗桩送来的密报里,“王二牛”这个名字出现在东宫管事的酒局账单上。

“去义庄。”她解下腰间的银针袋,“查王二牛他爹的棺材。”

两个时辰后,义庄的腐臭味里,仵作掀开草席的手在发抖:“这……这骨头至少埋了三年,根本不是新死的。”

苏锦言盯着那具枯骨,忽然笑了。

她转身对秦九道:“明日开审,全程允百姓旁听。再请三州各选五名患者当‘民评团’。”

庭审那日,医讼司外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

王二牛在堂下哭天抢地,苏锦言的弟子却站得笔直:“当日患者咳血、胸痛,学生按《帝王调养辑要》‘心肺痹症’治,用了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他翻开随身携带的医案,“这是每日脉诊记录,患者服药第三日,脉象已见和缓。”

民评团里的老妇人突然站起来:“我儿子去年得的就是这病,太医院说要五十两银子,是苏姑娘的弟子背了半筐药草来,没要一分钱!”

“对!我闺女的痘疮也是他们治好的!”

王二牛的哭腔卡了壳,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三日后,民评团举着“仁心可鉴”的木牌走出公堂时,围观百姓的欢呼几乎掀翻了瓦顶。

结案当日,苏锦言抱着一摞卷宗站在医讼司门前。

她望着檐角垂落的铜铃,将卷宗逐一投入火盆。

火苗舔过纸页时,她突然开口:“医道如登山,谁能保证不摔跤?但摔了跤有人扶,才能爬得更高。”

灰烬飘到半空,有御史在人群里低声感叹:“她不怕被人攻,只怕没人敢试新方。”

是夜,秦九的佩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将一封密信拍在苏锦言案上:“太子要在秋狝大典上,射杀蓝衣医者嫁祸您。”

苏锦言翻开信笺扫了两眼,指尖在“射杀”二字上轻轻一按。

她抬头时眼里有星子在闪:“传我的令,选百名最年轻的千医副使当护驾医队。再放出风声,秋狝当日百姓可沿道求诊。”

三日后,秋狝的仪仗队行至山路时,两旁突然涌出密密麻麻的人群。

老妇举着哭闹的孙儿,壮汉扶着咳嗽的妻子,全都喊着:“请蓝花娘子的人救我家娃!”

太子藏在树后的手紧紧攥住弓,箭尖却迟迟不敢离弦——漫山遍野的蓝花旗帜里,百姓的目光像火,烧得他连抬臂的力气都没有。

山巅了望台上,萧无衍望着这一幕,玄甲在夕阳下泛着暗红。

他转身时,瞥见皇帝扶着心口皱了皱眉,指节捏得龙纹腰带发紧。

“王爷?”秦九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萧无衍沉默片刻,将披风解下递给暗卫:“去济世庐,把苏姑娘的《养心汤方》抄一份送进御药房。”他望着渐暗的天色,低声道:“有些病,该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