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们的日常琐事 > 七月三日 晴

我们的日常琐事 七月三日 晴

作者:心飘在路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47:56

今天原计划是要去鉴湖的,孩子说他想去看一眼鉴湖。我们昨天说好早上六点起床,然后坐车过去。到了早上闹钟响的时候,却是怎么叫他他都不起来。后来到了六点半,拍了他几下,他才不情不愿的起来了。洗漱完了又要上厕所,啰哩啰嗦好半天。

趁他上厕所的时间,我去买早餐去了。今天买了红豆包,馒头,麻球,油条和烧麦,我是把中午吃的一并给买了,免得等下不知道吃啥。一共才十八块钱,够便宜。买完早餐回来敲半天门,他都不给我开。气得我想打他。

早餐都太烫了,我们勉强吃了几口油条就出门了。就出门前,我从钱包里把身份证拿出来,以防路上掏半天浪费时间,让孩子把早餐带上。结果出门走了几步后,发现孩子手里啥也没有。只得让他回房间把早餐带上。这样一耽搁,时间就过去了。

再去鉴湖的话,有点太晚了。那就去兰亭吧,这边至少要近一点。

我们走到车站的时候,车刚好开走,只能等下一趟。等了半个小时。车子还是没来。我有些生气,孩子昨晚说好早上早点起来的,结果又没做到。东等等西等等,时间过去了好多。七点半都过了,公交车还是没来。一直到七点四十,我们才坐上了公交车。等我们一路晃晃悠悠到达兰亭景区的时候,都快到八点半了。

好在景区里人不是很多,这时候也还凉快。孩子有些晕车,我们在安检外面的亭子里坐着休息了一会儿。等缓了些后就开始吃早餐。吃完早餐,孩子还不想动,想再坐一会儿。这会儿确实舒服,但我都不知道这个景区有多大,等下会不会在太阳底下走路,所以让他赶紧走。我可不想像昨天那天晒得死去活来的。

过了安检,我们沿着兰亭古迹走没几步就看到了鹅池石碑,边上的水池里有几只大白鹅,挺漂亮的。再往前走几步就是兰亭石碑了,接着是流觞亭,面前就是曲水流觞所在地,这里还有以前画的画。跟实地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曾经的小亭子还是露天的,现在都变成楼房了。

我们接着来到了御碑亭,御碑一面是康熙临写的《兰亭集序》,另一面是乾隆题的诗。

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太字,这是王献之学王羲之的笔法练得字,据说练了十八缸水,还是没练成。王羲之觉得大字下面部分太空,加了一点。王献之的母亲郗氏看了后评价,“唯有一点似羲之。”后面就是碑林了。

穿过桥后,我们来到了天章寺遗址,这里还能看到过去的墙基。这里目前还在装修阶段,来这里的人也很少。

等我们从这里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很毒了。现在还有书法博物馆没去,来了这里,书法博物馆肯定是要去的。就是一路上有点太晒了。

我们沿着河岸走了十分钟左右,总算是看到了书法博物馆。

这里还是值得看看的。有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和冯承素几个版本的《兰亭集序》,其中冯承素临写的最像最好看。真迹到底长啥样,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的了。因为在唐太宗的墓里,贸然打开的话,目前的技术还不能保证可以保存好,所以只能让它一直陪着唐太宗了。

楼下还有个临时展览,不过我们看不太懂,转了一圈就上来了。

看完后,都十二点多了,我们都有点饿,赶紧把背包里带的吃的拿了出来,这时候吃刚刚好。吃完后,就该走了。

去哪里好呢?

貌似去哪里都热,还要走路,最终我们决定去博物馆新馆,网上说已经开放了。我们原计划出来后坐公交车前往的,出门后发现热的快疯了。而且公交车还要等二十多分钟才来。与其坐在这里等,还不如打车先去博物馆里吹空调。

我打了车,到博物馆新馆才发现这边还在装修,根本没法看。围着转了一圈,发现这边不只是博物馆在装修,其它很多场馆都还在装修,有点郁闷。这边太偏了,就算是回酒店,也只能打车。我在手机上打了车,就等司机过来的几分钟时间,我们就出了一身的汗。

到了酒店,人早累劈了。想睡觉的,可全身都是汗,于是打开了电视,看了个《御前厨神》,还以为很好看呢。看了半天才发现,不管是演技还是颜值,都没啥值得看的,最后只能关了电视睡觉。

睡到四点,闹钟响了,我赶紧起来开始写日记。孩子睡到四点半还不肯起,被我敲打了好半天才起来。因为他晚上还要去八字桥,不然我才不管他呢。

出房间后,外面还是很热,我们决定先吃饭再说。我们准备在酒店附近吃中式快餐,今天点的都是素菜,天太热了,我是一点肉都不想吃的。

吃完饭,我们坐公交到了广宁桥边上,沿着广宁桥直街走了一段后,导航一会儿让我们左转,一会儿又让我们右转,我们在里面转悠了好一会儿,才到了广宁桥。过了桥后,看到很多卖臭豆腐和木莲豆腐的。臭豆腐的味道是真的臭。若是十多年前,我可能也会忍不住来一份,但是现在不会了。看过一些臭豆腐的视频后,对那个彻底没了胃口。

往前直走,很快就到了八字桥。桥上拍照打卡的人蛮多的,有美女专门穿了旗袍,让朋友帮忙拍照片来着。说实话,真挺好看的。在这里,有两个地方都很像“八”字,这大概也就是八字桥的来历了吧。

孩子满足了要看一眼八字桥的心愿,我们就开始往回走了。走到

广宁桥这里,有个老婆婆喊到,“木莲豆腐,五块钱两碗了!”孩子虽然人在往前走,心却在往后退。他说想要尝一尝。我说那就买呗。

我们倒回到老婆婆的摊位前,买了两碗木莲豆腐。婆婆说,这个豆腐夏天吃了凉凉的,特别舒服,他们本地人都爱吃这个。这是她自己做的,原本卖五块钱一碗,现在她想下班回家了,所以便宜卖。还特地往碗里加了冰,说这样口感更好。我原本是不准备吃的,因为今晚吃的饭本来就比平常多了一点。可婆婆坚持要让我尝尝。我说不能吃冰,她就重新拿了个碗,给我盛了半碗。让我坐凳子上去慢慢吃。我尝了几口,味道确实不错,有点像我们那边的冰粉,又不是很像。我不敢吃太多,把剩下的部分给了孩子。

孩子吃好木莲豆腐,我们就正式准备回来了。这次我没有开导航,而是凭直觉往前直走,很快就到了我们坐公交的地方。看来刚才去的时候,导航真的坑了我们,害我们在里面转悠了好半天。明明直走就能到的。

今天白天比昨天还热,即便是下午六点多,也还是很热。也就是到了我们坐车那会儿,才慢慢开始凉快起来。

今天的经历算不上特别愉快,但也不是很糟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