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在平原边缘修炮楼的同时,便衣队也在深入村庄。
宣传什么的那是没有,但…一个消息悄然在乡间流传,谁能报告发现了八路的行踪,去炮楼汇报,可以领一袋面粉!
梅县平原地区的农户,自耕农只占少数,大多数人佃的地主的地种粮,一年到头,缴完租税,能糊饱肚子已经是不错,过年包饺子都舍不得用白面,现在有机会得白面,自是有很多人心热。
五十斤的白面啊!什么八路能值五十斤白面?!八路又没给好处,当然拿来换白面啊!
瞧瞧,什么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抵不上肚里的一口粮食!当然,有人也知道要些脸面,嘴上不说,但你防不住他心里想啊!
还没有到夏收,没人见过鬼子收粮税,没有被鬼子祸害过,谁会关心八路军是为的什么抗日?抗日名头再大,也比不上家里崽子嗷嗷待哺。
就算鬼子征夫子修炮楼,至少还有顿高粱米饭呢。
梅县北边,山地平原交错参差,在山脚下修炮楼也不能保证视野完全覆盖所有地方。
有这么一处山坳,正好在炮楼视野盲区,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正在下山。
来自师部的命令,一名杨姓政工干部,由一个全副武装的主力排护送,出山‘接货’。
照理,护送任务得由排长安排行程,独立指挥,偏偏这个戴眼镜的杨干事是最近师里炙手可热的人物,部分领导口中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精英,团里布置任务的时候提了一嘴,让刘排长多和杨干事商量。
本来客气一声完事儿,杨干事却直接当真,指挥这个排按他的想法走……刘排长嘴拙,话递出去了没法收回,害得整个排被个绣花枕头指挥得弯弯绕绕白跑了好多路,耽误了大半天时间,出山正好卡在半下午。
本来他应该坚持一下,等天黑了再出山,那才安全,却没料到杨干事来了一句:“已经耽误了那么多时间,赶不上傍晚接货了!”
战士们也一肚子怨气,这句话意味着接下来两个小时,他们得以急行军状态跑近二十里!
平原地区,敌占区,急行军,那怎么顾及隐蔽?没人敢提,因为确实要迟到了,完成上级任务才是第一位的,所有人咬着牙坚持。
麦子马上要扬花灌浆,地里墒情不好,需要浇些水,于二在地里忙活半天,直起腰,瞧见一支穿军装背枪的队伍从远处路过……他不认识这些灰军装是谁,但他猜到,可能和前些日子听到的五十斤面粉有关。
自己也不干啥,就去报告一下,就有可能换五十斤面粉……家里两个崽子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天天喊饿…偷偷去,总不会有人看见的吧?
……………………
赵保胜蹲在山头望了能有两个钟头,老张觉得再多蹲一会儿,他肯定腿麻得不能走路,正想劝他不必做望夫石,身后有动静。
小刘被安排看住后路的,这会儿爬上来,压低声音喊:“东边有人过来!”
这片丘陵,很少有人活动,砍柴都没人愿意进来,荒芜,没有道路,而南边翻过两道山梁,就是梅县向东的主要干道,有路不走偏选山里,身份总是有些可疑。
三个人隐蔽探头观察。
五个人,其中一个似乎是女的…四男一女……会不会是真正的‘送货’队伍?
这尼玛……他们这么来的梅县,咱之前那么折腾,还有啥意义?
赵保胜以为他们赶着驴车走大路,被汉奸设卡堵住,然后交火……偷摸着来,偷摸着走,我一个人就能带‘货’进山啊!
老张大概知道赵保胜的想法,安慰他:“没事,咱们这么一闹腾,至少没人专门盯着这样的小队伍了,安全得多。”
小刘皱眉:“他们好像有伤员,走得很慢啊!这…”
他的意思另外两人都能懂,这速度,走在路上,汉奸眼线想不关注都不行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护送队伍……赵保胜倾向于认为是,老张却让他小心一点。
一是会不会有人假扮?二是真护送队伍可能精神紧绷,随时开枪……
赵保胜犹豫一下,决定接触,去摸摸底,这队伍里有个女的,包括汉奸和九班在内,都没人知道送货队伍里有女的,只是赵保胜编的剧本里提过一嘴,所有人都认为是个胡诌的…他心里已经确定十有**是真的了。
如果是真的,那该怎么说呢?遇到我,你们就算遇到贵人了?可赵保胜也不知道接头暗号或者切口什么的啊。
那至少警告一下他们吧,梅县情况很复杂,每个村里都可能有鬼子汉奸的眼线。
如果他们肯相信赵保胜……老赵带你们飞!
