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8日一早,郭振兴就带着部队出发了。
郭振兴走了,其它几位师领导的心也被他带走了。大家在家如坐针毡,啥也干不了。
当天下午,何庆东找到彩彩说,郭振兴带着孤军前往,既无友邻部队支援,也无后勤保障,他心里实在是放不下。彩彩说,她心里也放不下。
之后,何庆东建议,组建更多的特别行动队,并让部队沿长江北岸向湖北方向挺进;那样,既可以占领这一片大山,又可以支援前出的部队。如果日寇到时候进攻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大山,和日寇打游击。
彩彩认为何庆东这想法虽然大胆,但可行。当他和杨班、周中华、夏中明商量这事时。夏中明问了一个有点傻的问题,他说,是以刘湘部队的名义,还是以新四军的名义。
刚开始大家还笑了几声,后面一琢磨,夏中明问的问题一点都不傻。如果以刘湘部队的名义,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也影响不了建立红色政权的大事。如果以新四军的名义,那就会有很多问题。一是新四军是刚组建,国人都不认识这支部队,在那种十线左右的城镇那里,说不定认为是土匪都有可能。二是如果部队表现出来较强的战力,就有可能引来国民党的过度关注。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杨班说,那就还是以刘湘部队的名义,穿国民党军衣服前往。
于是,江班马上又开始新的编组,他直接给新组建的部队命名:特别行动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
为了保证后方的稳固,杨班让周中华、夏中明分别为6个县建立了各自的县大队。
之后,江班、梅班、小马班一起拿出了一个占领川东和湖北西部8个县的方案。按此方案,每一个大队进驻一个县城;但只宣传抗日,建立民族统一阵线,不着急建立政权。目标实现后,在湖北宜昌以西和各县城,就将都有我们的部队在此驻防。
很快,何庆东就带着第二大队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湖北省兴山县。紧接着,彩彩带着第三大队、学校机关、八期和九期队员也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湖北省宜昌县;由于八期队员是各大队上前线时才予以配置,因此,他们也随彩彩一起出发;他们的目标是湖北省宜昌县。最后是杨班安排好后方各项工作后,才与刘昌华一起带部队来到位于湖北和四川两省交界处的巴东县驻扎。
话说,郭振兴带部队日夜兼程,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到达了安庆附近的枞阳县。一路上,他们经常看见天上的日本飞机,有时候那飞机还飞得非常低。部队走到湖北随州时,郭振兴就收到了他带的部队被命名为第一大队的电报。
部队还未到达枞阳县城,郭振兴就在沿长江边的大道上,看到走过来一队又一队浑身脏兮兮的溃兵。
郭振兴下马走到一队溃兵跟前,说:“老哥,你们打日本人辛苦了!前面是什么情况?”
溃兵说:“兄弟,赶紧逃命吧,日本人太厉害了!”
听那名溃兵好像是广西口音,郭振兴的敬佩感就油然而生。于是,郭振兴一边陪着那些溃兵走,一边说:“兄弟们都累了,我们这里有点吃的,兄弟们要是肚子饿的话,可以过来坐一会儿!”
那十几个广西溃兵一听有吃的,眼睛都绿了,马上跟着就来到了大路旁边不远处的坡坎处坐下。郭振兴拿出了从四川带过来的锅盔,并给每人递上了一壶水。看着这些溃兵几天没吃过饭似的,见到锅盔就拼命往嘴里塞。郭振兴赶紧让大家慢慢吃,锅盔有的是。
看着溃兵们吃饭那狼狈样,知道他们都受了很多苦,大家心里都感到不舒服。郭振兴看前面回话那名士兵吃得差不多了,就问几位大哥是哪个部队的,要上哪里去?那个士兵回答说是:116师的,要回武汉去找部队。
后面,郭振兴又问“日本人有多凶?怎么这么多部队都打不赢他们?”
那溃兵回复说,日本人装备很先进,打仗也不要命。他们有很多炮,在进攻时,先用炮轰,然后再冲锋。往往他们几轮炮轰下来,守在阵地上的士兵就死伤大半了。在冲锋的时候,他们还有一种小炮,专门轰轻重机枪,他们瞄得快、打得准;阵地的机枪好多时候还没打几梭子子弹就被这些小炮轰掉了。日本鬼子枪还打得准,还打死不退。日本人还有飞机、重炮,炸死了好多好多的兄弟。
这时候,站在郭振兴旁边的一个炮兵连连长说:“是不是吓破胆了?”那士兵反击说“你上去试试,看你那脑袋有多硬!”连长说:“老子就是要上去试试。”“看你们那些长官,死脑筋,就知道死守阵地,让兄弟们挨鬼子的轰炸,就不知道打埋伏?就不知道绕到鬼子后面去揍他们的屁股?”“就那么打仗,要是能打赢,那就怪了!”
那士兵被气得脸上白一阵青一阵的,他站起身来,指着连长说:“你拿什么去打人家埋伏?就几杆破枪吗?根本不够人家炮轰的!”连长拉着那名士兵到远一点的骑兵队伍跟前,指着直筒炮跟那名士兵及跟过来的其它士兵说:“你们看看,他们有炮,老子也有!”又指了指魔鬼机枪说:“老子有的,相信他们没有。就这机枪,只要一开枪,他多少鬼子都得给老子见阎王去!”又指了指突击排的几名队员,“看见那枪了吗?就是专门喝鬼子血的!”“老子就是要看看,是鬼子的脑袋硬,还是老子的子弹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