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苍澜主星的赭红色山棱,前哨站的金属穹顶就反射出淡金的光。通风管道里飘出的咖啡香混着臭氧的冷意,在营地的空地上绕了个圈,落在三顶银灰色的便携帐篷上——帐篷的锚点深深扎进风化岩里,能量护盾的淡蓝光网在顶篷上轻轻颤动,像覆了一层薄冰。机械哨兵的履带碾过星尘时,会扬起细碎的赭红色粉末,粉末落在护盾上,没等触到帐篷壁就被蓝光消融,只留下一瞬即逝的白痕。
“帐篷的能量护盾校准好了吗?”月璃抱着终端从主帐篷走出来时,额前的碎发还沾着点帐篷里的凉意。她抬手把碎发别到耳后,露出耳尖的微型通讯器——那是前哨站刚给的新款,表面刻着联盟的橄榄枝徽章。终端被她平举在胸前,屏幕射出的淡蓝色光幕在空中展开,像一片透明的水纹,缓缓覆在三顶帐篷上空,与原本的护盾交织成更密的网状防护层,“苍澜主星的夜间辐射会增强30%,护盾必须保持持续运转,不然帐篷里的休眠舱会出故障。”
“放心,老子亲手拧的能量导管,连接口的密封胶都是按联盟最高标准涂的。”炎烈从西侧帐篷后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把银灰色的扳手,扳手齿上沾着点暗绿色的油污——那是运输舰引擎的冷却剂残留。他晃了晃扳手,金属碰撞声在山谷里荡开,惊飞了岩石缝里两只金属甲虫,“就算来头星兽撞一下都没事——不过这鬼地方除了那些壳子发蓝的虫子,好像也没别的活物。”他说着蹲下身,用扳手敲了敲帐篷的锚点,锚点与岩石接触的地方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你看,这锚点深着呢,风再大也吹不动。”
凌星正蹲在东侧帐篷旁调整护盾发生器的旋钮,指尖划过发生器表面的纹路时,突然感到一阵微弱的震颤——不是风带来的晃动,是从地底传来的、有规律的脉动。他抬头望向遗迹的方向,夜色早已褪去,但那座半嵌在山谷里的金属建筑仍像沉睡着的巨兽,表面的数据流纹路比白天亮了些,幽蓝的光在晨光里流转,像呼吸时起伏的脉络。“遗迹的能量场在夜间会活跃起来,现在还没完全平复。”他拍了拍手上的星尘,站起身时,战术腰包里的钥匙轻轻撞了一下,发出细碎的金属声,“月璃,把星图投影到帐篷壁上吧,正好借着这能量场的共振增强信号,省得等会儿分析通道数据时卡壳。”
月璃点头走进主帐篷,帐篷壁的光学投影模块启动时,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嗡”鸣。下一秒,整面灰色的帐篷壁就亮起了幽蓝的光,苍澜星图的全息投影在三人面前缓缓展开——星图的中心是苍澜主星的坐标,三条蜿蜒的通道从中心延伸出去,像银蛇穿梭在星点之间,分别标注着α、β、γ的白色字样。这是他们昨晚根据通道环境分析重新命名的代号,替换了之前临时用的A、B、C,每个代号旁都附着一行小字:α(能量紊乱)、β(稳定低辐射)、γ(暗物质超标)。
“先看α通道。”月璃的指尖在投影前轻点,α通道的三维模型立刻放大,占据了半个帐篷的空间。通道沿途闪烁着密密麻麻的红点,每个红点旁都标着一串数字,“全长1.2光年,是三条里最短的,但你们看这些红点——每处都是能量紊乱区,空间辐射等级超过联盟安全阈值的2.7倍,而且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显示,这里有7处未标记的能量漩涡。”她调出一段模拟动画,画面里一艘虚拟的联盟“猎隼级”战舰缓缓驶入紊乱区,还没等舰身完全进入,周围的空间就开始扭曲,战舰的轮廓像被揉皱的纸一样变形,最后在一阵白光中碎裂成无数光点,“这些紊乱区的能量频率每0.3秒就会发生一次跳变,根本无法预测轨迹,我们现有的舰载计算机反应速度跟不上,进去就是硬碰硬。”
炎烈皱着眉盯着动画里碎裂的战舰,指节无意识地敲了敲身边的帐篷杆:“也就是说进去就是送死?之前在遗迹里碰到的能量漩涡,比这弱多了都差点把运输舰的护盾刮破。”他想起在锈蚀回廊外,运输舰被能量漩涡缠住时的场景——当时舰身剧烈摇晃,控制台的警报声此起彼伏,若不是凌星及时调整了引擎推力,他们可能早就成了宇宙尘埃。
“从概率上看,存活概率不到40%。”月璃调出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上的红色警告符号格外醒目,“除非我们能实时同步紊乱区的能量频率,用反相脉冲抵消空间扭曲,但前哨站的设备最多只能做到0.5秒延迟,根本不够。”她顿了顿,又调出能量频谱分析图,图上的曲线像起伏的波浪,“不过有个奇怪的地方,这些紊乱区的频谱曲线有明显的人工调制痕迹,和遗迹防御系统的能量特征有40%的相似度——你看这里的波峰,和我们在数据节点舱外遇到的防御炮塔能量波峰几乎一致。”
凌星的目光落在α通道尽头的星图坐标上,坐标旁标注着“泽塔星域边缘——废弃矿区”的字样。他记得泽塔星域,那是联盟在三百年前开发的矿区,后来因为星尘晶矿枯竭被废弃,现在只有几艘巡逻舰偶尔会去那里。“它连接的是泽塔星域的边缘,如果能通过α通道,理论上可以直接抵达已知星域,省不少时间。”他指尖划过紊乱区的分布带,那些红点排列得很整齐,像是刻意规划过的,“但这些红点的排列方式太规律了,不像是自然形成的能量场。你们看,红点之间的间隔正好是14.3秒,这和‘猎隼级’战舰能量护盾的最大承受周期完全吻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