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州牧府,议事厅。
那封用火漆密封的急信,被亲卫恭敬地呈了上来。
刘景撕开了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常山的造纸厂已经生产出来了纸张。
他的目光扫过信纸,原本平静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难以言喻的神色。
“好!”
刘景猛地一拍桌案,大声赞道。
贾诩和田丰见状,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好奇。
“主公,可是有什么喜事?”
贾诩上前一步,试探着问道。
刘景将信纸递给他们,笑道:
“你们自己看吧。”
“伯举(甄俨表字)这次,可是给我们送来了一份天大的惊喜!”
两人连忙凑上前,目光落在信纸上。
只看了一眼,他们的呼吸便陡然一滞!
信上没有废话,只有一串串让他们心脏狂跳的数字!
“这……这怎么可能!”
田丰的声音都在发颤,他一把抓住贾诩的胳膊,手指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
“文和!你快看!这数字……是不是写错了!”
贾诩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他死死盯着信纸,逐字逐句地又看了一遍。
确认无误后,他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满是震撼。
“元皓,没写错。”
“伯举他……他真的做到了!”
没过多久,一身风尘的甄俨,带着满脸的疲惫与亢奋,快步走进了议事厅。
“主公!”
甄俨一见到刘景,便要下拜。
刘景快步上前,一把扶住他。
“伯举,辛苦了!”
“此番你立下不世之功,不必多礼!”
甄俨眼眶微红,他稳了稳心神,从怀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声音洪亮地开始汇报。
“启禀主公!”
“此次商队,兵分两路。”
“一路北上幽州,与赵云将军接洽;一路北上并州,与关羽将军会合。”
“依靠两位将军在边境的威望与渠道,我们成功与匈奴、鲜卑、乌桓三部族,达成了最大规模的贸易!”
甄俨深吸一口气,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此次交易,我方共计付出……”
“粮食,三百五十万石!”
“棉布,二十万匹!”
“精盐,十万石!”
“另有茶叶、陶器、铁器等物资无数!”
听到这一连串的数字,即便是已经看过信的田丰,眼角还是忍不住抽动了一下。
这些家底也就是主公才拿的出来,要是其他州郡打死也拿不出这么多的资源!
甄俨没有停顿,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豪与狂热!
“而我们换回来的,是……”
“战马,六万匹!”
“耕牛,八万头!”
“羊,三十万头!”
轰!
这三个数字,如同三道惊雷,在贾诩和田丰的脑海中炸开!
六万匹战马!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瞬间再组建起数支令天下所有诸侯都为之胆寒的骑兵!
八万头耕牛!
这意味着,左冀州新开垦的土地,将得到最充足的畜力,农业生产效率将再次飙升!
还有三十万头羊!
这是源源不断的肉食和皮革来源!
这笔交易的价值,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这是足以奠定霸业的战略物资!
汇报完毕,甄俨再也支撑不住,身体晃了晃。
刘景亲自将他扶到一旁的座位上,温言道:
“伯举,先去休息。”
“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
待甄俨被亲卫扶下去后,刘景转身看向贾诩。
“文和,清点一下我们现在的家底。”
贾诩早就准备好了,他上前一步,捧着一本册子,声音沉稳而有力。
“启禀主公。”
“此番交易后,我左冀州战略储备,已达空前之盛!”
“战马,除开已装备各军的3万多马匹外,府库存栏,合计十二万匹!”
“耕牛,合计十八万头!”
“羊,合计五十万头!”
议事厅内,死一般的寂静。
贾诩和田丰,看着主位上那个年轻的身影,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敬畏。
他们左冀州,现在已经不是富可敌国了。
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实力雄厚到可怕的王国!
刘景站起身,再次走到了那巨大的沙盘前。
他的目光,扫过整个左冀州。
“底气,我们现在有了。”
“但,这还不够!”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传我命令!”
“第一,将常山北都的官营酒厂、纺织厂、林场模式,以及‘神种’、新式农具‘曲辕犁’,全部推广到左冀州五郡!”
“我要让每一寸土地,都为我们创造价值!”
“第二!”
刘景的手,重重地落在了赵国的位置上。
“赵国,自古便是我大汉的煤铁重地。”
“命你,贾诩,亲自负责!”
“在赵国,给我建立起第二个煤炭钢铁基地!第二个武器农具装备工厂!”
“常山和赵国,一北一南,要成为我们两大永不停歇的工业心脏!”
贾诩心头一震,立刻躬身领命。
“属下,遵命!”
双基地!
主公的魄力,果然是天马行空!
接着,刘景的目光又转向了南都邺城。
“邺城,作为我们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能只有政务。”
“大力发展商业,吸引天下商贾!”
“同时,给我建!”
“小学、中学、大学!给我从邺城开始,一座座地建起来!”
“同时我还要在邺城建一座冠绝天下的藏书馆,供天下士人阅读”
“我要让天下的寒门士子,都以能来我左冀州求学为荣!”
“文和,元皓!”
刘景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的两位心腹谋士。
“钱,我们有!”
“粮,我们有!”
“人,我们也有!”
“我要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说的这一切,都变成现实!”
“我要这左冀州,成为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百姓都有机会有书读的地上天国!”
贾诩和田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火焰。
他们齐齐下拜,声音铿锵有力。
“我等,愿为主公霸业,粉身碎骨!”
一时间,整个左冀州,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巨大机器。
无数的物资从常山和邺城调拨而出,无数的文吏奔赴各地。
新的工厂在赵国拔地而起,新的学堂在邺城规划动工。
田野里,百姓们用上了锋利的曲辕犁,播撒下高产的神种,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个左冀州,欣欣向荣,气象万千。
而就在刘景的势力如滚雪球般飞速膨胀之时。
数百里之外,右冀州,河间郡。
郡守府内,气氛却是一片压抑。
两名身材魁梧的将领,正对着一桌酒菜,相对无言。
其中一人,面容刚毅,正是张合。
另一人,神情郁郁,乃是高览。
“儁乂(张合字),这酒,喝着也没什么滋味。”
高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重重地砸在桌上。
“韩馥(右冀州刺史)此人,优柔寡断,毫无主见!”
“我等在他麾下,空有一身武艺,却只能在此虚耗光阴,何日才能建功立业!”
张合沉默不语,只是将手中的酒杯捏得咯咯作响。
高览的抱怨,何尝不是他心中的苦闷。
忽然,张合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
“伯弈(高览字),你听说了吗?”
“什么?”
“我们隔壁,左冀州那位刘景。”
张合的眼中,闪动着异样的神采。
“我听闻,此人入主左冀州不过月余,便以雷霆手段,完成了土地变革,收拢了数百万民心。”
“如今,更是大兴工商,扩充军备,整个左冀州,气象一新,百姓归心。”
“据说,那里的百姓,家家有余粮,人人有活干,就连最普通的士卒,都能顿顿吃上肉!”
高览的呼吸,猛地一滞。
“竟有此事?”
“与我们这边死气沉沉的景象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张合点了点头,他看向西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那片正在崛起的土地。
“伯弈,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韩馥,非明主也。”
“与其在此枯等,不如……”
张合没有把话说完,但高览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的眼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儁乂,你的意思是……”
“我们去投那位刘州牧?”
张合缓缓举起酒杯,与高览的酒杯轻轻一碰。
“天下并不太平,英雄当择机而动。”
“是龙是蛇,总要去见识一下,才知道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