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运输舰“启明星号”的引擎舱传来持续而平稳的低鸣,像是沉睡巨兽的呼吸,透过合金舱壁渗透到主控室。凌星站在舷窗前,指尖轻轻贴着冰冷的透明材质,窗外,苍澜遗迹正逐渐缩小——那座漂浮在宇宙中的金属巨构,此刻被星图核心的银白色能量场包裹,像一颗蒙尘的珍珠终于透出微光,数据节点舱的位置隐约有更亮的银光闪烁,像是在无声告别。
他低头看了眼左手腕的家族纹章,金属表面刻着的星图纹路在主控室的冷光下泛着淡金色,与月璃掌心的蓝色钥匙隐隐产生共鸣——那是苍澜文明留下的“钥匙”,也是他们此行最大的收获。左肩的伤口在医疗凝胶的作用下已经不再隐痛,但黯蚀残留的淡紫色印记仍在皮肤下若隐若现,像一道未愈合的伤疤,提醒着他那场与“黑洞影子”的较量远未结束。
“导航系统校准完成,预计三分钟后进入苍澜遗迹外围的出口甬道。”主控室前方的显示屏上,导航员李默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解脱——他们在遗迹内部奋战了近十个小时,从锈蚀回廊的机械蛛集群,到日志室的黯蚀突袭,再到数据节点舱的告别,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致。李默伸手揉了揉太阳穴,面前的仪表盘上,代表“安全航道”的绿色线条正缓慢延伸,连接着甬道入口的坐标。
月璃坐在旁边的操作台前,指尖在终端屏幕上飞快敲击,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有苍澜日志的翻译文稿,有黯蚀能量的频率记录,还有硅基幽灵最后传递的星域地图。她将这些数据分门别类地存入加密芯片,芯片外壳上印着联盟科研部的徽章,闪烁着微弱的蓝光。“根据苍澜日志记载,这段出口甬道是遗迹与外部空间的缓冲带,当年苍澜人设计它时,特意强化了能量屏蔽功能,用来隔绝外部宇宙的辐射干扰。”她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虚拟眼镜,镜片上闪过一行能量参数,“但日志里也提到,甬道内部的能量场极不稳定,尤其是在星图核心激活时,容易出现‘能量回流’现象——上次星图核心自我修复时,日志室就出现过类似的能量波动。”
炎烈把战斧靠在身后的舱壁上,金属斧身与合金壁碰撞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他从战术背包里摸出一块压缩能量棒,撕开包装纸时,清脆的“咔嚓”声在安静的主控室里格外清晰。“不稳定也比待在那满是臭氧和铁锈味的遗迹里强。”他咬了一大口能量棒,坚果味的粉末顺着嘴角滑落,抬手随意抹了抹,“联盟先遣队的陆沉队长说,总部已经批准了‘苍澜遗迹长期研究计划’,后续会派工程队过来,在入口处建前哨站?那我们岂不是再也不用来这鬼地方了?”
凌星转过身,走到操作台前,调出甬道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上,甬道呈圆柱形,内壁布满了苍澜文明特有的数据流纹路,这些纹路在模型中以幽蓝色显示,像缠绕在金属壁上的星河,纹路交汇处还能看到细微的能量节点在闪烁。“陆沉队长在交接时说,前哨站会分为三个区域:科研区负责研究星图核心和数据节点舱,防御区负责实时监测黯蚀残留能量,还有后勤区负责保障物资供应。”他指着模型中甬道中段的一个凸起节点,“这里有一处苍澜人留下的能量监测站,外壳虽然锈蚀严重,但核心元件还在,陆沉说后续会派技术人员修复它,用来监控甬道的能量变化,避免再出现‘能量回流’。”
就在这时,月璃的终端突然发出一声轻微的“嘀”声,屏幕上的能量监测曲线突然向上跳了一下——原本平稳的绿色曲线,瞬间飙升到了黄色预警区间,数值从“50%安全阈值”跳到了“85%安全阈值”,曲线末端还在以每秒2%的速度攀升。“不对劲!”她的声音骤然提高,指尖快速放大曲线对应的监测点,屏幕上弹出甬道入口的实时画面,“甬道入口的能量读数异常升高,不是黯蚀的腐蚀性信号——黯蚀的信号是尖锐的锯齿波,而这个是平滑的共振波,更像是……两种能量在相互叠加!”
话音刚落,运输舰的船体突然轻轻一震,像是穿过了一层无形的,轻微的颠簸让主控室里的人都下意识地扶稳了身边的物体。驾驶舱传来驾驶员张野的通报:“已进入出口甬道,当前速度75%,甬道结构完整,未检测到实体障碍物,能量场波动在正常范围……等等,能量读数也在上升!”
但凌星却皱起了眉——他扶着操作台的掌心,再次感受到了那种熟悉的震颤。不是运输舰引擎运转产生的规律震动,而是来自甬道本身的低频波动,与他在控制室时感受到的、星图核心修复时的震颤同源,但频率更高,像是某种能量在加速流动,甚至能透过合金舱壁传到骨骼里,与左肩的淡紫色印记产生微弱的共鸣。“大家注意感受震动来源。”他沉声说道,目光扫过主控室的众人,“这不是运输舰的震动,是甬道在震,而且频率越来越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