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六年元月二十,南津关的天空被浓烟与血色浸染。山越、百越联军在四海商会的强力支持和兀突骨的疯狂驱使下,对关城发起了立春以来最猛烈的总攻。战况之惨烈,远超以往。联军不仅投入了数量惊人的攻城塔、冲车,更配备了经过商会工匠改良的重型投石机和新式“破甲弩”,箭矢如蝗,巨石裂空,关墙多处崩塌,守军伤亡急剧上升。
宸国公赵轩亲临最危急的南门防线,甲胄上溅满血污,手中长剑早已卷刃。他依靠着残存的垛口,指挥若定,但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肺腑的剧痛,系统的反噬和连日的煎熬,让他的身体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盯着战场的变化,脑海中飞速运转的,不仅是退敌之策,更有对那丝系统微光的执着探寻。
“陛下!东侧马面墙塌了!蛮兵上城了!” 一名校尉浑身是血,踉跄来报。
“吴锋!带‘龙骧锐士’顶上去!把缺口堵住!”赵轩嘶声下令,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那支装备了系统遗留精良盔甲的百人预备队,如同救火队,一次次冲向最危险的地段,用血肉之躯弥补着防线的漏洞。
“猛火油精粹!对准云梯和攻城塔底部,放!”他又一声令下。
数罐经过连日艰难提纯、威力有所增强的黑色火油,被守军冒险掷下。冲天而起的粘稠烈焰,再次展现了恐怖的威力,将数架昂贵的攻城器械和其下的蛮兵吞没,暂时遏制了敌军的攻势。但守军也清楚,这宝贵的火油,用一罐便少一罐。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关墙上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守军凭借险要地势和决死意志,硬生生顶住了联军一波又一波的疯狂冲击,但代价是巨大的。精锐损耗严重,箭矢滚木几乎告罄,连拆毁民房得来的梁柱也即将用尽。绝望的气氛,再次笼罩关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转机来自于关内那昼夜不熄的工坊区。
一名满脸烟灰、眼中却闪烁着狂喜光芒的老匠作,不顾一切地冲上城楼,扑到赵轩面前,手中高举着一件奇特的金属构件。
“陛下!成了!成了!按照您给的‘标准构件’思路,用新熔炼的杂铁(掺入了少量秘密购得的精铁),辅以改进的‘畜力重锤’反复锻打,再统一用新制的‘卡尺’校验尺寸……您看!这弩机扳机的连杆和卡榫,十个里面,有八个可以互换!故障率大减啊!”
标准化! 尽管只是最初步、最粗糙的标准化,但这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战时维修的便捷!这是工业化思维的微小萌芽,在这个时代,却是革命性的进步!
几乎同时,另一名负责“猛火油”项目的工匠也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陛下!试验窑那边……按照您说的‘分馏塔’雏形(极其简陋的陶管组合)和控温法,新一批提纯的油膏,稳定性好像……好像强了一些!挥发慢了点,没那么容易自燃了!”
技术的壁垒,在血与火的逼迫下,终于被撬开了一丝缝隙!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但在这绝境中,却如同甘霖!
赵轩接过那枚打磨光滑、尺寸标准的金属构件,感受着其上传来的冰冷而坚实的触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不仅仅是守城器械的改进,更是一种高度“秩序”的创造!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怀中那袋玉佩粉末。
奇迹,就在这一刻发生了!
当他的意念完全沉浸在这“标准化构件”所代表的秩序性与创造性中时,当城下震天的喊杀声和工坊区传来的微弱技术突破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时——他怀中那袋粉末,猛然传来一阵清晰无比的温热感!与此同时,脑海深处那死寂的黑暗里,一点微光再次顽强地亮起,并且……持续了数息时间!虽然依旧模糊不清,但他隐约“看”到,那光点周围,似乎有极其淡薄的、如同星尘般的物质在缓缓汇聚!
系统的共鸣! 这次不再是转瞬即逝的幻觉!它同时响应了“贵金属的积累”(五万两白银入库)和“秩序性创造的突破”(标准化构件的成功)这两个条件!虽然距离真正恢复还遥不可及,但证明了他的方向是对的!系统回归,并非虚妄!
这股突如其来的、微弱却真实的希望,如同强心剂般注入了赵轩近乎枯竭的身体。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
“好!传令工坊,全力生产标准构件,优先补充弩机损耗!猛火油提纯,继续改进,力求稳定!”他迅速下令,随即转向战场,“吴锋!敌军久攻不下,士气已堕!传令骑兵预备队,集结于西门内!待敌军下一波攻势受挫,阵型散乱之际,随朕出城反击!目标——摧毁其投石机阵地!”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在绝对劣势下发动反击,无异于火中取栗。但赵轩敏锐地捕捉到,联军在连续受挫和“猛火油”的威慑下,攻势已显疲态,前锋与后阵出现脱节。而系统共鸣带来的信心,让他敢于行险一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