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 第43章 三大家族彻底平定

李府的火光,烧了整整一夜。

可烧掉的账本,烧不掉李铁心里的恐惧。

他明白,刘景的刀已经对准了他的脖子,坐以待毙就是死路一条。

第二天一早,李铁换上了一身最素雅的儒袍,亲自带着几车粮食和布匹,敲响了县衙的鸣冤鼓。

这一下,半个县城的人都跑来看热闹。

李铁站在县衙门口,对着闻讯而出的刘景,深深一躬。

他面带悲悯,痛心疾首地说道:“刘大人,听闻黄四恶贼伏法,元氏县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但其爪牙为祸乡里,致使许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我李铁虽是一介布衣,也愿为大人分忧!”

“特捐出粮食五百石,布三百匹,以助大人安抚流民,重建家园!”

说完,他声泪俱下,一副心怀苍生的贤德模样。

周围的百姓顿时议论纷纷,不少人都对他露出了敬佩的眼光。

李铁心中暗自得意,他又抬高了声音。

“大人,我与郡中大儒,皆有书信往来,他们对元氏县的教化也颇为关心。”

“若能安定民生,重开教化,他们定会为大人上书美言!”

这是示好,更是施压。

他搬出当世大儒的名头,就是想告诉刘景,我李铁不是黄四那种莽夫。

我有名望,有背景,你动我,得掂量掂量后果!

县衙后堂。

贾诩把玩着一枚铜钱,嘴角挂着冷酷的弧度。

“主公,这条老狐狸,比黄四那条疯狗难对付。”

“他想用‘贤名’给自己套上一层金钟罩。”

刘景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眼神平静无波。

“金钟罩?那就把它敲碎了,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贾诩将铜钱往桌上一弹。

“狐狸最爱惜自己的皮毛,尤其是附庸风雅的狐狸。”

“主公,我有一计。”

“不如就办一场‘文会’,请遍元氏县所有士绅名流。”

“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那张皮,一层一层地剥下来!”

“让他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变成最耻辱的烙印!”

三日后,县衙后花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会。

李铁作为元氏县“第一贤士”,被安排在了主宾之位。

他与周围的士绅们谈笑风生,引经据典,尽显名士风范。

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也落下了大半。

看来,刘景还是有所顾忌的。

酒过三巡,刘景举杯起身,笑着对众人说道:“今日能与诸位雅士共聚一堂,实乃本官之幸。”

他话锋一转,看向李铁。

“尤其要感谢李公,不仅捐资助民,更以贤名教化乡里,实乃我元氏之楷模!”

李铁连忙起身,谦逊地摆手:“大人谬赞,此乃分内之事。”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忽然开口了。

“李公高义,在下佩服。”

“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李公。”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贾诩身上。

贾诩慢悠悠地说道:“听闻李公家中有一处茶馆,生意兴隆,远近闻名。”

“不知李公这茶,是从何处贩来?竟有如此奇效。”

“能让许多山中匪寇都趋之若鹜,甘愿为李公效力啊?”

这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

李铁的笑容僵在脸上。

“县丞大人说笑了,不过是些寻常茶叶,何来奇效?”

贾诩不理他,从袖中拿出一卷竹简,轻轻展开。

“这是茶馆的地契,上面白纸黑字,盖着李公你的私印。”

他又拿出另一卷。

“另外,我们还抓到了几个负责运货的伙计,他们都指认,是李公您的管家,李忠,亲自与他们交接的。”

“交接的,可不止是茶叶。”

“还有盐、铁、兵器!”

贾诩每说一句,李铁的脸色就白一分。

他浑身开始发抖,指着贾诩,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周围的士绅们看着他的眼神,已经从尊敬变成了惊疑和鄙夷。

他们下意识地挪动着坐席,远离这个瘟神。

刘景缓缓站起身,声音冰冷如铁,响彻全场。

“李铁!”

“你私设黑市,倒卖禁品,资助贼寇,罪证确凿!”

“你所谓的‘贤名’,不过是你用来掩盖罪行的遮羞布!”

“你这样的人,也配称士绅?也配谈仁义?”

李铁彻底崩溃了。

他精心编织了十几年的“贤名”外衣,在这一刻被撕得粉碎。

他瘫倒在地,面如死灰,再无半分平日的风雅。

“来人!”刘景厉声喝道。

高顺带着一队手持刀兵的县兵,如狼似虎地冲了进来。

“将罪犯李铁,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其所有家产,田产,全部充公!用以弥补百姓损失!”

李铁被两个县兵架起,他双目失神,口中喃喃自语。

“完了……全都完了……”

看着李铁被拖出去的狼狈背影,在场的所有士绅噤若寒蝉,冷汗浸透了衣背。

第二日。

贾诩将一份清点完毕的册子递到刘景面前,即便是他,脸上也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主公,这李铁……简直富可敌国!”

“光是现钱,就抄出六千余万!黄金珠宝,装了六十二口大箱!粮仓里的粮食,足有近十万石!”

“田亩,更是多达一千顷!”

贾诩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

“最惊人的是,我们在他家的密室里,还搜出了,八十副甲胄,还有几百把制式刀枪!”

“此外还有一百二十匹战马在他黑市当中被发现!”

刘景拿着账册的手,猛然收紧。

“好一个李铁!他这不是在敛财,他这是在准备谋反!”

“钱粮、马匹、甲胄、武器,全部入库!田地尽数收归官有,以备后用!”

处理完李铁,刘景再次召见了张牧之。

张牧之看着端坐主位的刘景,再也没有了半分犹豫和侥幸。

他从袖中取出厚厚一沓地契,双手恭敬地奉上。

“大人。”

他深深一躬,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解脱。

“我张家,愿将名下七百八十顷良田,只自留二十顷,悉数捐献给县衙,安置流民。”

“只求……大人能给张家一条活路。”

刘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扶起张牧之。

“张家主深明大义,本官心甚慰之。”

“放心,盐铁的商路,是你张家的。”

“你家子弟,明日便可来县衙,出任功曹一职。”

“从今往后,你我一心,定能让我元氏县,换一个新天地!”

张牧之千恩万谢地退下。

他的心在滴血,但也明白,用近八百顷地,换来了家族的转型和未来的平安。

总比什么都没有,像黄家和李家一样被剿灭的好!

元氏县三大豪强,一死,一囚,一降。

整个县的格局,在一夜之间被彻底颠覆。

至此元氏县的土地根基彻底被刘景所掌控!

一县之地可以治天下!

更何况元氏县这种十数万人口的大县!

刘景想过之后的均田亩,但是怎么均还得细细考虑。

此时的时代对百姓不能和现代或者千年之后的朝代去比较。

每个时代得有适用于每个时代的规则。

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丑。

一下子把百姓待遇拉满那之后不仅仅不会有好结果,而且还会反噬。

就像王莽的激进改革一样。

土地肯定是要重新分配的,但具体怎么分配,分配多少还得谨慎考虑!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

“郡府来人了!”

话音未落,一个身穿官服,面容倨傲的中年人,已经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他看都未看刘景一眼,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卷文书,冷冷展开。

那人正是郡府督邮。

他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刘景,语气充满了质问。

“刘县令,你未经太守大人钧令,擅自处置豪族,好大的胆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