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郎中听得那叫一个熨帖,俩人欢欢喜喜地回了延福坊。
坊门处围了一圈男女老少,对着那一辆辆堆叠有序、摆放整齐的牛车指指点点,领队的王府管事第一时间看见了俩人,小跑着恭迎上来,作了个揖。
“正和人打听着二位住在哪条巷子呢,这不刚刚好了。”
明洛同样欢天喜地地绽开笑容:“太麻烦您了。我家在东首边的槐树巷里。”
宋平虽说不是祖祖辈辈住在槐树巷,但自搬迁于此也有二十多年。
相识之人不知几许,三三两两地恭维打探起来,也有把重心放在明洛身上的精明人儿,她甚至听到了有个妇人打听自个儿的婚嫁情况。
她看着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骤然发觉自己和宋郎中成了一块掉进狼窝里的肉条。
大家伙儿嗅着味儿都凑过来了,指望分一杯羹,占一点便宜。
与后世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相较,这种大街小巷的左邻右舍显然更有烟火气,更有人情味儿,随之而来的便是所谓的大家庭,大宗族感。
如果身在乡村,这种感觉会更浓烈。
毕竟在信息闭塞的古代,街坊乡邻是最了解你的人,秉性如何,是否在家,是否出门远游,有没有突然发大财,有没有偷鸡摸狗的鬼祟行为……
依据此,每朝每代的保甲法应运而生,或严苛或稍有宽松。
丧心病狂点的,一家犯事,十家连坐,知情不报更是重罪,鼓励大家互相揭发举报,造成一种逆行倒施,人心叵测的可怕景象。
有点脑子的,恰如其分地用好这知根知底的邻里关系,营造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温情统治。
还是那句话,人要顺势而为。
明洛既处在眼下环境里,自不会非要和附近那么多邻居们对着干,所谓见者有份的好事,今日便‘心甘情愿’地上演了。
“阿耶,那是咱隔壁条巷子的里正吧?”明洛眼尖地瞧见了。
宋郎中正焦头烂额地应付着各路心怀鬼胎的乡邻,闻言点了点头。
“咱这坊总共有多少里正啊?”
宋郎中脑子一片浆糊,含糊道:“左不过十来个。”
“要不每人一匹绢,再往坊正和武侯处送些其他的?”明洛咬牙道,堵在坊门口不叫个事儿,那些武侯们也被动静闹了出来,张望着看戏呢。
宋郎中脸上立刻浮现出肉疼的表情,这林林总总加一块,可不是个小数。
财不外露。
真露了也就只好花钱消灾买平安。
宋郎中是懂这个理的,旋即便取过一匹绢客气递给了统总的管事,故意把话说得响亮,着重标明立功所得和秦王府的赏赐。
此言一出,明洛明显感受到人群的微微瑟缩。
民都怕官,更畏惧军队和权贵。
在送走王府的人车队伍后,宋郎中又从人群里拉扯出几位眼熟的里正,含笑递了绢帛过去。
过程都很乏陈可善,先是你来我往地推拒,再是小心翼翼地问询道贺,最后则统一为赞叹和夸奖,将‘推辞’的绢匹不动声色地拢在怀中。
人皆有份,大家都是里正,谁不收反而会成为被诟病的‘公敌’。
众目睽睽下,又是这样个不大不小的‘好处’,无伤大雅,谁家还缺一匹绢呢。
与心安理得的里正们相比,武侯们的态度更是让明洛觉得这礼没白送,完全称得上受宠若惊,喜出望外,表示日后若有什么派得上用场的地方千万不要客气,夜里万一有事也可通融一二,不必偷摸鬼祟。
一番忙活下来,连胡阿婆都在左邻右舍的羡慕和催促下急急迎出来,瞠目结舌地看着坊内这堪比过年的热闹景象,识得她的街坊,无不酸溜溜地道一声贺。
“阿耶,公主府那趟赏赐,可不能这样搞了。”明洛微哑着嗓子在宋郎中耳边低语。
“过几日去吧,咱家今儿太出风头了。”宋郎中可比明洛有危机意识,尤其他家没有撑门立户的男丁,哪日被人半夜劫财都说不准的。
索性有了帮衬的两口奴婢,不必再亲自拉牛车往巷子里走。
“阿娘,这是温圆。”明洛先给胡阿婆介绍女婢。
胡阿婆这点上比她平常心,只打量了两眼便挪开了视线,忧心忡忡地望着那一眼数不清匹数的绢帛,和十个宛如百宝箱般的贵重箱笼。
“孩他爹,这可咋办。”胡阿婆几乎晕头转向。
“回家再说。”这儿人多眼杂的,少讲为好。
就这样,他们一行五人,费了好些功夫和力气才把东西统统搬进自家院子,绢帛还剩近八十匹,错落有致地堆叠在早早腾出来的柴房中,另一个小间拨给了阿泉住,温圆则暂时和明洛睡一间。
时间已过未时,明洛哄着自家阿娘吃了几块价值不菲的糕点垫垫肚子,并在这个食盒得到胡阿婆的另眼相看后和宋郎中相视一笑。
阿泉自去劈柴挑水做粗活,温圆则相对好些,往后院晾晒的地方翻面,顺便去厨房择菜备菜,之后烧火做饭。
他们三人一改夏日的午后瞌睡,纷纷聚拢在箱子附近。
明洛利落地依次开锁,在心理预期的作用下,面对这一箱箱在普通百姓家看不见的首饰书册瓷器等物,她表现出了不同于另两人的绝对平静。
没办法,她是看惯现代工艺和珠宝的人。
古代的几乎所有珍品,除了极少数的金器和天然物,在色泽和光鲜度上远不如现代的加工手艺。
比如一支翡翠混合玛瑙的鎏金钗,别看又是玛瑙翡翠的厉害,说到底在现代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化工手段下,全然不叫个事儿,起码在她看来,不够惊艳,更不够漂亮。
大箱子装的多半是些日用之物,连冬用的被褥和大袄都备下了。
在没有棉被棉衣的隋唐,冻馁是冬天百姓死亡的普遍原因。
未曾想堂堂王府,想得如此周全。
“儿啊,那大王……可是对你青眼有加?”胡阿婆颤巍巍地摸了摸一只银钗上的珍珠,瞪大着眼问出这样一句傻子都听得懂的话。
话意很明确了。
喜欢唐穿日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唐穿日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