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之势
皇帝震怒,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刑部尚书阿尔松阿这三位重量级人物联手查案,其效率与力度堪称雷霆万钧。
旨意下达当天,内务府采办处即被全面封锁,所有账册、文书被封存,以马德海、刘泉为首的一干管事、太监全部被隔离看管,禁止与外界接触。怡亲王坐镇内务府,张廷玉与阿尔松阿则分别负责账目审核与人犯审讯。
马德海起初还试图狡辩,将责任推给宫外商户,声称自己也是被蒙蔽。但当耿如杞提供的劣质棉花、香料样品,与他库房中尚未发放的大量存货比对无误,加上张廷玉带来的户部算学高手将账目漏洞一一揪出(同一商户,供给宫中的价格远高于市面;大量采购项目无明确来源记录;虚报损耗惊人),他的防线开始崩溃。
而阿尔松阿的刑讯,更是击垮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阿尔松阿出身满洲勋贵,办案素以铁腕着称,虽未动用酷刑,但其强大的压迫感和层出不穷的审讯技巧,让马德海等人心惊胆战。
与此同时,被关押的小路子也被重新提审。这一次,主审官换成了怡亲王的人。在得知朝廷已派重臣彻查内务府贪墨案后,小路子看到了希望,他将那日如何发现棉花异常,如何奉命取样反被构陷的经过,原原本本道出,并咬死自己绝非盗窃,而是奉命行事,至于奉谁之命,他目光坚定,只说是自己察觉有异,想取证据,并未提及林潇潇。
怡亲王等人何等精明,自然明白其中关窍。小路子的证词,与耿如杞的弹劾、以及查实的物证完美吻合,进一步坐实了马德海等人贪墨、构陷的罪行。
在铁证和强大的心理攻势下,刘泉率先扛不住,招认了与马德海勾结,通过虚报价格、以次充好等手段,贪墨巨额银两的事实,并供出了几家长期合作的、负责提供劣质货物并配合做假账的宫外商户。
眼看同伙招供,马德海自知大势已去,在阿尔松阿暗示其“祸不及家人”后,终于颓然认罪,承认了所有指控,并将主要罪责一力承担下来,并未攀扯其他高位之人,尤其是对皇后方面,更是讳莫如深,只说是自己利欲熏心。
案件审理得异常迅速,仅仅三天,便基本查清。初步核算,仅此一次年关采买,马德海等人贪墨的银两就高达数万两之巨!而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养心殿内,怡亲王、张廷玉、阿尔松阿三人将查案结果呈报御前。
玄凌看着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供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竟然蛀虫丛生至此!
“皇上,”怡亲王允祥沉声道,“马德海、刘泉等人贪墨宫帑,证据确凿,且涉及构陷宫人,罪大恶极,按律当斩。其余涉案太监、宫外商户,亦应按律严惩。至于其背后是否另有指使……马德海等人咬定是自身所为,暂无确凿证据指向他人。”
允祥这话说得很有技巧,既明确了马德海等人的罪责,又为可能存在的更深背景留下了余地,但也点明了目前“暂无确凿证据”。
玄凌沉默片刻,他心中岂能不知内务府与后宫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德海一个太监,若无倚仗,岂敢如此猖狂?但眼下年关在即,若深究下去,牵连过广,恐生大乱。而且,皇后……他目光幽深地看了一眼景仁宫的方向。
“既已查实,便依律严办!”玄凌最终下了决断,“马德海、刘泉,贪墨巨款,欺君罔上,构陷他人,罪无可赦,着判斩立决,家产抄没!其余涉案太监,视情节轻重,或流放或充入辛者库!涉案商户,严惩不贷,永不录用!内务府采办处上下,彻底清查整顿!”
“臣等遵旨!”三人领命。
“另外,”玄凌顿了顿,“那个叫小路子的太监,举报有功,且遭构陷,受尽委屈,着即释放,赏银百两,调……调往御前伺候吧。”
将小路子调往御前,既是一种补偿和保护,也未尝没有放在眼皮底下观察的意思。
“皇上圣明。”
处置的旨意迅速颁下。马德海、刘泉被推出午门斩首,其余涉案人员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内务府经历了一场大地震,人人自危。而小路子则被释放,并因祸得福,调到了养心殿当差。
消息传来,碎玉轩内,林潇潇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马德海没有攀扯出皇后,但剪除了她的羽翼,救下了小路子,自己也洗清了“御下不严”的嫌疑,这场危机,总算有惊无险地度过了。经此一役,她在后宫中的威望无形中又提升了不少,连内务府剩下的人看她眼神都带上了敬畏。
然而,她也清楚地看到,皇后虽然损失了马德海,但根基未损。皇帝最后的处置,明显带着维稳和平衡的考量,并未深究到底。她与皇后之间的梁子,结得更深了。接下来的日子,恐怕更要步步为营。
而更让她心中不安的是,皇帝将小路子调往御前……这究竟是恩赏,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掌控?君心似海,她不得不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