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神族统治蓝星,我竟是她们的王 > 第35章 两极分化

女神族统治蓝星,我竟是她们的王 第35章 两极分化

作者:nebulox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9:30:05

“还有一事。”我面露些许担忧,“这里还有不少的蓝星人,他们是否愿意归顺?我想,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才好。”

星耀女王立即回应,语气中带着一种基于事实的平和叙述:“神王殿下所言极是。新希望王国确实生活着相当数量的蓝星人族群。客观而言,相比我们女神族,他们的原生文明层次和个体能力确实存在差距。数千年来,有相当一部分蓝星人及其后裔,需要依靠王国政府提供的基础生活保障和专项补助,才能顺利生存和繁衍下去。”

她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女神族特有的、带着些许怜悯的包容:“我们女神族的文化传统中,不习惯轻易抛弃任何依附于我们的智慧生命。因此,这部分蓝星人的基因和文化火种,才得以在王国内存续。就目前观察,那些积极上进、努力明事理的蓝星人,都非常愿意主动接受女神族的教育,学习我们的文化和科技,致力于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融入王国社会。他们中的佼佼者,甚至能在一些技术或服务领域做出贡献。”

然而,她的语气随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但另一部分长期依赖补助的蓝星人,情况则不同。他们似乎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甚至对王国政府的治理和引导颇有微词,逐渐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圈子。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宣扬一些……与王国主流价值观相悖的‘独到理念’,比如过度强调他们早已式微的原生文化独特性,或质疑女神族主导的合理性。然而,在王国的实际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很难看到这个群体提供了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这样啊,还有这种事情……”我喃喃道,心中了然。看来,新希望王国虽然继承了女神族的包容性,但这种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发展的滞涩和内部的管理难题。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与我了解到的宇宙中许多多文明共存社会的状况颇为相似。

“好,我知道了。”我对星耀女王说,“有机会的话,请带我去亲自见一见这些蓝星人吧,无论是积极融入的,还是那个……特别的圈子。”

星耀女王对于我的要求有些意外,但立刻恭敬应允:“如您所愿,陛下。我会为您安排。不过,为了陛下的安全,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骚动,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并请允许我陪同前往。”

“可以。”我点头同意。

在前往蓝星人社区之前,我特意让星耀女王调来了王国内关于蓝星人族群的详细档案和数据。数据显示,蓝星人约占王国总人口的30%,其内部确实存在显着的经济和文化分层。大约有65%的蓝星人积极接受女神族的文化和教育,从事着各种技术、服务或初级管理工作,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其中约10%的佼佼者甚至达到了王国中上阶层的水准。而另外约35%的蓝星人,则长期依赖各种形式的社会补助,聚居在几个特定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区域,对主流社会的融入度和认同感都较低。

有了这些数据支撑,我对即将看到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预判。

探访一:努力融入的蓝星人社区

在女王的安排下,我们首先参观了一个以积极融入的蓝星人为主的居住区。这里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了女神族美学的影响,简洁而优雅。街道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穿着得体、神情专注的蓝星人在忙碌:有的在女神族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精密仪器操作;有的在社区花园里运用学到的生态技术培育作物;还有的在文化中心练习女神族的礼仪和语言。

在女王的陪同下,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名为“晨曦区”的社区。这里是那些积极融入的蓝星人的典型聚居地。还未进入社区,就能感受到与王都核心区略有不同但同样井然有序的氛围。社区入口处有女神族风格的简洁标识,但也融合了一些蓝星人喜欢的暖色调和社区自洽管理的公告栏。

进入社区,街道宽敞洁净,绿化良好。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了女神族美学的影响,线条流畅,注重采光和空间利用,但阳台和窗台上点缀的绿植、以及一些门廊处悬挂的、带有蓝星传统编织工艺风格的小饰品,又透露出居住者的文化痕迹。

我看到:

在社区技能培训中心,一群蓝星人青年正全神贯注地跟着一位女神族技师学习精密仪器的维护。他们眼神专注,操作一丝不苟。

在社区生态农场,几位蓝星人长者运用从女神族农业技术改良的方法,精心培育着作物,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文化活动室,一些蓝星人家庭主妇在女神族礼仪导师的指导下,练习着优雅的茶道和插花,同时也交流着如何将蓝星的烹饪方法与女神族的健康膳食理念结合。