九班留了吴石头的步枪在老张手里,赵保胜和小刘也因为缴获多,拿到双盒子炮,弹药充足,手榴弹赵保胜只留下两个,防着要被狗追设饵雷陷阱的。
三人分工,老张找高位准备射击,小刘在山谷另一边隐蔽策应,赵保胜亮明身份试探。
山谷里五个人打扮都很普通,土布袄子黑裤子布鞋,头上有戴毡帽的有扎毛巾的,疑似女性的扎着块蓝布。
几人蹒跚行走在谷底,女的似乎时不时搀扶一下其中一个男的,这是有伤员?
赵保胜从山腰石头后面现身,喊一声“老乡”,谷底几个人立刻停下,一副警惕的样子,有人还把手放到腰后,看来有枪。
不急不慢地下坡,赵保胜接近到百米左右,拽出腰里别着的盒子炮,手握枪管弹仓位置,举高,示意自己没有恶意。
“你们打哪儿来?往哪儿去?”赵保胜面容平静地用豫省话问。
没有人回答他,毕竟荒山野岭的,忽然一个陌生人接近,没掏枪打你就不错了。
几个人都在打量赵保胜,这么高壮的汉子,更让人有戒备心,很普通的穿着,衣服甚至有些破旧,他手里倒拿的盒子炮关着机头和保险,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哦,我们路过。”终于有个年轻人回话,冀省口音,答非所问。
赵保胜不置可否,直接换普通话说:“梅县汉奸正在到处找一个五六个人的小队伍,你们…最好不要出山。”
几个男人脸上都微微有些紧张,瞧向貌似带头的那个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女的则低头看地。
“你是哪位?”对方领头的开口。
“梅县游击队侦察员。”赵保胜觉得这样说不算错,就算对方是汉奸假扮,也不虚,老张的步枪正瞄着,小刘在侧面两支盒子炮对着这边,自己腰后还有一支盒子炮。
对方并没有放松,明显不信。
赵保胜又没什么可证明自己的,想了想,他在丫头临走前要了个挎包背在身上,他的一些常用杂物都在,于是拽到身前来,翻找军帽……晦气,八路军军帽没找到,手榴弹倒是掏出来了……
掏出一半的手榴弹被对方看见,对面四支手枪掏了出来,对准了赵保胜,侧面小刘见到突然掏枪,也现身掏枪,两支盒子炮机头大张。
赵保胜赶紧放回手榴弹,空手举起来:“别误会!别紧张!我想掏军帽给你们看的!小刘退后!没事儿!”
对方领头的放下枪,问:“梅县游击队?没听说过。独立团知道吗?”
赵保胜是想摸底套近乎,但不会主动漏底,摇头:“你没表明身份,我只能说这么多,主要还是担心你们踏进汉奸的圈套,不管什么人,能抗日就是朋友,那么……你是朋友吗?”
“呵呵,行了,不和你多说,我们还有事情,山高水长,我们后会有期。”对方不搭茬,见他没打算硬来,就准备不搭理赵保胜。
“后会有期?你们拖着个伤员累赘,这会儿出山,傍晚……”赵保胜停一下,把盒子炮插进腰带,“顶多到夜里,你们就都得出现在梅县宪兵队了,哦,或者停尸房。”
提到‘傍晚’时,赵保胜注意看对方脸色,没发现变化,倒是旁边的年轻人把枪口朝下的盒子炮,又端平了。
“放心,我们有数。”对方仍旧爱搭不理,准备要走。
“不如这样,你把伤员交给我…这位女同志也留下,你们先去忙,忙完了再来接人。”
对方脸色终于变了,本都要走了,猛地转头,上前一步,盯着赵保胜,即使身高有差距,仍然丝毫不惧:“你说我要是不肯呢?”
周围几个人端枪拉开距离,随时准备动手,甚至有人往山坡上去找掩体,另两个人把女的挡在身后。
赵保胜心里基本有数了,这就是护送小队,但按他们带着伤员的行进速度和明显的特征,真的可能走不到接头地点。
他摸摸鼻子:“都说了,梅县汉奸已经有消息,有五六个人要带货过境,你这五个人,还有个伤员,明显是路上已经丢了一个,已经走了风声,还敢往里闯?”
