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孽海红尘:金瓶孽缘录 > 第68章 韦府秘辛,九阳初现

韦家老宅的铜环在叩击下发出沉响,像敲在陈年的石鼓上,震得门楣上的蛛网簌簌抖落,蛛丝沾着的尘埃在晨光里浮沉。门轴转动时扬起的尘雾中,混着淡淡的檀香,韦长军伸手挡了挡扑面而来的灰,指尖沾了层细白,笑道:“三年没回来,倒比莲安城的蔷薇还年旧,连这灰尘的味道都没变,带着点老墨的腥气。”

常发引着众人穿过三进院落,青石板路上的青苔软得像踩在浸了水的棉絮上,脚下时不时打滑。廊下的鸟笼空着,只剩几粒鸟食在晨光里泛白,笼门的铜锁生了锈,锁孔里塞着片干枯的蔷薇花瓣,想来是去年春天的遗留。“小心脚下。”他突然按住西门砚的肩膀,少年正踩向块松动的青砖,砖缝里隐约透着黑,“这砖下是机关,当年护院们练手用的,能弹出石子打脚踝,力道足能肿三天,公子小时候就吃过这亏。”

西门砚的桃木珠“咔嗒”撞在一起,手背紧紧贴在韦小宝后腰,像抓住根救命稻草:“韦家的院子...比祠堂还吓人。”他偷瞄廊柱上的刻痕,歪歪扭扭记着“七岁摔七次”,墨迹被雨水洇得发蓝,边缘卷成了小喇叭,“这是韦公子刻的?字里都带着疼,像能听见哭喊声。”

韦长军的玉箫在掌心转了圈,箫身莹白的光映出他眼底的笑意,眼尾的笑纹漾开:“家父说练乾坤大挪移,先得学会摔。”他指尖点向刻痕最深的一道,那里的木头陷下去半分,还留着个小小的血印,“那次摔进荷花池,倒悟了‘分影诀’的换气法,呛的那口池水,比师父的戒尺还管用,至今见了荷塘还发怵。”

韦老爷的书房弥漫着药味与墨香,两种味道缠在一起,竟生出几分暖意。窗台上的青瓷瓶插着支干莲蓬,莲子被虫蛀了几个洞,露出里面的空心,像老人豁了牙的嘴。老人躺在紫檀木榻上,盖着绣莲花纹的锦被,呼吸间带着喘息,每一次起伏都像扯动生锈的风箱,胸口的锦被随之轻轻颤动。他枯瘦的手抚过榻边的铁盒,盒面的莲花锁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长军,把机关匣取来,藏在榻底第三块砖下的那个。”

韦长军掀开榻底的暗板,砖缝里积着层薄灰,他捧出个巴掌大的乌木匣,匣身刻满太阳纹,纹路里嵌着金粉,在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把碎星。韦老爷喘着气,从枕下摸出片玉钥匙,形状像半轮旭日,玉质通透得能看见里面的血丝:“这匣子里...藏着韦家真正的根基。”他的指尖颤抖着插入钥匙,“咔嗒”声中,匣内弹出两层暗格——下层是泛黄的“乾坤心法”残页,上层铺着块红绸,绸面绣着朵向日葵,裹着本牛皮封面的册子,封面上“九阳真经”四个字烫着金,在微光里灼灼发亮,像有团小火苗在字里跳动。

“爹!这不是您说早就烧毁的...”韦长军的玉箫“当啷”掉在案上,他摸着真经封面的纹路,指腹都在发颤,掌心的汗濡湿了牛皮面,“您总说‘九阳’戾气太重,练到第七重就会走火入魔,还说当年二叔就是因此...”

韦老爷突然剧烈咳嗽,帕子染血如红梅,却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像朵饱经风霜的菊花:“那是骗血月教的。”他抓过韦长军的手按在真经上,掌心的温度透过牛皮传过去,“当年你祖父练到第九重,凭一人之力护了莲安城三个月,城外的血月教徒连城门都没摸着。这功夫...需以‘乾坤大挪移’为基,以‘放下’为引,才能化戾气为暖阳,像冬日的太阳,看着烈,其实能融雪。”他看向韦小宝,目光突然亮起来,像燃着点火星,“西门家的血脉能中和九阳的燥烈,这最后一页的心法注解,是你爹亲手写的,他说‘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得阴阳相济才行。”

韦小宝翻开真经最后一页,果然见西门庆的笔迹张扬如烈火,笔画间带着股不羁的劲儿:“九阳至刚,需莲心之柔化之,西潘韦三家血脉相融,方得圆满。”墨迹旁画着朵并蒂莲,花瓣上的纹路与玉佩分毫不差,连露珠的位置都一样,像是对着玉佩画的。