我随机与一位名叫李哲的年轻工程师交谈。他穿着干净的工作服,胸前别着象征技术等级的徽章,见到我十分激动,却有着一丝异样的感觉,似乎是在感慨同样都是人,差距为什么那么大?但言行得体:“陛下,能见到您真是莫大的荣幸!说实话,刚来时我们也迷茫过。但女神族没有歧视我们,反而提供了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在这里,只要肯下功夫,就能获得知识、技能和尊重。我们学习女神族的先进东西,不是为了忘本,而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感觉活得更有价值了!”他指着不远处一栋整洁的公寓楼,“您看,我和妻子靠自己的努力买了房,孩子也在王国的学校里接受很好的教育。我们感激王国给予的一切。”

这位名叫李哲的年轻工程师还激动地告诉我:“陛下,是女神族给了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在这里,只要肯努力,就能获得知识和尊重。女神族真的是太伟大了,她们不但人美而且心善,想必您调教出这种族群真的是没少费心啊…”

他身边几位同伴急忙打断他提醒他的话密了。对于他前面的发言,同伴们则纷纷点头认同,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生活虽不奢华,但充满希望和秩序,明显达到了相对优渥的生活水平,甚至不乏凭借技术或经营积累了不少财富的个体,似乎跨越了种族差距,与部分女神族相比也毫不逊色。

探访二:依赖补助的蓝星人聚集区

随后,在卫兵们的秘密护卫下,我来到了那个被称为“旧街”的区域,这里是那些依赖补助、对主流社会抱有疏离感的蓝星人主要聚集地。与之前的社区相比,这里显得破败和杂乱许多。建筑低矮陈旧,街道上弥漫着一种颓废的气息。不少居民无所事事地聚在街角,看到我的到来,眼神中充满了好奇、戒备,甚至是一丝隐藏的不满。

我走进一个由废弃仓库改造的公共活动室,一群男女正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什么。看到我进来,讨论戛然而止,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大家好,我是新来的蓝星人,我只是想来听听你们的想法。听说你们对目前的生活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沉默了片刻,一个头发凌乱、眼神却有些执拗的中年男子开口道:“看你的穿着打扮气质不凡,想必也是被女神族特殊关照过得蓝星人吧,你们这些幸运儿怎么能理解我们这些底层人的苦衷?女神族是强大,但是分明是区别对待,对我们仅仅是提供给了我们吃的穿的,但我们就像被圈养的宠物,失去了自由!我们想恢复我们蓝星人自己的文化,过我们自己的生活!”

旁边一个妇女补充道,语气带着抱怨:“就是!那些规矩太多了!为什么一定要学她们的东西?为什么不能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补助就那么一点,根本不够体面地生活!”

他们的言语中充满了对“自由”和“传统文化”的渴望,但却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能够改善现状的具体方案,只是反复强调着被“同化”的痛苦和对更多补助的期望。他们的生活环境确实拮据,与之前那个社区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看着他们,我心中复杂。女神族的包容提供了生存的底线,但也似乎消磨了部分人奋斗的意志,甚至滋生了“等靠要”的心态。而他们所谓的“坚持自我”,在缺乏实际能力和行动支撑的情况下,更像是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消极反抗。

两次探访,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同源同种下的巨大差异。女神族的强大、知性、包容、优雅与智慧,如同温暖的阳光,滋养了愿意向上的生命,但也照出了依赖阴影生存的颓唐。如何引导后者,或许不仅仅是提供物质援助那么简单,更需要创造机会,激发其内在的动力,甚至需要……一些外部的压力。

结束探访后,我对星耀女王说:“情况我大致了解了。回归之后,对于蓝星人族群的政策,我们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鼓励努力融入者,给予他们更广阔的上升通道;对于依赖补助者……或许需要引入一些激励机制,甚至必要的规范,不能让他们成为王国发展的负担和不安定因素。”

星耀女王深以为然:“陛下明鉴。我们之前确实过于强调包容,有时显得软弱了。”

这次亲征,不仅带回了失落的王国,更让我直面了多元文明融合中的深层挑战。这为我未来统治庞大帝国,处理更为复杂的种族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底层蓝星人的想法,我决定隐藏神王身份,只带着一两个同样做了伪装、气息内敛的护卫,再次深入“旧街”区域。我换上了一身普通的、甚至有些陈旧的蓝星风格便服,收敛了所有能量波动,看起来就像一个偶然来到此地的、或许运气好些得到了女神族些许赏识的普通蓝星青年。