对方终于松了眼神,没有那种想吃人的气势,但仍充满不信任:“我没必要信你,既然不动手,那你别想阻拦我们。”
赵保胜咂嘴:“你们怎么都那么一根筋呢!我们要是汉奸,围着这里的就是鬼子和伪军了!我都说了,你们可以先停在这儿,先派手脚快的去找接头人,缓一天两天再走。”
对面领头的手一挥,又有个人向前面跑,到山谷岔口两边看看,挥手。
“别看了,我们就三个人,接头人这会儿还没到三岔口。”赵保胜又漏个信息出来。
对方终于冷静下来,紧紧盯着赵保胜:“你到底是谁?”
赵保胜手一摊:“不再怀疑我说的了?”
对方不说话。
赵保胜一点不尴尬,指一下小刘,又朝身后山头一指:“我们仨,都是梅县独立团的,梅县侦缉队得到情报,新乡那边通知的,有送货小队上门,正准备撒网捞你们呢,我们知道了就赶紧过来了。”
不管对方信不信,赵保胜继续:“接头地点在县城北边,出了这片山地还得向西北走,师里派人来接,独立团被要求配合。”
对方眼神终于松了下来,但开口仍是坚决:“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会完成任务,感谢你的提醒,请不要耽误我们的时间。”
赵保胜有些生气:“任务很重要?我看你们是打算赶紧把烫手山芋扔给八路军吧?那样,货物的死活就和你们没关系了是吧?”
这话非常损,也指明‘货物的死活’,意思是货物是活人。
对方脸色终于变了,赵保胜透露这么多信息,那基本上送货的底都被漏光了,真要是汉奸,那不用说,等在这儿的就不会只有三个人了。
赵保胜没有赢了嘴炮的高兴,一伸手:“梅县独立团,赵保胜,喊我老赵就行,这是小刘。”
“叫我老李就行。”对方伸手握了握,没有介绍其他人的意思。
赵保胜不管,大大方方和每个人照面,点头示意,其他人都有微微尴尬,点头,唯独那个女的,饶有兴趣地看他……
好眼熟啊!
赵保胜心里寻思,脸上没表现出什么异常,招手让小刘收起枪过来,让几个人找地方坐下休息,他和老李说情况。
得知梅县侦缉队和便衣队都得到‘送货’消息,在一天前就开始布置,老李脸上有些难看。
不过赵保胜说,昨晚他们已经对城东地区进行过一次清理,老李又有些意外的不相信。
“说是清理,其实没打死几个汉奸。”赵保胜轻描淡写,没有邀功的意思,瞥眼再看那女的。
那女的正在检查受伤同伴的腿,抬头看一眼他,正好对视……真的好眼熟!
赵保胜皱眉自忖,来这边这么久没有接触过什么女人,苏青那娘们是个铁杆红党,冷面冷心,其他像孙寡妇那样的老赵也是离得远远的……剩下好像就没熟人了啊?
“那你为什么说我们现在走风险很大?”老李问。
“从我们审问便衣队的情况来看,整个梅县平原地区的村庄,都有他们的眼线……独立团…嗯,梅县这边的农村工作,还没大的起色。”
老李面色凝重,各地有各地的情况,这次只考虑梅县这边封锁线没有成形,却没考虑鬼子汉奸对农村的控制…“那你说的等一两天是什么意思?”
赵保胜叹口气:“你们约的时间是傍晚,但你们现在这速度,差不多得等到入夜才能到,暴露在平原地带,被汉奸眼线发现,也很难逃脱纠缠,看你们的状态,不可能一刻不休息就从接头地点进山…耽误一下那就是明天了,白天穿过梅县北部平原,同样暴露风险很大,那就得明天晚上走……”
老李听明白了,时间安排太紧,体力分配没考虑,之前路上的状况考虑不周…按他们的状态,今晚穿越梅县北部平原进山,基本没可能,两头还得趁白天行动,暴露风险又增加。
他看向赵保胜,这个老赵似乎对梅县非常熟悉…他问:“那由你来安排,你打算怎么办?”
“我?”赵保胜连连摇头,“我连接头暗号都不知道,擅自行动,师里派来的人,不得剥了我的皮?”
这眼药上得…明目张胆。
赵保胜其实对师里没什么意见,但对那个还没见面的杨干事印象很不好,满嘴官腔,动辄主义,绣花枕头还对作战和行动指手画脚。
后来还混到独立团,一心想当教导员……特么总共三个连,你都教导员了,把丁政委架空?
关键是,师里派来的接应部队,因为他…全军覆没。
赵保胜其实想过的下半场,除了确保‘货’的安全,还得保住那个主力排,前提是,把‘货’截胡到自己手里。
现在,就看这老李,有没有胆量和魄力,把主导权交到他手里了。