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夸张了!他不仅按时交稿,居然还是部完整电视剧!"
"这确定是李成的作品?简直颠覆我的认知!"
"同感!这家伙像打了鸡血似的,一个月真搞出部电视剧来!"
"太疯狂了!从没见过这么拼的,月产电视剧,这是人类能做到的事?"
文化局彻底沸腾了,所有人都用见鬼般的眼神盯着李成提交的三十多集电视剧,世界观都快崩塌了。
在文化局工作这么多年,谁听说过参赛作品能一个月完成的?别人拍部电影都要大半年,他倒好,一个月整出部电视剧,这已经超出人类极限,简直是神迹!连小陆都难以置信,但白纸黑字的制作周期就摆在那里。
虽然李成按时交了作品,但质量如何谁心里都没底。大家都暗自揣测:赶工一个月的作品,质量能好到哪去?时间实在太紧迫了,有些名导连写剧本都要花更长时间,何况李成这个新人。
区区新人,说不定根本没把比赛当回事,或者自知能力有限,干脆破罐子破摔。月产电视剧,八成就是来凑个热闹。要知道能收到文化局比赛邀请已经是莫 ** 誉,就算落选也值了。
所以即便李成交了作品,大家也不抱期望,更多是出于好奇——一个月能折腾出什么玩意儿?现在所有参赛作品都已提交,接下来就是残酷的淘汰赛,全凭实力说话。就在评审们埋头审核时,国庆节已进入倒计时,网上到处是祝福祖国的声音,当然也少不了对国庆节目的热议。
国庆盛典历来是影视界资深导演的竞技舞台,今年恰逢祖国七十华诞,相关献礼作品更成为全民热议焦点。青年导演李成的加盟尤为引人注目,其自带的话题热度让本届国庆档期关注度创下新高。
作为首位获邀参赛的新锐导演,李成为这项传统赛事注入了新鲜活力。观众对其新作充满期待——从现象级科幻片《流浪地球》到古装巨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李成始终以过硬品质赢得口碑。尽管最终入选作品需经过文化部门多轮严格评审,但网络舆论明显倾向这位实力派新秀。
社交平台上,关于评审结果的预测已形成两派观点:一方认为《三生三世》塑造的经典角色"夜华"足以证明李成实力;另一方则坚持资历尚浅的导演难以匹敌业界前辈。这场讨论不仅席卷网络社区,更在业内引发广泛争议——不少专业人士质疑新晋导演与资深影人同台竞技的合理性。
无论评价如何两极分化,不可否认李成已成为本届国庆档最受瞩目的焦点人物。当传统与新生代创作力量正面交锋,最终谁能拔得头筹,唯有等待评审揭晓的那一刻。
"这个李成也太可笑了吧,居然真敢交作品参赛,他该不会天真地以为能入选吧?"
"可不是嘛,能收到文化局邀请就已经是撞大运了,要是他那破作品都能选上,我立马改跟他姓!"
"说得对,就他一个新人导演,拿什么跟资深前辈比?简直不自量力。"
"等着看结果吧,不过我倒是好奇,一个月能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
"这还用想?肯定是粗制滥造的玩意儿,一个月连剧本都未必能写完呢。"
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热点。随着李成参赛的消息持续发酵,记者们早已蹲守在李密工作室外,希望能抢到独家专访。毕竟现在全网都在热议李成,谁能拿到第一手资料绝对能引爆流量。
【李成参赛引争议,业内普遍看衰】
【一个月完成影视作品?业内人士直呼不可能】
【李成新作遭质疑,被指存在造假嫌疑】
【质量堪忧?专家建议李成主动退赛】
各类报道铺天盖地,关于李成的讨论瞬间席卷全网。
不少业内人士也在跟风炒作,说什么这次文化局的比赛李成算是自己放弃了,毕竟一个月赶出一部电视剧,质量能好到哪里去?但即便如此,仍有一批支持李成的网友坚定站在他这边——一个月拍完又怎样?人家有真本事!就算这次落选,粉丝照样力挺,输赢根本无所谓。
“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继续支持我偶像!没选上又怎样?能入围已经很厉害了!”
“没错,能被文化局邀请本身就是一种认可,重在参与嘛。”
“我看那些人就是酸,李成选不选得上关他们什么事?”
“说得对,结果没公布前,所有猜测都没意义。”
“马上就十月一号了,到时候自然见分晓,现在瞎猜有什么用?”
“酸味冲天了属于是。”
网友们普遍认为,李成首次参赛就能获得邀请已属难得,更何况这次强手如云,他本就不占优势,胜负无需计较。
就在热议声中,国庆节悄然来临。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网友们的热情同样高涨。
“终于等到十月一号!祖国生日快乐!”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是国庆了!”
“早就搬好小板凳等着看 ** 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