我混迹在那些聚在街角、无所事事的人群中,很快便和他们搭上了话。我故意用带着点羡慕的语气说起“晨曦区”那些蓝星人的生活:“看看人家‘晨曦区’的同胞,日子过得多好,有体面的工作,住得也舒服。咱们要是肯努力,说不定也能像他们一样呢。”

果然,我的话立刻引来了七嘴八舌的反驳,充满了怨气。

一个叼着草根、眼神浑浊的中年汉子嗤笑道:“小兄弟,你想得太简单了!你以为他们是靠努力?屁!那是女神族偏心眼儿,看他们顺眼,故意把好机会给他们罢了!那些好工作、好资源,轮得到我们这些‘不懂事’的?”

一个抱着胳膊的妇女尖声附和:“就是!他们就是女神族养来给我们看的‘榜样’,画个大饼,骗我们乖乖去给她们当牛做马!哼,我才不上当!”

“哦?”我故作不解,“可是,我听说只要愿意去学技术,或者找份正经工作,日子总能改善啊。难道你们试过,却没能得到回报吗?”

这话问到了关键。人群沉默了一下,然后有人嘟囔道:

“工作?也不是没干过……偶尔缺钱买点酒、换个新终端的时候,也会去给女神族干点零活,搬搬东西,打扫下卫生什么的。她们给赏钱倒是挺痛快的,活也不累。”

“那为什么不做个长期稳定的工作呢?”我追问,“比如去跟‘晨曦区’那些已经成功的蓝星老板干?他们应该更需要人手吧?”

这下子,像是捅了马蜂窝。

“跟那些‘人上人’干?”一个年轻人一脸不屑,“得了吧!他们比女神族抠门多了!活儿干得不少,钱给得却不多,规矩还一大堆,动不动就摆架子!好像他们多了不起似的,不就是巴结女神族巴结得好吗?”

另一个老人叹气道:“唉,说起来也怪。给女神族干活,哪怕只是临时工,她们也客客气气的,不会骂你,工钱说多少就是多少,从不拖欠。不知怎么的,给她们干活,心里反而没那么大怨气,甚至觉得……挺愿意的?可能是她们天生就有那种……让人讨厌不起来的感觉吧。”

“但对咱们自己人,”那中年汉子接过话头,语气激动,“那可就不一样了!凭什么要我听他的?他算老几?让我给他卖力气,门都没有!宁愿躺着领补助,也不受那个气!”

我听着他们这番逻辑,心中了然。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对女神族,他们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敬畏和接受度,甚至将为其服务视为一种“荣幸”或至少是“公平交易”;而对于通过努力爬上来的同族,则充满了嫉妒、不服和不屑,认为其成功源于“巴结”而非真本事,因此极不愿意被其管理或为其工作。

我试图给他们建议:“也许……大家可以联合起来,自己搞点小生意?或者选个代表,去跟王国政府谈谈,争取一些更适合大家的培训项目?”

然而,他们的反应很消极。

“联合?算了吧,谁信得过谁啊?”

“培训?多累啊,有那功夫不如歇着。”

“现在这样也挺好,饿不死就行,自由自在。”

看着他们麻木又充满怨怼的眼神,我明白,单纯的劝说和机会提供,对于这个深陷于“等靠要”思维和内部撕裂的群体来说,效果甚微。他们既缺乏内在驱动力,又对外部帮助(尤其是来自同族的)抱有根深蒂固的排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更根本性的措施,比如改变补助发放方式与激励机制,甚至需要一些外部的压力来打破这种僵化的生存状态。

这次隐秘的探访,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治理一个多元社会的复杂性。包容是美德,但无原则的包容也可能滋养惰性和怨气。如何平衡慈悲与威严,引导而非姑息,将是我未来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我悄然离开“旧街”,心中已开始构思针对这一群体的新政策雏形。

离开了弥漫着消极情绪的“旧街”,我决定更深入地观察那些成功的蓝星人是如何起步的。通过星耀女王提供的非敏感信息渠道,我了解到,目前王国内比较富有的蓝星人,超过八成其事业的起点,都与为女神族企业或个体提供服务密切相关。我选择了几家有代表性的小型企业进行暗访。

