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大营。
曹操的离去,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所有诸侯的脸上。
几日的商量和饮酒后,大帐内的气氛,很快又恢复了那份虚伪的和睦。
“孟德此人,太过偏激!”
“就是,盟主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他怎能如此无礼?”
袁绍坐在主位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中的怨毒却愈发浓重。
他听着众人的安慰,心中却是一片冰冷。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飞马而来,神色亢奋。
“报!盟主!诸位将军!”
“何太后还朝,下旨擢升刘景为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督录尚书事!”
“并且,大将军在德阳殿论功行赏,麾下高顺、关羽、赵云、张飞、吕布等将,皆已封侯!”
封侯!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
整个大帐,瞬间死寂。
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贪婪与嫉妒。
他们在这里勾心斗角,损兵折将,最后连洛阳的城门都没摸到。
结果刘景一个人,就把所有的好处都给占了?
大将军?
封侯拜将?
凭什么!
“岂有此理!”
袁术第一个拍案而起,他本就嫉妒刘景,此刻更是怒不可遏。
“他刘景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侥幸得手!这收复京师之功,是我等关东联军所有人的!”
“没错!我等在此血战,他却在洛阳窃取胜利果实,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盟主!我们必须去洛阳!去向太后讨个说法!”
“对!共扶汉室,拨乱反正,岂能让他刘景一人专权!”
群情激奋。
所谓的讨董义举,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露出了最丑陋的獠牙。
袁绍看着下方一张张贪婪的嘴脸,缓缓站起身。
他心中的恨意,早已沸腾。
刘景不仅害得他颜面尽失,如今更是踩着他的名望,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这口恶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诸位所言极是。”
袁绍的声音沙哑而阴冷。
“传我将令,全军开拔!目标,洛阳!”
“我等此去,乃是‘共扶汉室’,清君侧,正朝纲!”
“对!共扶汉室!”
“出发!去洛阳分肉吃!”
浩浩荡荡的诸侯联军,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朝着洛阳蜂拥而去。
……
荥阳。
联军的旗帜遮天蔽日,一路畅通无阻。
这让袁绍等人的心情愈发得意。
看来,刘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阻拦他们这支“勤王”大军。
然而,当大军抵达荥阳城外时,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前方的大道上,一座壁垒森严的营盘拔地而起,将去路堵得水泄不通。
营盘之前,好似数万大军列阵以待,旌旗招展,杀气冲霄。
为首一员银甲小将,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手持一杆亮银枪,静静地伫立在阵前。
他身后的骑兵,精锐无比,人人背负弓箭,腰间环首刀,神情冷峻,气势森严。
正是赵云与他麾下的两万精兵。
“这……这是刘景的兵马?”
“他们想干什么?难道想阻拦我等?”
联军的喧哗声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
眼前这支军队,军容之鼎盛,气势之锐利,远非他们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可比。
袁绍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没想到,刘景竟然真的敢派兵拦路。
这是公然的挑衅!
“去,派人去问问,他刘景是何居心!”
袁绍对着身旁的谋士许攸冷声道。
很快,一名使者策马而出,来到赵云阵前,趾高气昂地喝问:
“前方何人领兵?为何挡住盟主大军去路!”
“我乃大将军麾下,常山赵子龙。”
赵云手持节杖,端坐马上,声音平稳,不卑不亢。
“奉太后与大将军令,在此迎接诸位将军。”
使者一愣,随即冷笑:“迎接?用刀兵来迎接吗?还不速速让开道路,让我等入京勤王!”
赵云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京师初定,百废待兴,不宜喧哗。”
“诸位将军讨董有功,太后与大将军感念于心,已为各位向朝廷请赏。”
“还请诸位将军在此稍安勿躁,安心等候朝廷诏书便可。”
这番话,说得客气,但意思却无比明确。
你们可以等着领赏,但路,就是不让过。
使者脸色涨红,还想再说些什么。
“废什么话!”
联军阵中,一名性急的诸侯忍不住了,催马就想往前闯。
“我等乃是讨董义军,入京面圣天经地义!谁敢拦我!”
赵云的眼神,骤然变冷。
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抬起了右手。
唰!
身后五千披锁鳞甲精锐轻骑,动作整齐划一,瞬间弯弓搭箭,箭头直指联军阵前。
那森然的杀气,如同实质的冰墙,瞬间压了过来。
刚才还喧闹的联军,刹那间鸦雀无声。
那个想要强闯的诸侯,胯下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他自己更是吓得脸色发白,硬生生勒住了缰绳,再也不敢向前一步。
太可怕了。
仅仅是一个动作,就让数万大军噤若寒蝉。
这就是刘景麾下的精锐吗?