门“吱呀”开了条缝,带进股冷雨的湿气,混着泥土腥味扑面而来,冻得潘巧云打了个哆嗦。七个穿玄甲的卫士立在院中,甲胄上的水珠子“滴答”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个个深色的圆点。为首的银甲将军掀开兜鍪,露出张与潘巧云相似的脸,只是下颌更尖,眼角的疤在雨里泛白,像条小蛇:“奉新主令,取韦家武学秘籍。”她腰间的半块莲花玉闪着寒光,玉边的缺口处还留着点暗红,“包括那本《九阳真经》。”

“潘三姐?”潘巧云攥紧碎布,指节发白,布角的线头扎进掌心,渗出血珠也没察觉,“你怎么会知道九阳真经?这是韦家的最高机密,连护院都不知道全名。”

潘三姐的剑突然出鞘,寒光直逼木匣,剑风扫过案上的烛台,火苗猛地歪向一边,差点熄灭:“老教主的残魂早就说了,韦家藏着能毁天灭地的功夫,还说这功夫练到极致,能让死人复生。”她的剑尖挑起真经一角,牛皮被刺破个小窟窿,“今天这书,我拿定了!我要让二姐活过来!”

韦长军突然运转乾坤大挪移,金气旋裹着九阳真经腾空而起,经文上的金字在他掌心亮起,竟与他腰间的玉带产生共鸣,玉带扣上的翡翠泛着绿光,与金光缠在一起:“爹说九阳真经的第一重叫‘照破’,能看穿所有伪装!”他的身影在金光里忽明忽暗,像被太阳晒出的影子,“你袖口的血月标记下,藏着韦家的莲花刺青,那是用朱砂混着莲汁纹的,遇热气就会显形,你根本不是血月教的人!”

潘三姐的玄甲“当啷”落地,甲胄在地上滚了两圈,溅起片水花。她扯开袖口,果然露出朵淡青色的莲花刺青,花瓣上的纹路与韦老爷胸口的如出一辙,只是颜色更浅,像刚长出来的嫩芽。雨水打在她脸上,分不清是雨是泪,声音哽咽得像被堵住的泉眼:“祖父当年被血月教掳走,逼他练邪术...这刺青是他偷偷给我烙的,说若遇韦家人,便知归途。他还说,韦家有本真经,能治好我身上的寒毒...”

混战中,韦小宝的樱花佩突然发烫,烫得他心口发慌,像揣了个小太阳。佩与九阳真经共鸣,真经上的金字化作暖流钻进他经脉,所过之处,冻僵的指尖都暖了过来。他脑中闪过无数画面:韦祖父练九阳时,周身腾起的金光映得莲安城如白昼,连城墙的砖缝都看得清清楚楚;西门庆与韦老爷在灯下批注真经,为“柔化刚”三个字争得打翻砚台,墨汁溅在纸上,晕成朵小莲花;赵灵素用发簪在真经页边画莲花,说“再烈的火,也能浇出好莲花,就像我和你爹”。

“把九阳真气渡给她!”韦老爷突然坐直身体,锦被滑落,露出胸口的莲花刺青,青黑色的纹路在他枯瘦的皮肤上像活了过来,“她体内的邪术,唯有九阳的暖阳能驱散,你祖父当年就是这么救你祖母的!”

韦长军掌心腾起金焰,像捧着团小小的火焰。他与潘三姐的掌心相触,她的手冷得像冰,金焰遇到寒冰,发出“滋啦”的轻响。九阳真气如暖流奔涌,潘三姐的惨叫声渐渐化作呜咽,她体内渗出的黑气碰到金光,瞬间消散如烟,像被太阳晒化的雾。“二姐...二姐说过,会有人来救我...”她望着掌心渐渐亮起的莲花刺青,泪如雨下,砸在青石板上,“她说韦家的人都心善,当年给过她半块饼,让她没饿死在街头。”

夜雨敲打着窗棂,像无数只手指在轻叩。九阳真经摊在案上,西门庆与韦老爷的笔迹在灯下交融,墨色与金色缠在一起,像两条依偎的龙。韦长军将真经收入乌木匣,金粉簌簌落在匣中,发出“沙沙”的轻响:“这功夫不该藏着,该用来护着该护的人,就像祖父当年护莲安城那样。”

韦老爷的呼吸渐渐平缓,他望着院中相拥的潘家姐妹,又看看韦小宝手中的玉佩,突然笑了,笑得咳出了声,却带着释然:“你看,九阳的光,终究照进了雨里,比任何符咒都管用。”

常发端来的姜汤冒着热气,碗沿的薄霜渐渐融化,滴在托盘上,像颗小小的珍珠。韦小宝摩挲着合二为一的玉珏,冰凉的玉面渐渐被体温焐热。他突然明白——所谓秘籍,从不是用来称霸的利器,而是让牵挂之人能并肩前行的底气,像九阳真经的最后一页写的:“最强的功夫,是让身边人笑出声的本事。”

夜雨中,韦家老宅的灯笼次第亮起,照亮廊下新刻的字:“九阳生莲,三家同源”。真经的金字透过木匣映在墙上,像撒了把星星,落在每个人的肩头,暖得像初春的太阳,连雨丝都染上了点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