案例一:精密零件加工坊

坊主是一位名叫陈明的中年蓝星人。他的加工坊主要承接女神族某科技公司外包的一些非核心但精度要求极高的零部件加工。我伪装成寻求合作的小商人,与他攀谈起来。

“陈老板生意兴隆啊,听说您这儿的工艺水平在圈内是数一数二的。”

陈明是个实在人,笑着摆手:“过奖了,都是托了‘星辉科技’(女神族企业)的福。当初我也就是个学徒,在她们厂里干了五年。”

他回忆道:“女神族的师傅要求是严,但教东西是真不含糊,从不藏私。而且,她们特别守规矩,该给你的工时、奖金,一分不少。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赶一批急件,我带着几个徒弟连续加了三天班。”

“当时我们都觉得这是分内事,毕竟订单紧。没想到,项目结束后,当时的负责人,一位叫**绫华**的女神族工程师,不仅按最高标准给了加班费,还自掏腰包请我们全组人去高级餐厅吃饭,说是慰劳我们的辛苦。”陈明脸上露出感慨的神色,“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绫华工程师那三天几乎每天都待到比我们还晚,不是在旁边看图纸,就是给我们准备宵夜。我们劝她回去休息,她总是笑着说:‘活是大家一起赶的,我怎么能先走?我不在旁边,怎么知道你们到底加了多少班,该给多少加班费才算公平呢?’”

“就冲这份尊重和实在,”陈明说,“大家都愿意为她拼命干活。后来我有点技术和积蓄了想自己单干,绫华工程师还给我介绍了第一批客户,帮我度过了最难的创业期。你说,这样的老板,能不让人死心塌地吗?”

**案例二:生态农产品合作社**

负责人是一位叫**苏婉**的蓝星女性。她的合作社专门向女神族的高档社区和餐厅供应无公害蔬菜和特色禽肉。

“我们合作社能起来,多亏了‘绿野仙踪’庄园(女神族产业)的**静流**老板。”苏婉告诉我,“一开始我们只是小打小闹,种的菜卖相一般,销路也窄。静流夫人偶然看到我们的产品,没有嫌弃,反而派了她的园艺师来指导我们改良土壤、优化种植方法。”

“女神族对品质要求极高,但价格也给得公道。她们从不压价,验收时一丝不苟,合格的就按优质价收,不合格的会明确告诉你原因,让你心服口服。”苏婉说,“有一次,她们庄园要办个大型晚宴,需要一批特供食材,时间很紧。我们合作社的人几乎全员上阵,连夜采收、分拣、包装。静流夫人知道后,亲自带着点心和热饮来到我们田间地头,陪着我们直到凌晨所有货物装车。”

“我们当时特别不好意思,劝她回去,说‘老板您金枝玉叶,怎么能陪我们在这泥地里熬着?’你猜她怎么说?”苏婉模仿着静流老板那温和又带着点俏皮的语气,“‘哎呀,你们为了我的晚宴这么辛苦,我要是回家睡大觉,那不成剥削了?我在这儿,还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鲜的食材,顺便把加班费算清楚,免得明天忘了呀!’”

“就这样,靠着静流老板的订单和技术支持,我们合作社越做越大,标准也越来越高,现在成了王国里有名的品牌。”苏婉的语气充满了感激。

普遍现象:

在这些案例中,我看到了共同点:

1. 起点公平:女神族提供的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机会和按劳付酬的工作,门槛清晰,规则透明。

2. 尊重与陪伴:女神族管理者身先士卒,对员工的额外付出给予超出预期的回报和情感上的尊重(如亲自陪同、慰问),这让蓝星人员工感受到极大的价值认同。

3. 诚信守约:付款及时、价格公道,建立了坚实的信任基础。

4. 良性循环:蓝星人员工因为受到尊重和获得合理回报,工作积极性极高,愿意提升自我,从而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逐步积累起“第一桶金”,最终实现阶层跃升。

这种基于公平、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与“旧街”居民臆想中的“偏心”和“画饼”截然不同。女神族并非刻意施恩,而是其高度发达文明和社会规范下的自然行为,但这种行为恰恰为那些愿意努力、懂得感恩的蓝星人提供了最坚实的上升阶梯。而“旧街”居民既缺乏抓住机会的意愿和能力,又陷入了“酸葡萄”心理和内部相互轻视的恶性循环,这才是他们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这番观察,让我对如何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有了更清晰的依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