袁绍的瞳孔猛地一缩,拳头在袖中死死攥紧。
他看出来了,这根本不是什么迎接,这是**裸的下马威!
就在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极点的时候。
一阵马蹄声从后方传来。
“太后诏书到!!”
一名头戴高冠的宦官,手捧一卷明黄色的诏书,在几名禁军的护卫下,策马赶到。
联军自动分开一条道路。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那卷诏书上。
袁绍心中冷哼。
他倒要看看,刘景能玩出什么花样。
难道他还敢违抗天下诸侯的意愿不成?
那名宦官来到阵前,清了清嗓子,展开诏书,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宣读:
“太后懿旨!”
袁绍、韩馥、袁术等所有诸侯,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只能下马,躬身听诏。
“关东诸州郡牧守,兴兵讨逆,匡扶汉室,功在社稷。今董贼西窜,京师克复,皆赖诸位忠义之士。”
“为彰其功,特此加封……”
诏书的前半段,全是褒奖之词,听得众人心中舒坦不少。
但接下来的内容,却让他们的表情,瞬间凝固。
“……加封后将军袁术为阳翟侯,食邑三百户;加封冀州牧韩馥为邺侯,食邑三百户;加封……”
一连串的封赏念下来,在场的诸侯,人人有份,皆是进爵一级。
袁绍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他有种极其不好的预感。
果然,宦官顿了顿,继续念道:
“……盟主袁绍,总领义兵,功勋卓着,特晋封为邟乡侯,食邑五百户。”
“望尔等领受皇恩之后,即刻各归本州,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以固国本。”
“京师重地,自有大将军刘景镇守,无需诸位劳顿,不必再来洛阳‘勤王’。”
“钦此!”
宦官合上诏书,整个荥阳城外,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诸侯都愣在原地,脸上写满了错愕与荒谬。
什么?
这就完了?
用一个空头爵位,就把他们给打发了?
让他们各回各家?
不必再来洛阳“勤王”?
这他妈的,简直是把他们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袁绍的身体,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感觉一股血气直冲脑门,眼前阵阵发黑。
他想过刘景会阻拦,会谈判,会讨价还价。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刘景竟然会用这种方式!
釜底抽薪!
刘景根本不跟他们废话,直接搬出了何太后这张王牌,用大义的名分,将他们死死地钉在了原地。
接了诏书,领了封赏,就等于承认了刘景处置的合法性,就得乖乖滚蛋。
不接?
那就是抗旨不尊,公然与朝廷作对!
到那时,赵云这两万精锐大军,就不是“迎接”,而是“讨逆”了!
好狠!
好绝!
袁绍死死地盯着那卷诏书,又看了看对面阵中神情冷漠的赵云,只觉得胸口憋着一股气,堵得他快要炸开。
他本想借着盟主的身份,挟联军之势,入主洛阳,与刘景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
可现在,他就像一个费尽心机冲到餐桌前的饿狼,却被主人扔了一根骨头,然后一脚踢开。
而刘景,则慢条斯理地享用着整桌最肥美的盛宴。
“噗!”
袁绍再也忍不住,一口逆血喷了出来,洒在地上,触目惊心。
“盟主!”
“本初兄!”
旁边的韩馥等人连忙上前扶住他。
其他诸侯也是面面相觑,一个个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憋屈!
前所未有的憋屈!
他们就像一群小丑,兴冲冲地跑来演戏,结果发现主角根本没打算让他们登台。
打,打不过。
理,又占不到。
宦官捧着诏书,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诸位将军,请接旨吧。”
袁绍被人搀扶着,他看着那明黄的诏书,如同看着天大的讽刺。
他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最终,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臣……袁绍……领旨谢恩。”
说完这几个字,他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有了袁绍带头,其他诸侯也只能捏着鼻子,一个个上前领赏,然后灰溜溜地退回本阵。
经此一事,所谓的关东诸侯,彻底离心离德。
他们看着彼此,眼中再无半分信任,只剩下猜忌和嘲弄。
讨董联盟,这出轰轰烈烈的大戏,终于以这样一种滑稽而屈辱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袁绍在亲兵的护卫下,最后深深地望了一眼洛阳的方向。
他没有再多说一句话,拨转马头,带着自己的部众,第一个离开了。
其余诸侯,也如同退潮一般,四散而去。
曾经的盟友,转眼间,便成了各自提防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