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义、袁表福和韦志伟听见命令后,二话不说,立即就冲了出去,准备安排部队冲锋。
彩彩让报务员给小马班发电报,让绕到南面的部队骑马由南向北,快速压上来;骑兵部队要择机冲杀。
立时,战场上的所有人都看到,战场的南面出现了一队一队的“骑兵”,这些“骑兵”冲到离还在接受爆炸的鬼子阵地一定距离时,马背上的人立马滚到地上,对着鬼子就开枪射击。
很快,炮兵停止了射击,战场上的硝烟一点点散去。南面那一队队的骑兵中,突然冲出一队300多名真正的骑兵来,他们挥舞着马刀,高喊着“杀鬼子!”“杀!”就冲向了鬼子阵地。
这时候一发红色信号弹从战场的北面腾空而起,位于包围圈其它三面的战士们也高喊着“杀鬼子!”“杀呀!”开始向包围圈中的鬼子冲去。
很快,鬼子的阵地上就响起了冲锋枪和各类手枪的枪声,以及枪械碰撞的声音和喊杀声。不到5分钟,战斗结束。战士们迅速捡起鬼子的枪、子弹和手榴弹后就跑回了出发阵地。
看到眼前这一切,韦志伟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可能不只他,肯定还有不少的老兵,这时候一定会流下激动的眼泪。他们为死去的同伴报了仇,也为自己洗刷了不堪回首的溃兵过往而高兴、激动。
其实,看到这一幕的还另有他人,这人就是友军师长派出的警卫人员。出于自身安全,师长的警卫人员一直在观察着县城内的情况。当他们发现部队调动情况后,这些警卫人员就分别跟随部队来到了几处战场。跟随北面战场的警卫人员跟不上骑马的速度,没有见到战斗过程,但掌握了战斗时间,看到了一个大队的鬼子尸体;后面也听到了是一帮枪法神准的孩子兵消灭了鬼子。跟随南面战场的警卫人员目睹了战斗的整个过程,当最后看到一地的日军尸体时,也是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彩彩命令留下司务营一个连打扫战场,其它部队立即撤出阵地,到县城西北方向的山里隐蔽。
杨班不管7团是不是已经建立起通畅的命令传达机制,他命令通信排立即通知。一时,几十匹战马立即从河沟中飞奔而出,迅速跑向各营连传达命令。
没用五分钟时间,部队就撤出了战场,并开始向西北方向转移。只见那些炮兵、机枪兵老兵们,把枪、炮放到马背上,牵着马就跑。他们大多数人都领教过鬼子飞机的厉害,现在是想躲得越远越好。7团的步兵们,带着战利品,抬着50多名伤员,也开始向西北方向飞奔。总之,几分钟后,战场上就只剩100多名后勤战士在那里继续打扫战场。
看到这些老兵们干净利索的动作,彩彩、杨班都感觉应该再去收拢一些回来。但现在想这些没用,还是赶紧撤退吧!
20分钟后,鬼子的飞机真的来了。后勤战士看到有飞机飞来,立即就趴到了地上。鬼子的4架飞机绕着战场飞了几圈,没有发现目标;在向无为县城投掷了一些炸弹后,就向东飞走了。
看到鬼子的飞机飞走后,那些躲在县城郊区民房中的7团官兵们,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并慢悠悠地回到了县城。
根据参谋们的统计,此次战斗,共计消灭鬼子2216人,缴获4门九二式步兵炮,63具掷弹筒,14挺重机枪、54挺轻机枪,712支三八大盖步枪;马拉大车40架、骡马120匹,十多万发弹药等。另有4门九二式步兵炮,33具掷弹筒,10挺重机枪、10挺轻机枪, 486支三八大盖步枪遭到损坏。
回到指挥部后,彩彩认定今天鬼子不会再来进攻,就命令大家做好撤退准备。
吃过午饭,到庐江县、舒城县侦察的战士们,陆续回来报告,两个县城没有发现鬼子。由此,大家猜测,霍山县、六安市、金寨县等应该还在中**队手中。
于是,彩彩就召集所有学校领导商量撤退事宜。由于所有人对安徽一带都不熟悉,大家都建议要往西部山区撤,但对要具体撤往的城镇谁都说不上来。没办法,彩彩只好自己做主,说先撤到霍山县看情况再说。
这时候,杨班提了一条建议。他说,霍山那边是山区,应该很穷;而无为县这边,是鱼米之乡,应该在这里筹措一些粮食带走。这个建议很及时,也非常正确,大家都同意。杨班马上就找来司务营营长王嫂,让立即找老乡买粮食,韦志伟这时候也主动拿出了守备营给他的那10万大洋汇票。
郭振兴说,鬼子的飞机天黑前不会再来,应该在天黑前就让汽车连出发,争取一晚上拉两次,把这里所有的东西全部拉走。
听郭振兴这么一说,彩彩也意识到,现在是冬天,天黑得早。就让通信兵通知,汽车连提前准备,下午四点左右出发。
这个时候,时间也就是下午两点钟左右,很多汽车兵检查好汽车后,在车上待着无聊,就想早点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