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负责人的提议,李成震惊不已——开出的条件未免太优厚了,娱乐圈的节目什么时候能上央视了?文化负责人是认真的吗?难道这事真能由他拍板?即便对方是文化负责人,这种安排也不太现实吧?
还没等李成回应,负责人突然站起身,朝他深深鞠了一躬:“李先生,拜托您了!”
这一举动让在场三人彻底愣住了,文化负责人的行为简直夸张到令人费解。
说到底不过是个年会,如果李成实在不愿意接手,完全可以另寻他人,何必非要执着于他?更何况对方的态度如此坚决。
前任年会负责人已经被撤职,虽然网上仍有议论,但舆论热度已经消退不少,此时再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并非难事。
李成确实是最佳选择,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他年会就办不成。
如果换作其他人,恐怕想都不用想就会答应——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会轻易让给别人?只有傻子才会拒绝。
不过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有文化负责人自己最清楚。
他之所以坚持恳求李成,是因为担任年会负责人虽然风光,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风险。这次是临时救场,加上此前闹出的 ** ,大多数人都不愿接手。
万一搞砸了,很可能步前任后尘,落得个狼狈收场的名声。
更何况这次是临时顶替被辞退的负责人,并非最初就认定的职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救火队员”的角色并不光彩,理智的人多半会婉拒。
因此,他迫切希望李成能答应邀请,也算是帮自己一个忙,哪怕欠下人情也无所谓。
毕竟谁都清楚,以李成如今的地位和影响力,由他接手本届年会再合适不过,而且确实找不到更理想的人选。
影视学院校长和李成的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内心仍难掩震撼——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文化负责人吗?这还是他们学校培养的学生吗?为了邀请李成,竟然如此低声下气,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内心还涌动着几分骄傲,毕竟李成是影视学院的学子,更是整个学院的荣耀。
"既然负责人展现出如此诚意,若我再推辞,反倒显得不近人情了。"李成平复着呼吸,对方鞠躬相邀的举动确实令他动容。
这般赤诚相待,若执意拒绝实在说不过去。思量再三,李成决定顺水推舟应下这份人情。况且院长与师长都在场,这个面子总要给的。
文化局长亲口承诺会派人协助节目筹备,风险什么的他向来无所畏惧,确实没有拒绝的理由。
"太好了!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文化局长激动地握住李成的手,眼中闪烁着苦尽甘来的欣喜。
多日的坚持终得回报!只要李成接下年会总导演的重任,往后但凡有所需,他定当鼎力相助。这份人情,他记下了。
"局长言重了,这般盛情实在难以推却。"李成含笑回应。对方诚意至此,工作室又有人协助,他自然不再推辞。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文化局长竟把影视学院院长也带来了。为了请动李成,这位局长可真是费尽了心思。
"好,那就这么定了,到时候我派人来接您。"文化局长紧紧握住李成的手,脸上掩不住兴奋。只要李成点头,事情就好办多了。
寒暄几句后,文化局长便带着人匆匆告辞。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尽快把消息放出去,看看网友们的反应。
刚离开李成工作室,文化局长立刻拨通了年会筹备组的电话,让他们马上在官网上发布公告。他心里其实没底——此前网友对年会早已不抱期待,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唱衰。如今临时请李成救场,究竟能不能力挽狂澜?只要能挽回部分观众的热情,这场年会就不算白办。要是继续冷场下去,今年的活动真该取消了。
筹备组接到消息时,整个办公室都沸腾了。这些天他们压力巨大,网友的抵触情绪让排练根本无法推进。现在听说李成愿意接手,所有人顿时像吃了定心丸,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太好了!我正担心今年年会要开天窗呢,有李导坐镇就稳了!"
"天!局长居然真把李成请动了,太神了!"
"局长牛!之前李导可是拒绝了好几次呢!"
"李导要来年会?我激动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总算等到救星了!咱们年会终于有指望啦!"
"今晚必须庆祝!提心吊胆这么多天,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整个筹备组欢欣鼓舞,仿佛劫后余生。要知道前些天连他们自己都开始怀疑这场年会的意义。李成的加盟就像久旱逢甘霖,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微博、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全面铺开,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个好消息。媒体记者们更是第一时间捕捉到风声,谁都没想到之前多次婉拒的李成,这次居然真的答应了。
(
这无疑是个 ** 性新闻。众所周知,如今全民都在关注**年会动态,当传出李成将出任新一届年会负责人的消息时,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毕竟此前潮国事件带来的**阴影仍未消散,不仅"潮国"二字令人不适,连"年会"这个词都变得刺耳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