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日寇开始向上海进攻。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外围鏖战。
1937年8月15日,赵成新收到红15军团转来的电报。电报类型为:绝密,电报内容为:
命令:以原红25军干部培训学校为主,成立新四军狙击培训学校,对外名称:新四军干部培训学校,由新四军军部直属。
学校校长:彩彩,政委:杨班,政治部主任:郭振兴
副校长:郭振兴、何庆东、周中华、夏中明,副政委:赵成新,
参谋长:江班,副参谋长:梅班、小马班。
这封电报有四个关键点:
一是几乎还原了原突击师的领导班子,体现了15军团和25军领导对学校的绝对信任,和再创佳绩的殷切希望。
二是电报确认了赵成新的清白,这让赵成新当场就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眼泪,也让学校的所有领导放下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
三是没有提及学校的级别,电报类型还是:绝密。这明显是不想让学校变成团级、营级,限制住学校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理解为,就是想要让学校暗自独立自由发展。
四是没有提及2旅、3旅的归属和编制问题。那意思就是,2旅、3旅仍然归学校管辖,由此也默认了学校原有的级别。
看到这封电报,彩彩激动得满眼是泪。是呀,老爸就是英明伟大,他说过,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红军、相信党。自己这几年来,因为邓大猛、赵成新事件,对自己和其它领导们的个人前途有过一阵子的不正确认识,但党和红军没有不信任她和赵成新等领导;并且还在这种部队整编的关键时刻,给予了她和同志们绝对的信任,和放手让他们自由发展的权限。两相一对比,彩彩就感觉无比的后悔;好在是没有做出什么愚蠢的事来,也没有对革命事业造成什么伤害。
对于这封电报,周中华、夏中明两人本来感觉很正常,没什么特别之处;但看到彩彩和赵成新满眼是泪的时候,才意识到电报一定满含深意,一定有很多的特别之处。
当晚,彩彩就有点失眠了。到后半夜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些领导如果步行前来,那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要是能骑马就快多了。她突然想到,应该给军部或首长送1000匹战马去。还有,周中华、夏中明,还没有见过军领导和首长,应该带他们去一次陕北。另外,七期队员已经经历过多次战阵,可以将他们充实到各部队之中去,应该一同带到陕北。
有了这个想法,第二天一早,彩彩就找赵成新等几位师领导商量,各位领导自然是一致同意。
于是,彩彩就给红25军发电报,汇报了学校的决定,以及请在陕北的几位学校领导暂缓回校的请示。1个小时后,就收到了“同意”的回电。
这时候,赵成新想起了他当年从陕北出走时路上遇见的魏旭和赵大胆,就让已是连长的二人跟随部队去一次陕北。同时,叮嘱彩彩让他们二人回程时回一次家,给家里报一下平安。
一天后,彩彩就带着周中华、夏中明和359名七期队员及120名后勤连战士,骑着1300多匹战马出发了。
一路上,彩彩好似归心似箭,不断催促快速前行。好在是一人三马,700公里的路程,在第二天半夜时,部队就到达了位于 甘肃省庆阳县 驿马关镇的红15军团部。
首长们看到彩彩,就像看到自己的亲妹妹似的,不是嘘寒,就是问暖。是呀,怎么能不亲呢!突击师解散时,一下子就并入红25军3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以及由川南带过去的巨量的弹药等物资,极大地壮大了红25军的力量。
看到彩彩这次带过去的359名狙击手,首长们就高兴坏了。当再看到那1000匹战马、2挺魔鬼机枪、还有几十匹马驮着的弹药时,首长们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有一名首长跟彩彩开玩笑,说:“这魔鬼机枪听说太厉害了,怎么才给我们带了2挺来呢?”彩彩说:“没敢多带,主要考虑的是,这枪射速达到了惊人的每分钟900发,担心首长以后不好找它用的子弹。因为它用的是7.62毫米口径子弹,这种子弹只有四川军阀刘湘的21军枪械所生产。”
之后,彩彩向首长们介绍了周中华和夏中明。
第三天一上午,彩彩、周中华、夏中明都在和首长们进行交流,彩彩得到了很多她不知道的信息,包括李宪明、李清都已经牺牲,宜川驻防团进入红15军团,还有原红33军几位领导的情况等。首长们也知道了干部培训学校选招八、九期队员,说服宜川县、宣汉县、通江县,以及攻打万源县驻防团时的具体情况,了解彩彩等一帮领导及培训学校的“厉害”。
下午时,彩彩见到了妈妈,也见到了杨班、郭振兴、何庆东,还有王嫂、王翠娥等。这时候,彩彩突然动起了挖人的心思。她问汪秀兰能不能随她一起到培训学校去。汪秀兰说已经得到了调动命令,彩彩一下子又跟妈妈搂抱上了。之后,她对杨班、郭振兴、何庆东说,她希望能带大才子龚学勤走。郭振兴认为可行,因为现在陕北缺少龚学勤发挥专长的条件,他现在基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